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10:10:16来源:时光网
写在前面 年初的奥斯卡上,最佳男配角之争激烈呈白热化。提名者中有克里斯蒂安·贝尔(《大空头》)、汤姆·哈迪(《荒野猎人》)、马克·鲁法洛(《聚焦》),还有最大热门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奎迪》)。史泰龙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演技,作品本身的历史性和传承性更为广大观众这边博取了不少印象分。可就在最后的颁奖中马克·里朗斯杀出一条爆冷之路。凭借《间谍之桥》的表演,第一次提名便拿下了奥斯卡。不过奥斯卡这次没有看走眼,里朗斯虽然出场时间不长但其演技精湛完全配得上这份荣誉。
写在前面 里朗斯获得奥斯卡又并不意外,熟悉纽约戏剧的观众肯定会对他不陌生。他那一代最伟大的舞台剧演员,老辣的演技背后是2座英国劳伦斯·奥利弗奖奖杯,3项美国托尼奖最佳男主角的肯定。里朗斯事业青云直上,如今已是斯皮尔伯格的御用演员,同时还加盟了诺兰的新作《敦刻尔克》。马克·里朗斯的演艺生涯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半段献身舞台在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中徜徉;后半段转战银幕与斯皮尔伯格共同造梦。而这后半段,才刚刚开始。如今,他带着《圆梦巨人》又一次走进中国电影大银幕上。
青葱岁月 1960年春,大卫·马克·里朗斯·沃特斯在英国肯特郡出生,两岁那年便举家来到美国,接受这边的文化教育。里朗斯生长在书香门第,他的父母是威斯康辛大学的英语老师。里朗斯性格内向,总是很害羞。虽然快到6岁才学会说话,却早早展现出自己的演艺天赋。青年里朗斯在大学接触到了戏剧,并在1976年荣升主角,扮演了莎翁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从此开始了他的戏剧之路。1978年,他回到故乡英国,并在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开始磨练自己的演技。经过三年的锤炼,里朗斯在格拉斯哥公民剧院获得了第一个专业工作。
成家立业 马克·里朗斯开始在戏剧界展露才华,没多久便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一起巡演了,后来他扮演的哈姆雷特到美国巡演了两年。随后与育有两个女儿的克莱尔·范·坎彭合伙创立太阳马车戏剧公司并路演了莎士比亚最后的名作《暴风雨》。日久生情,1987年在排练话剧《流浪的犹太人》里朗斯开始同剧作家和作曲家克莱尔·范·坎彭约会。此时的坎彭已经离异照顾着两个可爱的女儿——朱丽叶特和娜塔莎。里朗斯与坎彭经过两年的交往,终于喜结连理,成立了温馨的四口之家。大女儿娜塔莎在2012年在一次航班上因脑溢血去世了,当时里朗斯在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筹备,因为这起突发事件退出表演,换由肯尼思·布拉纳替代。
戏剧表演开花结果 积累丰富舞台剧经验的里朗斯开始接触电影电视圈,虽然具有非凡的表演天赋,但他没有继续在影视界发展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戏剧上。对于戏剧的坚持钻研让他迎来了事业的小高潮。1993年,在皇后剧院出演莎翁名剧《无事生非》,里朗斯在剧中饰演了本尼迪克并对这个复杂内心戏的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忠实还原了莎士比亚的角色灵魂。里朗斯也凭借该剧赢下了个人第一座劳伦斯·奥利弗最佳男主角奖。里朗斯对于戏剧的贡献不单在表演上,1995年,里朗斯成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首任艺术总监。
戏剧事业获最高褒奖 2007年,里朗斯在伦敦出演《波音波音》,该剧改编自百老汇经典戏剧,是演出次数最多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法国戏剧。次年在百老汇复排了本剧,里朗斯也凭借《波音波音》赢得了托尼奖最佳男演员。舞台剧《耶路撒冷》中饰演的约翰尼·拜伦让里朗斯收到如潮好评,从英国火到了百老汇。该角色也为里朗斯在2009年赢得了多项表演奖,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劳伦斯·奥利弗奖和托尼奖。
里朗斯与莎士比亚 里朗斯精湛的表演离不开多年的戏剧经验,而他的戏剧离不开莎士比亚。从1995年开始里朗斯成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首任艺术总监,直到2005年卸任。期间他自导自演了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和《理查二世》并且会参与到每季的制作之中。甚至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还编排了一场名为《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同时,里朗斯不拘泥于单纯的莎翁剧,他也会搜罗世界各地的剧本进行改编。2013年,他将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推广到百老汇,依然选择了经典的《第十二夜》并且为他赢下了第三尊托尼奖杯。《第十二夜》里朗斯反串奥莉薇娅,这也成为他在戏剧舞台上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进驻影视领域 比起在戏剧界的风光,里朗斯开始在影视圈显得极其低调。作品寥寥,不过自身过硬的演技还是获得了多方的认可。1992年,里朗斯只出演了一集由基利士·麦根诺导演(《再见有情天》)BBC的长寿剧集《两世奇人》便获得广播时报奖的最佳新人头衔。2001年主演了《亲密》,本片赢下了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3年,出演BBC的系列传记片《达芬奇》为观众展现了这位绝世奇才的另一面。2005年,第四频道的电视电影《钦差大臣》中扮演了英国武器专家大卫·凯利荣获英国学院电视奖最佳男演员称号。
里朗斯与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非常欣赏里朗斯的才华。早在1986年,里朗斯曾被邀请在《太阳帝国》中出演一个角色,当时斯皮尔伯格对里朗斯说,“你可以退出我的电影,但你要在四个小时内答复我。”纵观之前里朗斯的履历,显然他的注意力并不在电影方面。里朗斯没有加盟,而是去出演了《流浪的犹太人》。但是这次交集让二人成为朋友,多年后斯皮尔伯格在观看完《第十二夜》后又萌生了请里朗斯来出演电影的想法。后来他找到了里朗斯,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角色。里朗斯经过几番游说终于接受邀请加入了老斯的豪华卡司。这部影片的编剧是科恩兄弟,名字叫《间谍之桥》。
大银幕•新战场 《间谍之桥》后,里朗斯加快了自己占领大银幕的步伐。斯导欣赏里朗斯的演技,里朗斯也称斯皮尔伯格为伟大的导演。这段英雄相惜的故事促成了一对银幕新CP,里朗斯紧接着又出演了斯导的《圆梦巨人》饰演了好心眼的巨人,接下来还会出演其将于2017年上映的《埃德加多·摩尔塔拉的绑架》。借着奥斯卡的东风,里朗斯还接到了不少片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大导克里斯托弗·诺兰潜心三年的战争片力作《敦刻尔克》。喜欢里朗斯的观众,明年大可期待。
经典影视角色·《亲密》 《亲密》或许是里朗斯之前在大银幕上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本片是法国导演帕特里斯·夏洛尔拍摄的首部英语电影,这部金熊奖作品与娄烨的气质相似,探讨了男性与女性的关系。片中包含了超过半个小时的情欲戏码,虽然里朗斯的身材远远谈不上养眼,甚至都不够好,可他平实的表演和亲民的身材给了观众一种心理上的亲密。没错,导演讲的故事说的就是我们自身。大尺度的戏码,也使得观众可以全方位体验里朗斯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经典影视角色·《达芬奇》 这部BBC的科普纪录片让里朗斯塑造了一个别样的达芬奇。里朗斯从达芬奇的青年时代一直演到晚年,充分展现了他对角色的驾驭。同时在这里达芬奇不仅是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科学家,还在里朗斯的演绎下又多了几分危险的味道。剧中用现代科技对达芬奇其中布下“陷阱”的手稿进行了破解,将羊皮纸上的设想变成现实,如金字塔型的热气球、进退自如的坦克车等,而这位天才巨人的睿智与风采则全部由里朗斯的表演来完成。
经典影视角色·《狼厅》 英剧《狼厅》的时代背景与里朗斯参演的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一样,但这部剧集给了里朗斯更多的发挥空间。本剧根据两届布克奖得主希拉里·曼特尔的热销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改编,讲述了亨利八世统治下的都铎王朝宫廷权力斗争的故事。深厚的戏剧底蕴赋予里朗斯更多的古典气质,他歪着头的画面像是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
经典影视角色·间谍之桥 《间谍之桥》是好导演好剧本加上好演员的三好影片。里朗斯用极少了戏份夺走了观众极大的注意力,甚至会有观众为他鸣不平,为什么这么好的表演时间这么短?成功的表演背后是里朗斯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他的表演非常注重细节,在《间谍之桥》中他准确地模仿出了鲁道夫·阿贝尔不协调的口音,因为阿贝尔长期在苏格兰学习,回到莫斯科后说英语时保留了口音。
经典影视角色·《圆梦巨人》 在与马克·里朗斯拍摄《间谍之桥》的第一天,斯皮尔伯格就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心目中的“圆梦巨人”。这是里朗斯第二次与斯皮尔伯格合作,也让他赶了一回潮流。与以往的表演不同,片中用动作捕捉技术来纪录里朗斯的面部细节。虽然里朗斯的身形与巨人不相符,不过按照斯皮尔伯格对他的信任,“他是最伟大的舞台剧演员之一,而且不仅仅是镜头里,镜头之外的马克真正打动了我,我知道没什么是他做不到的,”那么里朗斯将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