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谈资]消费出的新迷影文化 你N刷过什么电影?

2012-12-07 21:56:15来源:时光网

“你刷了几遍《少年派》?”“要不要去四刷《复联》?”“还想再刷一遍《黑暗骑士崛起》吗?”“《盗梦》你看懂了吗?刷了几遍看懂的?”

以上对话是不是有点熟悉?有没有发生在你和朋友身上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迷们喜欢用刷这个词来作为相约进影院的常用流通词汇。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发力与发酵,这些年,愿意走进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为了一部电影,重复走进电影院的人也越来越多。

以最近票房低开高走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许多影迷不满足于只享受一遍片中的奇观美景,也不想错过IMAX的震撼,更有人观影归来看到各式解读而对本片产生深层次兴趣,选择去影院进行再解读与理解,如今,《少年派》的国内票房已经超过3亿,低调而备受好评的超越北美成绩,有人认为这和国内影迷喜欢“N刷”好电影、大电影的新迷影文化和新消费习惯有关。

什么叫“刷电影”?“刷”这个说法源自网络游戏中的“刷副本”,指的是游戏玩家为了获得经验、金钱、装备或者声望等,组团将某个独立的游戏空间(副本)打通关,消灭其中所有的Boss。对于游戏中的一些高人气副本,玩家们可能一天刷一次或者隔几天刷一次,总之会不停的刷,乐此不疲。延伸到电影领域,“刷”的意思就是说到电影院看某部特定的影片,看一遍叫一刷,看两遍叫二刷……以此类推,看N遍就叫N刷。刷屏也来源于此,人们喜欢用“刷”来形容重复而狂热的做某事。

都刷了什么电影?其实早年间,也有人会去多次观看如《少林寺》等老片,不过那还是属于少数情况和小众行为,随着电影逐渐成为越发大众化的娱乐消遣方式、随着国外大电影越发频发的引进和影响、也随着电影的受众越来越年轻化、广泛化、群体化,电影也变成了可以重复消费的载体。

2010年初的《阿凡达》是一个“群刷”电影的先例,现在不少人应该还记得那个冬天,在电影博物馆从早上6点就排起的长龙,不少人怕买不到票就选择先看一遍普通3D,再为了享受巨幕效果去感受一遍IMAX版。到了2010年,年度之作《盗梦空间》可谓正式创造了“刷”的概念,这部汇聚着大视效、奇观念、强卡司、萌角色、深空间、有营养等各种元素于一身的商业作品,在国内掀起了“看了又看”的潮流,从那时候起,“刷电影”的概念可谓正式建立,接着《大侦探福尔摩斯》吸引腐女围观一次又一次、《让子弹飞》招呼各方人士看多版本、《变形金刚》系列燃烧着变迷情怀,甚至组织了多次观影,而《哈利波特》完结篇上映时,哈迷用N刷电影完成了自己对童年的告别。

2012年,N刷电影的热潮到了2012年,《复仇者联盟》的气势磅礴让“刷”电影成了全民行为,当我们在微博上发出“你刷过最多次的电影是什么”的提问时,“大复联”“TDKR”“大船”等提名此起彼伏,并且出现了x12、x8、x5、x23这种令人惊愕的观影数字。刷电影在今年的爆发还体现在年初《泰坦尼克号》上映,这部跨越了15年时光的巨制吸引了喜欢大视效+旧情怀的无数人2-3次以上的去观看,年中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也因其终结篇的地位、可挖掘的深意和酷感十足的视效而让超级英雄粉丝+普通观众频繁走进影院。

可以说,“N刷”随着越来越彪悍的电影消费成为了如今的新迷影文化,几乎每一位影迷都为心爱的电影贡献过N刷票房,回头看看,这些年你们N刷过什么电影,为什么要越来越频繁的去刷电影了呢?

为什么要N刷电影?

一、为电影的解读空间:看不懂 再理解

《盗梦空间》因其解读空间,可谓掀起了“刷电影”的风潮

技术流影迷最喜欢去多刷的经典电影绝对不是那种能一眼望到底的普通商业片,以1999年《黑客帝国》为例,当时就带动了一大批像科幻影迷的刷片热情,他们反反复复进场观影,炮制出各色各样的含义,为这个系列的开放式结尾按上千奇百怪的理解,后来,这部片子流传到国内,有影迷甚至声称:“这辈子就两部片子看最多,一部是《少林寺》,一部就是《黑客帝国》,因为后者得多看几遍才能懂。”

“技术控”与“考据狂”式影迷的存在也导致了如今到影院N刷电影的必须性,《盗梦空间》被刷透了,甚至有影迷出现“幻听”说刷到后来都听见片尾字幕结束后有陀螺停转的响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新鲜出炉之后,也有大批影迷因总觉参不透其中的丰富内含而来了个N刷,各种解读频频诞生,都是从技术角度刷出了感情。

复联的群星效应让各方粉丝集体数次走进电影院

二、为一颗真爱粉丝心:看演员 粉丝群

《复仇者联盟》吸引的是超级英雄的粉丝、爱小罗伯特·唐尼的人、愿意看抖森被打的人;《黑暗骑士崛起》吸引的是蝙蝠侠的死忠粉丝、对诺兰情深不变的人、爱克里斯蒂安·贝尔表演的人、以及对那群闪耀的卡司充满爱的人;以及那些为了阿汤哥刷了10遍《碟中谍4》的影迷也不在少数,不得不说,粉丝效应是支持人们N次进电影院的大动力之一。

再往国产电影领域看看,当杨幂、李宇春、周杰伦等名字出现的时候,就总能出现了彪悍的粉丝团包场狂刷之壮观现象,为票房的提升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偶像效应令刷片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粉丝刷片也回馈给了电影界三种出路:一、拍戏用群星;二、明星演员拉动粉丝经济;三、各种粉丝基础的电影拍成系列。

为什么要N刷电影?

三、为独特的小众情结:怀旧情 腐女心

这个集合了帅、酷、腐的大侦探吸引了影迷的N刷潮

说到N刷情结,我们要讲个古老的故事:著名的恐怖cult片《洛基恐怖秀》在美国一家影院从70年代上映到现在,每周六午夜场都会重放,于是雷打不动有一群人,每周必去,去了好多年,基本上,他们就拿周六刷《洛基恐怖秀》当成一种社交了,这些人都自带面粉,丝袜,女装等等,看电影时跟着电影狂欢和闹腾,一起cos角色,所以之后影院对于《洛基恐怖秀》有个很著名的警告:禁止自带面粉!!

必须得说,影迷对电影有一些独特的小众情结,《泰坦尼克号》的15年怀旧青春、《哈利波特》的10年一觉魔法梦都催生了群体N刷的情况,还有“变迷”集体多次观看《变形金刚》,有人在午夜场中看到擎天柱第一次出场时候,和身边同好抱头痛哭。在电影院银幕前,有时候看到的不是电影,是在黑暗的2个小时里,梳理自己最重大的情结与回忆。

当然,“腐文化”在这几年逆袭主流群体,也造就了为腐N刷的大潮,《大侦探福尔摩斯》因N刷造就了大热;《雷神》中雷神兄弟也被腐女反复研究;《星际迷航》吸引的不仅仅是科幻高级宅,还有人专为挖掘寇克和斯波克的“星际之恋”而费尽心力,不管是脑残还是意淫,“腐文化”成为养眼的双男主电影被多刷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年《阿凡达》用突破性的视觉感让许多人选择N次消费本片

四、为震撼的大片效果:真视效 纯娱乐

N刷是一种消费,毕竟看电影要花钱的,在现在这个消费环境里,人们为什么要为了重复看一部片而消费呢?除了以上说的一些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外,影迷们对精良、逼真、过瘾的大片也有数次围观的享受需求,况且,一般影迷的心理也会为电影是不是值得进电影院打个小算盘:要是有极赞极大且独树一帜的场面,N刷几次又值且爽。

“树大招风”的电影往往会受到影迷的连刷,《阿凡达》的炫目、《速度与激情》的爽利、《2012》的刺激,最直观的视觉、最爆裂的身临其境、最新鲜的镜头——都像是一个游乐场的嘉年华在召唤你:来吧,买票多看几次此起彼伏。

近两年,在影院中——被N刷的电影Top12特别提示:以下数据、发言与调查结果均来自微博上#刷电影#话题,言论属于参与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感谢大家的参与。

近两年,在影院中——被N刷的电影Top12特别提示:数据和调查结果均来自微博,言论属于参与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感谢大家的参与。

1、《复仇者联盟》△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32刷

△N刷理由:“就是为了看浩克摔洛基啊!虽然刷到台词基本能背的地步,但片中的桥段还是看一次激动一次,比如钢铁侠登场飞向Stark大厦,基神穿着长大衣拿着权杖从楼梯上下来,寡妇姐超神体术以及浩克的两次变身,还有和外星人大战的长镜头,最棒的当然还是六个人背对背站成一个圈的那个镜头!宅男之神乔斯·韦登真是太棒了!”——影迷灰爷

N刷盛况:2012年的“末日暑期档”前期,《复仇者联盟》红爆全国,人们一次又一次进电影院,冲着大银幕指指点点,刷过N遍者甚至身边都带有不一样的同伴,家人、恋人、友人,一次又一次突破刷片记录。的确,《复联》是一部具备多项“多刷”元素的优质大片,有些人刷是因为垂涎斯嘉丽·约翰逊等一众明星的美色;有些人刷是因为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之类心水的英雄动漫人物奇迹般在大银幕上扎堆,不刷不足以平欲望;还有些人刷是为了研究雷神与洛基、钢铁侠与美国队长之间的海海基情;还有一些则是被群英大战外星生物与邪神的大场面所震撼,于是默默刷片……难得有如此神片,能让各路“刷片党”们齐聚一厅,共襄盛举!

2、《阿凡达》△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2刷

△N刷理由:“第一遍没看Imax觉得太亏了,多看几遍补回来!”——影迷小F

N刷盛况:《阿凡达》上映的盛况也许不会绝后,但一定是空前的。那时候,多数影迷都拜此片所赐在电影院完成了3DMAX观赏处女秀。从此后3D电影才风靡全球,成为刷片的另一个理由,影院前为此排起长龙,黄牛票炒到500一张!有刷片凶猛者,为了比较效果,甚至将2D、普通3D,与3DMAX三种模式都各刷一遍。卡梅隆在继《泰坦尼克号》刮起电影革命旋风之后,用《阿凡达》将“逼真”伟业进行到底,让影迷真正身临其境,为了沉入这梦境久一些,再久一些,我们愿意一刷再刷。此处不得不提的是,像韩寒之类具备号召力的公知,因为将该片定性为“抗拆片”而引发民众共鸣,由此更多了一重观众刷片究追内含的理由。

3、《盗梦空间》△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2刷

△N刷理由:“诺兰十年打造的三重梦境,想要看懂也得看3遍啊!上网看了剧透才发现其实只看懂了点儿皮毛啊!《盗梦空间》这种烧脑片至少得看5遍才能真正说看懂了故事,所以说诺兰脑残粉就是这么炼成的……永远都不要怕把梦做大一点哟达令!” ——影迷安基

N刷盛况:《盗梦空间》的公映,在资深影迷中间引发轩然大波,大伙儿不停刷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导演诺兰与主演莱昂纳多的忠粉之外,还有很多观众是为了弄清楚到底片子里有几层梦境,剧本有无硬伤漏洞,尤其那个富有争议的结尾更让人百究不烦。于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分析评论文章层出不穷,大伙儿甚至为了某一个点上意见不合,或者为了一句台词推敲不准而赌气进影院再刷一遍。也有一些老实而较真的观众,因为直觉“看不懂”而鼓起勇气刷片,想从反复观看中得到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影院中有观众拿着手机悄悄记笔记,想数清梦境,抓住片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掰碎了嚼半天,生怕错过了啥重大玄机;多数人就是抱着寻找真相的态度一刷再刷。给观众一个谜面,却从来不提供完整的谜底,让大伙儿去猜、去迷茫、去刷片,诺兰的票房号召力就是这么来的。

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6刷△N刷理由:“第一遍看的时候被画面震撼了;第二遍看被里面的哲理震撼了;第三遍看时候同去的妹子被我的解说音轨震撼了。PS 派的印度英语让我在这个寒冷冬日感受到了熟悉的温暖。” ——影迷泡娘

N刷盛况: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公映之初就把观众看懵了,原本当成励志片观看的纯洁人士在电影结尾处却被塞进另一个真相,于是他们开始议论并较真,然后愤而再刷,试图吃透其中深意。所以该片的票房状况呈现非常奇特,首映时收入平平,后边却越战越勇,“刷片党”为了电影结尾的“真相”而一挖再挖,深度剖析电影寓意的奇文在平媒与网络上纷纷亮相,甚至有人在片中的两个故事以外用极其缜密的逻辑推理推断出第三个更重口味的真相版本,无论是船上的斑马狒狒还是老虎,乃至漂浮岛上遍布的丁满,最后都被N刷的猛热粉丝解构出了估计连导演自己都压根儿没考虑到过的内涵。理所当然的,票房与口碑也从此节节高升,让李安直接走向圣坛。

5、《哈利·波特》系列△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23刷

△N刷理由:“必须要在银幕上多告别几次童年才对得起自己的10年哈波情。”——影迷耐灰

N刷盛况:其实《哈利·波特》这个系列是“各有各看法”的,青少年观众反复刷当然是因为片中的奇幻视效与少年魔法师们的经历让他们心驰神往,所以售票口大排长龙的队伍里永远有一半是被大人牵在手里的娃娃,他们会一再央求爸妈刷片。而另一些粉丝深爱的却是里头一众英伦老戏骨,比如“小天狼星”加里·奥德曼,从“神秘博士”转投大银幕的大卫·田纳特,还有拉尔夫·费因斯和艾玛·汤普森之类的大腕儿,又怎能让人抵抗刷片的乐趣?!另外,这个黑暗中带有浓烈励志成分的故事,也将正能量洒遍全球,更有铁杆书迷也会刷片以示对罗琳阿姨的支持,并整理出书中与电影的区别所在,为大众进行普及教育,中国影迷自然也无法抗拒这经典之作的魅力,刷出了热血,也刷出了品味。

6、《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0刷

△N刷理由:“诺兰执导的最后一部《蝙蝠侠》了,不支持怎么行?!Imax版的三部曲名场面“少爷起床”啊!!!当然要多刷几次过瘾!!!”——影迷阿锦

N刷盛况:反复刷这个系列的粉丝团很多,他们将蝙蝠侠的故事深深烙在心底,有些粉丝被电影植入正义所以立志要保护弱者,另一些却“小丑上身”在首映场上制造了血案,这些后来都成为粉丝刷片的理由。除了原有的蝙蝠侠忠饭助阵之外,这一次还是群星芸集,既有为法国女神玛丽亚·歌迪昂而来的,也有为欣赏安妮·海瑟薇猫女造型而来的,更有为花痴文艺囧青年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而片中大反派贝恩经由汤姆·哈迪的诠释也异常过瘾,研究到后来,刷片纯粹是为了参考片中人身上的潮流服饰。可见该片还真有被N刷的巨大潜力!

7、《泰坦尼克号》△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2刷

△N刷理由:“传说中的泰坦尼克号重映,这心情就跟你隔了十五年终于又见到了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一样,而且还是豪华升级版,百看不厌不解释。如果不是因为每看一次都要哭抽过去,刷十遍不嫌多!PS:以后怕是再也看不到小李的俊俏的脸了,自然要抓紧时间……”——影迷苏米

N刷盛况:其实《泰坦尼克号》早在1998年国内公映时,就已经因其在当时称得上震撼的视效,一刀未剪完整上映的传奇故事,以及养眼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体型饱受国人非议的凯特·温丝莱特,更因片中荡气回肠的悲剧爱情故事而频频被刷。如今两位主角在好莱坞的事业仍是风生水起,但他们的青春年华也一去不回,于是就有一批念旧的观众在电影院反复刷3D版,只为借此追忆逝去的岁月;而更有粉丝团因有幸目睹两大明星风华正茂的出镜而狂喜,更是刷片不止。这已经不是单纯看电影那么简单,年过三十的文艺青年们刷的是情怀也是回忆,年轻人刷的是影片阵容与催人泪下的狗血情节。大家都是各取所需,刷得很欢。

8、《变形金刚》系列△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5刷

△N刷理由:“听到那些汽车人变身时候的机械零件转动声音,我激动得血液上头,午夜场、IMAX、以及参加变迷活动,我刷了不止三次!”——影迷Rina

N刷盛况:其实《变形金刚》不仅是美国人心中的童年纪念,也是中国不少70后、80后的美好回忆,所以当它被真人化并搬上大银幕时,没有N刷忠粉出现是不可能的事。片中的机器人仿佛是我们生命中曾经淡出的一个个老友,让我们都希望能看到擎天柱和大黄蜂们能一直在身边,抱着这样泛黄的情意,我们在电影院惊喜地发现这部经典动画片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为了适应它的转变或者说强大,大伙儿就只能反复地刷,视正义的汽车人会偶像。当然,也不乏拜倒在梅根·福克斯的性感紧身衣短裙下,想捕捉其走光瞬间的恶趣味宅男。

9、《碟中谍4》△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0刷

△N刷理由:“阿汤哥爬迪拜高楼的部分,看得人浑身冷汗,却欲罢不能!必须刷10遍!”——影迷苏打N刷盛况:最新一部《碟中谍》让汤姆·克鲁斯在迪拜塔上表演“乾坤大挪移”,为了这惊心动魄的瞬间,N多“谍粉”都开始了刷片之旅。虽然大情节还是简单通透路线,但细节上还是会绕一点小弯子,也会频频奉上彩蛋,让骨灰级观众心领神会。相信现在重复看该片的影迷并不是冲着靓汤个人魅力去的,他们有时候单纯是为了研究片中各色先进间谍仪器的来龙去脉,或想了解现代各国之间的谍战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有纯粹抱着“娱乐至死”的心态,将这种老少咸宜的片子刷个过瘾。

10、《大侦探福尔摩斯》△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11刷

△N刷理由:“看盖里奇的爆炸和风格1遍;看小萝卜耍贱1遍;看裘德洛发际线1遍;看悬疑推理剧情1遍;看基情1遍;看国配基情1遍。看到第四遍的时候,我才能略淡定的对待影片中的搅基线,把注意力放在案子上。”——影迷落落

N刷盛况:在腐女的CP名单里,福尔摩斯与助手华生一直是相亲相爱的一对“璧人”,所以不管影视公司把柯南道尔这部名著拗成漫画版还是现代版,都无法阻止她们的激情。盖·里奇将《大侦探福尔摩斯》搬上银幕之后,小罗伯特·唐尼那风流倜傥又有点儿野兽派性感的福尔摩斯,与精腔优雅的裘德·洛款华生,即刻得到外貌协会腐女的一致认可,因此她们纷纷涌进影院,将片子刷了个够本。正因如此,你会发现电影院里那些N刷的腐女都会躲在阴暗处奸笑,既不剧透也不瞌睡,只为将福尔摩斯与华生这间的对手戏永留心间。没错,她们也是这样深爱着英剧《神探夏洛克》的。

11、《让子弹飞》△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9刷△N刷理由:“这片子隐喻太多,而且真逗。”——影迷小城

N刷盛况:《让子弹飞》7个亿的巨额票房毫无疑问是“刷片党”们的力量,他们聚精会神在影院观摩研究,总觉得片子里有太多可挖掘的内含,比如鹅城是不是隐射俄国?姜文扮演的土匪是不是代表革命党?这是讽刺还是追捧?各种“深奥”而严肃的思考在爱钻牛尖角的影迷心中翻腾,不多刷几遍又如何参透电影人的玄机?当然,周润发、葛优这样一线的魅力,陈坤扮演这种凶狠反派带给观众的新鲜感,也是该片得到N刷待遇的原因。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刷这片子刷嗨了?去网上数数那些抠着每一帧细节分析的影评有多少就明白了。

12、《龙门飞甲》△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8刷△N刷理由:“为了坤哥(指陈坤),我连《钱学森》都刷了3遍,《龙门飞甲》8遍那是起步价!”——影迷小开

N刷盛况:1992年上映的《新龙门客栈》是徐克从影生涯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那时他便攒下了一大批忠粉,19年后诞生《龙门飞甲》,曾经反复咀嚼《黄飞鸿》系列和《笑傲江湖》等片的武侠迷们都非常习惯性地要去刷老怪的新片,尽管里边的李连杰已呈现老态,故事也受到颇多非议,但香港武侠片的精气神还在,所以他们也乐意刷片。除此之外,陈坤一人分饰两角也成为亮点,腐女为他扮演的极具阴柔美的西厂督主雨化田深深迷倒,于是为“厂花”疯狂刷片的也不计其数;更有“玉米”为李宇春在片中的侠女角色而刷片不止。更何况该片还是国内首部3D武侠大片,也是徐克的一次新尝试,视效做得也过硬,难免让人忍不住想再刷一次。

13、《黑衣人3》△抽样调查的最强N刷数据:7刷△N刷理由:“隐藏彩蛋太多,总要多看几遍才找得到,一定要看清楚这集里多了哪些外星人!”——影迷大囊

N刷盛况:刷《黑衣人》的影迷,大多数都希望这个世界真有外星人潜伏其间,或者身边最熟悉的人就是外星人,所以一次又一次进场观看,被频频逗乐。但是也有资深粉丝是为了找彩蛋而刷片,还记得这个系列曾经把迈克尔·杰克逊黑成外星人。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黑衣人3》里又“黑”了哪些名人呢?影迷们还会仔细寻找惊喜,才发现外星人监视器上赫然出现了贝克汉姆和姚明的头像,巨星打酱油事件在该片中频频发生,所以多刷几遍有备无患。也有专为计算片中新出现的外星人种类而来,希望能从中找到设计参考出处,以便在科幻宅中间建立自己的权威地位。当然,家长们因溺爱孩子而陪他们刷几遍的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