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1 19:17:57来源:时光网
再早20年吧,香港电影意气风发的时候,一定没有想过,刚过而立之年的金像奖会变得如此尴尬,它和港片一起走进了壮年窘迫与中年危机境地,更无奈的是,这件事都已然是个老话题了,一辈港片迷们怒其不争的唏嘘感叹都快10年了,几乎到了不耐烦的程度。
香港电影的几十年是风起云涌的,拍电影、讲利益、捧明星、出名导,“金曲”与“金像”的双雄天下代表的是当初的黄金时代,金曲奖一早改头换面,而“金像”女神貌似屹立不倒,却早不是当年容貌。
北上、出走、断层、失势、变动、投机,这些字眼循环上演,无比悲伤,所谓的“港片”已渐成记忆,“港片迷”年年看金像,却是年年嗟叹流年冲淡的情怀,这十余年的挣扎与变更,让“宁采臣”的飘扬与“甜蜜蜜”的忧伤不再纯粹,又宛若陈果的细路祥,是脱下裤子当街吼唱都挽不回的失势。
王晶用烂片发表谄媚,陈可辛用妥协展现骄傲,邱礼涛用两面派为自己留着后路,杜琪峰摆弄着商业与艺术的天平,彭浩翔满不在乎却举重若轻、许鞍华则用《桃姐》展现她和港影人老无所依的焦虑,无论多么牛逼的港产片导演,都在摸索和商机中迷茫,在内地的尺度和G点前傲娇,不得不说,水土不服与青黄不接,为港影带来的狼狈不堪和苟延残喘。各种难看!
香港电影在被消解和置换中变得越来越扭曲与纠结,它整体的挣扎不前和无限疲倦让东方好莱坞从大牌产业变成小众阵地,似坚守又在谄媚,似骄傲又在傲娇,似犹豫又在无奈,如今它满面惆怅、苦笑连连,连带着让代表着香港电影评价最高荣誉的金像奖也逆进化到如春晚一般,无比尴尬靠刷一众情结度日的地步。
31岁的香港金像奖,而立之年却不力,关于它,还能意味什么,我们还能看什么?艳俗疲态?几把掌声?年年开奖?轮流坐庄?或者,只是再喘一口气而已?
可是,就算是只是再喘一口气,对于被香港电影滋养长大的人们,还是无法放弃它所带来的瞬间停格、曾经惊喜和永恒情结,那些年尚存、老面孔还在、大时代冲刷、新格局洗牌,31年来,金像奖和香港电影一起几经沉浮、无限辉煌、窘迫挣扎却烂不释手,它以各种坚持陪一代人长大。而今,百感交集的港影迷们,也决定在这“再喘一口气”的老情怀里坚定观望,坐吃等死、期待那些无以为继的狂欢和从来未知的辉煌。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之31岁的金像奖和我们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
之31岁的金像奖和我们
>>>>我们<<<<至今关注金像奖的影迷,多数是录像厅时代走过来的,当初在幽闷且烟雾缭绕的暗室里受成龙、星爷和发哥的薰陶,久而久之便成了“人生”的一部分,这些人到后来一个都没学着《古惑仔》系列里的古惑仔手持西瓜刀上街砍人,却都成了文艺青年、斯文屌丝、港影圈八卦牛人,甚至港影策划人。
在港片的俗辣“药水”里泡大的人们,正是如今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将青春岁月献给了港片,自然也会伸长脖子仰望金像。尽管年年看毕,都有些怒其不争,恨《无间道》之后再无直击人心的“神作”,恨老人们依然占据主流,新人却迟迟接不上班。
坚守金像奖的人均是各有所爱无论你爱的是港影,还是港星,都会在当年情中怀揣一份复杂的纠结与无奈。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之还能看什么①新明星、乱混搭、超逆袭——“你当我是浮夸吗”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
之还能看什么①新明星、乱混搭、超逆袭——“你当我是浮夸吗”
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很不安怎去优雅世上还赞颂沉默吗不够爆炸怎麽有话题让我夸做大娱乐家
——陈奕迅《浮夸》陈奕迅的《浮夸》撕心裂肺却个中悲伤,这是个做足话题做大娱乐家的时代,而对于香港金像奖来讲,被内地渗透、被混搭侵略让“群星荟萃+各帮势力”成为最热话题,港星不再是“一片天”了,各种组合搭配抢占眼球。
“峰幂”组合在金像奖的首次亮相则愈加突显内地人正团结发力,占领先机。香港电影人的“抱团”则显得有气无力,因为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内地市场”和“内地投资”这个坎,于是还不得不将“内地元素”加入自己的新作品以迎合时代需求,彭浩翔的《春娇与志明》便是用这一招才倍显讨巧。可见,暗潮汹涌的“地域之争”在金像奖上将愈加突显,大家即将在浮夸的欢声笑语之中秘密交手。
金像奖的舞台是一场声色犬马背后的浮夸较量!
各路势力汇聚△子弹帮:创下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的姜文作品《让子弹飞》以13项提名领跑。不过,在此前公布的香港金像奖大合照中,提名导演和影帝的姜文以及另两位重要提名演员葛优、刘嘉玲都同时缺席,一时间“子弹抵制金像”的说法甚嚣尘上,对此,姜文所属的不亦乐乎公司方面回应:姜文导演早就确定了香港金像奖的行程,缺席宣传照拍摄只是时间配合不上,“只是否得奖并没那么重要,参加金像奖,是对参与这部电影香港同行的支持”。 据了解,除了姜文本人会到场支持,影片女主角周韵、摄影师赵非、剪辑师曹伟杰、录音师温波等台前幕后主唱都将一同到场。
△龙门帮:《龙门飞甲》的李连杰和陈坤有了双双出席的机会,而双料影后周迅更是年年风光年年。
△窃听帮:《龙门飞甲》里重点用的是内地与台湾的演员班底,与全数起用老港星的《窃听风云2》班底形成“水火之势”。导演庄文强、麦兆辉将携刘青云、曾江等人出席。
△台湾帮”:托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的评选,台湾的九把刀注定要带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再出一次风头,这部今年在香港大杀四方的电影,一定会让柯振东和陈妍希的红毯之行异常不凡。事实上,台湾帮近年来的发力有目共睹,且不说此次携《那些年》与《赛德克·巴莱》的声势如何浩大,前者的票房有多勇猛,单说香港人与内地人的“暗战”便很有嚼头。
△新星帮:作为新势力出道的提名者里,居然不得不拉上歌手萧敬腾来撑场面,否则唯有连诗雅、郑爽、吴千语之类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果真是无法撑起一片天,更让人绝望的是,新人名单里除吴千语之外,无一是香港本土演员。可见新势力早已证明,香港“老人们”日薄西山之时,便是内地电影人逆袭的天下。
△影后帮:除了大热门的“桃姐”,还有走低调气质路线的汤唯,甚至偶像明星高圆圆也来插一脚,搞得影后之争的名单里唯有叶德娴一位本土演员。
△主持帮: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已定于4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日期组委会宣布本届颁奖礼司仪阵容。为了配合今年“电影新势代”的主题。集出品人、监制、导演于一身的曾志伟联同Angelababy、郑中基、林家栋和曾宝仪四位年轻影人一同踏上颁奖礼舞台。预计本届的 “电影新势代”司仪组合将会激发新一轮创意演出,加上各个司仪均拥有独特幽默的风格,相信本届“电影新势代”司仪五人组必定能引领观众于紧凑气氛下完成整晚颁奖典礼。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之还能看什么②老风格、老龄化、老配角——“似是故人来”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
之还能看什么②老风格、老龄化、老配角——“似是故人来”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前世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
——梅艳芳《似是故人来》今年的金像奖,有诸多我们熟悉的“故人”,他们还真当如梅艳芳那首“十年后双双,万年后对对”一般《似是故人来》。金像奖老态毕露,令颁奖现场显得既亲切又沧凉。“老人当道”的这一切,正是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
一场感人至深的似是故人来凭《桃姐》拿下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与威尼斯电影节影后桂冠的叶德娴,用纯熟到已入化境的演技告诉我们她系真正的“宝刀未老”,尽管在此之前已用《花街时代》、《与龙共舞》和《笨小孩》之类的片子证明过实力,可是她与刘德华的组合却是港影迷心底的一份老温情,因十五年前两人早已合作过《法外情》和《法内情》,演的是母子,如今虽然变成“主仆”,却是情同母子,这样的老电影、老组合,确是让我们欣喜万分。
青黄不接的年头,还是这些老戏骨江湖告急,不至于让名单太寒酸,曾江出演《窃听风云2》,闭口不言都能凝滞空间,给电影提升了气场。王羽的煞气逼人,重现邵氏喷薄而放的情怀,把父权主义的极端化强势注解。《桃姐》除了叶德娴和刘德华的火花外,秦沛恍若是演活了港片花花公子遗老;杜琪峰亦在《夺命金》有限的时间里让卢海鹏和苏杏璇绽放光彩,双双拿到配角提名,尤其是电视圈滚打多年的苏杏璇,用一句句“清楚明白”将一个唯唯诺诺爱讨便宜又老实巴交的小散户演得格外逼真。
金像奖成了老龄化的堂口,上一届是泰迪罗宾和邵音音的夕阳红,这一届放眼望去仍是为香港电影服役几十年的老人:惠英红52岁,杜琪峰57岁,徐克61岁,叶德娴和许鞍华都65岁,秦沛67岁,王羽68岁,曾江77岁,白发苍苍的提名下,一代人的老去终须是不得不提的危机,即使他们还保持不凡的创作力,但十年、二十年后,还能指望他们“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港戍轮台”吗?
过去的一年,邓光荣、薛春炜、许冠英相继去世,金像奖自然要追忆他们,就像桃姐去了,祭了故人,一切都还要继续。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之还能看什么②搞平衡、守阵地、齐头进——“分开也像同渡过”
31岁的金像奖,我们还能看什么?
之还能看什么②搞平衡、守阵地、齐头进——“分开也像同渡过”
没什么可给你 但求凭这阙歌谢谢你风雨内 都不退愿陪着我暂别今天的你 但求凭我爱火活在你心内 分开也像同渡过——张国荣 《共同渡过》哥哥张国荣这首仿佛告别的歌曲,让如今金像奖唱给有所坚持的电影人和影迷,仿佛格外的合适和唏嘘:“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个奖,谢谢你风雨里,都不退愿陪着我。”
是的,金像奖年复一复,已愈来愈有“共同渡过”的趋势,先回头看看,2010年第29届的《十月围城》得到16项提名拿了8项金像大奖,此片融合了中、港、台各路大牌明星来了个大“乱炖”,却“炖”出了荣耀,亦揭示了金像奖今后的道路,便是大家一起走向繁荣,说得白一些就是“分猪肉”。大家分得公平合理,哪边都不突显,哪边也不得罪,今后该合作还是得合作,该搞“平均”还是得“平均”,在保证港片有一席之地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不偏袒。
一锅粥,才算共同渡过代表香港电影最高荣誉的金像奖,正因为“公正”才显得不给力,当然,所谓“地方保护主义”不可避免,这就是《桃姐》在台湾金马奖横扫千军,可独独“最佳影片”却给了《赛德克·巴莱》的原因。相信本届金像奖会坚持打着“坚守本土”的旗号向搞合资电影的未来投石探路。所以《桃姐》虽然所向披靡,可也得给《让子弹飞》这样的国产片票房“大鳄”留个位置。对于如今努力在搞平衡的金像奖来讲,胜负早不重要了,我们每年见识一次香港人如何周旋于三地之间,把本土文化稀释再稀释,只为留一个所谓发展的余地。
不得不说,如今重听“共同渡过”来对照境况,居然多出了些意味深长和无奈之处,且确令人感慨万千,“没什么可给你 但求凭这阙歌 谢谢你风雨内 都不退愿陪着我”感激电影人、影迷在风雨中不退的相信理想和改革勇气,另一方面,港片迷对着老港片和金像奖内心写照的千言万语都在这句“暂别今天的你,但求凭我爱火 活在你心内 分开也像同渡过”中曼妙道出了。
【纵深一言堂】深度解析:金像奖背后10大热点(特约作者:灰狼)
【纵深一言堂】深度解析:金像奖背后10大热点①宠儿的悲伤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时至今日,许鞍华和杜琪峰各获三个最佳导演,在数量上已经追平最早的宠儿方育平,许鞍华以三部最佳影片(《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千言万语》)与之并驾齐驱,杜琪峰也有两次问鼎(《大只佬》、《黑社会》)的记录,但凡二人出手,极少失意而归,最惊险的莫过于第19届金像奖上的《千言万语》,无数奖项旁落之后,竟在“最佳影片”环节爆冷,虽说是光杆司令,也算是最后胜利。
第15届的《女人四十》几乎以包场的方式抢下所有重要的奖项,第25届的《黑社会》同样技压群雄,于今日来看,《桃姐》和《夺命金》仍是对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风格化创意的某种延伸,也是金像奖最钟情的文艺类型。
岁岁年年,他们都是常客,许鞍华已经65岁了,杜琪峰也已经57岁了,他们拍电影的时间,比金像奖的年龄更长,新的宠儿却始终缺席,想想都心冷。
【相关阅读】专访许鞍华 拍《桃姐》是年龄形成的心态转变
专访杜琪峰:《夺命金》是我向文艺片的一次靠拢
②内地的狂欢香港电影奖,背后却是内地人狂欢,自家的骨肉,他人的彩头。
最高兴的不是掌管百老汇院线的江志强,而是博纳的于冬,手握着本届金像奖39项提名,不管得奖的是《桃姐》、《龙门飞甲》还是《窃听风云2》,他都是赢家。“我的命,我自己操盘”又岂是港片自发的誓言,操盘手在发行方这边,即使是《桃姐》这样的“港味”作品的成功,也只是他们另一种方式的营销罢了。
2008年的时候,内地发行商就垄断了80%香港电影的内地发行,金像奖台上台下,喧宾夺主,提名片里唯一没拿下的是《神探》,但把陈可辛捧上神坛,之后合作的《十月围城》上演提名大满贯。许多香港导演在和他们合作中尝到了甜头,所以陈可辛和他们分道扬镳的时候,忍不住说了句“我很挫败”。当年不起眼的那部《打擂台》也是内地公司参与制作和出品,可谓是神算,没有深入香港制作链,定没有这样未卜先知的眼光。
而投资《桃姐》的经历,比投资《打擂台》更有预见性,于冬甚至在电影里露了一面,但现实中绝不是监制和导演骗他投资,这也意味着内地商人慢慢掌握了香港电影制作和发行的食物链,内地出品发行的电影,博纳的还有《白蛇传说》、《新少林寺》和《不再让你孤单》,华谊的则是《武侠》,除了孤傲的银河映像,几乎都已倒戈投降。
所以每年金像奖之后内地人的庆功宴,该搞就搞吧。
③TVB的肚量台大气粗、门徒众多,TVB肚量和自身成反比。
金像奖重回TVB两年之后,TVB重新夺回了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播映权,钱没少花,高价标得,算是忧心忡忡的举动。另一边,3家免费电台有线、now和城市电讯已成为TVB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城市电信的王维基大规模招兵买马,引发TVB和ATV这些老台艺人的逃亡潮,面对此情此景,邵老板不想再大意失荆州,索性买回。
看看今年的演员提名,除了内地演员,清一色的TVB出身,其中也只有苏杏璇和卢海鹏,曾在死对头亚视(ATV)拍过戏。三年前的那一幕不晓得还会不会出现,反正那次亚视演员鲍起静的获奖感言被CUT掉了,TVB的剪辑师比广电还狠,弄得尔冬升也出来批斗他们小肚鸡肠。让人不满的还有翡翠台的广告飚飞,把颁奖礼剪辑得支离破碎,以至于金像奖协会也找上门抱怨,内忧外患下,金像奖便归了亚视两年。
肚量这个东西有目共睹,亚视直播的两年,从来没CUT过任何关于TVB的对白,就像陈法拉和叶璇感谢TVB、惠英红感谢乐易玲的部分也足本直播,还附赠一样给了乐易玲N个特写。莫管这大度是真心还是假意,总比TVB更得民心。
而播映权重归TVB之后不晓得会不会改观,继HKRIA版权事件“丧失”四大唱片公司歌手后,TVB已经丢不起任何东西。
【相关阅读】TVB台庆剧巡礼:在"大时代"笑看风云"开"创世纪"
④邵氏的故人港片中兴,起于邵氏,始于武侠。
倪匡还写过一部著名的《疯猴》,导演是刘家良,获29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致辞是这样的:“我父亲是刘湛,洪拳的,他的师父是林世荣,林世荣的师父,是黄飞鸿。”港片的中流是侠义的传承,刘家良又带出女弟子惠英红,也是《疯猴》的女主角,22岁就以《长辈》拿下了首届金像奖影后,她是最失控的一位,在过分激动中连说十几个“谢谢”,28年后以《心魔》再获殊荣的时候,仍是断断续续,泣不成声。
除了倪匡、王羽和惠英红,秦沛也是邵氏老臣,他本是邵氏红星姜大卫的亲哥哥,一生演尽配角,拿下两个金像奖男佩,他的艺名则是大导演李翰祥所起,暗示他要“勤奋地演配角”,眼光甚准,秦沛也果然把绿叶做到三十年常青。
而陈可辛是最怀旧的导演,《武侠》末段回到张彻的戏路,用甄子丹断臂上演两代“独臂刀”的终极对决,是一种对邵氏深深的迷恋。他的上一部《投名状》正是翻拍张彻的《刺马》,夹杂着“姜大人、狄大人”那样的恶趣味拿到至高荣誉,金像奖果然还是念怀片场制的年代,那些年,邵音音还是个大美人,翘着一双玉腿在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头》里扮演女导演,陈观泰则正当壮年,和姜大卫、狄龙一起拍《刺马》,到了《打擂台》里,他们的脸已经苍老得令人心碎。
那个时代过去很久了,我们仍然怀念它。
⑤桃姐的情怀许鞍华就是桃姐,服务香港电影40年,不求老有所依。
三月份的内地市场属于文艺片,《桃姐》现象级的表现,是济南这样二线城市的映厅都能满场。内地6500万,香港2600万,台湾5400万,三地过亿的目标已经实现,即使它投资很小,人气却很旺,徐克、洪金宝、宁浩、罗兰、朱慧敏、江美仪和宫雪花等人纷纷来客串。最终让许鞍华解下票房毒药的帽子,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桃姐》非常敏感地触及了老龄化的现实,许鞍华忧世忧民的情怀再度浮现,把电影拍成开示性的心灵鸡汤,刘德华和叶德娴当真擦出了火花,那种淡淡的人生哲学,是我们总得生活下去,而且充满希望、关怀、温柔和爱。这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是电影的卖点,感性的口碑自然生成,连炒作都免了。
金像奖也是老龄化的堂口,上一届是泰迪罗宾和邵音音的夕阳红,这一届放眼望去仍是为香港电影服役几十年的老人:惠英红52岁,杜琪峰57岁,徐克61岁,叶德娴和许鞍华都65岁,秦沛67岁,王羽68岁,曾江77岁,白发苍苍的提名下,一代人的老去终须是不得不提的危机,即使他们还保持不凡的创作力,但十年、二十年后,还能指望他们“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港戍轮台”吗?
而《桃姐》也谈及生老病死,过去的一年,邓光荣、薛春炜、许冠英相继去世,金像奖自然要追忆他们,就像桃姐去了,祭了,一切都还要继续。
⑥陷落的江湖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金像奖的地方却没了江湖。
徐克眼中的江湖,是东方不败酒醉时豪迈的诗篇:“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明明要的是黄土霸业,末了确如令狐冲一样仗剑飘零落魄江湖,刀剑扣不开金像奖的庙堂之门,即使是五人署名导演,由胡金铨坐镇的《笑傲江湖》也湮没在提名名单里。邵氏大导演张彻曾经留了一张字条在金像奖办公室,才有了“最佳动作指导”奖的诞生,但随后被功夫片牢牢占据,武侠继续无枝可依。
武侠电影在金像奖有深深的挫败感,刘伟强拍过武侠片,但他最出色的是摄影,李仁港拍过武侠片,但他最擅长的是美工,程小东拍过武侠片,但他最精通的是动作设计。群英谱里,最擅长执导的是徐克,也被金像奖慢慢磨去了早年的狠劲,《黄飞鸿》是他最踌躇满志的时刻,却碰上传记片受宠的年头,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败给《跛豪》,仅拿到一座最佳导演奖;另一个惆怅的人是上届的苏照彬,《剑雨》11项提名,最终颗粒无收,金像奖最寥落的时刻,他们仍是弃儿和浪子。
当了武侠演员,不用指望在金像奖出人头地,惠英红是历届帝后中唯一一位打女,是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徐克捧出的李连杰在多年失意后,以《投名状》拿到影帝,在颁奖典礼上声称“早知道演文戏能拿奖,十年前就不拍武戏了”,可他最终也没能守住自己不拍武戏的誓言,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白蛇传说》和《龙门飞甲》里。
内地飚过五亿的《龙门飞甲》,在香港是另一番境遇,600万的票房,连《夺命金》都打不过,从了武侠,徐克见识了金像奖的残忍,只能付诸笑谈。
⑦垄断的势力台前哄抢,幕后独霸,金像奖的技术活常年被某些大佬所霸占。
幕后大佬垄断势力以《武侠》、《新少林寺》和《龙门飞甲》同时入围最佳美术指导的奚仲文,在这个奖项已经5度称雄,从《倩女幽魂》到《投名状》,华丽而奔放的美术映像已经成为他的个性标签,而他在最佳服装设计环节也四度获奖,并在25届到27届成就了三连冠,期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是香港影坛又一位视觉大师。能与奚仲文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以《让子弹飞》入围最佳服装设计的张叔平,五次最佳美术指导和五次最佳服装设计,张叔平在数量上更多,亦更全面,拿下两个最佳剪辑。成作为王家卫御用后,张叔平更上一个台阶,正是张叔平的大师功力,把王家卫斑驳碎裂的视觉效果拓展到极致。
而最佳动作设计,常年为成家班、洪家班、袁家班所垄断,《让子弹飞》的薛春炜是成家班成员,但在去年不幸病故,《新少林寺》的元奎以及三夺此奖的“常胜将军”董玮是洪家班成员,《龙门飞甲》的元彬、元德是著名“七小福”的成员,李忠志亦出自“成家班”。程小东和甄子丹也算是金像奖的常客了,来来回回,几乎都是他们轮流坐庄。
最佳摄影一直是黄岳泰、杜可风和鲍德熹的天下,黄岳泰9座奖杯前无古人、后无来着,当真是唯我独尊的宗师。擅长光线的杜可风和钟情色彩的鲍德熹也分别以五座和四座奖杯随身其后,但这一届,大师未出手,最佳摄影将还之于民。
想来,这些人身在幕后,专于技艺,近乎修炼成精,没有台前的光华,只有后台高处不胜寒的寂寥,多年之后,他们著作等身,但观众却未必能记得他们。
⑧八卦的启示最不幸的,莫过于甄子丹在这个时候拿了提名。
甄赵之争已经成了一个火球,谁碰谁受伤,前有舒淇,后有冯小刚,牵涉出来的人与事都已经搞不清、辨不明,又来一个檀冰慷慨陈词地开发布会痛斥甄子丹欺压后生,风声鹤唳,口水普降。微博盛行的时代,媒体变得越来越狠,不惜一切搞砸人名誉的手段,圆了社会某些人士看热闹的心愿,也让他们对娱乐圈这个染缸愈发有了踩踏的敌意。
而他们是如何分道扬镳的,各种“现场说法”早已混淆了真实,当事人的微博只是一面之词,究竟是赵文卓铺张还是甄子丹戏霸不得而知。他们都很能打,事业上却是完全不同的轨迹,赵文卓很早就在徐克电影里演主角,起点高得惊人,后来时运不济,渐渐沦落电视圈,连徐克都不再找他拍戏,不晓得是做人不够圆滑的代价还是众口所称的“素质”问题。甄子丹则是少年无名老来俏,接近天命之年方走上康庄大道,以《叶问》成就了自己的代表作,还没红够几年,反先惹上恶闻缠身。
不管如何,微博这个事物的迅速传播放大了很多人的丑恶,甄赵之争,伴着韩寒和方舟子的骂战,成为微博上最热点的议题。很难想象获得提名的甄子丹在金像奖现场会如何解释和言说,不过众口铄金的时代,积重难返亦是定局,倘若是真的,那是他活该,倘若是误会,却也不是轻松可以洗白的故事了。
⑨难飞的子弹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门槛很高,子弹能飞过去,是杨受成的功劳。
典型的姜文制作,大气洒脱过瘾,才华滚滚,票房直奔7亿,香港过千万,算不得了的成绩。姜文的导演功力,也冠绝于徐克、许鞍华、杜琪峰和庄麦之上,《让子弹飞》剧本很彪悍,《桃姐》的情感织线和《夺命金》的环形叙事都无法比拟,但踢馆的劲敌,很难说有踢馆的命,港有港法、奖有奖规,在数层摩擦后,子弹也终会成为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当然也很难打得赢擂台。
周润发是香港独一无二的发哥,三座金像影帝的获得者,刘嘉玲是上届影后,动作设计薛春炜是“成家班”的重要成员,服装设计是12座金像奖在手的大师张叔平,美术指导是9次金像奖提名的黄家能。内地的故事、香港的幕后,联合的演绎,《让子弹飞》于某种程度上可算合拍片,只吃亏在没什么所谓的“港味”,题材前卫而过火,与现实化的金像奖格格不入。
合拍片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内地人执导的电影来过数次,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后者拿到所谓的影后而已。陈凯歌的《无极》,甚至在提名上一败涂地,检点边边角角的芝麻。三十年来,唯一外部的胜利,是台湾来的《卧虎藏龙》,近乎将所有重要奖项收归囊中,导演李安却知趣地在颁奖台上说:其实严格来说,《卧虎藏龙》算一部港片。
那种成功是没法复制的,人家顶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光环,但《子弹》有什么呢?
⑩黄金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