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9 08:56:17来源:时光网
盘点7月影市三大指标,全国放映场次470多万场,同比上升近四成。全国观影人群1亿5900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51%。7月份总票房放量54.9亿元左右,同比上升48.8%,刷新国内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月度数据。
国内市场在上半程一路高歌中揽入203亿多票房,在 7月份继续走高,电影消费呈井喷爆发,这既显示了国内电影消费尚存巨大潜力、广大观众的消费热情和强劲购买力,同时传递出中国电影生产快速成长积极信号,越来越多的电影贴近观众贴近,贴近市场,新一轮市场消费高潮正蓄势待发。
当7月档刚刚离去,就有N多的溢美之词来报道七月档电影市场纪录,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七月,是一个“炙手可热”夏季档。国内电影暑期档真正发力不过是最近三年。由于七月档所处时段特殊,档期影片发行比较敏感,自中国电影进入产业化轨道时,借鉴海外经验,暑期档是一个电影消费旺销季。回顾近四年来国内七月档市场,透过数据背后,可以看到市场发展的曲折。 2012年7月档,进口片发行在月末,整个大盘销售疲软,当年7月份成绩是年度唯一同比上年递减月,比上年下降5%。那一年月度票房冠军是仅开映五天的进口动画片《冰川世纪4》。2013年7月份,也是如此。月度冠军是上映五天的《速度与激情6》,不过,市场容量大增,月度总票房较前一年增长56%。表1:2012-2015年7月观影票房与观影人次2014年7月档期,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变形金刚4》有一个完整月度放映周期,终以12.2亿元票房夺得月度冠军。而7月份就一跃成为年度产量最高月份。这是一个标志性转折,中国市场的单片票房因此提升到20亿线标杆上。电影品种的配置对于市场产出,观众消费有很大影响。今年7月档,市场在没有强势进口片的情况,国产片独擎大盘,各种不同题材,类型迥异的国产新片挑起了大梁,众片争锋,观众热捧,终于创造了一个新的月度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这才是7月档市场最大的成功。
《捉妖记》:引领暑期大牛行情七月市场全国新片发行放映中外新片37部,其中 33部国产片成为市场绝对主力。 《捉妖记》中的胡巴备受观众喜爱细分月度市场格局,三部热卖新片成为引领,《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紧跟五部销售额超过亿元影片共同支撑大盘,是月度销售的第一阵营。八部超过亿元的影片对市场贡献率为88.3%,除《侏罗纪世界》《横冲直撞好莱坞》等是6月档延续影片,6部皆是当月开映新片。月榜三甲《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不仅连连刷新纪录,三部影片同期热卖,相互提携共计为月度大盘贡献了61.3%。影片《捉妖记》由“怪物史瑞克之父”的华人导演许诚毅执导,历经多年打磨,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这是一个新类型电影,制作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去年影片刚杀青,就遭遇一主演违法禁演,投资和制作者在经历换角重拍后,不仅完整保留电影精髓,而且增添了更多喜剧元素。电影从首映周开始,成功实现五周连冠,不断突破华语电影市场纪录,放映两周以16.5亿票房摘得月度冠军。有人说,该片虽多投资了7000万元却因祸得福,却不知电影在市场的完胜真正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的坚持、执着和真诚。观众对真诚创造的电影,心灵相通,欣然接纳。《捉妖记》不仅改写了华语片的市场纪录,还改写了近四年暑期七月档票房冠军纪录,终于在没有进口片大片时,国产片也能担纲,引领消费。表2:国内月度市场票房超过30亿注:2015年暂按年度400亿预估票房计算。国产动漫迎来《大圣归来》新时期 大圣一不小心就成了黑马7月档是动画片大出清的旺销季,37部新片中有中外动画片8部,市场占比21.6%。动画片合计票房9.1亿元,国产动画《大圣归来》独揽7.4亿,占比81.3%。《大圣归来》在7月中开映,前后都有热卖影片相傍,首映周票房虽不及《小时代4》《栀子花开》等亮眼,但是开局就逼近亿元的斩获,让影片引起高度关注。“西游记”是一个中国人最为熟悉的题材,影片精致的制作,用世界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得到观众追捧,进而创造了网上“自来水”这一新式传播方式。开局并不轰轰烈烈的“大圣”在同期两部青春快销片次周“退潮”时逆袭上扬,一直坚挺了六周在周榜前三甲,终以7.4亿票房位列月榜季军。其长线售卖力第一次为国产动画片赢得赞誉,终极票房正在冲击10亿大关。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动画类型电影近几年发展很快,不仅产量高,进入院线放映的数量也是激增。国产动画一直在进行从低龄向全年龄段转型的努力,此次《大圣归来》给了中国动画电影带来曙光,《大圣归来》秀逸的市场表现证明,电影人只要诚意创造,遵循电影工业规律,做出来好电影,就会赢得观众和市场。表3:2012—2015年7月市场综合信息《煎饼侠》继续劲吹喜剧号 大鹏是煎饼侠,你们都是啥侠?月榜亚军是喜剧片《煎饼侠》,讲述了因一次事故,人气爆棚的演员大鹏跌入人生谷底后发生的趣事。主要卖点是影片由《屌丝男士》原班人马制作,大鹏执导并主演的。自《泰囧》大热后,喜剧类型电影以小博大就成了电影制作热门项目。扎堆的项目并没有涌现更多的 “泰囧”。7月档《煎饼侠》开出了红盘,以稳定而热烈的销售线一路高歌,终以9.7亿元票房摘得月榜亚军,由于影片尚在档期中,终极票房有望齐平“泰囧”。三大热卖影片身后,还有第一阵营的五部亿元伙伴《道士下山》《小时代4》《栀子花开》等青春片、魔幻武侠片、动画片、喜剧片市场的多元和多彩,,众片的竞争与竞合,携手借力共荣,才有了7月暑期最大一波牛市行情,才会让更多的观众涌进了电影院。表4:2012—2015年7月票房冠军电影信息
第二阵营:《路人甲》出彩
影片最终以6000多万票房位列月榜第11。影片的票房虽不那么耀眼,这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还是得到青年观众欢迎的,尤其是一位香港导演能够拍成这样“草根”的电影,也值得肯定。
旺季中的“滞销”电影在月度新片货架上,有20部影片票房在千万以下,票房百万以下的也有10 部,新片占比27%。可见旺销档期中,“滞销”的电影一点不少。当所有的观众都涌进影院时,为什么这些电影依然没有影院排,没有观众看。
在旺销档期市场更是不留情面显示“马太效应”,七月市场不仅是一日游,首周游的影片增加了,一些热卖新片市场周期也骤然缩短,一般两周后就直接进入收尾退市。热映电影越映越好,成绩差的影片越发差。
超级热卖影片之所以大卖特点已现雏形,关键词是:持续、口碑、诚意。7月人气和票房齐涨,没有 “一片独大”。伴随《捉妖记》不断刷新纪录的是《煎饼侠》和《大圣归来》在不同题材类型电影创造佳绩。当更多观众拥进这个这个暑期时,市场告诉我们电影与观众关系是如此密切,电影要吸引观众,观众才成就电影。
表5:7月份票房前12名电影排行榜
院线市场:井喷带来市场新标杆 万达电影院院线市场7月份是纷纷告捷,各院线都突破了自己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月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升至18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条。即使放在本年度考量,7月院线市场也是不断惊爆市场纪录,曾经提升月度产出纪录的2月春节档,票房过亿院线有12条,进口片大卖的4月档,票房过亿院线有14条。7月份直接把月度亿元院线提升到18条,把中国放映市场规模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拉高了市场销售的标杆。值得注意的是,大盘普涨并不全是利好。小院线经营依然艰难,其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经济学上十分著名的自然法则“马太效应”不仅在院线市场表现明显,在影片格局和影院经营上也是无所不在。大盘普涨让有活力的院线有了推助力,因而月度业绩指标相当亮眼。表6: 7月份全国十强院线
影院500强月度贡献38%的票房影院市场格局变化不大,全国500强影院带来5300万多观影人流,对大盘票房贡献率是38%。以现标准看,要进入影院500强,首先月度观影人群要突破5万人次,这是影院观影人次的底线,如果规模大的影院,观众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能够坚守在500强阵营的影院,首先是要做大自己的观影群,维护好自己的目标客户。 成都太平洋电影城成都太平洋电影城一座经营了23年的“老影院”。一个人23岁正当青春年少,一个娱乐场所经营23年了,的确有些老。更何况中国放映市场正处于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更新,更好的影院开业。开始这家影院20多年常青不老,其中秘籍之一,就是永远关注自己目标受众,永远把目标受众放在第一位。7月份市场大片不断,新片风格题材迥异,目标观众肯定有很大区别。7月16日《小时代4》首映日,影院安排了16个厅全部排映该片,最终日票房17万多,观众人次单片全国第一。日收入高于平时新片开画的正常值20%。第二天,影院排片恢复正常格局,首日场次安排是针对影院目标受众进行。最终,影院在全国月度人次排名居第九位。所以影院排片绝对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有很多可以定位营销的条件,关键是影院经营者是否用了心思。表7:7月全国电影院票房前50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