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谈资]江湖情怀随风逝 新武侠还能有多雷?

2012-07-11 03:38:08来源:时光网

首先申明,我们这里要谈的“新武侠”并不是指上世纪50年代,由金庸、古龙等人在香港兴起的“新派武侠”小说,我们要说的是:新千年之后,仿佛缺了什么、死了什么、没了什么的新武侠影视作品。

武侠电影的堕落在中国已经是10年以上的话题了,照说国人武侠迷早该麻木,可是本周上映的奇葩武侠《四大名捕》又再次撕裂心胸,新仇旧恨一同涌来,这部温瑞安的武侠巨制在30多年后被盖上了“超能武侠”的噱头,以大银幕的方式独树一帜的杀向新生代影迷,并让无情变性、冷血变狼、追命耍贱、铁手发电等突破天际的神奇桥段淡定上演,原著中热血饱满的侠义精神则被嘤嘤嘤的琼瑶恋、弱智磨叽的破案消磨殆尽,在打斗特效上似乎力图打造“中国超级英雄”的敞亮视效招牌,却只是对好莱坞漫画大片的山寨式模仿,蠢囧程度如一记摧心掌,直接打得武侠影迷们一口鲜血喷出来,护不住真气,也看不到底线了。

而作为一部武侠片,其既无精髓的传承,也无创意的挥洒,成为一次两头不到岸的失败尝试,这不仅要促人反思,更要引人咆哮了:【为什么新世纪以来,曾令华语电影人引以为豪、名扬全球的武侠片种,却突然像撞进了死胡同,不但罕有动作出彩、气势十足的佳作问世,且一再突破影迷的底线,成为华语片中无聊情节、雷人表演、脑残台词的一大聚集之地?!!!!】

武侠:武侠片是华语电影中最成熟的类型作品,侠文学和武侠片有广泛的受众,盖因其弘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寄托了下层人民的期望,准确的再现了民众意识形态。武侠的主角多是民间英雄,区别于刘邦项羽式的帝王将相,也不同于岳飞郑和式的民族英雄,他们行走的江湖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自成一体的系统,弥漫着虚无缥缈的神秘感,但也无时无刻从客栈、竹林、镖局、大漠等常见母题中散发出亲切的气息,自有一股与草根大众相呼应的精气神。

侠:武侠二字,侠字的分量更重。侠者,首先是视权贵如粪土,情义抵万金,锄强扶弱,两肋插刀等精神本质,然后才是武功盖世,智慧超群,阅历丰富等个人技能,光有后者称不上侠,顶多只能胜任有手段的大反派。

无:但在银幕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货真价实的侠义精神了,隐居桃源,与世无争的《大醉侠》,潇洒出尘、劫富济贫的《楚留香》,“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的《笑傲江湖》之群侠,内斗恶霸,外抗洋侮的一代宗师《黄飞鸿》,如今都成了传说。

本周谈资,将和武侠迷们诚意讨论现象和原因,并且重回初恋一样的江湖岁月,探寻过往,斟酌如今。

江湖情怀随风逝 新武侠还能有多雷?

远了侠义落了江湖死了港片

江湖情怀随风逝 新武侠还能有多雷?

>>>>>远了侠义<<<<<侠义精神与当代社会渐行渐远,银幕上的侠味儿越来越淡了。取而代之的,一是越来越简单直接的暴力宣泄,也即把武凌驾于侠之上,以纯粹的动作片和功夫片来冒充武侠片。

《苏乞儿》有武无侠一代豪侠《苏乞儿》堕落成从头到脚毫无侠气,只会逞勇斗狠的叫花武夫,《风云2》中两位传奇高手打斗花样越发绚烂,但形象却比漫画中更加扁平乏味,江湖竟沦落成为他们打架提供借口的大笑话,缺少一份荡气回肠的精神感染力。

>>>>>落了江湖<<<<<武侠片中“侠气”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时下的电影人越来越关注庙堂之高,而将视线抽离了江湖之远。以天下苍生的主旨为命题,若手法得当,确实可以将武侠文化升华到新的高度,比如张彻的《大刺客》,《刺马》不乏宫廷阴谋和政治主张,却能更淋漓尽致的凸显侠客文化。

没落了江湖,一厢情愿的《英雄》实则是在反武侠

新世纪以来的很多古装片,只会一厢情愿的把武侠元素往宏大叙事上嫁接,场面是壮阔起来了,中国人熟悉的那个江湖却连影子都见不到了。张艺谋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的《夜宴》,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侠客文化被皇宫贵族气冲刷的一干二净,《通天帝国》的破案高手成了女皇的鹰犬,比起当年《刺马》,《投名状》花了更多的篇幅叙述权力斗争,就连《剑雨》这样纯而又纯的江湖故事,也难免要和朝廷扯上点关系。

>>>>>死了港片<<<<<此外,创作环境的变迁也夺走了大量武侠片赖以根植的土壤。合拍片兴起,成为多数香港导演的追求,但随着庞大市场而来的,是与纯港片时代迥异的游戏规则。他们还需考虑如何融资拍大制作,如何处理全新的人际关系,当然,还要如履薄冰的应付审查制度。从《七剑》开始的合拍武侠风电影人们即使能维持昔日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只能转而寻求比较中庸的处理方法,宁可保险挣钱,也不冒血本无归的风险。港片巅峰期百花齐放、奇作迭出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反倒是一部电影成功后跟风四起、互相抄袭的短视作风遗留了下来,导致一大堆四不像武侠片横行院线圈钱。坏了新意乱了混搭没了风骨

江湖情怀随风逝 新武侠还能有多雷?>>>>>坏了新意<<<<<

划时代的武侠电影都是有破有立、推陈出新的结果。张彻和胡金铨作品相比之前的“黄梅戏武侠”是一种突破风格,楚原的奇情武侠最能彰显古龙小说的奇诡浪漫,自成一体,徐克等倡导的新武侠又是一种全新理念,强调多种新技术手段,李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卧虎藏龙》则提出了人文武侠的概念。

《刀见笑》是够新意而在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能真正为武侠片输入新鲜血液的新锐导演几乎没有,至于靠片中片的新颖结构和MV剪辑唬人的《刀见笑》,向好莱坞超级英雄取经的《精武风云》,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之作,过目既忘。许多曾经才华横溢的武侠片创作者,都已经过了创作的黄金期,靠着吃老本、翻拍老片继续活跃,而新导演又普遍急功近利,不肯扎实打好基础,靠一两招新奇的噱头叫卖。

>>>>>乱了混搭<<<<<武侠片没落是公认的大势所趋,但仍有电影人试图剑走偏锋,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将武侠片“概念化”,加上某种个人风格的烙印,企图复制张彻、徐克等前辈的里程碑。

《武侠》的新概念却没有拯救武侠《武侠》提出“科学武侠”,“医学武侠”,以科学的理解去重新审视武侠世界,称得上野心勃勃,可该尝试到了一半就不了了之。《倭寇的踪迹》返璞归真,创造出一种写实到几乎笨拙的武打形式,在对武学的影像化诠释上不乏可圈可点,但也正由于观赏性太弱,加上雷人段子无数,未能进入主流视野。当“概念化”从表象扩散到思想领域,武侠片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艺术深度。但其商业片本质和艺术片特色本就格格不入,稍微处理不好就容易成为大笑柄。

>>>>>没了风骨<<<<<看到是美国人复制武侠文化的《功夫熊猫》系列在全球的成功,更坚定了他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念头。但好莱坞不仅依靠技术,也钻研中国文化,有一份亦步亦趋的创作诚意。而我们的尝试,无不暴露出投机取巧的痕迹,导演们摆出向热爱好莱坞电影的年轻观众献媚的姿态,试图通过取悦他们的国际化口味儿捞取票房,非但没能用技术回潮侠文化,反而进一步促进了其精髓的丧失,使武侠片彻底变成了怪胎。

此龙门早已不是彼龙门,略有的风骨在雷情节中挣扎残存

与此同时,观众的口味也在不断的变换,如今占据观影主流人群的80,90这一代,尤其是90后,接触到越来越多元丰富的文化,已不像以前的观众那样迷恋武侠片中的侠义精神。他们看武侠电影、电视剧,很多出于对某个明星的喜爱,或是陶醉在其中的武力炫耀和华丽特效,很少会通过影视作品追求与侠客的精神共鸣。因此电影人不再重视江湖情结,炮制出的古装大片只是披着一层武侠外衣,却无武侠的内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通读新老武侠宝典之④四样对于新武侠的诚意吐槽

④四样对于新武侠的诚意吐槽1、台词傻即使一部分电影人有志于复兴武侠片盛年辉煌,但充斥市场的仍是大量鱼目混珠的坑爹之作,古装片剧本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贡献出大量“脍炙人口”的逗乐台词,连带许多有口皆碑的名编剧、大导演也开始偷懒,拍出来的东西也沾染了强烈的“无厘头”风格。

“我让你摸上面,你却从下面摸起……”

挺严肃的一部《七剑》,偏偏让念叨着“糟蹋粮食”、“土匪,连女人都抢”的风火连城硬是给搞成了喜剧,时装武侠片《龙虎门》中罗刹女一句“你试过在水里做吗”,顿时让该片无限靠拢低俗闹剧。

《江山美人》中的大侠一开口竟是幼儿园小朋友风格“睡得早,伤口好得快”,莫非该大侠是因为智商太低,在江湖混不下去才隐居的吗?《赤壁》平均每五分钟让人哭笑不得一次,吴宇森索性解释为“为拍喜剧,故意为之”;就连相对口碑靠谱的《剑雨》,也得放个“你不是不行,而是没有”的滚滚天雷。编织叫人啼笑皆非的台词,俨然成为时下武侠片编剧的必修课。

2、形象雷

上层从左到右:西门吹雪、傅红雪、丁当、不知道是啥娃

下层从左到右:楚留香、冷血、吕布、燕十三

(看此图会瞎眼这种事我会说吗?)

吐槽这种事重要的是诚意,但是拼完以上这套图,小编已经瞎了,诚意的话就不多说了,我只是想说:现在的武侠片让西门吹雪穿着卫生巾、让傅红雪顶着个扫把、让楚留香烤羊肉串(好吧,羊肉串是PS的)、让冷血长智齿、让吕布鼻子上带个项链、让燕十三打橄榄球,以及让姑娘们都变成村娃,到底意义何在,到底乐趣何在?

戴红领巾、穿大橘黄、脸绑一个人字拖的大侠们

这样出门到底是图啥呢?④四样对于新武侠的诚意吐槽

④四样对于新武侠的诚意吐槽3、空技术

徐克三十多年前就在技术上积极发力,但他的作品已不像当年那么令人耳目一新,将电脑特效发挥到极致的《蜀山》成了一堆明星的过场秀,人人灰头土脸的《七剑》被影迷嘲笑为农民武侠片。《龙门飞甲》的3D效果确有突破,可故事张力比20年前的《新龙门客栈》退步了不知几个档次,上世纪徐克缔造的武侠经典很多来自旧片重拍,如今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暴露出他叙事能力的薄弱了。《风云2》不是MV,难道是武侠片吗?徐老怪尚且如此,别人更是不堪,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布景美轮美奂,色彩鲜艳夺目,直至进入一种走火入魔般的病态。《风云2》试图延续第一部的辉煌,可这支超长篇MV丝毫不打磨剧本,特效镜头的数量竟是台词的好几倍,看的人筋疲力尽。只有星爷的《功夫》算是诚意较足,炫耀一流CG的同时大量致敬老武侠,视觉和情怀两不误,但仍有故事薄弱的缺憾。

4、秀下限若只是台词恼人,还能被选择性忽视,但某些武侠片将秀主创下限、侮辱观众智商作为终极目标,仿佛不是拍给地球人看的,通篇给人如坐针毡的煎熬。

下线这种东西的确是要勇于拿出来秀的

《苏乞儿》用精神分析法解构大侠成名之因,用人格分裂演绎拜师学艺的套路,清朝大侠最后靠“街舞拳”战胜敌人,叫观众陷入时空和精神都错乱成一窝粥的玄秘空间;

《大笑江湖》用过时的笑料不停挠观众的咯吱窝,这究竟是二人转风格的武侠,还是武侠风格的二人转?

《追影》大言不惭要致敬,结果沦为山寨中的战斗机,观众一细瞧就乐了:原来是一群傻子寻宝的综艺节目嘛。

《神奇侠侣》,多有气势,侠味儿多浓的标题呀,可字幕还没打完就露了馅,暴露出集三俗片之大成的本质。

通读新老武侠宝典之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

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一、《四大名捕》“温瑞安”三个字的大众知名度虽然不如金庸古龙高,但是他所创作的《四大名捕》系列小说也是新武侠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身残志坚的暗器高手“无情”、正义敦厚的内家高手“铁手”、风趣潇洒的腿法高手“追命”以及冷静凌厉的剑术高手“冷血”,这四个虽然身在官家被封为“四大名捕”,却时常在江湖上办案,与江湖人打交道——“四大名捕”由于角色鲜明、设定独特,也曾经历过不少次翻拍。然而,如果说改编古龙作品是一道奥数真题,那么改编温瑞安作品则是难度决不再古龙之下的另一道题。迄今为止,还没人能还原原著中四位名捕的风采。

伍卫国饰演的无情当年也曾迷倒一片少女,董骠饰演的诸葛神侯沉稳潇洒气质非凡,也十分靠谱,只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剧情越来越狗血,最终草率收场。

但现在想来:大家不觉得铁手是个韩国人……这件事很诡异吗?当然,“江湖中”除了出现了韩国铁手外,之后还出现了无数个能站起来能走能跑的无情、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铁手、踩着鸽子飞来飞去的追命、翩翩浊世佳公子般的冷血、无数段围绕在师兄弟和女人之间的狗血滥俗三角恋以及无数次被莫名黑化的诸葛神侯。至于原著剧情,那只是浮云……

剧情上有借鉴原著的地方,但更多是原创,而且本着TVB的传统加了不少师奶爱看的小儿女恋爱戏码,总体而言中规中矩。

导演陈嘉上说:我这部《四大名捕》是超能武侠,于是这里的武功不是武功,是超!能!力!除了大师姐的“意念杀人”外挂,片中的冷血只要一激动还会兽性大发变狼人、武力值立刻暴涨,铁手可以用内功发电、打造一架用意念就能驱动的轮椅,追命自带磁场可以隔着布袋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老实说这身手这轻功不做大盗做捕快,可惜了……)

无情和冷血各种眼神勾搭,但他们不说不说就不说台词,莫名其妙的慢镜琼瑶各种闪;简单到5分钟就能搞完的案子,正反派不破不破就不破,一定要拖足120分钟才算完。而且这还不过瘾,导演说了:不!我已经实现了陈嘉上!我还要陈嘉中!陈嘉下!咱得拍个三部曲!

导演,生活不易,放过我们好吗?

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二、《天涯明月刀》古龙善于刻画双男主小说,在《边城浪子》中他塑造了两个不同的男性形象傅红雪与叶开,一个为仇恨而生、活在黑暗中,另一个心中却充满光明,并且此后又分别为两人写了外传《天涯明月刀》和《九月鹰飞》。

此后狄龙又在陈勋奇自导自演的电影《边城浪子》中再次饰演傅红雪,这一次他更加驾轻就熟,与陈勋奇所饰的叶开合作也颇有默契。

张兆辉所饰的叶开飞扬跳脱、神秘潇洒,虽然演技不够吴岱融自然、风头被傅红雪盖过不少,却也很符合原著人物的风骨。还有活泼开朗的“丁灵琳”曾华倩,冷艳痴情的“翠浓”谢宁,这部剧中一种女角也是各具风采。

除了剧情基本原创之外造型也奇葩得令人发指,比如齐刘海冲天扫帚头的傅红雪、在白衣上写了一个大大“禅”字的白发西门吹雪,最后编剧还给这部剧起了一个山寨金庸小说《白马啸西风》的名字——“策马啸西风”。可以说,新千年之后影视剧对《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的小说改编思维发散得简直像黄河入海那么“奔腾开阔”。

同时这部作品里正派的人物智商集体被砍掉一截,无论多傻缺的圈套都看不出来硬要往下跳,反派人物则个个能拿影帝,永远伪装作戏,永远大义凛然……此外,这部打着古龙名号的剧集也在各种桥段上向金庸致敬:比如坠崖不时习得神功(致敬《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学会九阳神功),武林人士被困侠客山庄“出门七步者死”(致敬《笑傲江湖》福威镖局被灭),武林召开“铲雪大会”“诛天大会”(致敬《倚天屠龙记》“屠狮”大会)等等……啊对了,本片不止致敬金庸,还致敬了南派三叔,《盗墓笔记》里的白发禁婆甚至都来串了个场子。

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三、《双旗镇刀客》VS《天地英雄》

如果说剑代表君子、正统,剑客的标志儒雅与仙风道骨,那么刀往往代表浪子与豪侠,刀客的标志是豪迈、流于世俗但又洒脱不羁。就像讲述那些牛仔传说的美国西部片,《双旗镇刀客》是一部讲述侠客传说的“中国西部片”。大漠黄沙,纵马飞驰,狂歌痛饮,杀人如麻——这是一种真实而粗犷的浪漫情怀。西部场景几乎曾出现在每一个武侠小说家的笔下,王度庐的《卧虎藏龙》,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与《白马啸西风》、梁羽生的《塞外奇侠传》、古龙的《楚留香传奇之大沙漠》与《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侠客们爱风流多情温柔乡的江南,也爱那荒凉开阔得仿佛天下只有我一人的漠北。电影没有花费多余的力气——虽简单,肃杀气氛和人物的动作都极具武侠符号感,够纯粹、已达意,至于留白的部分就任凭观众用想象力去填补。何平的这一部《双旗镇刀客》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是一部开宗立派的作品,为传统的武侠电影引入了新的叙事方式,新的精神品格,表现浪漫主义与极致的主题使得《双旗镇刀客》成为第一部引起世界范围内重视的中国武侠片。

复杂而散乱的人物关系充斥着整个故事,写意不再、留白不再、浪漫的武侠情怀亦不再。至于影片结尾浓郁的奇幻色彩,就像给之前的剧情和整个故事写实的风格一个响亮的巴掌,已经完全脱离了武侠之概念。

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四、《龙门客栈》VS《新龙门客栈》VS《龙门飞甲》

“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胡金铨

“龙门客栈”的故事,的确是最适合拍成电影的故事,它既有十分明确力量分支,每股力量的属性也已经被事先归好类:比如周淮安代表的正义侠士、锦衣卫代表的反派以及金镶玉代表的中立势力,简述背景后,人物即可直切入主题事件:江湖争斗。而龙门客栈这个常聚江湖人士,有黑话有机关有人肉包子有江湖义气的地点也像是微缩型的江湖,在这个相对狭隘的环境中,故事的矛盾焦点甚至比放在整个大的武林环境下更加集中。

胡金铨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实验,意境与风格的统一,一举改变了以往武侠电影注重通俗趣味、感官刺激的局面,使之更多地显露出一种雄浑肃穆的审美韵味,成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电影美学的载体。《龙门客栈》开创了武侠电影的丰富性与人性化的先河,至此,中国武侠电影上升到一个主流类型片的行列,与美国西部片、日本武士片等成为一个国家特有类型片的代表。

徐克为“龙门客栈”这个既凶险又给人无限想象的地方量身打造了多位鲜明人像——剑胆琴心周淮安、侠骨柔肠邱莫言、阴柔险毒曹少钦及他手下一众反派、边关千户、蛮子小二,而最最经典的莫过于亦正亦邪、风情万种的龙门客栈老板娘金镶玉。

而影片剧情也发生质变,原本纯粹的“锦衣卫迫害忠良,江湖人奋起反抗、侠义援手”故事加入一场夺宝大战,变得不伦不类。最终《龙门飞甲》和一直醉心技术的徐克,给观众留下的只是高来高去的3D技术以及令人眼前一亮的反派雨化田。

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五、《白发魔女》

武侠不仅是男人的童话天下,也曾成就过不少经典的女性形象。江湖世界中的女侠多半独立骄傲,拥有极强的女性自主意识,巾帼不让须眉,梁羽生笔下的练霓裳就是这样一位女性,而她另外一个名字更为大众所知——“白发魔女”。《白发魔女》1958年成书,转年即被拍成电影,可见这一人物极具有代表性,就连《功夫之王》里李冰冰都要拿这个形象来客串一把。

白发魔女,一开始并不是白发、也不是魔女,她是一位身负绝高武功的绿林盗匪,因为相貌美艳、含笑杀人,被称为“玉罗刹”,练霓裳虽然刁钻自负,但本心善良颇识大义,曾将毕生积蓄送给闯王李自成,也曾帮助过戍边忠良袁崇焕,她的悲剧起源于认识了武当门下弟子卓一航,从此为情所困。卓一航与练霓裳的爱情就像武侠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身处不同阵营,感情也不被卓一航的师门所认同,偏偏卓一航性格软弱迂腐,不仅令练霓裳一夜白头,更误了她一生。

最重要的是她将练霓裳的骄傲、任性、犀利、痴情、豪爽、既有侠气又有匪气这复杂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影片剧情几乎是原著的缩水版、武戏动作也流于老派,其最大亮点就是塑造了一位经典白发魔女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部影片撮合了鲍起静与丈夫方平(片中饰演卓一航),令两人能够走到一起。

林青霞和张国荣在大荧幕上产生了极强的化学反应,令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显得感人可信。这是一次极具奇幻色彩的改编,影片的服饰布景都突破了当时武侠片的模式,打光瑰丽至极,有许多场景唯美又鬼气森森,充满漫画式的武侠符号。

除了电影版之外,白发魔女的故事也曾多次被改变为电视剧,香港、台湾、新加坡都曾改变过《白发魔女传》。由于原著十分具象、细节描写也很到位,对这本书的改变并不算困难,各个版本几乎都有各自的亮点。

剧集的定妆照和剧照目前已经陆续流出,看起来细节还算考究,只是女性角色气场不足,令人不免担忧这新版白发魔女能不能Hold住场子。

⑥ 六种武侠之作的古今对比六、《鹿鼎记》诚然,金庸的这部《鹿鼎记》写得非同一般,让一个人品下流、出身下流、武功也下流的人上了位,“韦小宝”这一混混形象在其笔下成为靠插科打诨加三分运气再加无赖习气而赢得最后胜利的投机分子。正因如此,韦小宝才区别于风流倜傥的江湖侠士,他是乔峰的反面,是令狐冲的流氓版本,更是在政治阴谋中能左右逢源,最后坐享其成的传奇人物。金庸破天荒地借古讽今,调侃了一下这个恶未必有恶报的现实社会。

该剧非常遵从原著,尽管动作戏不算进步,但演员讨喜,角色塑造让人信服,在当时来讲也已经算佳作了。伟仔这一深入人心的角色,延续到后来还主演了一部叫《韦小宝奉旨勾女》的穿越武侠喜剧,表现也是相当给力。

最有趣的当属其中色情与耍宝轮替出现的噱头,把这部武侠小说真正往“下流”里编,收效亦是非凡的。更何况,依星爷作品的风格,把情节夸张再夸张是他的强项,尤其王晶的鬼点子多,在片中无论让哪个角色出场都赋予了耍贱的“重任”,于是观众也就不计较是不是已把原著改编得面目全非了。

尤其是该剧中韦小宝的内心独白均用场景来表现,亦属别致的一招。虽然特技一点儿没进步,场景还是保持TVB相当古早的纸板布景,可总体还是非常讨喜,甚至陈小春至今都被认为是最适合演绎韦小宝的港星之一。

而黄晓明相当豁得出去的表演也受到肯定,相形原著塑造的人物来讲,他确是太帅了,但帅哥只要肯耍宝,照样表现还是合格的。还有一人坐拥七美的场景也满足了很多观众的恶趣味,虽然还是具备缓慢、造作、俗套的内地剧特色,但至少布景很华丽,平庸之余也没有山寨味儿,也算不幸中的大幸。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

1、李寻欢出处:《多情剑客无情剑》绝技:小李飞刀

古龙武侠世界中的天王巨星,以例无虚发的飞刀绝技名动江湖,文武双全,科举中高中探花,江湖人称“小李探花”。 古龙本人非常偏爱李寻欢这个角色,围绕“小李飞刀”创作了包括《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飞刀,又见飞刀》等多本小说,李寻欢的故事主要出现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一书中。在古龙的笔下,小李飞刀不仅仅是一柄杀人/救人的武器,更是正义的化身与象征,“小李飞刀”这一绝技也是古龙小说武功风格的典型代表:无具体招式,以快制敌,一击见效。

经典影视形象:△1976版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狄龙饰演;△1995版电视剧《小李飞刀》,关礼杰饰演△1999版电视剧《小李飞刀》,焦恩俊饰演;△2001版《新楚留香》,郑伊健饰演。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2、楚留香出处:《楚留香》系列绝技:轻功天下无双“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倪匡为古龙所作的这副挽联,传达出了“盗帅”楚留香在古龙武侠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古龙在写作《楚留香》系列时借鉴了西方推理小说的手法,楚留香这一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堪称“福尔摩斯”与“詹姆斯邦德”的混合体,既能抽丝剥茧的推理破案,又身负盖世武功,一身举世无双的轻功更是令他每每在强敌面前闲庭信步,进退自如。所谓“万花丛中漫步,盗帅月夜留香“,除了轻功与偷盗的本领,楚留香泡妞的本事在古龙侠客中也罕有敌手,情史极其丰富,在每一本《楚留香》小说中都有不同的“香女郎”投怀送抱。经典影视形象:△在相关影视作品中,郑少秋演绎的楚留香最为深入人心,是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经典形象,在很多观众看来,“楚留香就是郑少秋,郑少秋就是楚留香”。△郑少秋之外,狄龙、焦恩俊、刘德凯、苗侨伟、郭富城等老牌帅哥都有出演楚留香的经历,但无人能达到秋官的高度。任贤齐、朱孝天诠释的楚留香则招致一片骂声,算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 3、陆小凤出处:《陆小凤》系列绝技:灵犀一指在很多读者看来,陆小凤与同是古龙笔下的楚留香区别不大,都是一个身负绝世武功的武林侦探形象,其实不然,陆小凤与楚留香有着本质区别:楚留香高贵帅气,陆小凤市井草根;楚留香是高帅富、陆小凤是纯屌丝;楚留香是文艺青年,陆小凤近似二逼青年。陆小凤比楚留香可爱得多,是一个接地气的人物,各种基友遍布江湖,楚留香则有些高不可攀。一言以蔽之:楚留香是神,陆小凤是人!经典影视形象:△1976版电视剧《金鹏之谜》,刘松仁饰演△1986版电视剧《凤舞九天》,万梓良饰演迄今为止,陆小凤在影视作品中尚无公认的经典形象,早期刘松仁在1976版电视剧《金鹏之谜》与万梓良在1986年《凤舞九天》中演绎的陆小凤算是较为靠谱的版本,但年轻一代观众对这两版陆小凤并不熟识。进入新世纪以来,孙耀威、林志颖、张智霖先后饰演过陆小凤,但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4、乔峰(萧峰)出处:《天龙八部》绝技:降龙十八掌;擒龙功;打狗棒法乔峰是金庸小说中最阳刚的大侠,豪迈飒爽,属于纯爷们中的纯爷们。金庸笔下的主角一般都要经历从菜鸟到大侠的成长过程,但乔峰甫一出场就是名震天下的丐帮帮主。金庸非常宠爱乔峰这个角色,不遗余力的描写乔峰的神勇无敌,将其塑造称了遇强则强、战无不胜的武林战神,实战能力举世无双。虽然新修版《天龙八部》对乔峰的武力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但丝毫不影响他在众多读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战神形象。经典影视形象:△1982版电视剧《天龙八部》,梁家仁饰演△1997版电视剧《天龙八部》,黄日华饰演△2003版电视剧《天龙八部》,胡军饰演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

5、杨过出处:《神雕侠侣》绝技:玉女剑法;蛤蟆功;黯然销魂掌;打狗棒法;某种意义上也会些独孤九剑

功成名就后的杨过号称“西狂”,凸显其性格中孤傲狂放的一面,行事机智敏锐,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少年时的杨过叛逆任性,敢作敢为,跟黄蓉一样聪明绝顶,常常将很多成人角色耍的团团转。此后,经过多年的成长,尤其是经历了和小龙女这段曲折艰难的师徒恋,并在郭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杨过也逐渐成长为除暴安良的神雕侠,性格变得更加稳重老练。

经典影视形象:△1983版电视剧《神雕侠侣》,刘德华饰演△1995版电视剧《神雕侠侣》,古天乐饰演

迄今为止,影视作品中已经诞生了不下10个版本的杨过,谢贤、张国荣、孟飞等老牌男演员都有过演绎杨过的经历,但目前公认最为经典的两版杨过非刘德华与古天乐莫属。其中,古天乐主演的95年TVB版《神雕侠侣》曾在内地引发过收视热潮,其塑造的白面小生型杨过深入人心。从造型上看,古天乐版杨过基本沿袭了83版《神雕侠侣》中刘德华的装扮,但刘德华版由于年代久远,在内地观众的熟识度上显然不及古天乐版。相比之下,任贤齐与黄晓明饰演的杨过则招致了不少骂声。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

6、张无忌出处:《倚天屠龙记》绝技:乾坤大挪移;九阳神功;太极拳;太极剑张无忌是金庸小说性格最软弱的男主角,行事优柔寡断,时不时还哭哭啼啼,他人生中所作出的几乎所有重要抉择都是形势所逼,而非本人的主动意愿。在当上明教教主后,除了一身惊人武功,张无忌并未展示出令人信服的处理教务的能力,光明左使杨逍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明教决策者。在赵敏和周芷若这两位心思缜密、性格强势的女主角面前,张无忌更显得缺少阳刚果敢的大侠风范。经典影视形象:△1993版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马景涛饰演△1993版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李连杰饰演跟杨过一样,影视作品中张无忌的版本为数众多,郑少秋、刘德凯、尔冬升、梁朝伟等老牌男星都诠释过张无忌这一形象。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7、令狐冲出处:《笑傲江湖》绝技:独孤九剑;吸星大法;易筋经在金庸笔下的男主角中,令狐冲近似一位隐士,生性淡泊名利,对江湖世界中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十分厌恶,嗜酒如命,心胸开拓,待人真诚,活得十分潇洒,是金庸塑造的最为成功的浪子形象。但这样一个心思单纯的性情中人,却总是遭遇各种江湖纷争,甚至招致很多误解与非议,幸运的是,令狐冲的真性情也为他招揽了众多的知己朋友,隐隐成为武林黑白两道的领袖级人物,在邪恶势力纷纷倒台后,他选择了与盈盈退隐江湖。当年,仪琳姑娘、任盈盈、大师兄和小师妹经典影视形象:△1984版电视剧《笑傲江湖》,周润发饰演△1996版电视剧《笑傲江湖》,吕颂贤饰演△2001版电视剧《笑傲江湖》,李亚鹏饰演在影视作品的众多版本中,令狐冲并未出现像黄日华版郭靖、古天乐版杨过那般受到一致推崇的经典版本,周润发在1984年TVB版电视剧《笑傲江湖》与吕颂贤在1996年TVB版《笑傲江湖》中演绎的令狐冲算是相对靠谱的版本。

⑧ 八位最受武侠迷热爱的旷世奇侠

8、郭靖出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绝技:降龙十八掌、双手互搏以及《九阴真经》上记载的多项武学《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一个毫无习武天资、生性愚笨的少年,但凭借忠实憨厚的性格与坚忍不拔的毅力,得到众多高人相助,逐渐成长为当世一流武学高手,并顺利抱得美人归。《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郭靖是一位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带领襄阳军民长期抵抗蒙古大军的入侵,力助南宋政权不倒。可以说,郭靖是金庸心目中侠义精神的完美化身,人生经历颇具励志色彩。经典影视形象:△1983年《射雕英雄传》,黄日华饰演△1994年《射雕英雄传》,张智霖饰演为了将该剧做得更偶像化,甚至连人人得以诛之的“咸湿公子”在里头都成了人见人家的潇洒美男,更别提其余那几对有多青春靓丽兼可爱。这部变了味的《射雕》,亦正是当时内地整个武侠剧风格走向扭曲的见证,我们不管原著,我们不管经典,我们只要用明星阵容让观众娱乐致死。⑩ 90年代10部经典武侠之作

⑩ 90年代10部经典武侠之作胡金铨一部《笑傲江湖》,开创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十年间整个香港武侠电影的新辉煌,那时的香港武侠电影事业如日中天,不仅视效上趋向华美、人物刻画愈加生动,情节浪漫且富诗情,连配乐与整个电影节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克为首的一批港影人,成功将武侠这一专属于中国的电影题材推入一片牛逼天地。

1、《新龙门客栈》关键词:西部、豪情、视效相关推荐:《龙门客栈》、《黄飞鸿之西域雄师》、《龙门飞甲》

张曼玉扮演的客栈老板娘金镶玉一角更是承袭西部片女子之风情,显得豪迈风骚。而客栈中剑拔弩张的暗斗,食人肉、身体被水磨碾过、手脚剔成一把骨头的直观视效,更是教人眼前一亮。以中国式武侠动作的虚幻灵动,结合西部片的粗犷隽永,为香港武侠片打开了一片亮丽的新天地。以中国式武侠动作的虚幻灵动,结合西部片的粗犷隽永,为香港武侠片打开了一片亮丽的新天地。

2、《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关键词:妖艳、中性、侠气相关推荐:《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六指情魔》

同时,无论飞天的轻功,还是以一对多的群打戏,都拍出了罕见的犀利与精致,许多曾经让动作场面捉襟见肘的特效在这部电影中也以绚丽浪漫的处理方式将缺陷掩盖。如今来看,它都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杰作。

3、《卧虎藏龙》关键词:爱情、野心、中国式相关推荐:《聂隐娘》、《太极张三丰》

李安显然更注重情怀这东西,所以每场动作戏都拍得刚中有柔,侠客都是仙袂飘飘的,将这场“理智与情感”的斗争透过武侠的皮囊来展现。凭着纯粹的东方模式与儒雅且缠绵的爱情语言,《卧虎藏龙》受到了西方观众的一致认可。但对中国人来讲,《卧虎藏龙》还是有一点太“温”,无法取代当时徐克在我们心中“武侠圣手”的江湖地位。

4、《新仙鹤神针》关键词:情色、艳丽、幽默相关推荐:《九尾狐与飞天猫》、《新流星蝴蝶剑》、《武状元苏乞儿》

同时,这部影片里关之琳扮演的蓝小蝶绝对是最大亮点,她不仅要表现得冷艳过人,还与梁朝伟有吃重的激情床戏,甚至有NP的淫艳场面,而刘锦玲扮演的荡妇更是了得,既不穿裤子也不介意裸出上身,所以曾经有人将此片定性为“四级片”。同年上映的《新流星蝴蝶剑》里,你应该对王祖贤要求梁朝伟买什么“金钢罩”与“霸王衩”也印象深刻吧?

5、《刀》关键词:实打、纯爱相关推荐:《独臂刀》、《七剑》同时,剧本相当纯爱,虽然有无辜少女与风情艳妓,却处处流露出“痴男怨女”的别致气质,不仅把武功表现到了极致,连情都写到了极致,尤其令人嘘唏的结尾。也正是这样大胆的尝试,让徐克的动作戏首次与风格扎实阳刚的黑泽明有了相通之处。

⑩90年代10部经典武侠之作6、《东方三侠》

关键词:女侠、现代、酷相关推荐:《九二神雕之痴心长剑》、《九一神雕侠侣》

这部动作戏相当华丽,三位女神尽显性感本色,金城武首次触电便在戏中被砍头的电影,甚至连敌人都是僵尸级宫廷太监,设置得很酷很东方!

7、《东邪西毒》关键词:王家卫相关推荐:《东成西就》、《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港剧)

这部一本正经、又颓艳病态的武侠片充满王家卫式的符号,群星芸集,缓慢哀伤;有趣的是,为了该片能完成拍摄,墨镜的好友刘镇伟也率领群星整了一部插科打诨的《东成西就》来填补财政空缺,虽然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对比,却同样不小心成了经典。

8、《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关键词:金庸、女星、神化相关推荐:《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鹿鼎记》、《碧血剑》

这绝对是一群“外星女人”之间的比拼,它不仅是巩俐主演至今唯一的一部武侠片,她还一人分演两角。片中这些武功高强的女子,只需两手发出光点就能秒杀一片,完全把武功与魔法相结合,成了不折不扣的“神功”。这种浓油赤酱的爆米花武侠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风靡一时,但久而久之大伙儿也就腻味了,因为要看两位大侠的“对手戏”太难,他们在打斗时永远不会出现身体接触。

9、《笑傲江湖》关键词:胡金铨相关推荐:《碧水寒山夺命金》、《战神传说》、《白发魔女传》

它的动作戏愈发精致漂亮,再不是直通通看两人打来打去,飞镖扔来扔去,而是用精妙的剪辑和省钱且巧妙的特效造出了一派瑰丽丰富的新江湖。该片诞生之后,《沧海一声笑》成为千古绝唱,许冠杰扮演的令狐冲也广受赞誉。从这部片子尝到甜头的徐克,才真正得到认可,此后便打造了格局更加恢宏的武侠世界。

10、《风云雄霸天下》关键词:漫改、魔幻相关推荐:《刀剑笑》、《中华英雄》

这类模式喜欢张彻电影的人一定熟悉,当年狄龙与姜大卫也是武侠双雄的绝妙组合;二是用魔幻与武打相结合,无论是泥菩萨的宿命占卜,聂风与步惊云的联手出击,武打场面都可用“排山倒海”来形容,做得有些假,但很过瘾,奇幻色彩浓厚;三是将漫画里的气场线还原到大银幕上,让人倍感亲切,也是向观众讨巧的方式之一。因此《风云》系列的走红,在当年的香港也在情理之中。

惊喜附录:时光小编私人推荐:新千年之后尚可一看的武侠作品

惊喜附录:时光小编私人推荐:新千年之后尚可一看的武侠作品武侠是一种精神和气质,并不是有好的动作、帅的大侠、美的山水、精的制作就是好的武侠,它其间的风骨、侠义、浪漫与奇情并不是能用特效堆积出来的,小编私人推荐以下四部,颇具武侠风骨之作,并不部部出名,但可略显当年风姿。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