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0 08:46:15来源:时光网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CG技术日益进步,电影中由特效生成的各种场面也更加吸引眼球。比如很难驾驭的空战题材作品,也由早年间《金刚》的纯模型拍摄进化到如今CG特效唱主角的领域。电影史上空战电影中紧张刺激的战机厮杀给观众留下很多深刻的印象,如今不少电影的舞台更是从大气层内上升为地月系甚至整个宇宙,也带来了非常刺激的太空激战场面。
拍摄太空激战场面与传统空战的拍摄方式很像,依靠“模型+特效”完成。表现太空大战的特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360度环绕拍摄,用于展现战机在空中“散打”时的多角度视效;第二种是“手摇式摄影”,起源于1986年的《壮志凌云》,类似于在主视角机位下方架设一具“振动棒”,用于表现战机飞行时的颠簸效果;第三种是太空战特有的海战式的战舰交火,将后者的平面图换成三维场景,以突出巨型星舰的宏观大场面。
空战电影年年有,但表现太空激战的作品却不多,按理说在如今这个特效时代,任何依靠特效的电影都会平步青云,但偏偏“宇宙空间战”却很少呢?
太空激战场面容易完成,但太空题材电影不好拍摄,除了另起炉灶的世界体系和科幻模型,在狭小的星舰座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非常困难。很多电影工作者都不愿碰这个题材,拍砸是小事,重金打造的激战场面打了水漂才是伤不起的。但在2013年却有几部真正表现太空激战的作品,包括即将公映的《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和下半年的《安德的游戏》,让科幻迷翘首以待。
这里回顾电影史上15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激烈太空大战,激光炮猛烈喷射,战机闪电般的呼啸而过,星舰如焰火的灰飞烟灭,再次让我们回到了浩瀚宇宙中炮火纷飞的激昂时分。
炮火映红的宇宙银幕15场太空激战视频赏
《最后的星球斗士》战场时间:1984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这部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处在前有《星球大战》,后有《终结者》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逃离不了被秒杀的份儿。不过电影的理念非常新颖,一个只会打电玩的宅男进入到一个叫做“斗士”的基地中,抵抗外星人入侵。
◆大战时分:本片的空战是影史第一次完全用电脑特技制作完成的场面,所有太空船、宇宙飞机等的激光射线均由Cray X-MP电脑合成。致使这些场面很像游戏,其实这是有意而为之,如街机似的第一人称座舱视角,电子游戏的战斗场面和音效,电影将游戏与现实融为一体,虽说本片也属于80年代跟风《星球大战》的作品之一,但拍摄思路却非常个性。
◆战斗影响:将《星球大战》的场景搬到了地球,将《电子世界争霸战》的虚拟空间换成了游戏,本片处处体现的是旧式科幻风格与次时代潮流结合的杂糅形象。一个宅男打游戏通关被选为星空卫士,依靠游戏技巧拯救地球,很“白日梦”的美国主旋律思想,也与即将登场的《安德的游戏》概念类似。
《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
《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战场时间:帝国3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1980年的《星战》续集虽无法撼动第一集在影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但却被认为是《星战》正传中制作最精良,可看性最强的一部,也成为最成功的续集之一。虽然故事的重点在于主人公的修行与成长,很有东方哲学思想。但在场面上比起前一集更具气势,特技场面的运用更为高明,显示出了时代进步的优势,让影片中也有着极为精彩的战斗场面。
◆大战时分:反抗军在冰雪覆盖的霍斯星球的艾寇基地与帝国发生了第二回合战斗,也就是著名的霍斯战役。数艘帝国驱逐舰和AT-AT战车无论从实力还是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相反反抗军的小型雪地突击艇的攻击不值一提,战役结果没有悬念,反抗军险些全军覆没。这段大战主要体现了高度的危机感,长度超过12800米的帝国巨型巡洋舰首次露面,气势凌人。
◆战斗影响:没有这场败仗,恐怕卢克也无法在逃亡过程中遇到尤达大师、开始了对“原力”的探索。同时由这场战斗引发的最大的贡献在于让“天行者”卢克明白了自己是谁的孩子,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坑爹”。
《宇宙战舰大和号》
《宇宙战舰大和号》战场时间:2199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1974年松本零士原作,西崎义展执导的动画片《宇宙战舰大和号》是是日本动画的鼻祖,至今仍然与《机动战士高达》、《新世纪福音战士》并称为日本三大现象级动画,就知道这部作品的历史地位了。2010年的真人版主题偏得比较厉害,情节未能充分展开,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大战时分:抛开狗血部分,CG特效生成的大和号战斗的场面算是非常理想,开场海战式的战舰交火,黑木明纱驾驶着宇宙战机空战格斗、星际战舰起火爆炸场面非常养眼,结尾木村拓哉驾驶大和号撞向敌舰的镜头也显悲壮,泥轰国的特效水平不算顶级但仍属于上乘。但也许是在动画领域翻滚太久了,片中空战场面刻意强调激光炮火和爆炸效果,让场面中都带有浓浓的CG味道,或者说给人一种特摄片的感觉。
◆战斗影响:画面精彩,故事兼顾娱乐性,但偶像剧一般的情节仍然给这部国民级动画的真人版涂上了一层厚厚的奶酪。尽管本片被评为日本“2010年度十大最佳影片”,但仍然不可忽视动画片真人化之后所面临的瓶颈。实际上电影中的星舰原型战列舰“大和号”在二战中战果相当悲剧。
《迷失太空》
《迷失太空》战场时间:2058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这部科幻片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的同名科幻剧集,一个家族在宇宙的奇异冒险题材、情节离奇怪诞、外星蜘蛛、时间旅行等各种元素汇聚一堂大有看头。《迷失太空》最大的贡献在于两点:将雄踞票房榜首十五周的《泰坦尼克号》拉下马;超时空飞行是的静止场面启发了当时的一对兄弟,后者一年后塑造了《黑客帝国》中著名的“子弹时间”。
◆大战时分:唯一的空战出现在开场,两架“飞鹰”战机在地月系超时空门基地迎战暴徒“圣战”战机。来自《猛鬼街5》的导演动作片史蒂芬·霍普金斯充分发挥了空战多角度环绕拍摄的理念,四架飞机捉对厮杀,当时因《老友记》大红大紫的马特·理勃兰饰演的空军上尉迎来露脸的机会,将失控的队友撞离航线的情节惊险万分。这段场面时间不长,却很精彩,球形固定轴战机座舱的设定非常新颖,四处漂浮的太空垃圾显示出细节的出众,迎面而来的爆炸也是当时最常用的特技效果。
◆战斗影响:令人意外的是,这段空战与随后的故事没有任何关系,大概为了突出马特·理勃兰的英勇,也成为整部电影的缩影。《迷失太空》过于追求奇幻和冒险情节而忽略的电影本身的主题而显得全片是“分段式”的结构,前后不搭。本片耗资八千万美刀,最终北美票房只有六千九百万,与续集说拜拜了。
《钢铁苍穹》
《钢铁苍穹》战场时间:2018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这部电影属于未映先红的典型,而且上映之前的口碑要完爆上映之后,全因那段颇为吊人胃口的预告片激起了全世界影迷心中的“元首”情结,可没想到电影却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并不能说《钢铁苍穹》水准不高,而是“扒掉一个妙龄少女的外衣,却发现其实是个美男子”的代表。
◆大战时分:比如之前最为期待的月球纳粹反攻地球的场面不见了,唯一的空战出现于电影结尾地球军团的空间站纷纷亮出“宝贝”围攻月球基地。造型乖张、腾空而起巨大的纳粹基地在地球各国飞行器(芬兰除外)的鱼雷、导弹攻击下岌岌可危,后者重型NCO大炮将月球轰成了“苹果”,出色的美术设计成为这段空战的最大亮点。
◆战斗影响:《钢铁苍穹》的成本很低,能够拍摄完成都得益于德国政府的资助和粉丝募捐,因此这段空战场面不算壮观,却也小有成就。作为一部黑色幽默电影,随后地球各国为了争夺纳粹的氦-3能源引发的内讧才是亮点。什么叫做讽刺?当各国的气象卫星祭出武器、领导人们在联合国会议厅的肉搏战时,呼吁和平的竟然是幸存的纳粹军官。
《铁翼司令》
《铁翼司令》战场时间:2654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这部1999年的科幻片改编自世嘉16位机和DOS平台著名的同名射击游戏。讲述地球联邦舰队为保卫地球建立防线,抵抗外星人克尔瑞奇族——也就是传说中的喵星人的入侵。
◆大战时分:电影差强人意,但空战场面却堪称教科书级别。作为一部战机游戏的电影版,片中的大段的太空大战场面比比皆是。电影中段,地球战机在土星环形带附近与喵星人战机的厮杀,完全按照现实空战题材作品的拍摄方式完成,紧张激烈。这段大战出现了很多第一人称视角,是在向游戏致敬的场景。结尾双方重型战列舰舷炮并列“互喷”的镜头又采用海战的方式,突出壮观的效果。
◆战斗影响:《铁翼司令》与《魅影危机》同一年诞生,但本片投资只有3000万,空战场面不可同日而语。但这部电影却为观众提供了两种不同方式、长时间的太空激战场面。或许本片剧情味同嚼蜡,但空战场面仍然成为本片留给观众的唯一的记忆。
《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
《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战场时间:帝国历前32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乔治·卢卡斯在《星战》20年后重新打造的《前传》系列,按照BBC的评论来说:该片只适合长期的星战粉丝和10岁左右的儿童。《魅影危机》甚至还获得了当年的金酸梅提名。但不可否认的是,前传第一集是六部《星战》中票房最高的(全球10亿),还记得当年该片公映日美国GDP同比下降2%,这就是《星战》的威力,幕后推手除了传承文化之外,特效也居功至伟。
◆大战时分:电影结尾卢卡斯有照例采用了多线作战的方式增强剧情张力。电脑技术的更新换代造就了更为惊艳的空间激战。小阿纳金驾驶着纳布N-1型金色战机发扬了其飙车族的本领,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贸易联盟战舰内部,炸毁主动力反应堆。这段场面配合欧比旺与西斯武士的大战、纳布星球冈格人迎战机器人部队,完成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动作场景。
◆战斗影响:严格意义上来说,《魅影危机》的空战场面虽然精彩,但毫无新意,除了特效更新,都与20多年前《星战》正传的空战没有任何区别。本片在当年的奥斯卡的技术奖项方面完败于《黑客帝国》,证明了有一种经典是无法复制的,只能停留在人们记忆当中。拿回来接着消费,只能将星战电影推向边缘化。
《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
《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战场时间:23世纪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老版《星际迷航》共拍摄了10部,有意思的是星迷普遍认为,偶数号的电影比奇数号的电影好。比如第二部《可汗之怒》就颇受影迷厚爱。电影的故事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清教徒弥尔顿的《失乐园》,美国著名近代史诗型小说《白鲸记》,以及狄更斯《双城记》的影响。基因罪犯可汗为了向抓捕他的柯克船长复仇,盗取了可将物质重组、创造生命的装置“创世纪”。新的《暗黑无界》与《可汗之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战时分:这段空战出现于电影最高潮处,被可汗夺取的“信望号”武器和动力远超“进取号”,后者孤注一掷诱敌进入了穆塔拉星云,里面的静电和烟云会让两艘船的图像显示器和防火罩全部失灵。一场三岔口式的“摸黑战争”,相位炮无法锁定目标,但依靠柯克船长的经验绕到“信望号”背后,用光子鱼雷重创可汗。这段场面谈不上激烈,但颇具技巧性,典型的以弱胜强。
◆战斗影响:星云大战破坏了“进取号”的主动力系统,可汗引爆了“创世纪”的能量源,在即将同归于尽之刻,史巴克前往动力室手动开启动力阀,“进取号”启动曲速飞行成功逃出生天,史巴克也因辐射而壮烈牺牲,是全片最悲情的一段。
《星际迷航8:第一次接触》
《星际迷航8:第一次接触》战场时间:2245年激烈程度:★★★☆☆◆空战背景:老版《星际迷航》系列中最出名的一部,在全球共获得了1亿4千6百万的票房。电影故事脱胎于1987-1994年热播的《星际迷航之下一代》剧集,敌人也是皮卡特船长的宿敌“博格人”,本片剧情曲折惊现,且再次祭出“时间穿越”的法宝,或许有时候真该在科幻片中限令禁止使用该BUG。
◆大战时分:空战并不是《星际迷航》主流,这套电影更注重的是太空探索与冒险。不过本片的科幻味道是“下一代”中最重的,唯一的太空大战出现在开场,是系列少见的大规模空战场面。星际联邦围攻博格人立方体战舰久攻不下,“进取号”强势登场痛打落水狗,缩微模型与特效合成的空间战场巍然壮观。当时还是“挑战号”星舰舰长的克林贡人沃尔夫说出本片最经典的台词:“今天是升天的好日子”。 ◆战斗影响:
这场战斗引导了剧情的发展,博格人穿梭艇进入时间漩涡回到过去,将地球大气改造为甲烷、一氧化碳和氟气体,占领地球。“进取号”不得不进入也时间漩涡,来到21世纪扭转时空。片尾瓦肯人降临地球,我们才知道,星际联邦的成立原来是这帮人搞的鬼。
《星河战队》
《星河战队》战场时间:22世纪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电影改编自罗伯特·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这是一部用二战抢滩登陆的方式拍摄的太空题材电影。人族与虫族大战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为电影打造了顶级的娱乐效果,但片中充斥着浓厚的种族和军国注意气息也为电影带来很多争议。
◆大战时分:《星河战队》中地球联邦军空降行星作战的方式让电影中诞生了巨大的星舰,这种战舰的设定沿用了《异形2》中“苏拉克号”的思路,可以执行低轨道投放任务,但无法着陆,只能在各个星港中的牵引式磁力接收装置上停靠。星舰在魔蝎星大气层外与虫族的高射炮主力“爆菊虫”展开一场超视距“鸟枪打猎”战。星舰没有搭载防御系统,只能在虫族密集的电浆攻击下硬着头皮空投登陆机,星舰被一分为二,漫天漂浮着飞船残骸和被吸出的人体,战况非常惨烈,也从侧面突出了二战时登陆军常见的“待遇”。
◆战斗影响:女主角卡曼驾驶着“罗杰杨”号被击中,乘坐的救生艇穿越气层阴差阳错的掉进了主脑虫的虫穴,引出了最终的营救大战。主脑虫的军事策略过硬,却犯下了战争中指挥部一定要远离战区这种常识性错误,自己指挥打下的星舰最终却“引狼入室”。
《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战场时间:帝国元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说道太空激战的代名词,乔治·卢卡斯亲手打造的《星球大战》系列当之无愧。从1977年到1983年,该系列已经超出了传统“电影”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的代名词,影响整个世界。1977年《星球大战》留给世界无数经典回忆,欧比旺举起光剑那一刻,人间从此多了“原力”这条信仰。
◆大战时分:《星球大战》塑造了人类前所未见的太空世界,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被称为“继摩西开辟红海之后最为华丽的场面”。反抗军驾驶着“X翼战机”与帝国的“钛战机”在死星表面的厮杀,“千年猎鹰”的偷袭,激光飞弹的超凡效果,高速战机营造的速度感惊为天人。要知道在70年代,就连很多反映现实空战题材的作品中,都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激战,一段足以载入史册的战斗场面,即便40年后重看也不显得过时。
◆战斗影响:“天行者”卢克穿越涡轮激光阵,用两枚光子鱼雷打入了死星的核心,换来一场毁灭性的大爆炸,标志着反抗军与帝国之战第一回合的胜利。《星球大战》共耗资800万美元,卢卡斯为了拍摄这段场面召集了一帮狐朋狗友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大胆模型技术和电脑特效相结合这种电影行业从来没碰过的玩意,效果竟然超乎预料,正式拉开了整个好莱坞电影特效行业的序幕,这个工作室的名字叫做“工业光魔”。
《星球大战3:武士复仇》
《星球大战3:武士复仇》战场时间:帝国4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尽管在评论家认为,《星战》正传的最后一集在人物塑造和剧情方面非常掉价,但影迷却持截然相反的意见。本片是特效最密集的一部,紧张的剧情和宏大的场面,创造了一种视觉奇观。可以这样说,《武士复仇》的成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单纯依靠特效而成功的作品。
◆大战时分:反抗军与帝国的第三回合,在电影后半段就点燃导火索,平行叙事的方式一方展示卢克与自己亲爹的“死星2”内部的对垒,另一方面则是兰度将军带领反抗联盟与帝国巡洋舰队的空间大战。双方如潮水一般的战机构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激光丛林,巡洋舰的坠毁,千年猎鹰在迷宫似的动力井中左冲右突,四处充斥着歇斯底里的爆炸,回响着反抗军的胜利的号角与帝国湮灭的恐慌。
◆战斗影响:《星战》三部曲的完结,无论是黑武士临死前的悲情,还是壮丽的空间大战都是那么的令人印象深刻。千年猎鹰炸掉“死星2”核心的主反应器,穿越火焰墙就像在火灾中被吐了出来,“死星2”湮灭在明亮的火光中,这些场面标志着电影正式进入数字化的时代。
《星际迷航》
《星际迷航》战场时间:2233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2009年,J·J·艾布拉姆斯的《星际迷航》重回原初系列,片中设定了穿越情节,蝴蝶效应导致产生一个几乎全新的历史起点。由于年轻的进取号船员之间的关系以及遭遇与原初系列差异很大,本片实则讲述的是一个平行时空的故事,电影结尾由原初剧集伦纳德·尼摩伊扮演的老史巴克对年轻的自己表现出的惊诧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本片就像《蝙蝠侠:开战时刻》那样,实则是对老系列的重新演绎。
◆大战时分:开场大战,张牙舞爪的罗慕伦帝国采矿舰穿越黑洞突然出现在星际联盟“凯尔文”号在面前气势凌人,后者如一叶扁舟,毫无还手之力便遭毁灭;结尾大战几乎复制了开场的场景,只不过角色互换,“进取号”曲速飞行突然出现在罗慕伦舰面前,火力全开。两场星际大战在IMAX银幕上异常壮观,红物质吞噬飞船造成的黑洞魔力,加之艾布拉姆斯惯用的高亮背景造成逆光影像,宏伟的视觉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战斗影响:开场大战,“锤哥”饰演的詹姆斯大副为掩护逃生舱驾驶星舰撞向罗慕伦舰的情节,极好的体现了该系列质朴细腻的人文关怀气息。结尾大战柯克船长和史巴克利用光子炮的爆炸冲击力逃离黑洞引力的情节则表现出该系列无畏进取的精神。两场大战代言了《星际迷航》的一贯特色,新特效新演员,不变的还是那久违的令人激动的味道。
《冲出宁静号》
《冲出宁静号》战场时间:2517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冲出宁静号》是导演乔斯·韦登创作的科幻电视剧集《萤火虫》的电影版,原剧集的灵感来源于美国内战葛底斯堡战役,将这场北美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持久战斗转星移,搬到了太空中,并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厚爱。电影的背景设定为破旧的萤火虫级走私船“宁静号”搭载了两名兄妹,再次引火上身。
◆大战时分:小米加步枪如何穿越重重障碍到达目的地?“宁静号”借用行星离子云屏蔽所有飞船雷达的契机,在外层穿越“掠夺者”区域时引诱食人族飞船追击,穿越离子云后迎面撞上守候多时的星际舰队。双方军队展开混战,“宁静号”趁乱逃走。神经质男星艾伦·图代克饰演的领航员沃什左冲右突,渺小的“宁静号”如风中的落叶,穿梭在阵型散乱的星际舰队和来势汹汹的掠夺者飞船的密集炮火之中,惊险而火爆。
◆战斗影响:这招“借刀杀人”之计成功让“宁静号”穿越两方势力,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迫降陆地,沃什也被掠夺者飞船发射的长矛杀死,该场面一气呵成。电影的成本仅为四千万美元,却拍出了非凡的空战视觉效果,乔斯·韦登对场面的驾驭能力在05年便露出端倪。
《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
《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战场时间:帝国历前22年激烈程度:★★★★★
◆空战背景:前传的最后一集虽然再次与奥斯卡技术奖项擦肩而过,却是前传中评价最高的一部。虽说本片与《魅影危机》相隔六年时间,不过电影的情节安排不像前作那样小儿科,本片是《星战》系列中最黑暗、最沉重、战争场面最壮观的一部。加之特效领域再度进步,算是给了《星战前传》系列划上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
◆大战时分:电影开场就进入到了PK环节,《克隆人战争》中积攒的能量在此彻底爆发。共和国的歼星舰与分裂主义联盟的战舰在科洛桑星球上空上演了一场浩瀚大战,多角度拍摄方式增强了战场的方位感,共和国首都楼从的背景一览无余。帝国巡洋舰、反抗军运输船、X翼战机等《星战》系列中全部飞船统一出镜,这场战斗更像一次该系列空战集中汇演。阿纳金与欧比旺驾驶着Delta-7型杰迪太空战机与机器人飞弹的格斗惊险十足。
◆战斗影响:浩瀚的战斗以共和国的胜利结束,却将剧情引入了一个深渊。这是一场难以超越的空战,实景模型与特效结合的天衣无缝,带来了计算机图形望尘莫及的质感和逼真。战场细节包括飞船残骸和火光爆炸极致细化,四处可见“工业光魔”对特效场面的掌控,这段星空激战场面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