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经典的黑帮片,当然又不仅仅是黑帮片。它是一本男人的圣经,当然也是个经典的父亲范本。《电子情书》中梅格.瑞恩不解的问:是什么让男人们如此迷恋《教父》。汤姆汉克斯诡秘的答: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教父。一个在意大利语中表达对父亲尊重的称谓。在《教父》中,父亲也代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需要仰视和敬畏。教父说,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
虽然从血缘上说,凯文·科斯特纳并不是小男孩的父亲,但是在很多影迷心目中,他所扮演的角色代表着完美父亲的经典形象。之所以小男孩在逃亡路上会跟劫匪产生父子一般的感情,这不是因为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是因为他满足了男孩对父亲这一角色的所有渴望,满足了一个男孩对他将来要成为的男性角色的憧憬与期待。布什让菲利普把母亲禁止他做的事一一列出并让他逐个尝试;他教他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这是一个发生人类文明大毁灭后的寓言故事,一对父子穿过城市废墟、荒无人烟的沙漠不断地向南行走,希望寻找到活下去的可能。末日的父子情似乎是关于人类本身的一个寓言,越是绝望就越需要希望的支撑,越是悲怆越需要依偎着取暖,影片描述的早已经超越了个人与家庭,却又关乎我们每一个人。
20世纪初的蒙大拿乡下,父亲用心教导儿子们体验上帝所造大自然的规律,父亲代表着一种传统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田园诗意。虽然叛逆的小儿子保罗抛弃和打破了父亲所代表的一切传统,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故乡的大河依旧流淌着生命的意义……
在很多人心目中,“父亲”这个形象不仅代表着亲情,更是一种崇拜和依赖,或许在你的生命中,那个最平凡的英雄就是“父亲”。就像在很多女孩子的心目中,理想的男人就是“像父亲那样的”。连姆·尼森扮演的布莱恩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的父亲,他能只身拯救女儿于水火,绝对是史上最酷的老爸,没有之一。你爸是李刚么?我爸是布莱恩!
危难关头,平日缺少责任感的雷,突然显现出一个父亲的本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孩子拼命逃难,逃亡的路上,雷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一对儿女。在整个世界陷入外星怪物军队大举袭击地球的恐慌时,雷开始重新建立和儿女的关系……虽然没有能力拯救人类,他起码可以做保护儿女的英雄父亲。
有种说法:“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部片子似乎是个很好的佐证。很有彭胖子的风格,有些戏谑,有些不正经,甚至有点乱伦,还好是虚惊一场,又回归到有爱的小温馨。
在夜总会工作的Chul-soo因为滥交而成为未婚爸爸,硬著头皮抚养儿子的同时依旧不改本“色”。前半段有点少儿不宜,后面回归父子情又显出韩国电影煽情的功底。老爸,你未免也太骚了吧!
在《头文字D》里黄秋生完全是来抢“儿子”周杰伦的风头的,这样的爹还能再潮点么?
在老徐的导演处女作中,叶大鹰扮演了一个“另类”、“叛逆”的另类父亲,在他身上有着王朔式的玩世不恭和不靠谱、不着调。也有着王朔式的深情与真实。
郎雄在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饰演了一系列尴尬的父亲,不管是《推手》里面对洋媳妇的障碍,或是《喜宴》中儿子出柜的无奈,还是《饮食男女》中的为老不尊梅开二度。传统的父权正在坍塌,但传统的父亲依然是我们的根。
这是小津最凝练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流畅、清新、细腻、隽永,父亲一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为了让女儿能够得到幸福,而女儿一生的愿望就是陪在父亲身边。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品出难以言表的人生况味。最后女儿出嫁了,在晚春的夜晚,只有父亲一个人孤独地消磨时光。笠智众扮演的父亲极具东方味道。
亚当·桑德勒最合适演这种吊儿郎当的大男孩,不过这次他想通过收养一个孩子变成负责任的男子汉,我们自然会等着看这位菜鸟老爸的笑话。
在达内兄弟的这部影片中,“孩子”这个词不仅指片中那个刚出生的婴儿,也包括他的父亲——20岁的布鲁诺。这个靠偷盗营生的小混混完全没做好准备成为一个父亲,他竟然差点卖掉自己的亲身骨肉。好在人总是要学会长大,学会担当的,虽然锒铛入狱,但我们相信他日后会是一个好父亲。这是冷峻的达内兄弟留给观众最大的欣慰。
当有个贤妻良母在的时候,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就是个隐形人。他们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对家务和照顾小孩一窍不通。可是当有一天失去了妻子,又不想再失去孩子时,他开始当起了笨拙的菜鸟爸爸。当一个男人为了女人变得居家时,他一定是个好丈夫;当一个男人为了孩子变得居家时,他一定是个好爸爸。
影片讲述一个父亲和身有残疾的儿子的故事:父亲杰尼英俊潇洒,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个素未谋面的残疾儿子保罗,直到有一天女友希望他带着儿子去治病。然而作为一个菜鸟,他根本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很多时候反而需要儿子来教自己,而他也竭尽所能希望儿子能够完全敞开心扉接受自己。虽然片子里的情况只会发生在很少人的身上,但父亲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建立,相处时会遇到的问题却是共通的。这段关系不止治愈儿子身上的病,更治愈了父亲的心。
民工老爸星爷的口头禅是“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穷没有关系,我们很有志气,最关键的是,很有爱。
和儿子对戏,以顾家出名的威尔·史密斯演来格外真情流露,他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的励志故事。片中的感人催泪几乎就会让观众招架不住。
是什么让身有残疾的Dan死守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忍受生活的重压?是小儿子的病情,是大儿子的蔑视,也是男人的责任感和血腥,Dan所作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能以父亲为荣。
这位身患绝症的父亲出发点很简单,因为舍不得离开人世,他希望与自己的孩子多一点相处时间,希望能做一点好事,可是却事与愿违……最终,他在与女儿的谈话中走到生命尽头,在死后见到了自己一直思念却从未谋面的父亲。很多时候,我们总希望父亲可以依靠、可以肩负其一切,我们总会将他想得那么不平凡,以至于我们总会忘记其实父亲也只是一个没有超能力、会迷茫的普通人。
有时候父亲的生活需要一个好女儿来拯救,比如这位放荡不羁却又空虚迷茫的好莱坞浪荡子,与女儿的相处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也许这样的父亲像风筝,而女儿就是那条长长的细线,是他对于生活唯一的牵挂和联系。
Ludlow上校希望三个儿子觉得自己对他们爱的是公平的,但他或许自己也心知自己做不到,而这也成为Alfred和Tristan渐行渐远的原因之一。但当我们看到上校为保护儿子再次端起枪,看到Alfred最终原谅了父亲,父子三人抱在一起的时候,心中都不禁为之感动。
Alfredo和Toto不是父子,但他们之间亦父亦友的感情却贯穿了全片。对于电影和放映机的共同爱好,让这两人成了忘年之交。但是Alfredo不希望Toto跟他一样被困在这里,所以他执意让Toto离开,不准他回来,不准他回头,不准他回忆。而这份深沉的爱,Toto直到功成名就返乡的那日才彻底明白。
这部影片讲述了祖孙三代两对父子间的故事,儿子Deniz的叛逆,父亲Sadik的艰辛与自责,看似冷酷的爷爷Huseyin,任何隔膜最终都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败下阵来,这也是为什么Sadik漂泊十几年最终依然选择带着Deniz回到家乡的原因。
父亲爱德华是一夸夸其谈的老头,不厌其烦的向周边的人讲述自己经历的人生故事。在儿子威尔的眼中,父亲的夸夸其谈简直就是喋喋不休,也因此儿子结婚后离开了父亲,甚至三年没有讲过话。直到父亲弥留之际,他才真正懂得了父亲的童话传奇。在很多影迷心中,蒂姆·波顿的《大鱼》都是感人的经典之作。
这样的电影总不忍心再看一边,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不忍卒睹,但是那深沉的父爱还是在悲情与伤痛中泛出温暖的底色,真动人。
满脸沧桑的米基·洛克是个失败的父亲,无论他怎样努力弥补,也没有办法在女儿面前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唯一的自尊和荣耀都在那个早已不属于他的摔角舞台。
如果说《儿子的房间》中的父亲是因为失去了儿子而悲情,这个父亲的悲情当然不是因为他丢了赖以生存的自行车,而是这个绝望的父亲始终忽略的东西:他真正的财富不是单车,而是儿子。
丹尼尔·戴·刘易斯年轻的时候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嫌他像隔壁老张一样窝囊与平庸。但是他身陷冤狱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在父亲看似软弱的外表下,却有一股不可轻忽的力量与智慧。原来最大的坚强是隐忍,父爱如山,也许读懂父亲,是我们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影片充分地展示了一个父亲沉默无私又博大深沉的爱。虽然被现实和命运击垮,但这个坚强和充满爱的男人还是用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
似乎文艺片导演都喜欢把父子关系弄得很纠结。尤其是俄罗斯导演更为擅长。片中的小桑亚和托杨并没有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但在心理上他完全把托杨看成了父亲,最令人心碎的恰恰也是这份父爱的落空,就像影片的另一个片名“我的爸,是你吗?”真叫人心酸。
比起原片名《回归》,更喜欢“爸不得爱你”这个片名,很好地体现了片中纠结的父爱。可能是因为父亲的社会化特性,所以讲述父子之情的影片往往有很深的象征和寓意,比如这部影片表面上父子爱恨纠缠,但背后暗喻俄国人如何在家长制、极权的统治后步向民主的成长,但忽然间又要面对专权的重临,不知如何自处,困惑两难。本片带有寓言式内容,蕴涵着苏联传统的诗化电影韵味,而且还带有神秘主义的神话意味,不但在影像风格上诗意盎然,充满自然美感,而且折射出具深度和厚度的现实寓意。
影片展示了一对父子寻找幸福的过程,以写实方式对“父子宿命”进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写。将现代父子之间的依恋与迷失,表达得含蓄而又酣畅淋漓。有谁能说得清到底是父亲更需要儿子,还是儿子更需要父亲?又有谁能说得清是爱大过天,还是恨更让人怀念?
当父亲与儿子与世隔绝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当女朋友也嫉妒父子之间太过亲密,他们到底该如何自处?这部饱受争议的影片也引发人们的好奇:究竟父亲与儿子的感情能深厚的什么地步……
“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让老爸头疼。”这句台词就像是一句诅咒,困扰着片中的每个父亲。苏利文的儿子两次提出“我爸爸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他的回答是“他是我爸”。到最后是非善恶都已模糊,只剩下几乎本能的厚重父爱。
西恩·潘和达科塔·范宁精彩的表演绝对催泪,这个智障的爸爸用一颗善良而纯粹的心爱着女儿,让我们相信,爱是一种能力,无关智商。
罗伯托·贝尼尼将真实人生的悲剧化作孩子眼中的喜剧,用爱来化解一切悲剧和苦难,这就是父爱的博大和智慧吧。贝尼尼和小童星的精彩演出亦处处见火花。
和银幕上的故事相比,画面外的真实,更让人感动!韩国电影的细腻手法把温情和煽情都做到了极致,真是一颗重磅催泪弹!!
好像最好的喜剧都能看得人泪流满面,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如此,罗伯托·贝里尼的《美丽人生》也是如此。在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背后是对孩子也是对人类挚诚的爱,这样的父亲堪称伟大。卓别林和小童星杰克·库根贡献了最精彩的表演。
母亲出走,父子相依为命,破裂的婚姻造成了孩子的痛苦以及父亲对往昔过错的追悔,使影片充满了戏剧张力,催人泪下。周润发在此片中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他细腻地表达了阿郎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真实准确地把握了阿郎这个昔日浪子的感情世界。
虽然很多人为之感动,但是没有亲自经历,谁也无法真正体会一个父亲临命终时对患自闭症儿子的担忧和牵挂,因为自己就是儿子全部的世界。这样的父亲很艰辛,很平凡,却也很伟大。
钢厂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幽默与艰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小人物的卑微与幸福。
小春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最普通不过的老实人,两父子最大的财富就是相依为命的亲情和小春的音乐天赋。于是父亲立志要让小春完成理想,他带着儿子与所有家当进京,为了儿子的前途再苦再累抛弃尊严都没问题。因为他认为身为父亲,为了儿子怎么做都不为过,而幸好到影片结束时,这位父亲也得到了属于他的幸福。
一个在港边讨生活的男子,和他亲生却并不“合法”的七岁女儿之间,无法被分离的感人故事,一则父亲与女儿最令人动容的亲情告白。
张作骥以魔幻写实手法,细腻地描绘十个父亲的形象;清苦的粗工、养老院的老兵、好厨艺的荣民、离婚的小爸爸、凶狠的大哥、退休的将军、破产的老板、国语生涩的老外、儿孙满堂的独居老人、忙碌的明星。你的父亲是哪一种?十段父子关系,父亲的温暖与孤独,他们对孩子的爱与不舍,巧妙隐喻城市与人的关系,道出你我和父亲之间那份既疏离又难以表达的爱。 不善于表达感情的我们,虽然不能像西方人那样直白地说出“爸爸,我爱你!”,起码也可以在父亲节淡淡地问候一句:“爸……你好吗?”
《狮子王》是不得不提的经典。老狮子王木法沙向儿子辛巴传授的道理貌似简单,其实富有深刻的哲理:生命的轮回、万物的盛衰,一切都必须依照自然规律。辛巴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历经生、死、爱、责任等生命中种种的考验,最后终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成为像父亲木法沙一样睿智的森林之王。
过去那个甚至连自己儿子都瞧不起的胆小鬼玛林,经过寻子的考验后成为了儿子眼中真正的英雄!这部动画片之所以让人觉得非常有爱,是因为他别出心裁讲述了一个父亲的成长。父亲只有学会承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而痛失爱子的玛林别无选择只得踏上拯救儿子的旅程,去完成一个父亲所必须完成的艰难使命。而他成功地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