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真的比《燃烧》好吗?

2019-08-14 07:53:10来源:时光网

《寄生虫》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摘得金棕榈,不由的让人想起去年同样入围主竞赛单元获得场刊最高分,但却最终折戟颗粒未收的《燃烧》。巧合的是,两部作品有着类似的主题,都指向了韩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但带给观众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观感。

《寄生虫》目前在上的评分为8.3分,高于《燃烧》的7.7分。单看评分,如果二者相较的话,显然大家更偏爱《寄生虫》,但同时也不乏相反的声音。

有网友就表示相比《寄生虫》,更喜欢《燃烧》;还有人留言:看完《寄生虫》,才回味出《燃烧》的好。

《寄生虫》真的比《燃烧》好吗?《寄生虫》真够得上金棕榈吗?带着这些问题,的编辑记者们又聚到了一起,有人挺《寄生虫》,也有人支持《燃烧》,更有人保持中立。一起来看看大家都说了啥?

(注:发言人名字后标注有支持影片)

观点陈述:一分之差,都不差认为《寄生虫》更好的一派为《寄生虫》打出了8分,同时给《燃烧》打了7分。而支持《燃烧》的一方给《燃烧》打分8.5,《寄生虫》7.7。不难看出对于两部影片的质量,大家都给予了肯定,虽然各有偏爱,但两部影片的差距并不大。

《寄生虫》派评分:《寄生虫》8分,《燃烧》7分

陈述观点:崔汀(《寄生虫》):我给《寄生虫》打9分,我觉得它是近十年我觉得最好看的一部戛纳金棕榈影片。相比《燃烧》,《寄生虫》的趣味性更强。

奉俊昊拍的电影基本都是商业片。他这一次抓住了贫富差距这样一个很尖锐的矛盾。贫富两家人的对比强烈,一场大雨戏,一边半地下的家被水淹了,全家人成了灾民,一边住在豪宅里的孩子跑到帐篷里享受雨景,类似的对照在片中比比皆是,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整个故事的戏剧性更强。

而《燃烧》还是文艺片,算是李沧东更通俗易懂的作品,但还是文艺范很重,有内涵,值得回味。相比原创的《寄生虫》,《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片小说《烧仓房》,更多强调的是意境,虽然也有悬疑和谋杀,但很多事情介绍的并不清楚,像到底有没有猫,女孩去哪里了,很多东西都没有说清楚。但《寄生虫》就很直白,虽然故事曲折,但是主题很直接的,就是贫富对立。

《燃烧》派评分:《燃烧》8.5,《寄生虫》7.7

观点陈述:甄甏甏(《燃烧》):我觉得《燃烧》和《寄生虫》根本就是两种不一样的观影模式,《燃烧》偏向艺术性,大段大段的留白,很多东西没有讲得很清晰,更注重意像。《寄生虫》是非常好看,门槛高稍微低一些,不是贬义。但是结尾太仓促了,而且超级抓马,只是我非常不满意的一点。可能很多人觉得《燃烧》没有很明确的结尾,但总好过强行结尾。

《燃烧》和《寄生虫》都在讲贫富差距,但是《燃烧》就没想把所有东西列出来,需要观众去思考。《寄生虫》就很浮于表面,以喜剧的方式让观众一笑而过,虽然讲的很明白,但观众一看high了就忘了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于《燃烧》没有讲清楚很多东西更宽容的原因,因为很多东西是留给观众去想的。

画风两极:《寄生虫》直白的快感vs《燃烧》隐晦的深度

《寄生虫》和《燃烧》虽然主题类似,但却带给观众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感。前者故事通俗易懂,节奏拿捏恰到好处,利用各种视听语言技巧带给观众大量的感官冲击。但相对而言,后者就显得晦涩难懂了,各种隐喻、梦境的出现,将整部影片变成了一个谜语。

而不同的表达形式在传递主题上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寄生虫》直白的快感很容易扰乱观众的注意力,而《燃烧》可供多重解读的不确定性,恰恰可以给人留出更多思考的空间。

《寄生虫》台版中字预告二喜(《寄生虫》):我看到很多人在看过《寄生虫》之后说‘对比一看,才知道《燃烧》更有内涵和深度’,我很不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人们看不懂就一定好呢?说这种话的人有种看艺术片的优越感,其实就好像电影里的富人对穷人的那种“我瞧不上你”的感觉。

相比《燃烧》更加通俗的《寄生虫》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贫富差距这个问题,让穷人看到有钱人是这样的,让有钱人也了解富人的生活,不一定去解决,也不一定要去解决,我觉得能让人们知道问题的存在,就已经很不错了,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他的直白。

RUO(《燃烧》):我觉得直白就是《寄生虫》最大的问题,奉俊昊用他世界顶级的视听语言技巧包装了一个特别简单直白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就止于了这个故事,没有想让观众去发散思考的想法,他是拍出了《杀人回忆》的导演,由小人物的遭遇映射整个时代应该说是他擅长的,但是《寄生虫》仅仅拥有了华丽的外表,内核没有让人值得去深思品味的东西。

《燃烧》预告片羊羊(《燃烧》):我觉得直白不是《寄生虫》的缺点,是他的特色,《燃烧》也不是故意让大家看不懂,是因为主题太复杂了。李沧东改编并没有拘泥于原作小说。而且愤怒的主题是李沧东给予这部电影的,所以愤怒时比阶级分化更复杂,所以会看不懂。

Z(中立):我觉得《寄生虫》的金棕榈过誉了,《寄生虫》是太工整的类型片,梗也没有很新鲜,像有的在《绑架门口狗》里面都用过。《燃烧》也有废篇,比如找井用了半个小时,对于整体推进来说其实算不上有多大帮助。《燃烧》是一个文学性大于影像的电影,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毕赣,在镜头语言上比《燃烧》更好。

《寄生虫》究竟是什么类型片?全球票房已超过8600万,金棕榈第二高

《寄生虫》是少有的摘得戛纳金棕榈的商业电影。虽然一种声音认为《寄生虫》和《燃烧》都应该算作带有商业元素的文艺片,但不能忽视的是,《寄生虫》目前的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了8600万美元,是继《低俗小说》(2亿美元)之后在全球第二卖座的金棕榈影片。

而奉俊昊导演本人也承认自己是类型片导演,只不过是“很难被定义类型”的类型片导演,而他本人也很享受这种创作状态。

崔汀(《寄生虫》):他是复合类型片,有喜剧,家庭,惊悚等等。

老羊(中立):其实现在单纯的类型片已经很少了,我觉得还有一个偷盗类型,我觉得有一点像《十一罗汉》,只不过他们不是要偷东西,穷人一家要团队协作进到富人一家当中,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最后还要想办法让自己脱困。但后半部分,偷盗类型又变成了犯罪片。

羊羊(《燃烧》):我觉得如果说《寄生虫》是类型片的话,就默认它是一个商业片了,在来和文艺片《燃烧》作比较,我觉得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其实《寄生虫》和《燃烧》都是带有商业元素的文艺片。归根到底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为目的,它们是要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如果默认《寄生虫》是商业片的话,就没有可比性了。

《寄生虫》工作照老羊(中立):《寄生虫》是雅俗共赏,看着很过瘾,更大众化,有点像奥斯卡的获奖电影,很抓马的剧情片,但戛纳就不是很合适。而《燃烧》更私人。我觉得奉俊昊有点像诺兰,大部分作品都是雅俗共赏的,深入浅出。

羊羊(《燃烧》):相比《雪国列车》的说教,《寄生虫》故事就很有趣,和《燃烧》的主题也更接近,《燃烧》讲的是愤怒,原因之一就是阶级分化,穷人对有钱人的报复是毫无来由的。

但我觉得喜欢与否是更私人化的感觉吧,我个人而言《燃烧》更吸引我,更不会分心。但我很难说服别人,完全是一个私人化的感受,get不到也不没有错。我觉得今年金棕榈颁给《寄生虫》是在弥补去年没有给《燃烧》的错误。

贫富隔阂并不只因为钱《寄生虫》剧作上的优、缺点论剧作水平,《寄生虫》远不及《杀人回忆》。“摔下楼梯”的低级错误,人物不合理的行为逻辑,让这个故事颇具“架空”、“虚构”之感,未免有偷懒之嫌。

然而《寄生虫》在展现富人和穷人境遇的极端差别和对照上还是很成功的,并且奉俊昊始终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上来刻画他们,不偏不倚。此外,金基泽(宋康昊 饰)和朴社长(李善均 饰)的接触,还传递出,除了财富的差异,贫富双方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者很难顺畅沟通,也为悲剧埋下了伏笔。

羊羊(《燃烧》):《寄生虫》存在低级错误,不是奉俊昊应该犯下的错误。两次因为从楼梯上不小心摔下去而推进故事,我觉得这和一些电影中的“屎尿屁”桥段差不多,是不应该出现在一部金棕榈作品中的。

生日宴会的调度也非常有问题,这边上女儿被扎了一刀,另一边凶手和母亲扭打在一起,另一边朴社长急着找钥匙。这当时的状态,就好像《送我上青云》给我的感觉,没有烟火气,是一个架空的东西,是偷懒的做法。最开始喷消毒剂那场戏就很贴近生活,但为什么后边就很难再看到了呢。

文思(《寄生虫》):我觉得奉俊昊是在帮穷人说话,虽然电影里的富人傻,穷人坏。我觉得最好的是结尾那几秒,我原以为基宇真的变成有钱人,结果突然又回到了现实,只是穷人定了一个永远也实现不了的目标,也是他这辈子也实现不了的目标,最后有钱人还是有钱人,穷人还是穷人。

老羊(中立):有人会说富人都那么傻吗?但你见过所有富人么?

甄甏甏(《燃烧》):我觉得是为了剧情发展,才会有这样的设定。

羊羊(《燃烧》):从世俗的标准去评价,这些人都是好人,影片想表达的是阶级分化,也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社会有问题。他没有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讽刺也挺犀利的。结尾,他选择了一个自我安慰的方式,他等于放弃了他父亲。

老羊(中立):父亲也放弃了他们。

羊羊(《燃烧》):但我们也不能说他们就是恶人。

老羊(中立):这是他这个阶级的人可能做出的事情,他曾经有计划,但面对失败,他选择不再努力,这是贫富差距造成的最大问题。如果这家人从来没有进到富人家里,这种悲剧会发生吗?导演确实没有站在任何一个人的立场上,宋康昊的角色太孬种了,有研究专家说,贫富差距能造成心理问题。

甄甏甏(《燃烧》):穷人犯错的成本太高了。

老羊(中立):《燃烧》的拍法和寄生虫完全不一样,拍的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有大量的肩抗和运动镜头,非常写实,故事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是《寄生虫》是遇到的概率非常小的事情,故事带有猎奇性。

还有一个问题,宋康昊的气味导致他刺出那致命一刀,至于如此吗?

晓晶(《寄生虫》):前面有多次对气味的交代,已经做了铺垫了。

羊羊(《燃烧》):我觉得是他当时是以为女儿和儿子都基本死了,老婆也受伤了,没有依靠了,所以最后也不计后果,就是过于强调戏剧化了。

老羊(中立):最不合理的是,富人在几段情况下,还在乎味道,这个是不合理的。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羊羊(《寄生虫》):这些都说明奉俊昊的导演能力是进步了,但是编剧能力有退步。

老羊(中立):还有穷人和富人的思维不同,男主人总在强调不能越线,穷人觉得我和你谈论家庭,是我在讨好你,但是富人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羊羊(《寄生虫》):奉俊昊很聪明的没有把这家人设计的很惨,在这个社会已经没有绝对的穷,只有相对的穷,财富分配不平等才会有这个问题,就像孔子说过“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城市的中底层人没人拍?期待中国的《寄生虫》和《燃烧》

杨幂主演的《宝贝儿》曾经聚焦南京底层人

无论《寄生虫》还是《燃烧》,这两部以首尔为被背景的故事,都在提醒中国电影人,中国聚焦大城市中低层人生活的影片,还是太少了。

我们同样有贫富差距、就业焦虑,从不缺少像《燃烧》中刘亚仁那种怀揣梦想但无处释放的青年,也有各种像《寄生虫》中宋康昊一家艰辛度日的底层百姓。社会新闻里的“井底人”、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的打工者,无论他们是靠什么方式度日,都有不少值得挖掘的故事。我们期待看到中国的《寄生虫》和《燃烧》。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