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横空出世,《红高粱》走向世界

2019-10-02 08:08:02来源:时光网

中国电影1979~1998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从《小花》《少林寺》等早期作品的探索,到《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横空出世,再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青涩走向成熟。 市场方面,票价体质改革、民营影视公司发展、贺岁电影等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新尝试等,则为如今电影市场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小花》横空出世(1979)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这是李谷一为《小花》演唱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中的歌词。一个战争题材的故事,导演黄健中、张铮等主创却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赋予影片同时代作品少有的“人情味”,让当时看惯了传统故事片的观众耳目一新。 就在改革开放第二年,以《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为标志的创新浪潮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 当时不到20岁的陈冲凭借“赵小花”这个角色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生活的颤音》出现吻戏(1979) 提到这部电影中的“接吻镜头”,是要打引号的。影片中,情侣在告别时本有“接吻”的意图,后因导演不敢放开,被刻意改为女方的母亲推门而入,硬生生地将这一吻扼杀,但也算羞涩迈出了中国银幕吻戏史的第一步。 在那个相对保守的时代,即便只是接吻的意图也足以引起轰动。据悉,《生活的颤音》上映时,几乎每一场的上座率都是百分之百,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临时增派了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全国人民都在等待银幕上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电影是时代的镜子,随着吻戏在中国电影中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中国社会也变得越发开放。

《神秘的大佛》商业成功(1980) 《神秘的大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的第一部动作片,开创中国电影最早的商业模式。影片主演刘晓庆、张顺胜,葛存壮等可谓当时的全明星阵容;情节设计也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影片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全国上万家电影院场场爆满,在门票平均二毛五的时代票房创收上亿元,相当于现在200亿。 在受到观众追捧的同时,《神秘的大佛》因商业属性太强,也受到了“情节脱离现实”、“品味庸俗”等批评。因为舆论压力太大,《神秘的大佛》上映一段时间后就中断了拷贝印刷。

《庐山恋》银幕之吻(1980) 《庐山恋》由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讲述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子弟耿华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并坠入爱河的故事。 比《生活的颤音》更向前一步,该片出现了中国第一场真正的银幕吻戏。刚开始郭凯敏与张瑜都觉得很别扭,为了避免尴尬,只好要求导演清场。在导演的设计下,张瑜飞快地在郭凯敏脸颊上亲了一下,两人的脸也变得通红。 庐山下建了个电影院,每天只放映《庐山恋》,到1999年,已经放映了6300多场,创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阿Q正传》进军戛纳(1981) 《阿Q正传》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之作。影片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浙江农村为背景,通过贫苦、落后、愚昧的农民阿Q的一生,揭示了当时贫苦农民生活上走投无路,精神上遭受严重摧残的悲惨境遇。 片中饰演阿Q的严顺开是第一次出演电影,他凭借此片获得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 1982年,《阿Q正传》参加第3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成为首部进军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内地影片。11年后,《霸王别姬》才为中国电影捧回第一座戛纳金棕榈奖。

第一届金鸡奖颁奖(1981) 1981年,标志着中国电影艺术最高成就的电影奖项金鸡奖诞生。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是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和吴永刚导演的《巴山夜雨》。第一届金鸡奖的最佳男演员遗憾空缺;女演员张瑜因为两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金鸡奖历史上的首位影后。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三大电影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

《少林寺》引发观影热潮(1982) 这部投资120万的影片仅在内地的观影人数就超过了5亿人次。在香港上映时更是一举打破了由成龙创下的功夫片票房最高纪录,票房高达1600多万港元,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功夫片和第五部收入超过千万元的电影。在日本的票房则超过了3000多万人民币,在美国也是一映再映。主演李连杰更凭借此片成为功夫明星,并在日后走向国际影坛。 李连杰回忆,拍《少林寺》时他的片酬是1元1天,10个月挣了300多元,给电影公司带来了上亿元的票房。“城里1毛钱1张票,在农村,1块砖头可以换1张电影票,老百姓为看电影把厕所都扒了,当时砖两分钱1块。”

《城南旧事》散文电影(1982)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影片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在“文革”期间导演吴贻弓虽然没有拍摄电影,但是积累了很多东西,在拍《城南旧事》时,他把“文革”期间积累的情感和想法全都用上了。《城南旧事》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为中国的散文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牧马人》家国情怀(1982) 《牧马人》由谢晋导演,朱时茂、丛珊主演,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电影讲述了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的故事。 影片以严峻、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多年的命运,从扭曲的时代中挖掘出美,从普通人身上迸射出真与善的光辉。 此时距文革结束不久,如何从伤痛中走出,开始新生活是当时观众最关注的的议题。《牧马人》观影人次超过1亿,关于影片的讨论成为当时的社会公共话题。

《火烧圆明园》红遍中国(1983) 《火烧圆明园》聚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那段惨痛的历史,是当时少见的由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电影工作者共同创作的电影作品。 作为移民到香港更辗转于台湾的北方人,李翰祥导演一直有难以割舍的北京情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返乡禁令解除,李翰祥得以回到北京,并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等清宫电影。 该片在内地拍摄期间,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并且第一次开放皇城故宫的实景为该片提供拍摄场景便利 。 影片上映后不但火遍中国,也捧红了还属新人的刘晓庆、梁家辉两位演员。

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1983) 1983年5月,广西电影制片厂宣布成立“青年摄制组”,下达生产令投产《一个和八个》,张军钊任导演,张艺谋、肖风任摄影,何群任美工师,郭宝昌为“不挂名”的艺术指导。这个“青年摄制组”平均年龄27岁,大学毕业不满一年就全部独立拍片,在中国电影界史无前例。 《一个和八个》拍摄完成送审时,并未立即得到认可,而是被很多人当成“精神污染”重点批判。拖了整整11个月后,在社会上很多的声音为这部影片叫好的压力下,影片才最终获得通过。 在对中国电影影响甚广的“第五代导演”的众多作品中,《一个和八个》可谓“开山之作”。

第五代导演标志性作品(1984) 《黄土地》改编自柯兰的散文《深谷回声》,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影片讲述了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娃娃亲,她无法摆脱厄运,只得借助"信天游"的歌声抒发内心的痛苦。 如果说《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那么《黄土地》则是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电影作品。影片以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以突破性乃至革命性的电影语言,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 该片也是陈凯歌、张艺谋的“会师”之作。日后,两人分别延续了第五代美学取向,并将之推广到全世界。

《黑炮事件》社会反思(1985) 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讲述了赵工程师为寻找一枚丢失的黑炮棋子而闹出一场大误会的故事。该片也是导演黄建新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黑炮事件》当年送审时因题材敏感无法审查通过,黄建新求助其老师吴天明与有关方面周旋,最终该片顺利通过审查 ,但改动了六七十处地方。 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影片,《黑炮事件》展现出的个体在环境中的异化,让国产电影开始具有了现代性的思考。黄建新由这部电影出发,之后又拍出了《站直啰!别趴下》、《脸靠脸,背靠背》等作品。

电影票价体制出现松动(1985) 1980年,文化部又以1588号文件的形式规定,中影公司根据发行需要所印制的拷贝量按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使制片厂产量增加,利润上升 。 1984年5月,文化部正式提出成立中国电影总公司的体制改革方案。 1985年1月,电影局在广州召开电影体制改革座谈会,提出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和扩大制片业与发行业经营自主权的精神。同年,同意在一些地区对部分影片的票价实行浮动,以缓和电影收入的下降趋势。电影的价格体制在经历了35年之后,终于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出现了初步的松动。

《芙蓉镇》引发巨大反响(1986) 《芙蓉镇》与《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一起组成了谢晋的“反思三部曲”。《芙蓉镇》是当时很少见的正面展现“文革”悲剧的影片。“活着,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片中姜文的呐喊在当年喊出了亿万中国观众的心声。 在拍《芙蓉镇》之前,谢晋有感于国内大部分影片表现的只是“杯水风波”,提出中国导演应该有巨片意识。巨片意识不仅指场面宏大,更主要的是指内涵和立意的丰富与深邃。 由于《芙蓉镇》刻画了“文革”的动乱岁月,在当时曾引起很大争议,但谢晋力排众议,完成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推动了思想解放和对动乱岁月的思考。

首个国际影帝诞生(1987) 《老井》根据郑义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吴天明执导,张艺谋、梁玉瑾等主演。 电影中,张艺谋饰演农村小伙孙旺泉。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他会被长辈逼着做“倒插门女婿”;也会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村民为缺水的家乡打井。片中有一场戏,孙旺泉因塌方事故被困井下,为了找准被困井下三天后的心理感受,张艺谋硬是三天粒米未进。 凭借《老井》中的出色表演,张艺谋荣获1988年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中国第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影帝。

《红高粱》擒金熊(1988) 1988年2月23日,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的《红高粱》夺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最高奖项,张艺谋也开始了他在国际影坛收割大奖的步伐。《红高粱》当时产生巨大效应,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第一次刮目相看。西柏林自由电台在影评中说:“拍摄《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也要向张艺谋请教。”张艺谋成为新闻界的头号明星。值得一提的是,那年贝托鲁奇执导的合拍电影《末代皇帝》同样斩获大奖,该片横扫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九个奖项。电影大师用西方视角重新演绎了一个古老中国的神秘故事。

《开国大典》问世(1989) 1989年,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影《开国大典》问世,影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1949年1月 28日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过程。电影中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交替发生,都给把握影片带来难度。在对革命对立面人物,如蒋介石等人的塑造上,电影做出突破。它并没有进行脸谱式的简单抑贬,而是将他们反历史潮流,不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顺应历史的发展,所以不可能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艺术阐释。而把蒋介石拍成正常人这一做法,一度面临让电影面临夭折,好在电影得到开明领导人的认可,得以问世。

《晚钟》获柏林银熊奖(1989)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吴子牛编导、侯咏摄影的《晚钟》,因对战争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义光芒,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银熊奖”。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八路军如何炸毁日军秘密军火库的战斗过程,是一部“另类”到现在看依然很先锋的抗战片。电影不再是简单地图解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它着重于战争和人性的关系,展现了包括敌方在内的所有卷入战争的人对战争的控诉,对待战争的态度达到了新的认知高度。而电影镜头语言则如同《孩子王》一样冷峻阴郁,追求构图力度、意象和色彩的饱满,透过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视觉冲击。

《本命年》柏林擒银熊(1990) 《本命年》是1990年中国三部关于迷惘青年的电影之一。影片被看作是中国第四代电影人对中国影坛的最后一次大冲击,也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谢飞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时正好是他的本命年。主人公李慧泉的命运悲剧并非是靠好心人和时代的变革所能拯救,因而具有一种宿命色彩。谢飞曾透露,电影在欧洲放映后,一位外国先生很被震撼,他说看到了一个到死都没有与女性有过性接触的男人。刘恒小说里对性压抑、性扭曲的描写很多,谢飞在电影里只能极含蓄地暗示。但这位观众还是看懂了。谢飞感叹:“是啊,生活在西方环境里的人,确实难以理解我们曾经有过的禁欲时代。”

赵丽蓉夺东京影后(1990) 黄健中执导,赵丽蓉、李保田主演的《过年》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民俗生活的悲喜剧电影。影片通过一个农村家庭的喜怒哀乐,刻画出在改革开放大潮影响下,中国农村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过年》里的一个家庭几乎浓缩了社会百态,把诸多矛盾体汇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摩擦与震动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深思。主演赵丽蓉还凭借《过年》获得了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值得一提的是,《过年》也是中国第一部同期立体声故事片。

《大决战》首映(1991) 在中国电影史上,要论气势宏伟、规模宏大,1991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映的革命战争史诗《大决战》系列当属重头戏。该系列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每部都是上下集,均达到了210分钟,篇幅之浩大前所未有。《大决战》系列全景式地反映了从1948年上半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历史全程。自有中国电影以来,银幕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结构复杂、人物众多、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的作品。电影从酝酿到摄制完成历时5年,最后耗资达人民币一个亿,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奖(1991) 红灯高挂,宿命已沉。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的《大头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一部经典之作。电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3月13日,电影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同年电影还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成为继《菊豆》后第二部提名该奖项的中国电影。2015年,被《帝国》杂志评为影史百部最佳外语片第28位,是排名最高的内地电影。

上海影城举行落成典礼(1991) 上海,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之一,曾经长期占据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当历史的车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后,上海电影业重新焕发了青春,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新模式,重塑上海电影的辉煌。上海影城是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多功能高档影院,是1991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曾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点最佳设计奖,荣获建国五十周年上海经典建筑提名奖,是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不仅票房收入和相关收益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而且还连续七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对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秋菊打官司》夺金狮(1992) 张艺谋的影片有一种隐匿的乡村情结,《秋菊打官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故事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由刘恒编剧,巩俐、雷恪生、刘佩琦等主演。主要讲述了农村妇女秋菊为了一口气,讨个说法向村长踢伤丈夫的事情提起复议并最终诉讼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8月31日上映并获得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13届金鸡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的最受欢迎影片奖等多项奖项。影片通过秋菊持之以恒的告状之路给观众上了堂法制教育课,影片针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具有很高的普世价值。

金鸡奖和百花奖合体(1992) 金鸡奖诞生于1981年,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以金鸡啼晓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百花奖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1963举办第二届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复举办了第三届。百花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992年,金鸡奖和百花奖颁奖大会从那一届起改为“金鸡百花电影节”。自2005年起,专业评审制的金鸡奖与观众投票制的百花奖轮流举办,前者在单数年举办,后者为双数年,一直延续至今。

谢晋成立影视公司(1992) 谢晋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谢晋一生所拍36部电影如果全部连起来,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1988年,上影为谢晋成立“谢晋导演工作室”。1992年退休后的谢晋,花800万元注册成立了当时国内第一家民营影视公司:谢晋—恒通影视公司。为支持谢晋,当时国家广电总局特别给了谢晋公司一个政策,谢晋公司可以直接从广电总局获得“厂标(生产许可证)”。和公司一起成立的还有谢晋—恒通明星学校。但谢晋公司成立的时候,中国电影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电影市场相当暗淡,电影基本上是拍一部亏一部,中国电影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改革电影发行机制(199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到来,中国的电影发行模式也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99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终于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被业内称之为“3号文件”。根据这一改革精神,中影公司不再统管35毫米国产电影的发行工作,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中国电影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号文件”的出台,改变了中影一家独大的局面。自此,电影制片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影片直接销售给各省级发行公司,通过省级发行公司向下发行,但外国影片的进口和发行仍由中影公司经营。

《霸王别姬》斩获金棕榈(1993) 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主演的《霸王别姬》兼具史诗格局与文化内涵,在京剧艺术背景下,展示了人在角色错位及面临灾难时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和演员们绝妙的表演征服了世界观众。《霸王别姬》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国际大奖,是中国电影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与其说《霸王别姬》是讲两位京剧名伶半个世纪的悲欢命运,实则在言人的生存状态及对人性的思考领悟。张国荣作为一名在香港出生,几乎从未接触过京剧艺术的演员,成功诠释了京剧旦角程蝶衣的内心世界,让观众难以忘怀。

《香魂女》擒金熊(1993) 提到中国女性的电影,《香魂女》是绕不开的一个标杆。这部由第四代领军人物谢飞执导的电影与李安的《喜宴》1993年共同摘取了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成就一段佳话。《香魂女》也是继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后第二个捧得金熊奖的中国电影。电影根据周大新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是一部表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生活题材的影片,谢飞的目光又一次回到农村,讲述了一个已经成了母亲的童养媳的故事。影片一方面反映大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以现代化观念来刻画传统妇女的悲剧,含义丰厚。

夏雨荣膺威尼斯影帝(1994) 《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90年代中国影界的意外之喜。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也是姜文的“成人仪式”,在这过后,确立了姜文作为一个才情卓越的导演的独特地位。而提到夏雨,人们便会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个在荒谬年代肆意挥霍青春的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称为中国跨时代的电影,而“马小军”却曾经一度是夏雨刻意想要绕过去的角色。17岁主演的影片即赢来“最年轻威尼斯影帝”光环,少年成名,荣誉来的太快,夏雨也不得不承担难以想像的压力。过早“加冕”,他此后的演绎生涯都似乎像是在为自己“正名”。

葛优戛纳加冕(1994) 伴随贺岁片的出现逗观众玩了十几年,葛优电影中那番自嘲、假正经,五味陈杂的冷幽默形象,击中了不少国人的心。然而葛大爷还有另一张“正经脸”,他当年摘下首个华人戛纳影帝桂冠,凭借的就是一部彻底的悲剧——1994年由张艺谋导演、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活着》。《时代》周刊评价: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作为一张“东方面孔”,在那个年代,葛优并没有因此走向世界,也没有延续“影帝”的精英路线,反而是“没完没了”地演起小人物,和冯小刚一起开启、主导了中国贺岁片的黄金时代。

《红番区》引入贺岁概念(1995) 进口大片的进入除刺激市场回升,也让电影产业改革找到方向: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CEPA协议签订之前,香港电影也被当成引进大片)春节期拿到3500多万票房,让“贺岁片”的概念进入中国,启发了后来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重要的是,国产片发行也学会了分账模式。1994年的348号文件同时规定,任何发行单位都可突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直接向全国大部分省市发行,并实行收入分账,《红樱桃》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便是最早从分账制中获益的国产片。

《鸦片战争》破纪录(1996) 由谢晋执导的历史战争题材影片《鸦片战争》投资一亿人民币,打破了当时国产电影的投资和票房纪录,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也是谢晋游走于主旋律与作者意识间的一次大手笔。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电影从史实出发,反映了中英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的始末,也突破了国产片脸谱化的通病,将一个个历史人物再现于大银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大陆第一部贺岁片问世(1997) 1997年《甲方乙方》问世,它在中国电影史上至少创了两个“第一”:1949年以来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影片;第一部采取导演不领取片酬、而于影片利润中提成的“风险共担”形式。作为中国商业贺岁片的开山之作,从这部影片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有了每年一度竞争最激烈的贺岁档期。影片讲述的是四个年轻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突发奇想,开办了一个“好梦一日游”业务,承诺帮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人们离奇古怪的愿望接踵而至,似乎人人都想给自己现有的生活来一个180度大转弯,电影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温暖,是冯氏喜剧的经典。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不见不散》冯氏贺岁(1998) 1997年的《甲方乙方》大获成功后,冯小刚又乘胜追击,在1998年底推出第二部贺岁片《不见不散》,这两部影片都是内地贺岁片的先锋,极富开创性意义。冯小刚搭档葛优、徐帆,黄金搭档再次出马。该片虽然是一部京味儿电影,但故事背景却放到了美国,用喜剧手法表现了两个在异国他乡的北京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纠葛。 《不见不散》虽然是小题材、小制作,可是冯小刚却把这个”小“玩转了。影片中冯小刚的幽默风格变成了葛优的贫嘴,自此冯氏喜剧以“铁打的葛优”为核心的阵容也初步形成,该片还获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