是拯救,还是激活?

2014-03-18 06:44:56来源:时光网

1994年11月11日晚,美国华纳兄弟影片《亡命天涯》上映前夜,时任北京市海淀区电影公司总经理韩茂瑞载着8个拷贝满北京城转悠,躲避北京市文化局有关领导的“阻拦”。在进口分账大片开闸那一年,放映这种电影还是件有风险的事。最终《亡命天涯》在全国6个城市,轮放映后取得2580万人民币票房,电影业界对美国大片占领中国市场的担心,让位于进口大片对萧条市场的刺激。20年之后,同样是华纳兄弟的《霍比特人2》登陆中国内地市场,首周末在5500块银幕上映,拿到2.01亿票房,而此时给市场最大刺激已换成《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这样的国产电影。“进口分账大片”在中国已走过20个年头,“好莱坞影片抢滩国产片路在何方”似乎一直争论到现在。争论背后,中国电影市场迎来的是十余倍银幕增长和二十余倍的票房增长。除了对市场的刺激,进口大片也从侧面推动了国产片商业化进程。20年让曾经变成桌球城、游戏厅的电影院重回城市商业中心,看电影重新成为民众业余生活重心。回顾这20年,进口大片如同鲶鱼,在每个国内电影产业变化的节点上,似乎都发挥着刺激效用;进口大片像面镜子,电影从业者从中看到不足从而进步、观众则从中看到精彩从而打开视界。回头看曾经走过的路,是为了让将来走得更精彩。开闸“进口分账大片”激活市场的无奈之举经历长期的国门紧锁,改革开放后类型日益丰富的大银幕成为国人重要消遣方式,不仅《少林寺》等国产片票房奇迹频现,进口片《第一滴血》《超人》也轰动一时。不过在1994年前,进口片都只是以“买断发行权”方式放映,这种“买断片”一般引进时间晚1到2年,加上购买价格低,水平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也难怪当时的中国观众被戏称为“世界电影的二等公民”。对进口片未采用国际通行的分账模式,一方面因为国内电影发行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购统销,不能单独和外商分账;另一方面外汇额度的限制也让当时唯一进口方中影公司无法采取该形式。美国电影协会早在1980年就向中方提出分账发行要求,一直未得到响应,直到1990年代事情才出现变化。进入1990年代,通过盗版录像带等渠道,国人已能接触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外国新片,对在电影院里又过时水平又低的外国电影兴趣下降,加上国产影片水平和电视机的普及,电影观众开始流失,影院纷纷转为录像厅、台球厅。虽然1994年前后电影票房下降不大,但观影人次开始明显下滑。重要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购统销体制需要改革,进口分账大片是一系列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如果不改变现状,中国电影业很难再有辉煌。1994年8月1日,当时的广电部出台34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明确规定自1995年起,中影公司每年以分账发行方式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进口大片。当年9月率先与中影签约的是美国华纳公司,11月12日,北京、上海等 6座城市上映该公司影片《亡命天涯》,打响了进口分账大片“第一枪”在电影产业还未全面改革的年代,进口大片上映遭受很大阻力,改革派和保守派开始论战,中影公司被斥为“洋买办”。分账模式的推行也让省级电影公司很难截留票款,《亡命天涯》上映前被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省级电影公司抵制。在北京海淀区电影公司与中影签约,被北京文化局领导“阻拦”,上映前日险些被叫停。资深电影发行人高军还记得,当年《亡命天涯》上映时,电影海报上写有“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的宣传语。大片的进入除刺激市场回升,也让电影产业改革找到方向: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CEPA协议签订之前,香港电影也被当成引进大片)春节期拿到3500多万票房,让“贺岁片”的概念进入中国,启发了后来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重要的是,国产片发行也学会了分账模式。1994年的348号文件同时规定,任何发行单位都可突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直接向全国大部分省市发行,并实行收入分账,《红樱桃》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便是最早从分账制中获益的国产片。

“泰坦尼克”短暂辉煌 终端市场起色不大

进口分账大片愿景明确,头几年也一定程度激活了市场,但依旧阻挡不住下滑的趋势。1998年到2001年全国票房徘徊在9亿人民币上下,电影院数量进一步减少。进口大片不仅没有打垮国产电影,连拯救中国市场的任务似乎都难达成,问题出在哪里?一方面进口大片被寄望太高,另一方面是国产片和放映终端均乏力。

受制于10部的配额,进口大片选片问题颇多,1997年美国上映了在意识上、技术上都有所突破,并适合全家观赏的《黑衣人》,还有吴宇森的好莱坞巅峰之作《夺面双雄》,以及吕克·贝松绚烂的太空歌剧《第五元素》,但这三部影片都没被引进,倒是不显眼的《特工狂花》却占用名额。引进时间滞后也让进口大片效应降低,《泰坦尼克号》北美上映时间是1997年12月19日,而在中国到次年3月28日才上映,中间隔了超过4个月,其他进口片多是如此待遇。

而此时以《戏剧电影报》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已开始高密度报道国外电影动态,VCD和DVD相继出现,“家庭影院”成了一时风尚。反观国内城市影院绝大多数还是老式礼堂模式,画面音响效果低劣,座位不舒适、环境不优雅。《泰坦尼克号》1998年创造的辉煌也无法阻挡老式影院在二三线城市的消失, 1970年代在美国就普及的多厅影院,直到1999年前后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端。

1994年到2001年也是国产电影比较颓废的几年,除《阳光灿烂的日子》《甲方乙方》,多数国产片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和进口片的强势,产量和号召力下降明显,想依靠每年10部进口大片来挽救整个电影市场,相当不现实。

那几年唯一能让市场兴奋的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影片国内上映长达三个多月,3.6亿元的票房纪录,2009年才被《变形金刚2》打破,2012年重映仍取得将近10亿的票房。《泰坦尼克号》让1998年票房飙升至14亿,到次年又迅速冷却到8.6亿。那一年中国开始了加入世贸谈判,电影市场开始酝酿巨变。

配额增至20部 院线制背景下国产大片崛起

电影一直是美国对外贸易的重头,1999年开始的WTO谈判直到2001年达成增加到20部进口分账片的协议。配额增加的效果立竿见影,当年总票房上升到9.5亿。对比进口片数量增加,那一年国产电影方面发生的变化更应载入史册:广电总局规定,2002年6月1日以前没有组建院线的地方将停止供应进口大片,于是短短半年内,全国30条院线被催生。同一年民营电影公司获得独立制作电影的机会,而民营电影公司则早在1999年获得发行电影的资格。

民营资本介入电影业,彻底将国产电影制作、发行搞活,2002年12月上映的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2.5亿元票房纪录,开启了 “国产大片”时代。 该片发行上多处参考进口分账大片的操作方法,也影响后来国产电影的发行模式。

2003年冯小刚的《手机》战胜《哈利波特2》成为年度冠军,乃1994年进口分账大片开闸以来的第一次。2004年《十面埋伏》等几部国产片的成功,则结束了连续10年国产片总票房落后于进口片的窘境。

2001年WTO协议里还规定了中外合资影院的条款, 2003年9月广电总局第“21号令”规定:中外合资电影院外方资本不得高于49%,在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试点城市,外方投资比例可升至75%。受此政策驱使,华纳兄弟宣布计划几年内建设30多家多厅影院。和他们合作的中国公司中,万达选择在天津和武汉建设两家合资影院。

2005年8月政策突变,文化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文化领域引入外资的若干意见》,取消试点城市外资占股75%的政策,恢复到49%。2006年华纳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影院市场。华纳放弃了中国的影院梦,但从“美国师父”手中学到先进的经营方式的万达开始了跨越式发展,仅用五年便成为中国最大院线。2012年更是杀回美国收购了AMC院线,成就全球第一院线的霸业。

华纳在中国拓展影院这几年,本土多厅影院建设也在加速,银幕数从2002年的1581块增长到2006年的3035块。除了院线制的推行和外资的刺激,中国银幕数的增加和新一轮城填化热潮有着巨大关系。仅在1990到200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每年扩大938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后,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几乎加快了一倍。

生活在三线城市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2000年前后逐渐消失的电影院这两年又重新回到视野中来,重要的是,影院平均装备水平比过去有了长足提高。虽然仍需专业机构系统的数据支持,但可以肯定,电影院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中国哪怕最小的叫做“城市”的区域;也可以说,“是否有影院”在中国已经成为“城里还是乡下”的重要标志。

进口大片进入到21世纪后,变化的不只是配额,发行领域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2003年分账大片发行公司由中影一家变为中影、华夏两家,当年8月29日华夏独立发行了首部进口大片《终结者3》。此外,引进时间差大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2003年11月5日,第一部和北美同步的美国大片《黑客帝国3》在国内上映。这之后,《后天》、《星战前传3》等多部进口片都实现同步,慢慢成为常态。

《阿凡达》普及3D、IMAX概念百亿时代开启

进入21世纪后,好莱坞也不再局限于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协助引进影片,也开始进入制作领域。哥伦比亚和华谊兄弟从2000年起的合作成为典范,双方推出《大腕》《天地英雄》《功夫》等影片并取得不错成绩。华谊兄弟如今成长为民营电影公司的佼佼者,与这段和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不无关系。

无独有偶,2004年12月华纳和中影、横店合资成立了“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陆续推出了《面纱》《玉战士》《疯狂的石头》《保持通话》等作品。但无论是华谊和哥伦比亚的合作,还是“中华横”都未等到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100亿的好时光,就走入沉寂。

2010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总票房中做出最大贡献的依旧是詹姆斯·卡梅隆,他的《阿凡达》一举拿到13.8亿,纪录又保持到如今。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也普及了IMAX和3D电影两个概念。中国内地最早的IMAX商业放映应该是2003年的《蜘蛛侠2》,但受制于片源和设备维护费用高,模式仅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有限几个影厅出现。

《阿凡达》上映前IMAX公司还差点破产,《阿凡达》出手拯救了这个大银幕放映系统。第一部在国内上映的数字3D电影是2009年9月的《地心历险记》,也是《阿凡达》让数字3D深入人心。如今中国已拥有1.2万块3D银幕,仅次于北美位列全球第二。普通观众热衷3D影片,影院和发行商也偏爱排映3D影片,电影管理部门甚至奖励取得票房佳绩的国产3D影片。

3D和IMAX电影的受欢迎,让进口分账片政策出现微调:2011年开始,部分有这两种格式的进口片不占“20部的名额”,冠以“特种影片”名义进口。2012年,中美再次达成WTO相关协议,每年增加的14部进口片配额,特指3D或IMAX电影。

未来:进口大片挑战仍在 国产片提升空间巨大

时隔10年后,进口大片在2012年再度增加配额,这一次放映终端和观影人次似乎已准备到位,进口片票房9年后终于超越国产片。这一次造成的震慑,似乎和1994年《亡命天涯》的“第一枪”颇为类似,媒体和业界将“好莱坞抢滩中国”旧话重提,甚至还炮制出“好莱虎”这样的新名词。还好国产片进步迅速,加上绝对数量、档期上的优势,2013年很快又“扳回一城”。

20年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进口大片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在过去3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好莱坞明星开始大范围来华宣传;即使有诸多政策限制,都挡不住像《钢铁侠3》、《变形金刚4》这样来华拍摄的进口大片;重要的是,过去20年,进口大片培养了一大批资深影迷,甚至一些年轻的导演、编剧也是在进口大片的启发下走上电影之路。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进口大片势必将在中国电影市场造成更大影响。进口大片20年的历史也证实了当年的理论:国产电影要生存发展,前提是电影业本身的生存发展,只有市民习惯到影院看电影,才谈得上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而开放市场是吸引市民进电影院的先决条件。

虽然进口大片步步紧逼,但国产电影还是有很大提高余地。1984年的《高山下的花环》观众人次达到1.7亿,按照现在的票价,每个人贡献30元,那么该片票房将达到51亿。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中国本土创造出比北美更高的票房绝非难事,票房超过20亿(相当于3.3亿美元)的电影产生指日可待。

20年,从10部大片到34部大片,从8.9亿票房到218亿票房,中国电影和院线经历了戏剧化的历程。这个历程给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也是“进口大片20年”系列报道将要探讨的话题。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