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1 16:32:08来源:时光网
电影配乐大师琼基·XL提到琼基·XL的名字可能并不是太多影迷都了解,但是提起这位配乐大师的作品,那可谓无人不晓。
除了让他名声大噪的游戏配乐之外,他的电影类原声作品包括《超级大坏蛋》,与汉斯·季默首度合作的《黑暗骑士崛起》,还有《钢铁之躯》、《300勇士:帝国崛起》、《黑色弥撒》,以及获奥斯卡提名影片《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提姆·米勒的反超级英雄电影《死侍》则是他在2016年的头一份答卷,最近由他参与原声制作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也在热映中(点击回顾:专访《蝙超》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琼基·XL)。接下来的还有《杀死汝伴》和《幽冥》等。
琼基·XL(原名汤姆·霍肯伯格)是位荷兰音乐家。1967年12月08日出生于荷兰的Lichtenvoorde。他曾和Sander Kleinenberg, Sasha, Yonderboi or David Gahan等多位音乐人合作。在1997到2012期间发行了了十张专辑,因为猫王的《A Little Less Conversation》制作混音而声名鹊起。他的单曲攻占各大音乐类榜单的同时,琼基·XL也在为游戏和电影作曲。
最近电话采访了琼基·XL。从采访你能了解到《死侍》《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音乐制作有什么神奇之处,以及如何通过音乐展现出死侍精神分裂和自我认知的气质。当然还会有琼基·XL如何从传统的音乐制作人转变为超级英雄电影配乐大师的过程。
■《死侍》配乐——80年代流行味道
Mtime:《死侍》中的那首《Maximum Effort》中有多少键盘乐成分,其中有两段七和弦的键盘乐反复播放,是特意参照了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吗?《死侍》追车场面琼基·XL:没必要进行全盘参照,但出来的效果还是趣味十足。我只是很喜欢这种声音,一直想找个机会实践一下,可能你也清楚,这种声音会预设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那些老古董的第一代取样器系统中。一般称之为Synclavier(一种合成器),当时特别金贵的盒子,昆西·琼斯当时得到一个,就把这种声音加入到《Beat It》中,很明显大家都听出来这个梗了,我觉得很有趣。《死侍》(2016)↓《Maximum Effort》↓Mtime:这部电影用了不少80年代的音乐,所以给电影加上这种背景色彩肯定是特意为之吧?琼基·XL:对啊,必须的。在我头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我灵光一现就想到了配合这个角色说话、活动、走路、打斗和其他肢体语言的调调。而且也已经出现不少80年代的装备,比如他的包包、手表、随身听,总能让我回忆起那个年代。显然威猛乐队就对应着那首金曲《Careless Whisper》。所以我就自然能找到些那个年代的特征来与死侍搭配,最终把80年代《迈阿密天龙》和法兰基到好莱坞乐团的经典曲目混在一起。你感兴趣的话,我还有不少那个年代的原声堆在工作室呢。最后我还下了不少功夫找到些80年代的合成器,能把这些唱片来个混搭,我想让配乐混出真正的80年代味道,最终还成功了。我昨天才和一位观众在好莱坞看过电影,其实和一帮人欣赏让他们完全摸不着头脑的电影还是挺有趣的。这才是看电影的正确方式。Wham!↓《Careless Whisper》↓Mtime:《死侍》不光打破了第四道墙,还打破了我们意料之中的很多超级英雄守则。从音乐方面来看,你在完全严肃或者随他一起搞怪时遇到过何种挑战呢?琼基·XL:这是我遇到最难搞的一部电影了,因为片中的情绪转换实在太迅速了。比如有一幕他查出了癌症,接着医生说“我可不会做任何鲁莽的事”,下一幕便回到了高速路上把对手一分两半,他还会讲笑话,或者因为找不到弗朗西斯而大发雷霆,等他最后抓到弗朗西斯后又要郑重其事地谈谈对他造成的惨状。这么多情节都发生在短短一分半钟,配乐时候就很麻烦了,除非你只创作出完全喜剧的音乐,但导演和我又都不喜欢。所以我们想让真情流露,但还得给死侍这个残忍、风趣又傲慢的家伙下个定义。
■解读科幻和超级英雄电影配乐
■从《钢铁之躯》到《蝙超》配乐进化
Mtime:《蝙蝠侠大战超人》从《钢铁之躯》的元素中获得多少传承,或者说与原先的作品有多少重复?琼基·XL:目前我还不能轻易谈论《蝙蝠侠大战超人》,因为汉斯和我都要在宣传期分别接受关于配乐的采访Mtime:《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中你是如何用音乐诠释英雄的?《蝙战》神奇女侠出场配乐最为精彩琼基·XL:我参与过的一部作品《超人:钢铁之躯》,这是一部完全不同的超人电影。这次主角变了样,还有不同的反派,汉斯就想给超人写一首特别有辨识度的主题曲。总得来说超级英雄就是一种象征,靠一己之力就能抵挡非利士人成千上万人的军队。在希腊神话中,有些人天生神力,所以大家才总是迷恋这种故事。而超级英雄电影就成了这个时代的化身,这些角色要比我们都更伟大。扎克在创作《蝙蝠侠大战超人》时候曾向汉斯和我解释过,我只能将这个故事打上我个人的风格,并用音乐诠释大家心目中的英雄。Mtime:你对后续的超级英雄电影配乐有什么想法?琼基·XL:有点像之前回答的超级英雄问题了。当你专注于这些影片时,你对续集有什么看法呢?我在参与电影创作时,续集根本无从谈起。如今看来电影拍的不错,可以说是美妙绝伦,但要是电影拍砸了呢?就不会有续集一说了。所以很难把未来的事考虑得这么周全,现实中你不过是只为一部电影努力罢了。当我和汉斯为《钢铁之躯》配乐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还会有这些电影出现,只有一部扎克·施奈德指导的超人电影。所以我们就专注于一部电影来做到极致,之后才发现“哦,咱俩要给超人大战蝙蝠侠的电影配乐了!”我们的感觉是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这样。Mtime:后续还会有《正义联盟》的配乐啊,还有为神奇女侠独立设计的电影。你有考虑把之前过创作出的主题曲会用到这些电影中吗?琼基·XL:当然你要考虑这些,但你还是得现实一点。把这些事放到一边,你要明白作为电影配乐方面的专家,有需要的话你可以把之前的配乐作品用到之后的电影中。从实用的角度是这样的。对于《死侍》的配乐以后会不会接着用?还有我们要怎么用?答案是有可能:你可以把任何音乐形式融入其中,并且与电影产生联系,但没必要和之前的电影配乐100%相同,因为电影不同了,故事和反派还有英雄在五年后都有所不同。
■音乐制作人到电影配乐大师的蜕变
Mtime:你在用来将配乐集结到一起时,有么有什么捷径和技巧?琼基·XL曾是位电音制作人琼基·XL:我觉得每个人都能用五首曲子记录一生,在每部你参与的电影中,将这些曲子发挥到极致,这也就造就了你的风格。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曲目有着不寻常的风格,他也会时常在新影片中精炼这些曲目。伯纳德·赫尔曼和恩尼奥·莫里科内同样如此。他们有四到五种方式进行和声或者创作旋律,每次会更为完美和精炼。所以要当你接到一部新片,发现其中有一幕,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去记忆中挖掘并扫描五个主题中有哪些是适用的。随后想出一些新的点子。所以你要熟能生巧,投入更多精力,就能变成这方面的大师。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你写的曲子会越早越好,这就是配乐家要在投入工作前打好基础的原因。纵观流行文化,你可能会觉得阿黛尔的首张专辑简直是天籁,当时她只有20岁。或者迈克尔·杰克逊在12岁就已天赋异禀。所以电影配乐也需要具备独一无二又面面俱到的天赋,并且要想做得出色就必然花大量时间来全盘掌握。Mtime:从电子乐制作人到电影配乐师的转变有多困难?要比我们所想的过程更为顺畅吗?琼基·XL:这个过程困难的很,因为在我进入电影配乐的行业后已经38岁了,很清楚自己的风格。也想过如何积极的打拼新事业,如何在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前行。我在这个圈子里经历过很多,和与想要盗取你成果的经理翻脸,有你背后搞鬼的唱片公司,各种这些破事。所以你可以想想有这种经历的人,获得过格莱美提名,还是相对容易转换到电影配乐中。你刚搬到洛杉矶的时候,雄心壮志地让大家来干一番事业。但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很快就认清这一点了。所以我决定从底层干起,作为其他配乐家的助理,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学习他们的工作进程、如何组织会议、如何组建团队、与片方之间的斗智斗勇、何时开口提要求。这些可能花了我十年的时间,最终我抽空做了一部自己的电影,人们还算接受,就接二连三地展开了工作。Mtime:回收你这些年的生涯,看样子你像是成了专职为华纳兄弟片方不断作曲的音乐家了。你是如何寻求合作机会的?是片方与你合作愉快后又招募你继续创作的吗?琼基·XL为多部电影配乐琼基·XL:虽然我不能称之为碰运气,但你要接二连三的合作是因为对制片人和导演的信任,其次才是片方。但难得的是我与扎克·施奈德合作后,又是乔治·米勒想让我参与《狂暴之路》,这次的片方又是华纳兄弟。因为这点,我与斯科特·库珀交流过,他想让我为《黑色弥撒》配乐,还是华纳的片子。事情更像是恰好发生的迷之巧合。但在其他片方也有这样的事,很明显《死侍》属于福斯,我还为一部由环球发行的传奇公司影片配乐。我参与过各种各样的电影,为狮门创作过《分歧者》,也为相对论公司创作过《偏执》。所以还有不少其他项目,但比较亮眼的几次都是在华纳这边,只是碰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