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镜头下的武汉纪录片

2020-07-16 01:15:01来源:时光网

2020年1月23日,春节前夕,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宣布封城,成为全球第一个在疫情中“封城”的城市。2020年4月8日,武汉正式宣布“解封”。

纪录片正片这两个多月里,武汉发生了什么?武汉现在还危险吗?是不是还有潜在的感染者?时光君和大家一样,今年对武汉这个城市,格外好奇,也格外关心。

旅居中国的日本导演竹内亮,用一部纪录片解答了大家的疑惑——片名像是老朋友的问候,《好久不见,武汉》。6月26日,这部纪录片在微博上线,当天就闯进了微博视频社区排行榜第一位,截止7月12日,该片观看量已超过2000万次。在竹内亮的微博上,他获得了超过18万次的转发和超过24万个点赞。

截止7月12日,这部纪录片的观看量已达2104万次。原本导演很担心在短视频时代下,大家会没耐心看完长达1个小时的纪录片。视频上线后,他准备回复微博中的每一条留言,却很快就回复不过来了。

该纪录片还配有日文与英文字幕,截至目前,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已超过37万次。甚至连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都在记者会上点名称赞了这部纪录片。

旅居中国的日本导演在聊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之前,有必要先让大家了解下本片的导演——竹内亮。

他1978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曾经为NHK(日本放送协会)和东京电视台拍过不少片子,因此结识了现在的妻子——赵萍,一个南京姑娘。

竹内亮2013年开始随妻子在南京定居,他喜欢吃鸭血粉丝汤,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他曾花4年制作了大约200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系列纪录片,介绍住在海外的中国人和住在中国的外国人。

今年3月初,竹内亮执导的纪录短片《南京抗疫现场》火遍中日两国。

他用10分钟的视频,真实记录下了南京市民在各种场景的防疫日常措施:社区隔离外来人员,每天严格测量体温,学生在家上网课,无接触式点餐……这部短片在登上日本雅虎网站首页后,引发了很多日本网友的关注,后来还被翻译成了11种语言,成为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防疫的第一个视频。

拍完《南京抗疫现场》,竹内亮就非常渴望能去一次武汉,亲身感受一下武汉真实的现状。他发现他的日本朋友对武汉有很多偏见,“武汉太危险,你最好不要去。”

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拍摄团队成员

但竹内亮说,“我作为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作为纪录片的导演,特别想去拍武汉,想给全世界介绍真实的武汉。”

说干就干,竹内亮带着一位编导、两位摄影师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直到上车的时候,导演的内心仍然是非常不安的,甚至摄影师和编导都不敢告诉家人,要去武汉出差。

片中的拍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有英语老师、外卖员、餐馆老板、创业者,参加过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工人、医院护士、警察等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武汉人。

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串起了一座城的悲欢离合。

10个武汉家庭的日常故事在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一开场,时光君就被震撼到了。

1月23日,武汉封城,马路上只有零散的车辆,1月24日还能看到行驶的车辆,1月29日,道路上已经基本没有车了,人影也基本看不见了。

纪录片中,武汉的大街小巷空空荡荡,仿佛是一座几乎无人的空城。要知道,这是在本应该全年最热闹的春节期间。这是武汉的一位中学老师“脏辫熊”,在封城期间坚持用无人机拍下的街景。

纪录片里的武汉人,有这样几位让人印象深刻。武汉一家居酒屋的老板赖韵,和导演初次见面时,他的开场白不是自我介绍,而是“我做过核酸检测了,没事”。

武汉人知道,很多人和他们接触,都会有点心里打鼓,“怕了他们”。即使没有人问起,他们也要自己先这样说,体贴中带着一点心酸。

疫情过后,居酒屋很久没能开业,导演问他关门130天的心情如何?老板忍不住纠正了时间:“是133天。”

每一天他都是数着日子过的,绝不会记错。

重新开张后,赖韵将价格重新调整,压低到了成本价。他说,“我都没有考虑今年能够赚钱,我先要把今年撑下去,能够活下去就够了。”

另一位创业者安雨擎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看着自己辛苦开起来的艺术教育门店,被迫拆店,戴着口罩默默流泪。

“其实在疫情前,效益还是可以的”。她对自己的店感情很深。

但在疫情席卷下,人流骤减,房租高昂,生活所迫,逼得她不得不选择放弃。

店虽然垮了,但精神不能垮。安雨擎和两位创始人去吃夜宵,他们默契地亮出了核酸检测证明才开饭。

这个证明,就是武汉人最好的心理消毒液。

“抗疫一线”的护士龚胜男,已经在医院做了5年的护士。

她原本已经厌倦了这个行业打算辞职,今年却主动上了最危险的抗击疫情“前线”。

她爽朗热情,最擅长安抚人心,还会唱歌跳舞鼓励病人。然而,当导演提到病人生死的话题时,她忽然就情绪崩溃了,一度不想继续录下去。

“我不太想聊这个话题,我觉得很难受。”在医院工作多年,龚胜男早已见惯生离死别,但看到病人家属排队去并殡仪馆领遗物的新闻,她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在武汉,有很多很多人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不幸。医院前台工作人员庄园,因为疫情,失去了从小照顾她长大的外公。

她噙着泪说,“要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因为怕自己有一天会忘了。”

她向导演展示了几张照片,那是她的外公生前在医院门口拍摄的。因为床位不足无法收治,寒冬中,老人家只能坐在轮椅上裹着被子,在一辆敞篷卡车中被转运走。

“能打的电话都打了,都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太难了,武汉,不止我们家这样子,很多家都这样。”

她的外公热爱打麻将,给老人家新买的全自动麻将桌,一次还没有用过,人却已经不在了。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李杰,为了赶工期,曾经三个晚上加四个白天没睡觉。

参加这里的建设,他的想法很简单,“说白点工资高点嘛,一天有一两千块,还有就是,心里有种热血澎湃吧。”

10天神速建好的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常的工期大概需要6个月。

神奇的“中国速度”背后,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建设者。

李杰拿着工人们留作纪念的“最美逆行者”奖牌,笑得十分灿烂。

他对这场疫情有着朴素的总结,“钱无所谓,主要是生命。”

让时光君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对因为疫情已经100多天没见的小夫妻。他们正在筹划婚礼,久别重逢的两人,显得更加如胶似漆。

拍摄这天女孩正准备试穿婚纱,身披白纱的她格外美丽,而她的爱人则满眼笑意,“想赶紧举办仪式”。他们期待已久的婚礼,因为武汉的解封,终于可以提升日程了。

看得出来,武汉人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轨。

武汉人如何“重生”?在这部纪录片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武汉人经常遭遇的麻烦,甚至是“歧视”。

有人因为感染过新冠肺炎,足足做了41次核酸检测,换了六个地方,隔离了108天才终于回到家。然而她回到家中,邻居碰到她会特意侧身而过,“感觉身上背了毒气弹”。

比如武汉的工厂发货,一听说货源是武汉的,对方就不要了。

比如去外地出差,有可能又被要求隔离,做核酸检测,因为“一听武汉就怕了”。

外卖骑手老计说起这种歧视,“我不怕,但我会介意。”

在封城的两个月里,武汉人的巨大牺牲应该被看见。没有他们的付出,不可能有如今全国疫情得到控制的局面。

看完这部纪录片,微博上有很多武汉人,写下了不吐不快的肺腑之言。

日本的五大电视台之一富士电视台,也介绍了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很多日本人看过,同样给出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评价。

真实生活中的武汉人很有意思,他们热情又脾气暴躁,让人又爱又恨。

护士龚胜男说,“刚到武汉时,发现武汉的一些叔叔阿姨嗓门都比较大,坐公交车可能就会觉得像在骂人。”

出租车司机说,“武汉的人就是这样的,跟武汉的天气一样很神经,要么一下热,要么一下冷。”

在武汉,我们能看到迎面走来的大爷,打着赤膊背着游泳圈昂首阔步,他刚刚去汉江游泳回来。

我们也能看到有人对着长江,用咏叹调高唱《我的太阳》。

终于能走出家门的武汉人,每个人都在享受来之不易的平凡生活。

在竹内亮的镜头里,武汉人从没有被这场疫情打倒。

虽然很多人永远地留在了上个冬天,但剩下的人,依旧有勇气开启生龙活虎的生活。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