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7 09:00:45来源:时光网
当《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遭遇系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低迷,《X特遣队》从万众期待到跌落神坛,《谍影重重5》票房和口碑纷纷哑火时,莱卡工作室的第四部动画长片《久保与二弦琴》以业界的高口碑成为北美暑期档近一个月以来惨淡局面中的一股清流。
对很多影迷来说,莱卡工作室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提到《鬼妈妈》《通灵男孩诺曼》和《盒子怪》的话,应该不少影迷会有恍然大悟之感。莱卡工作室虽然产出不多,但每部作品都能称得上叫好又卖座。工作室旗下的前三部电影,都是全球票房亿元俱乐部的成员,也都是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中的佼佼者。正在北美热映的《久保与二弦琴》与迪士尼的高分动画《疯狂动物城》在口碑上不分伯仲,前者早已在来年奥斯卡预定了一个提名席位。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动画工作室是如何创建的?为何在CG技术大行其道的市场浪潮中选择制作更加传统、更加费时费力的定格动画?莱卡的艺术家们对这一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动画形式进行了怎样的革新?下面我们将回溯《鬼妈妈》《盒子怪》等作品的幕后故事,揭开莱卡工作室的前世今生。
莱卡工作室创造的经典动画形象前世|莱卡工作室“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诞生
黏土动画之父威尔·文顿和他的工作室
莱卡工作室的前身,是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生水起的威尔·文顿工作室,后者由大名鼎鼎的定格动画大师威尔·文顿一手创建。
威尔·文顿现年69岁的威尔·文顿成名于上世纪70年代,他与搭档Bob Gardiner拍摄的黏土定格动画短片《星期一闭馆》曾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如今看来,影片制作略显粗糙,但这支仅有7分钟的视频却花费威尔·文顿和Gardiner两人数年时间,在自家地下室打磨出来的,而它的创意即便是放在现在也足够让人感到眼前一亮。
获得小金人让原本默默无名的文顿打开知名度,随后他与Bob Gardiner分道扬镳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文顿有着活跃的艺术细胞和创作热情,为了确保能继续创作黏土动画,他在工作室分设了动画和广告两个独立部门。广告部专门接手商业广告,挣点钱补贴动画部的文艺创作。在70年代末期,文顿先后拍摄了《补鞋匠马丁》《李伯大梦》和《小王子》动画短片三部曲。在创作过程中,威尔·文顿在一部聚焦定格动画制作幕后的纪录片中定义了黏土动画,并将这个名词(Claymation)注册为商标,成为工作室的专利,他也因此被人称为黏土动画之父。1985年,文顿拍摄出动画电影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黏土制作的动画长片《马克吐温历险记》。
威尔·文顿奥斯卡获奖短片《星期一闭馆》威尔·文顿在广告界的地位也不容小觑,他凭借奇思妙想创作出很多经典的广告案例。80年代他为加州葡萄干制作的黏土动画广告播出后迅速走红,还产生出一系列极具经济效应的影响力,一系列衍生广告、商品相继问世,甚至还有电视台以此推出了《加州葡萄干电视秀》。到了90年代,文顿为M&M豆巧克力创造出拥有眼睛和嘴巴的巨大黄豆和红豆,这两个经典形象直到现在还出现在M&M豆的广告和商品包装上。
威尔·文顿带领热爱动画的员工们一起取得了成功:工作室在成立初期每年收入只有5000美元,而到了90年代,年收入暴增至2800万美元。论其原因,在于文顿对艺术的执着和对新技术的敏锐嗅觉:无论商业广告还是艺术作品,文顿始终倾入着高水准的创意和制作;在90年初CGI技术逐渐成熟时,文顿又富有远见地设立了CGI动画部门,聘请20位电脑动画师,并将传统的定格动画和新兴的CGI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PJ公寓》是文顿首次涉足动画电视剧的成果,也帮助他拿到了两座艾美奖随着工作室名气越来越大,更多的影视从业者向威尔·文顿伸出了橄榄枝,这其中就包括好莱坞喜剧明星艾迪·墨菲。墨菲邀请文顿制作一部动画连续剧,那就是在1999年问世的《PJ公寓》(The PJs)。剧集采用了黏土+CGI技术的形式,讲述的是底特律市区内一栋公共住宅里居民的生活故事。隶属于派拉蒙集团的UPN电视台也在同年向文顿预订了一部定格动画剧集——《盖瑞和麦克》。威尔·文顿工作室接到两部电视剧大单,眼看着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就要来了,然而也因为这两部电视剧,工作室的命运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Nike创始人的“吞并”之路入主电视剧领域后,威尔·文顿工作室第一次尝试企业化运作,公司聘用了首位职业CEO,曾经在维京娱乐集团任职的Tom Turpin得到了这个职位。由于同时制作两部电视剧的压力过大,工作室的员工从100人扩展到400人。为了继续维持公司运转,Turpin打算对外寻求投资者,集资目标是500万美元。
Nike创始人跨界投资威尔文顿工作室,为后者解决了资金的难题威尔·文顿工作室的法律顾问Brian Booth得知其资金需求后,将工作室介绍给了他的另外一位客户——Nike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菲尔·奈特。这位已经坐拥上亿资产的富豪第一次来到工作室时,说道:“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回忆起Nike刚刚成立的样子。”于是他在1998年先为工作室注资300万美元,后来在另一位投资者突然退出的情况下,奈特又将投资追加到500万美元,并获得了工作室15%的股权。
虽然成功集资,威尔·文顿工作室依旧在后来的一系列打击下遭遇重创。工作室用了三年时间制作出43集《PJ公寓》,平均每集的制作时间长达3个月。虽然《PJ公寓》得到了三座艾美奖和一座安妮奖,可是在收视不及预期的现实下,剧集在2001年播出到第三季时就临时被砍,最后两集直到2003年才重见天日。另一部电视剧《盖瑞和麦克》更惨,在2001年播完第一季就短命夭折,UPN电视台也没有和工作室续订合同。然而祸不单行,2001年911事件让美国广告业走入低迷局面,本指着广告挣钱的威尔·文顿工作室再次进入瓶颈。
威尔·文顿和他创作的动画形象盖瑞和麦克的合影,电视剧《盖瑞和麦克》虽然口碑不俗,但是低迷的收视无法拯救工作室此时工作室前CEO Tom Turpin已经离职,迪士尼前主管Jeff Farnath成为工作室第二任CEO。Farnath上任后,先遣散了3/4的员工,工作室人数从400又降到了100人。深陷举步维艰的境地,威尔·文顿工作室不得不再次依靠对外集资来渡过难关,而他们这次抓住的救命稻草依旧是Nike创始人菲尔·奈特。面对工作室的第二次求助,奈特提高了价码,表示要得到更多股份,这样以来工作室的实际控制权就掌握在他手里了。
为了保住公司,威尔·文顿接受了菲尔·奈特的条件。2002年,菲尔·奈特第二次投资威尔·文顿工作室,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获得实权的奈特召集Nike的老将来任职工作室的管理层。失去决策权的威尔·文顿处处受人牵制,最终他在菲尔·奈特施加的巨大压力下,在2004年退出了董事会,离开了这个他一手创建的动画工作室。
2005年,“不差钱”的菲尔·奈特又为工作室砸下1800万美元的投资,并将其更名为莱卡(Laika)工作室。
莱卡工作室于2005年成立,取代威尔·文顿工作室,并享有威尔·文顿所创造的“黏土动画”的专利。莱卡这段成立的过往,在一些人眼中颇具争议。
今生|莱卡工作室“一波三折”的崛起
莱卡工作室作品回顾&展望
《鬼妈妈》由亨利·塞利克拍摄执导,影片不仅延承了塞利克一贯的哥特味道,还奠定了莱卡工作室的风格基础和制作标准。《鬼妈妈》不是一部仅以儿童为目标受众的流水线式动画,其充满想象力、令人细思极恐的故事,以及角色、背景中精致的细节,都让人叹为观止。小女孩在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梭让人想到了捷克定格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的《爱丽丝》。影片里鬼妈妈的纽扣眼睛也成为无数成人观众的噩梦。
有人评论称《鬼妈妈》是定格动画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其中一些桥段的确让人想起那个奇幻故事《鬼妈妈》制作预算是6000万美元,焦点影业负责影片在美国本土的发行,环球影业负责其在海外地区的发行,最终影片的全球票房收入达到1.24亿美元。这个成绩对于一部文艺氛围浓郁、个人风格明显的动画电影来说实属不易,何况这还是工作室的第一部长片作品。《鬼妈妈》最大的收益是在口碑方面,影片一经上映就得到了影评人和媒体的极大青睐,第二年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凭借《鬼妈妈》的广受好评,莱卡工作室的招牌也算一战打响。
时隔三年多,莱卡工作室第二部长片《通灵男孩诺曼》于2012年上映。影片中的主角诺曼是个超级僵尸迷,他拥有能够与死去生灵交谈的通灵能力。天赋异禀的诺曼成为小镇居民眼中的怪胎,而当被女巫诅咒的僵尸即将复活之时,他又成了唯一能够拯救家园的人。
《通灵男孩诺曼》延续莱卡工作室对动画的独特趣味,影片也是工作室失去亨利·塞利克后的第一部作品影片中丧尸、女巫、通灵等情节以及对《月光光心慌慌》等经典恐怖电影的惊喜致敬,延续了莱卡工作室对哥特、Cult元素重口味的热爱。如果说,《鬼妈妈》中带有的《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等作品的影子要归功于导演亨利·塞利克的话,那么莱卡工作室在离开塞利克后推出的这部《通灵男孩诺曼》,则将这种华丽哥特和暗黑古怪的风格继续巩固下来,输送到莱卡动画的血液之中。
《通灵男孩诺曼》和《鬼妈妈》一样,制作成本维持在6000万美元上下,2014年上映的《盒子怪》和最新的《久保与二弦琴》也延续着同样的费用水平。《盒子怪》根据艾伦·斯诺奇幻探险小说《这儿有怪兽》改编,虽然其内核是个童话故事,但是片中扭动的蛆虫和角色脸上红肿化脓的大包等等引起心理不适的画面,让人又一次看到了莱卡工作室的恶趣味。
《久保与二弦琴》虽然票房成绩不佳,但在高质量的制作和压倒性好评下,影片成为动画市场又一部良心作品最近上映的《久保与二弦琴》以日本文化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海边的小男孩久保无意中召唤了邪恶的怨灵,为了拯救家人他必须踏上一场奥德赛式征程的故事。莱卡在影片中首次尝试东方元素,也第一次展现史诗性的场景。就在人们认为《久保》也许会步入好莱坞老套冒险动画片的窠臼时,电影的成片最终为影迷打了一剂定心针:放心,这部影片依旧很哥特很阴郁——依旧很莱卡。
《盒子怪》和《通灵男孩诺曼》两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成绩都在1.1亿美元上下。如果按照票房需超过制作费用三倍才能回本的算法来看,莱卡的前三部作品显然还没有达到标准。《久保》的票房成绩甚至不及前三部作品,成为首映周末票房最低的莱卡电影,影片6000万美元的预算几乎无望回本。
莱卡动画电影就像盒子怪一样,覆盖着恐怖的外壳,却拥有童真善良的内核但对莱卡工作室来说,商业成绩可能总是排在第二位的。在这群动画艺术家心中占据首位的,应该是电影的质量和艺术性。从《鬼妈妈》到《盒子怪》,这些电影的高口碑早已让工作室被冠以“莱卡出品,必属精品”的美誉。《久保》延续了莱卡的不俗口碑,影片在烂番茄上好评率高达96%,Metacritic评分是84,甚至高于《疯狂动物城》的78分,IMDb上的普通影迷也给出8.4的平均分。《滚石》杂志的首席影评人David Fear评价影片时说道:“观众忍受了一夏天的超级英雄、超级反派、令人反胃的续集和重启,终于可以在《久保与二弦琴》中体会到真正的电影魅力了。”
行走在主流边缘的莱卡动画,在怪诞与黑暗的外表下却往往有着童真与美好的本质。它用一种严肃、阴郁甚至恐怖的方式彰显出故事中强大而深刻的主旨,让观众体验到与迪士尼、皮克斯等其他好莱坞动画作品截然不同的风格与魅力,这种剧烈的反差也是莱卡成功的所在。
未来几年,莱卡工作室将继续开发新的奇幻作品,特拉维斯·奈特分别在2011和2012年买入奇幻小说《原始森林》(Wildwood)和《小精灵》(Goblins)的版权。两部电影目前还没有公布档期,按照莱卡工作室的节奏,它们最快也要在明后年才能问世。
《原始森林》的插画,特拉维斯·奈特表示莱卡未来的作品不会光以孩子作为主角,成年人也会成为电影的主导角色,而《原始森林》就会是这么一部电影《原始丛林》原著出自美国乐队十二月党(The Decemberists)主唱Colin Meloy之手,故事的男主人公在弟弟被乌鸦掠走后,和两个朋友走进一片被视为有去无回的野生森林中,寻找失踪的亲人。《原始丛林》拥有如同《魔戒》一样宏大的奇幻世界,特拉维斯·奈特曾表示影片会有更多史诗性的场景和精致的角色,工作室也许会为其倾入更多的投资。
另一部《小精灵》根据2012年问世的同名小说改编,莱卡工作室将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动画导演马克·古斯塔逊合作,以3D和定格动画的形式将其搬上大银幕。《小精灵》的主角是一群坏脾气的嗜血精灵,故事中还会涉及到巨人、沼泽怪物、树精等等生物。
小精灵们暴躁嗜血,却自带着喜剧效果和萌点
莱卡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莱卡工作室每部作品的布景都搭建在工作室内部,这些如同真实世界等比缩小的微观场景由泡沫、木头、树脂等等材料组成。制作部门负责布景、角色和道具的制作,其中最耗时的往往是那些不容易被人关注的细节。比如《久保与二弦琴》中有一艘沾满树叶的木船,船上成千上万的树叶都是由设计部门一片一片制作出来的。
《久保》片场中那艘布满树叶的小船
定格动画需要实景拍摄,布景和道具要在拍摄之前全部完成,因此制作部门在拍摄前的12—18个月内就开始制作动画师所需要的模型。每一个角色设计、制作的过程大概会持续4—9个月的时间,而每个角色还要制作出多个副本以及不同的面部表情。
《通灵男孩诺曼》中僵尸的手部模型人偶的手指由于太过纤细,也成为最脆弱最易被损坏的部位。为了防止人偶在拍摄中手指断裂,制作人员会提前预备更多的手部模型。莱卡人物模型部门的负责人Georgina Hayns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做出140个人偶,那么还需要制作500双手部模型。”随着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也被运用到道具的制作中,这样以来影片的制作速度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道具和布景准备就绪后,电影进入实拍阶段。动画师通过绳索来控制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每微调一次,都要用摄像机捕捉下来。莱卡工作室的每一个动画师手头上只会负责一个场景。有时角色和场景会被分开拍摄,然后再通过数字技术将两组画面合成到一起。比如在一个场景里,主角正身处森林之中,而动画师每次只移动一片树叶和一根树枝,最后在电脑上组成整片运动的森林。制作《久保》时,27个动画师分工拍摄不同的场景,每个动画师每周的任务量是4.3秒的动画内容,而实际上他们每人每周只能完成3秒。
每个动画师仅仅负责一个场面,分工明确,图为《鬼妈妈》的幕后照以特拉维斯·奈特为首的动画师和决策者们虽然秉持着艺术至上的原则,却也会主动采用电脑技术。早在90年代初,威尔·文顿就已经开创出CGI技术结合定格动画的全新形式,这个传统一直在莱卡工作室中延续着,2009年的首部长片动画《鬼妈妈》就有电脑特效的辅助。电脑技术令莱卡动画中令人惊艳的画面成为可能,观众甚至完全看不出这些是定格动画,因为影片中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清晰,角色每一个动作也极其自然顺畅。
《久保》中的水纹都需要CGI技术的帮助《久保与二弦琴》是莱卡迄今为止最依赖于CGI技术的一部电影。电脑技术帮助影片完善水纹特效,并实现群戏场景。电影中有一幕久保向围观群众讲故事的场景,画面中大部分听众都是数字合成的产物。即使如此,制作部门也需要先做出角色模型,再由特效部将其扫描至电脑进行进一步合成操作。
定格动画的制作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用特拉维斯·奈特的话来说,就是“每一部定格动画都充满着各种不完美和失败,每个创作者都要面临源源不断的问题”。而莱卡之所以坚持践行定格动画的原因,也正像这位年轻的CEO所说的:“所有的不完美恰好让定格动画变得更加美好,让这些电影更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