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佩尔新片《她》戛纳亮相有"奖相"

2016-05-22 09:10:09来源:时光网

《她》海报戛纳讯 久违的荷兰名导保罗·范霍文终于有了新动作,继2006年的《黑皮书》冲击金狮之后,如今他又携新片《她》向金棕榈发起了进攻。

此前,大多数媒体对于《她》的内心预设是一部类型片,而影片女主角伊莎贝尔·于佩尔这位三大电影节常客,也像玛丽昂·歌迪亚一样,让媒体审美疲劳提不起劲。没想到的是,当《她》于5月21日在本届戛纳电影节展映的最后一日亮相时,大部分“不看好派”都被“实力打脸”。

观影短评:被性侵却是喜剧!够颠覆吗?

伊莎贝尔·于佩尔在《她》中饰演的米歇尔自信、冷静,是一家视频游戏公司的老板,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女性。但是当电影一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却躺在客厅地板上,被一个黑色蒙面男人侵犯,一个戏剧化的开场。

在电影的前半段,这个被性侵的场景在米歇尔的脑海中重复多次,对于她来说,这种忐忑不安是对内心的恐怖袭击。但是她的本能反应并不是绝望,她选择把满地的碎玻璃扫起来,洗个澡,然后继续往前走。

遭遇侵犯的米歇尔她若无其事地生活,调整工作,和朋友的丈夫搞婚外情,帮自己不幸的儿子和他怀孕的女朋友买了套公寓,顺便还去探望了她那个跟小鲜肉同居的母亲。电影还隐晦地提及了米歇尔不为人知的过往,她的父亲是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这些背景构建了人物的内心黑洞,她选择不去报警。

但那个袭击她的蒙面男人用死缠烂打的匿名短信,和种种可怕的迹象表明他还会再回来。米歇尔决定自己寻找真相,周围每一个出现的男人都开始变得形迹可疑。

《她》根据菲利普·狄雍的小说《哦……》改编,有很多角色和情节线的处理,细节饱满,故事主人公米歇尔的生活因为这件突如其来的袭击,而变成了一出黑色喜剧。保罗·范霍文显然希望观众对于人物的命运有所担心,这些都是类型片里埋下的商业意识。

或许需要提一下保罗·范霍文拍摄于1997年的《星河战队》,他把一部常规的科幻片拍成了法西斯动作片。而《她》延续了这一颠覆精神。

本质上来说,《她》是一部跟强奸有关的喜剧,保罗·范霍文没有把一个被性侵的女性拍得凄凄哀哀,而是用带有喜剧色彩的穿插,让她面对自我。这部影片有讽刺幽默、有惊悚悬疑、看起来类型化十足,但它又绝对会推翻你所有对它的那些陈词滥调的想象,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表演也绝对配得上又一尊影后奖座。

直击现场:“我们的故事比超级英雄片有趣的多” 《她》记者会现场

5月21日中午,保罗·范霍文携伊莎贝尔·于佩尔、原著作者菲利普·狄雍等主创出席了《她》的戛纳记者会。对于自己这部新作,范霍文首先表示,看起来电影的开场是一次恶意侵犯,甚至在故事的发展中,被侵犯的女主似乎真的爱上了强奸犯,但这一切都是障眼法,她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来对付暴力。他还把这部电影与雷诺·阿的《游戏规则》相比较,称它们都是有悲剧、喜剧和紧张元素的电影。

范霍文表示,《她》比其他送到他面前的那些好莱坞剧本更让他感兴趣,众所周知,范霍文曾与好莱坞密切多年,但用他的话来说,好莱坞没有充分的自由,这些限制也让他当年决定回归故土。

如今谈起好莱坞,这位78岁高龄的老爷子依然直接犀利:“我找不到一部真正有趣的美国电影,真希望那些studio能拍些正常人的事,我们的故事比那些该死的超级英雄要有趣得多。”

范霍文还透露,影片原本准备在美国拍摄,但故事本身就发生在巴黎,而且他和制片人萨义德·本·萨义德又都认为于佩尔是影片女主角的绝佳人选,所以范霍文决定重新改编故事,并最终拍出了他的第一部法国电影,“巴黎和法国给了我伊莎贝尔,她只能存在于法国。”

于佩尔被视作本届影后热门人选《她》是以一个被性侵的女性故事为主线,在很多观众看来,女主角被强奸后的态度非常不寻常,甚至有爱上强奸犯的迹象,但原著作者菲利普·狄雍却在记者会现场表示,“一个女人爱上一个强奸犯不是电影想讲述的。我想讲的是,她试图不服从社会规则,她要自由,但令人恐惧的是,人们不喜欢女人有自由。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如何存在于世,镜子里的你到底是谁?这是我想表达的。”

于佩尔也同意这个观点:“这部电影最令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它不解释角色,而是展现他们对发生的事做出的反应。”对于自己这个角色,于佩尔也表示,“她并没有遭受什么强加在她身上的东西,她在控制局势,也因此这部电影充满神秘感。”

当被问到是否担心这部电影会冒犯别人时,于佩尔说:“这个故事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不是一个女人被强奸的声明,不会是那种发生在所有女人身上的事,只是一个个案。”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