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平米"陋室"走向奥斯卡领奖台

2016-03-06 09:11:52来源:时光网

从《房间》的10平小屋走向奥斯卡红毯的 89年女孩布丽·拉尔森对部分中国影迷来说,不论是名字还面孔或许都有些陌生。即使是奥斯卡封后,她走向颁奖台时也没有以往影后登台时全场起立的轰动;即便是金球奖折桂,美国媒体也会用"如果你不知道拿下剧情类最佳女主的布丽·拉尔森是谁"做新闻开头。

按照"一万小时定律",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至少需要五年,而年仅26的拉尔森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19载。翻开她的履历,你会发现职业一栏赫然写着:演员/制作人/导演/编剧,而且是乐坛影坛全涉猎,台前幕后全Hold住。

北京时间2月29日上午,布丽·拉尔森凭借《房间》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这个6岁出道、半打娱乐圈的活儿都扛得住的厉害妞儿如今更是凭借电影《房间》在颁奖季中走势凌厉,演员工会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最佳女主角奖项通通拿下,不但领跑新生代女星,更一举击败"女王"凯特·布兰切特和夏洛特·兰普林等老戏骨,成功摘获奥斯卡影后桂冠。

情愿花上一万乃至几万个小时来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大都不是等闲之辈。仿若冥冥中有一个偏执的工匠,对灵与肉不断打磨、淬火,直到前方"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年少成名从童星到叛逆歌手《少年收容所》初露峥嵘

从童星到叛逆歌手布丽·拉尔森的童年6岁出道,9岁在《今夜秀》节目里的出演短剧,而后成为迪斯尼电视频道的童星, 10岁成为华纳电视影集的固定演出班底,14岁出演青春喜剧电影《彻夜狂欢》,15岁首发音乐专辑,一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长,小姑娘完成了从童星到少女歌手的蜕变。也许有人会问,难道这姑娘不上学吗?答案是,在被美国音乐戏剧学校(American Conservatory Theater)录取前,她一直是HomeSchooling (在家上学)。布丽·拉尔森《She Said》MV也许是在一群大人戏中做个乖巧的芭比越来越不能满足拉尔森对自我的定位,进入青春期后,拉尔森开始疯狂地迷上了音乐剧和摇滚,搜集黑胶唱片,参加摇滚演唱会,自创歌词,在个人空间发表歌曲,是枚大写的创作型歌手。她在2005 年推出首专《Finally Out Of P.E.》。尽管才15岁,但歌词及曲风却展现出了超龄的成熟度,或是充满力道地描写情感的崩裂,或是浓烈地展现自我怀疑和不安,仿佛幼嫩的皮囊下潜藏着一枚暗器般的老灵魂。不过在那个美国甜心当道的时代,这个酷酷的创作型歌手似乎与时代审美有些偏移,最终因与经纪公司理念不合而放弃了音乐线,只偶尔献唱电影原声,例如《房间》。不过在今年演艺事业大热后,她当年只卖了3500张的唱片又开始销量上扬。演艺事业遭遇瓶颈布丽·拉尔森客串了《废柴联盟》和《倒错人生》等美剧重返影视圈后,她努力接戏,但作品年表上多半是《布利斯的爱情》、《我爱猫头鹰》等莫名其妙的青春爱情喜剧。尽管也经常试镜失败,但只要有机会,拉尔森还是尽力争取将自己放逐于银幕上的各种可能。这段龙套生涯是事业瓶颈期也是演技积累期,她把自己丢进各种角色中,静水深流,暗中发力,后期凭借《倒错人生》、《废柴联盟》等美剧终于在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说到脸,与那些美艳不可方物、美得摄人心魄的女星相比,拉尔森的五官初看上去也许并不占优势,方脸,硬线条,但锋锐干脆,毫不拖沓,下巴坚定有力,有种不容分说的震慑感,而笑起来又格外真诚。"美人在骨不在皮",她的美是一种真实的大气的美。也许她的美不具有攻击性,但她却可以把演技磨练到瞬间击中你的软肋。《少年收容所》初露峥嵘2013年她主演了心理题材影片《少年收容所》,终于证明了自己有闪耀大银幕的潜质。由于儿时在家里是老大,要负责照顾堂弟堂妹,所以拉尔森是个十足的孩子王,而这次轮到她在银幕上"带孩子"了。片中她成功饰演了收容所中问题孩子的照管者,同时也在努力面对自己的心魔。布丽·拉尔森在《少年收容所》中饰演一个内心丰富的女孩这是个层次颇为丰富的角色,片中的小孩也全部来自真实的收容所。首次与儿童合作就全部是问题儿童,试问还有什么孩子Hold不住?拉尔森自己也承认,正是因为《少年收容所》,她才有信心挑战《房间》中的母亲一角。对比《房间》和《少年收容所》,会发现两个角色之间的惊人相似:同样早熟、敏感,同样是年纪轻轻就要照料更为弱小的孩子,同样是在坚强的外表之下包裹着痛苦的阴影。凭借《少年收容所》,拉尔森获得哥谭独立电影奖和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双料影后。而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也由此开始。

《房间》中的爆发囚禁中与自己死磕体验派的自我锤炼

囚禁中与自己死磕从17岁到24岁,从花季少女沦为被凌辱被囚禁的母亲,这之间只经历了一间Room。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演员到横扫各大奖项的霸星,这之间也仅隔了一个《房间》。

《房间》中,母亲这个角色的情绪随着剧情发展大起大落,整个过程拉尔森都顺利完成被囚禁的性奴,治愈系的母亲,这对于这个拥有小麦肤色、健康又开朗的加州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推倒和重生。拉尔森开始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拥抱角色:"拍完这个电影,我仿佛脱胎换骨,走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在拍摄的整个过程中,她确实与自己进行了一番"死磕":

拉尔森将自己隔离在洛杉矶的居所找感觉,不见天日长达一个多月。她回忆7岁时和离异的母亲从萨特拉门托搬至洛杉矶,在一个异常狭小、床安置在墙上的房间开始新生活的经历。她还做足心理建设,向南加州大学心理教授请教被囚禁、被性侵后人的心理变化,向营养专家请教长期营养不良、见不到阳光引发维生素D缺乏症后的身体状态。为了像影片中的母亲一样营养不良,她一口气减重到体脂只有12%;为了营造蓬头垢面的形象,她不刷牙,不洗脸,一把推开助理递上的毛巾……

终于,她丢开了阳光健康的南加州女孩拉尔森,走进了被囚禁的人母"乔伊"。

然而,这才只是开始。到了正式开拍,才是这真正的熬心噬骨。

体验派的忘我锤炼

布丽·拉尔森和小雅各布在片场,两人在拍戏时培养出的感情在影片完成后也一直延续着影片前半段,10平米斗室,逼仄的设定,幽暗的氛围,让人压抑,窒息。"简直喘不过气,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小空间里的一切冲力,每一个人都极度想摆脱这个空间。"拉尔森如是说。

狭小格局里如何爆发出巨大张力?只能依靠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这些都非常考验演技,而与小演员对戏更是加大了难度。所幸拉尔森和饰演她儿子的小演员雅各布·特瑞布雷培养出了胜似母子的感情。他们一起做手工玩具,这些玩具最后都被他们摆进了片场;一起玩口令游戏,这后来成了片头他们玩的"指哪跑哪"游戏。

影片中,母亲和孩子逃出被囚禁的斗室,却迎来了媒体的轮番“轰炸”影片后半段,逃出生天,重新面对辽阔世界,短暂兴奋后的那种恐慌与敏感同样被拉尔森拿捏得精准到位。因为前半段已完全将自我囚禁,"导致后半段我演的乔伊被救,回归原生家庭后,反倒不知该如何跟其他成年人交流。脆弱、恐慌,我当时自己就是这种状态",像一只容易受伤的刺猬。对此,导演兰纳德·阿伯拉罕森也被震撼:"拉尔森完全征服了我,她的表现非常自然,完全消失在了角色之中"。

《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说,体验艺术的基础正是"通过演员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的下意识的创作"。 在整个拍摄期间,拉尔森都选择持续呆在角色里,就算是休息期间也不走出角色,还故意调整饮食习惯来接近人物。有人吐槽她在片中长相老成,可这恰是与角色的高度契合。一个被关在房间7年不见天日的女人,会是满面红光、满脸胶原蛋白吗?

布丽·拉尔森演绎被囚禁的憔悴母亲全情投入、精细打磨后,拉尔森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每一次转身、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抽泣都无比细腻又精准到位的治愈系母亲,平静的表演中隐匿着巨大能量,从囚禁到自我救赎,身与心、灵与肉在这个10平斗室中不断淬火,最终炼就出一尊奥斯卡小金人。

问鼎奥斯卡

布丽·拉尔森第一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便收获了一座小金人尽管2013年的《少年收容所》及2015年的《生活残骸》已经帮她打出了名气,但在金球夜之前,她仍然是在大街上随便走动都不会引起关注的好莱坞普通青年。而自奥斯卡一役,拉尔森则自带热搜光环,开启走红模式,一夜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走出《房间》的拉尔森一下子走进了各种聚光灯下、各路杂志封面与各大颁奖礼的最前桌。

从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手里接过金球奖杯时,拉尔森淡定地一路谢过剧组各相关人员及家人,最后还不忘周全:"没有感谢到的朋友,我会送上手写的感谢卡。"在摘得奥斯卡影后小金人后,她也多次表示:"这个奖有一半归功于'儿子',因为他的对手戏那么出色,才使我更加体会到角色的分量。"从不说硬话,也从不做软事,布丽·拉尔森大气淡然的个性似乎在未来也能为她开辟更广的前路。

布丽·拉尔森参演的Jenny Lewis《One Of The Guys》MV一旦显露出走红的迹象,嗅到商业利益的各种商业大制作也就纷至沓来。身价大涨的她将亮相《性别之战》等一系列新片,还有望接替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玻璃城堡》,而与抖森合作的《金刚:骷髅岛》也让人吊足胃口。

此外不能遗忘的是,拉尔森还有很深的音乐功底,如遇到音乐片等需要唱功的角色她更是比其他女星更胜一筹。

生活并不是只有一座顶峰,而是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捧得小金人的拉尔森所征服的,仅仅是这个时段的自己,前面还有无数高山等待攀岩。从少女歌手到新晋影后,上帝为其关上一扇门,却为她打开一间房,我们有理由期待走出《房间》尚且年轻的拉尔森会用更多更扎实的作品做背书,把自己的名字更有力地刻写在好莱坞新生代领军者的名单中。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