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2 18:43:48来源:时光网
今年的奥斯卡佳片云集,竞争异常激烈。索尼经典影视联席总裁迈克尔·巴克尔说,就今年高质量影片的数量而言,这是记忆中最丰富的年头。美国权威杂志《综艺》分析,往常每年最佳影片能想到的只有4部左右,今年至少有15部影片可以成为真正的竞争者。2014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一共有十部电影获得提名,单拣出其中的任何一部,都会被认为是横扫奥斯卡的大热门。
但是在这十部电影中也不乏今年好莱坞颁奖季的夺奖领头羊。金球奖、演员工会奖、制片人工会奖和各地的影评人协会奖基本被《美国骗局》、《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瓜分了。这三部影片也自然而然成为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最有力地争夺者。其中,《美国骗局》的表现尤为出色。
从去年年底的颁奖季以来,大卫·O·拉塞尔导演的《美国骗局》截止目前一共收获了来自各地影评人协会和演员、制片、剪辑工会等近20个奖项,其中不乏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影片和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等重量奖项。影片被《时代》和美国电影学会评为年度十佳,《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等权威媒体也纷纷给出高分的成绩。在今年一月公布的第86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中,《美国骗局》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主演等十项提名,与《地心引力》一同领跑提名榜。
作为今年奥斯卡最大的热门影片之一,《综艺》分析此片的优势在于“很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它很有趣,多亏了它巧妙的剧本、导演、表演和造型”。那么,《美国骗局》在剧本、表演和造型上到底巧妙在哪里?它又是否能力压《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等一干佳片,最终登上奥斯卡的最高领奖台呢?
特约记者Scott Orlin为您独家解读《美国骗局》奥斯卡征途前景的3大关键词。
剧本颠覆——从政坛丑闻到复古爱情故事
表演默契——奥斯卡准帝后的叙旧大趴
造型突破——形象自毁运动 VS 复古风潮装扮
获奖前景——棋逢对手 OR 小金人势在必得?
《美国骗局》改编自真实的历史,这一历史背景为影片注入了社会内涵
——关键词:剧本颠覆——从政坛丑闻到复古爱情故事影片《美国骗局》的故事背景或许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并不熟悉,但在美国,这却是一段家喻户晓的历史。影片改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轰动全美的“阿伯斯坎”事件,当时美国联邦调查局为了破获白领阶层的财产盗窃案件展开了层层盯梢行动。随着案件的深入,最终FBI将一名参议院议员、六名众议院议员、一名新泽西州参议员和新泽西州卡姆登市市长拉下政坛。
“阿伯斯坎”事件的调查过程极富戏剧性:由已被定罪的行骗专家和线人负责领导,还有案件中FBI乔装成富有的阿拉伯酋长展开钓鱼执法,整个调查活动还挖掘出涉及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政治丑闻……这些有趣的细节都是好莱坞电影的绝佳原材料。
2010年,电影《跨国银行》的编剧艾瑞克·辛格基于这段历史,写了剧本《American Bullshit》,登上了年度最佳未拍摄剧本的名单。一度有消息透露,本·阿弗莱克有意将这个剧本搬上银幕。但不久后他被电影《逃离德黑兰》所吸引,《American Bullshit》的拍摄计划搁浅。
导演大卫·O·拉塞尔接手剧本,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彼时大卫·O·拉塞尔凭借《斗士》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两部影片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二春。很快,他便瞄上了这个故事,并最终将这个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拉塞尔对原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编。修改后的剧本一改最初严肃的正剧味道,融入了拉塞尔的一贯电影风格——表现人物如何重塑自我,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拉塞尔认为:“我的角色一定要有激情,要有真爱,这一点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同时他们要能经受住生活的折磨,挺过难关后仍不放弃爱,或是对爱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身上有不少讨喜的地方,但他们的故事让人心痛。他们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谁,思考怎样才能重拾对生活的热爱,整部影片里他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影片用不少篇幅来讲述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
相比于富有政治意味的历史剧,拉塞尔更愿意将《美国骗局》看做一部爱情片:“通观全片,你会发现“浪漫”在故事中占了很大比重:比如艾文(克里斯蒂安·贝尔饰)和西妮彼此的感情,里奇(布拉德利·库珀饰)和西妮(艾米·亚当斯饰)的感情,以及艾文和罗莎琳(詹妮弗·劳伦斯饰)垂死的婚姻,然后我们还玩味了艾文和卡梅恩(杰瑞米·雷纳饰)之间的友情。另外,艾文作为一名骗术大师,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浪漫气息的角色,他能够迷惑他人,让人们去相信、去渴望、去梦想。”
事实上,历史中可没有记载艾米·亚当斯和布拉德利·库珀之间擦出了怎样的爱情火花,也没有关于克里斯蒂安·贝尔对杰瑞米·雷纳惺惺相惜的细节。影片制片人理查德·萨克尔承认拉塞尔这种充满感情色彩的改编乍看来似乎有违历史,但拉塞尔找到了一种衔接真实故事与电影剧本的方式:“‘阿伯斯坎’事件有不少可以拿来抨击的地方,但这并不是大卫想要拍的东西。”
这也成为了影片的巧妙之处,把美国独特历史用浪漫治愈的故事方式呈现,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根植于美国本土的社会内涵,又不乏导演拉塞尔的人性思考。
表演默契——奥斯卡准帝后的叙旧大趴
《美国骗局》搜罗的一干演员在好莱坞可以算是大咖级别的了
——关键词:表演默契——奥斯卡准帝后的叙旧大趴《美国骗局》演员阵容集结了《斗士》中的贝尔和亚当斯,以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的库珀、劳伦斯和罗伯特·德尼罗。这些演员都曾获得过奥斯卡小金人或者提名,这一干演技实力派的大咖同台飙戏,也让影片卖点十足。
集结这群大咖之后,摆在导演拉塞尔面前的难题是:如何让这些演员充分展示演技?拉塞尔从这些真实人物身上收集素材,把这些看似简单的角色塑造得非常复杂独特、鲜活可信。他们的行动不可预测,随时都可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曾凭借《斗士》一片斩获奥斯卡奖的贝尔认为,拉塞尔执导过程中的强项在于他能让演员们知道导演想要的是什么。“我们都和大卫合作过。和他拍片就好像在一台弹球机里关上几个月,他在片场总是特别直率,甚至有些疯狂。”他吐槽道:“他的热情与投入都是有成效的,而作为演员,我们也回馈以同样的热情与投入,大卫则从中吸取能量。在许多外人眼里,整个创作过程也许是一片混乱,但在我看来却是绝对的有序。”
贝尔承认拍片过程中也有一些起伏,也不乏“想把对方杀死”的时候,但隔天一个拥抱或者一抹笑容还是会把演员们团结在一起。“正是这一切造就了这部电影。我很欣赏大卫这种过山车般的拍摄方式,因为作为演员,你会想要尝试不同的工作方式,然后每个演员都能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詹妮弗·劳伦斯凭借拉塞尔导演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摘获奥斯卡最佳女主
拉塞尔的拍摄方式之前也引发过摩擦,最为人所知的是拍摄《夺金三王》时和乔治·克鲁尼发生争执。在拍摄《我爱哈克比》时,莉莉·汤姆林无法忍受拉塞尔频繁改变想法而大发牢骚,相关的病毒视频曾一度疯传网络,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无论对拉塞尔执导方式的评价是褒是贬,至少在《美国骗局》中导演与演员共同努力下的表演是巧妙且成功的。只需看看评论界对《美国骗局》的反应,就可以知道整个演员团队在拉塞尔的调教下发挥出了怎样的水准。全体主演的表现不仅获得了业界认可,拿下了演员工会奖最佳群戏奖,每一位主演更是分别收获了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其中贝尔和亚当斯均获最佳主角提名,劳伦斯和库珀均获最佳配角提名。这是奥斯卡奖历史上第15次出现如此辉煌的战果,有趣的是,上一次(2013年度)取得这样成绩的影片正是拉塞尔的前一部作品:《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造型突破——形象自毁运动 VS 复古风潮装扮
力求真实的复古造型让影片收获奥斯卡最佳造型提名
——关键词:造型突破——形象自毁运动 VS 复古风潮装扮
涤纶服饰、迪斯科和烂俗的发型,这些是人们眼中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标志。拉塞尔将这些事物放进影片,营造出一股浓郁的怀旧氛围。拉塞尔十分肯定这些事物曾对美国社会做出的文化贡献。因此他十分注重对时代细节的展现,而这些时代元素最终使影片吸引了极大的商业关注。
影片中造型最为意外的,就是好莱坞“弹簧人”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男主角艾文了。他曾经为拍摄《机械师》,《重见天日》和《斗士》等影片而疯狂减肥,在《美国骗局》里不惜再次自毁形象。“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梅尔文的照片时我惊呆了,因为我原以为他会是个打扮光鲜、举止圆滑的男人,没想到他居然又圆又胖,像个球一样,梳的发型也是可笑之极。就是这样一个顶级骗术高手,却是用这样的相貌来欺骗自己。”贝尔表示服装、身材和发型是成就这个角色的重要原因。
为了追求角色的真实还原,贝尔剃了个新头,甩开膀子吃东西养肚腩,“我觉得表演应该要能还原事实,而不是为了在镜头面前耍帅。一旦你进入了这个角色,后面的一切就水到渠成。”
影片中的女星角色被设计得性感十足
女主角西妮的艾米·亚当斯也奉献了一场华丽的复古时装秀。亚当斯本身对穿衣打扮并不在行,在最初看见角色造型设计图的时候,她还是感到有些紧张。角色西妮对“深V”服装情有独钟,但亚当斯都觉得这会是一场“露乳秀”。
不过这位四度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女演员最终还是克服了心里的担心 :“我只能深吸一口气,然后接受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的性感暴露的衣服代表了女性的崛起,西妮就是生存在那个年代的性感而聪明的女人。不过,我很高兴服装部门有足够的胶带给我用,不然的话那些衣服真是穿不起来。”
在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美国骗局》夺得美国化妆一发型设计工会奖最佳年代戏发型设计奖。同时此片也入围奥斯卡最佳造型化妆与造型奖。奖项之外,《美国骗局》也掀起了一股复古风潮,艾米·亚当斯在今年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午宴上都选择了富有七十年代风格的晚礼服。
获奖前景——棋逢对手 OR 小金人势在必得?
今年奥斯卡竞争异常激烈,《美国骗局》的夺奖前景并不明朗
——关键词:获奖前景——棋逢对手OR 小金人势在必得?不同于往年只有一到两部影片独霸奥斯卡奖的情况,2014年的获奖前景并不明朗。在一举拿下包括电影类最佳音乐喜剧奖在内的三项金球奖后,《美国骗局》的获奖势头似乎非常强劲,但随后的制片人工会奖却把最佳影片分给了《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在编剧工会奖上影片输给了斯派克·琼斯的《她》;演员工会奖上,它拿下了最佳群戏奖,在个人奖项却一无所获。
作为《美国骗局》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地心引力》入围了《视与听》、《时代》、《电影手册》等重量级杂志的年度十佳电影的名单,同时此片在制片人工会奖和导演工会奖斩获大奖,在2月16日颁发的素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学院奖中夺得英国杰出电影和最佳导演等六个奖项,成为当晚获奖最多的影片。
《洛杉矶时报》撰文分析称,从极少出现平票的制片人工会奖选择让《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并列获奖就可以看出,这一次奥斯卡上这两部影片仍会继续缠斗,《美国骗局》则会以搅局者的形式出现,有成为黑马的可能。
因此,谁是能笑到最后赢家?还很难下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骗局》最后空手而归,那可真就成了一起"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