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时光网年度大赏之华语十大影响力电影

2010-02-02 11:08:39来源:时光网

年度大赏特别稿件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有目共睹,主旋律也能创造高票房,是近年来难得的神话。《风声》让被“大片”蒙骗多年的国人再次看到了希望,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第一名留给这部2009年的模范国产佳片。不以票房为计的话,华语电影中真正能算得上佳作的不会超过5部,因此华语电影TOP10的选择,仍然是遵循“影响力”的基本原则。就如《三枪》和《南京!南京!》,不管影片质量究竟如何,但绝对都是风口浪尖上最热门的话题电影。所以,这份榜单旨在还原2009年度华语电影的大致轮廓,每一部影片都能称得上是“现象级”之作。

No.10《斗牛》:怪诞戏谑皆真实

管虎的《斗牛》出现的有点突然,事先并无太多宣传,只是按部就班上映,低调得就像导演管虎本人一样,当然,这也是许多并不势大气粗的小成本电影的现状,他的唯一资本是入围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除此之外,怎么看也是一部小成本喜剧的模样。

《斗牛》的口碑传播有点像当年的《疯狂的石头》,这个事先会给人以小成本喜剧片或者主旋律抗日片的电影最终以意外的姿态赢得了影迷口碑。

虽然是喜剧,《斗牛》却充满怪诞的黑色残酷情节,但故事虽然怪诞到极点,却又给人已合情合理之感,这部电影似乎抓住了人性的魂灵,使得那些黑色的戏谑的甚至搞笑的情节都变得真实起来。作为涉及抗日题材的电影,《斗牛》的人与牛成为绝对主角,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历史彷佛只是过客。

《斗牛》也是黄渤一个人的表演,尽管搭配着一个闫妮,但笑靥如花的闫妮却只是一个绿叶。黄渤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表演,难能不造作地完成了大量属于他一个人的戏,也因此获得了金马奖影帝称号。

类似《斗牛》这样的电影似乎不多,但在商业化的电影市场,此类电影颇值倾注。

No.9《喜羊羊与灰太郎》:孩子是上帝

可以肯定,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会深刻的印记于00后的人群当中,成为他们多年之后珍贵的回忆,正如现在的80后念记猫和老鼠一般。

《喜洋洋与灰太狼》这部动画剧可谓慢热型,以渐进的方式逐步侵袭我们,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两个小动物已经无所不在,而我们才恍然大悟,开始推动它们流行起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这部电影正是在这个适当的时机出现的,简单的造型,耳熟能详的人物关系,精准的人群定位,使得这部电影一飞冲天,造就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奇迹。

在我们无法回避一件事物时,必须承认它的成功,《喜羊羊与灰太狼》由动漫起家,深入儿童内心,在除了电视、电影之外,更有诸多外延产品,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文化系列产品了。在这方面,“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接近“米老鼠和唐老鸭”或者“猫和老鼠”了。

我们现在应该清楚,电影不是没有儿童市场,而是缺少成功的作品,而儿童市场,也就是包含父母在内的大人市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如此,今年上映的《麦兜响当当》也是如此。

No.8《非常完美》:好莱坞浪漫移植术

《非常完美》从电影中透露出来的是时尚、都市、偶像、爱情、喜剧等元素,而这样的关键词在当下的内地电影中,很少找到成功的案例。在时尚尚未广泛成熟于这个土壤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会显现自然而然行云流水的此类影片。

用于尝试的除了较早前徐克的《女人不坏》外,就是章子怡做制片人、新人导演依萌导演的《非常完美》。章子怡首次做制片人,携手新人导演,找来范冰冰、林心如、姚晨、苏志燮、何润东等俊男靓女,打造出了这部都市爱情喜剧。

这部电影会给人一种不现实的感觉,一个似乎不便发生于现代中国主流人群的梦幻爱情,或者我们可以科幻的说,这是一部未来式中国时尚爱情片,又或者我们说这是一部用中国演员表演的好莱坞或者韩国的此类影片,甚至可以直接说这是一部架空类爱情电影也可。

如果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会发现,章子怡这次移植好莱坞时尚爱情算是成功的,如果不能和中国现实国情和谐,便彻底架空,如此,我们便会觉得无论故事还是表演,《非常完美》也许并不完美,却十足可爱。

强烈的时尚都市感觉,和纯粹的爱情战况,的确轻松可人。

No.7《三枪拍案惊奇》:大俗,不大雅我们很难摸清张艺谋的路数,即使屡屡嬉笑怒骂之,仍不免再入其彀,接着轮回一般的嬉笑怒骂。

张艺谋是当今在中国电影节绝对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屡屡变脸而百折不挠,每有作品必掀起大波澜。张艺谋以《英雄》掀起中国商业大片浪潮,适逢中国娱乐圈走向繁盛之时,多年累积,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个人物,而去年的奥运会开幕式,更是震惊世界,走上神坛。

他的奥运会后首部作品自然备受关注,所以《三枪拍案惊奇》自一开始就受人瞩目,而他以翻拍科恩兄弟的作品《血迷宫》却又用小沈阳、孙红雷、闫妮这些靠电视成名的演员出演,电影尚未开拍,便是一个概念炒作的话题之作模样。

张艺谋基本上拍电影都有原作支撑,而《血迷宫》把这样一个黑色惊悚电影拍成一部二人转加小品式的大俗喜剧片,确实需要勇气和能力,而且,这还是在奥运会开幕式征服全世界后的第一部张艺谋电影作品,其身段扭得可谓让人惊诧、不解,进而再度怒骂上当。

但张艺谋以拒绝精英拥抱大众的姿态故作轻松地微笑抵挡。

事实上,张艺谋同投资人张伟平的合作一直以来都处处充满了商业炒作的味道,这部《三枪拍案惊奇》即是这种商业运作的延续,只是刚巧遇上小沈阳的蹿红大热,加上以《武林外传》笑倒众人的闫妮和电视剧纯爷们孙红雷,再度来一次有赚无赔的生意而已。

在人们对《三枪拍案惊奇》投以无比的争议之时,笑的最欢的就是张艺谋。

No.6《窃听风云》:港产警匪片一等品纯粹的香港电影,能够在内地上映的,基本上都会做相应的删减,被称为删减版,而这种删节版又常被影迷所诟病。尤其香港电影人最为拿手浸淫最深的题材——警匪片。

《窃听风云》算是打破了这种怪圈,即使同香港上映的版本也有所不同,但已经赢得了内地影迷的口碑,同时,也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可以说是香港警匪片在内地的最佳战绩。

香港的警匪片在八九十年代曾历出佳作,在香港电影陷入低迷期之后,少有好的警匪片出来,直至《无间道》的问世,可惜的是,《无间道》三部曲仅有口碑最差的第三部得以在内地上映,之后再内地上映的香港警匪片通常票房在两三千万之间,评价也不算突出。《窃听风云》被称为找准了内地市场的命脉,获得票房口碑的双双成功,成为继《无间道》后最佳的香港警匪片。

《窃听风云》拥有香港打造出《无间道》的导演麦兆辉和庄文强,可以说是《无间道》模式的延续,也有香港纯正的演技派性格男星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祖等,在精心打造的悬念和紧张的气氛节奏之下,拍出了不同以往的高水准警匪片。同时,也巧妙的避免了《无间道》不能在内地上映的情况。

《窃听风云》的成功同《画皮》等影片一样,见证了香港电影人北上嬗变的过程,为香港电影的未来做出了一个正面案例。

No.5《南京!南京!》:年度最具争议电影

陆川的《南京!南京!》是今年最为异类的一部电影,其影响力和争议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素质,它如同走在悬空钢丝上的舞者,一步步走向没有答案的结局。

陆川的每部电影都充满争议,而《南京!南京!》则是其最甚者,这部电影在题材上的便已经十分大胆,而陆川无论在角度和拍摄手法上都是中国商业电影中的少见者。

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另类视角,人性化日本士兵,并且提出中国一直在抵抗这样的煽情宣传语,让电影在沉痛中有了一些新鲜的感觉,然而沉痛,也并未因此而减轻。这部电影承载的历史太过沉重,但面对的总要面对,陆川起码给了大家一个面对的全新诠释,而且,电影也在最后给出了一个仪式感明显的隐喻希望的尾巴。

即使对这部电影的角度和立意有如何非议,陆川这部电影的认真和用心却是公认。虽然陆川的野心昭然若揭,但即使称赞者,也不便说陆川已然成为大师。

这部极具作者气质的用心力作更为惹人注目者,是其过亿的票房,这和姜文的《鬼子来了》无法上映相比,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之别。在电影市场繁荣的现在,这部电影无法不让我们记上一笔。

No.4《疯狂的赛车》:扎扎实实过亿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一部电影的成功通常都是强强打造非常运作出来的,《风声》由陈国富和高群书两位导演执导,冯小刚参与监制;《建国大业》由韩三平和黄建新联合执导,同时陈凯歌等导演也或有参与;《十月围城》则是陈可辛监制,陈德森执导,《窃听风云》是尔冬升监制,麦兆辉、庄文强执导。这些高手的合作,求的就是不容有失。《疯狂的赛车》则不同,非常草根,很明显宁浩好作品。

宁浩的上一部作品《疯狂的石头》取得了两千多万的票房,被称为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神话。票房已成浮云,但宁浩和他的《疯狂的石头》却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现象。而黄渤、郭涛等草根演员更是凭借宁浩的电影崭露头角,成为电影的一股新生力量。

宁浩为中国电影树立了一个标志,众多后来者都以此为榜样,走上小成本博票房的路。但宁浩的意义更多在于对中国电影类型探索的贡献,《疯狂的赛车》作为《疯狂的石头》的加强版,将这种贡献更加根深蒂固的印记在影迷心中。《疯狂的赛车》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线而有条不紊的叙事,极端类型化的片种,都是一部优秀商业片的新模样。

而且,《疯狂的赛车》超过一亿的票房同样证明了在中国电影市场,高票房不再只是大投资名演员堆砌出来的大片。

No.3《建国大业》:华语明星一盘棋

《建国大业》的影响力几乎纵横2009年,单是数明星已经成为最大噱头,众多大牌明星和导演的加盟让这部主旋律电影成为不能再商业的话题,以至于哪位明星没有参演此片都成为了新闻。这部电影注定会大卖,而实际上,四亿的票房也自然成为票房之冠,而同时,电影的质素也被称赞。

只有在极度商业化的电影运作中,才能网罗到大批明星,并且运用明星效应获得高票房收益。《建国大业》是个特例,不仅在众多商业片中是个特例,也是众多主旋律电影中的特例。

和通常打群星牌的商业电影不同,《建国大业》并非一味求娱乐化,作为一部重点主旋律献礼片,也不允许它这么做。建国大业用非常主旋律的手段揽众多华语明星于一身,却又丝毫不受这么多大牌明星的影响,给怎么拍怎么拍,只把那些华美灿烂的名字脸面当做商业运作中的一枚枚棋子。

共和国建国一甲子,自然非同小可,主旋律类电影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只是政治任务,在商业上毫无影响力可言,建国大业用强势的大能力大手段创造了主旋律的票房成功神话,几乎是工业流水线式产品,有型有款,凸凹有致。

而且,《建国大业》现象还可以在这种权力模式下延续,据传,《建党大业》也已上马。

No.2《十月围城》:事先张扬的成熟大片

《十月围城》曾经是段伤心往事,十多年前,导演陈德森就酝酿拍摄此片,且已经接近开拍,但终因为资金为题成为一个遗憾。《十月围城》也因此成为香港电影业衰败的一个注脚。

香港电影的辉煌已然无可挽回,但大中国电影业却异常强劲,香港电影人北上也有了些年头,最初这些电影人还摸不准路数,被内地电影制度和商业市场搞得十分迷惑。不过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大有改观,陈可辛的《投名状》和陈嘉上的《画皮》等香港人糅合内地资源的大中国电影获得巨大成功。香港电影人已经找到内地市场的玄机。

《十月围城》正是香港人这样一部野心之作,比起之前的成功,《十月围城》在投资、制作、阵容上更加庞大,引人瞩目。而陈可辛监制陈德森导演的这部电影不仅赚尽噱头,其精良的制作,港味十足的场面,文武双全,可以说是一部少有的动作大戏。

和许多大片一样,本片阵容非常强大,聚集了众多的大牌明星,甚至像李宇春这样的话题明星和巴特尔这样的体育明星都助阵演出,而他们的参演更多的是娱乐和话题元素,在电影之外。

也许《十月围城》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动作片,而是由众多电影人策划制作出的一部成熟的产品——大片。这样看来,我们很难分辨《十月围城》和《投名状》有什么异同,电影人用最大的资源最擅长的手段打造出了一部预料得到的产品,不会失望,也不会惊艳。

No.1《风声》:中国商业电影新范本不同的出发点,会给出《风声》不同的结论。比如说,它是一部孤岛式悬疑片,人们执着于在此情境下的人性较量和对于结局的猜谜式观影快感;比如说,它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对于信仰的坚持符合官方宣扬的价值观;比如说,它是一出cult味道十足的类型片,在酷刑的玩味上在近年来的华语片中无出其右;比如说,它是一部狂飙演技的群戏电影,在导演的调教下,几位男女主角皆有上佳发挥,使人耳目一新,其中的李冰冰还顺利摘得今年的金马奖。无论何种结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很不错。

陈国富和高群书导演的这部《风声》,剧本扎实,节奏缜密,给出了中国商业电影的一个新的范本,在一片古装大片和小成本喜剧电影之中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口碑和票房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它又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可以借鉴的似乎是两个字:创新。

《风声》的创新在于拍出新的创意,虽然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已经风靡一时,但其“杀人游戏”一般的设定放置于电影中却丝毫不显尴尬,虽然主旋律题材一窝蜂班出来,但《风声》却又极注意电影的商业噱头,虽然也走群星路线,却不似《建国大业》般蜻蜓点水……

这样一部标准的商业电影,照顾到方方面面,值得称赞。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