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奥斯卡 炮轰明星主持感叹失意佳片

2011-03-01 10:47:22来源:时光网

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气氛中闭幕。这届收视率下滑约10%的奥斯卡,也引来了国外媒体的广泛评论,两位主持人的发挥和奥斯卡的口味成为最重要的两个焦点,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国外诸多媒体对本届奥斯卡的评价。

向主持人开炮《今日美国》:至少安妮海瑟薇还是在努力的主持大局的,而她的搭档呢?简直就是想在准备上演一部现场版的《年少轻狂》。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两大主持詹姆斯·弗兰科和安妮·海瑟薇很努力,但两人功力明显不够,心有余力不足,让观看本届奥斯卡典礼的观众,几乎昏昏欲睡。

《好莱坞报道者》:让演员们来主持是一个坏主意吗?不是,而是一个壮观夺目的坏主意。许多伟大的工作和电影都得到了奖赏,只是主持人不够好,这使得奥斯卡逊色于艾美奖了。如果要说什么是奥斯卡史上最冒险最烂的点子,那就是让两个演员(安妮·海瑟薇和詹姆斯·弗兰科)担任主持工作。《好莱坞报道》的记者蒂姆·古德曼还这样写道:“除了入围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那些意料之中的结果之外,本届奥斯卡就给大家的最深影响恐怕就是“打酱油”的詹姆斯·弗兰克。” 他说:“安妮·海瑟薇最起码还唱唱跳跳,而弗兰克呢?除了感觉到他在神游,他做的就是在脸上一直挂着副暧昧不明的微笑。”

《华盛顿邮报》:安妮还是很敬业的,而詹姆斯从一开始就半推半就的,他根本就没有投入“角色”,他就是以一个工作狂/在读生/电影人/肥皂剧明星/没得奖的男主这样的身份站在台上的,主持奥斯卡对他来说估计就是个打盹儿的机会。

《娱乐周刊》:(代表了少数的肯定的声音)他们的风格搞笑而放松,有逗有捧,两人的联袂为当晚奠定了快乐而充满惊喜的基调,其中的不少经典时刻,有的是计划的,有的则是即兴的。

对奖项的理解法新社:好莱坞盛宴,英国人喧宾夺主。

《华盛顿邮报》:好莱坞的投票口味确实在变,变得“更”喜欢以历史为背景的作品。

《每日电讯报》:鲍勃·温斯坦和哈维·温斯坦兄弟的温斯坦公司,继《莎翁情史》和《芝加哥》之后,再度笑傲奥斯卡最佳。

《MTV》: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著剧本四项大奖的《国王的演讲》,彻底征服奥斯卡。

《独立报》:《国王的演讲》成功在《盗梦空间》、《社交网络》和《大地惊雷》三强的夹击下君临奥斯卡。

《亚洲年代》:《社交网络》获得7个奥斯卡提名,然而,在四大最具分量的奖项中,最终铩羽而归。

《洛杉矶时报》:科恩兄弟执导的《大地惊雷》,获得10项提名,最后颗粒无收,堪称本届奥斯卡最大的悲剧。

《丹佛邮报》:本届奥斯卡几乎毫无悬念,不过,汤姆·霍伯击败大卫·芬奇拿到最佳导演,确实给人制造了不少惊喜。

《悉尼先驱晨报》:大卫·O·拉塞尔执导的《斗士》没有空手而归,拿到了最佳男配角和女配角两项大奖,得主分别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梅丽莎·里奥。

《CNN》:大卫·塞德勒凭借《国王的演讲》荣膺最佳原创剧本,73岁的他,演绎了大器晚成的传奇。

《ABC》:第83届奥斯卡奖,成为《国王的演讲》的派对。同时也是桑德拉·布洛克的舞台,这位上届奥斯卡影后,在与丈夫偷腥曝光后,退出影坛有一年之久,如今,她再度重返舞台,为大家宣布影帝得主。

《福布斯杂志》: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并非《国王的演讲》,而是上届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她借此机会重返舞台,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