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1 15:53:22来源:时光网
身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中”存在感“最弱的一部候选影片,《赴汤蹈火》完全不像其他竞争对手一样有足够的话题热度、耀眼的俊男美女,或者让你哭个不停的爱情故事,但是这并不妨碍它被称为“近年来最好的西部片”或者“《热天午后》之后最好的银行抢劫片”。
《赴汤蹈火》预告片这部被分级为R,充满暴力粗口,最终“恶人”还没有得到恶报的西部片多少会让人想起十年前的《老无所依》。相较于科恩兄弟的激烈戏剧性和风格化,《赴汤蹈火》则平淡了很多——《老无所依》中的老牛仔还能一边在刀尖上舔蜜,一边怀念自己父辈们的光辉岁月,到了《赴汤蹈火》当中,当代的西部牛仔们,却只能在破破烂烂的村镇银行里逞逞威风。这正是影片最终述说的无奈现实,牛仔们的时代早已过去,而美国西部的“伪牛仔”们,只能用曾经的不羁精神,来和这个不再相信英雄的世界抗衡。毕竟,这就是牛仔们的末日。
牛仔的挽歌走投无路的兄弟俩打起了抢银行的主意《赴汤蹈火》的故事并不算复杂,坦纳·霍华德(本·福斯特饰)和托比·霍华德(克里斯·派恩饰)兄弟两人,一个是刑满释放的前科犯,一个是和妻子离婚的落魄男人,在现代社会当中属于十足的“loser”。走投无路的他们最终打起了银行的主意,套上滑雪面罩,握着两把手枪,加上只抢散钱的策略,让他们屡屡得手。而负责追捕他们的警探马库斯(杰夫·布里吉斯饰),也并不是多么英姿飒爽的正义使者:濒临退休、孤身一人,整天只能和印第安裔的搭档Alberto(吉尔·伯明翰饰)打打嘴炮消磨日子。影片当中对抗的正是这样两方人物,他们都身处社会底层,都在糟糕的生活当中苟且求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西部牛仔们的“后代”,然而却都和我们印象中的牛仔相去甚远,影片展示的是一幅曾经辉煌的西部如今萧索的景象:牛仔们变成了在银行抢劫零钱的小贼,警官们则成了大腹便便邋里邋遢的老人。这样的对比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影片不会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西部枪战片,而是一场对于“西部不再”的悲情感慨。无论霍华德兄弟与马库斯谁赢谁输,西部都是已经消失的了。托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并不领情的儿子前方有剧透!!回到影片的主人公,坦纳和托比确实只是小贼,他们走上亡命劫匪的道路并不是像约翰·韦恩式的牛仔一样想要惩恶扬善,也不像黑帮片中的大盗想要借此扬名,他们只是想要抢到足够的钱来赎回即将被银行没收的农场——无比世俗,也无比现实。他们想要留下农场,因为这是他们母亲的遗产,而托比想要将它继续留给自己的儿子。这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设置:西部荒野中的一片农场,这对于牛仔们如同精神家园一般的存在,托比苦苦想要捍卫的东西,在他年幼的儿子还不知道地下有能让他们日进斗金的石油时,只换得儿子一句“我要一个农场有什么用”。这声嘲讽无疑不仅仅是指向托比的,也是指向已经被人遗忘的西部精神和西部片们。影片在这样的叙事当中,画出了一个无法修补的怪圈。父辈用尽一切努力,哪怕牺牲生命——正如影片当中坦纳最后的结局那样——所保护下来的,对于晚辈来说是已经无用的累赘。传统与现代的撕裂从来不是电影中罕见的主题,但是当曾经的牛仔精神也被现代化的世界所抛弃的时候,西部,就最终成为了一首无人应和的挽歌。服务员奶奶的出现“很不西部”《赴汤蹈火》从一开始人物的出场就为影片的这种最终主题奠定了基调,霍华德兄弟在抢劫银行时遇到的絮絮叨叨的中年妇女,以及马库斯一登场就开始吐槽搭档和他穿一样颜色的衬衫,这些喜剧桥段最大的作用,无非正是摧毁了西部片惯例当中的严肃气氛。无论劫匪还是警察,或许只能被世界所戏弄,或者只能以不正经的态度戏弄世界。影片并不吝于在这个充满悲哀的故事当中植入喜剧的因素,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笑点的存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这些时过境迁之后西部的男人们,空有一身野性与血气,却永远无法像他们的祖先一样策马扬鞭。事实上,影片中从不同角度在不断地强化霍华德兄弟与牛仔们之间的“不同”,从他们每次抢劫之后都要将汽车——对应着牛仔们的马——挖坑埋掉,到抢劫得手后还得去赌场洗钱,从坦纳不忘了勾搭旅馆服务员共度春宵,到他用轻型机枪这种武器来打退了追击他们的小镇居民,甚至他们还要靠律师和银行来处理农场交接的各种问题——这一切反类型的元素设置,正如影片当中,马库斯最终以背后放冷枪这样极度“非牛仔”的方式杀掉坦纳一样,在三个主要人物身上建立起相似的矛盾性。马库斯背后放冷枪的方式“非牛仔”他们都是西部的遗民,他们头上带着牛仔帽,腰中别着左轮枪,然而却都无法像真正的牛仔一样光明正大地扣下扳机;他们不讲道义、不讲公平、不讲尊严,因为所有这些在西部拓荒时代的牛仔们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在如今这个社会当中已经一文不值,他们只能不断在生活的夹缝中辗转腾挪,不择手段。正因为如此,《赴汤蹈火》在看似的警匪关系背后,实际上对立的双方并不是劫匪与警察,托比与马库斯在影片结尾处以心知肚明的方式握手言和,在某种意义上,正应和了他们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旧时代的弃子,他们一个努力捍卫家庭,一个努力捍卫正义,却都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无非只是时代变迁当中的小小玩笑。
贫穷与爱西部从来都是淘金者的圣地,从来都是自由与平等致富的最佳去处,然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德州小镇却并非如此。尘土飞扬的街道,老旧的酒吧和饭店,民风剽悍的居民——不,并不是整个西部都是这样,当然西部有繁华的都市、现代化的建筑、财富和权利的聚集,但那些都不在这里。在这个遥远的小镇上,我们所看到的西部与老式西部片中没有什么不同,而这正是影片所隐约指出的现实。
导演大卫·马肯兹深得西部片精髓霍华德兄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赎回农场,只能选择抢劫银行来筹钱,而这一切事情的起源,都在于银行的信贷机制怂恿他们的母亲用农场做了抵押,以图获得农场,以及这片土地下埋藏的石油资源。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至少在霍华德兄弟看来正是如此,银行用复杂的金融诡计来骗走了农场,剥夺了他们的一切。正如托比所说,这一切,让他们身上流着贫穷的血液。
在整个西部开拓史中,远道而来的淘金者们、牛仔们、平民们,在这里浇筑和成就了他们的美国梦,但是几十年后,这些成果都被银行家一点点压榨殆尽。在霍华德兄弟的犯罪行为背后,正是一场平民们的“革命”,在被银行家们剥夺到一无所有后,他们所拥有的,只有一只手枪和几发子弹。而且更具象征意义的,是霍华德兄弟选择抢劫的银行,正是抵押了农场的银行,“抢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这成了影片中对于冷血的金融资本的最大嘲讽。而《赴汤蹈火》事实上讲述的,正是西部开拓时代的后人们,从银行家的手中重新打造黄金时代美国梦的故事。
托比与马库斯在影片结尾心知肚明地握手言和影片的结尾,托比用从银行抢来的4万美元还清了银行的债,收回了农场,并且在农场里开采出石油,每个月有5万美元的巨额收益。其中的意义不言自明:真正有价值的是那片土地,和在那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们,而逐利又虚伪的银行家们,只是闻着腥味而来的吸血寄生虫。影片借由这样的结束,重新回到了最初的美国精神要旨上来。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荒凉的,被资本家不断压榨的西部,影片不忘了赋予影片中的人物最饱满的感情深度。托比制定了详细的抢劫计划,从抢劫,到洗钱,再到把钱存进银行以洗脱嫌疑,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两个儿子留下一份家业。而坦纳,他没有理想没有牵挂,唯一的亲人正是弟弟托比,所以他也将所有的努力都献给了托比。兄弟二人在影片中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争吵、抱怨、责怪。直到最后分别之时,坦纳唯一一次对弟弟吐露真情,也不忘戴上墨镜,别开头,才说出那句“我爱你”,随后又立刻恢复到玩世不恭的模样,“赶紧滚吧”。
兄弟情深这一幕短暂而感人,或许对于兄弟两人来说,彼此都深知一别就是永恒,而两个西部男人之间固执的骄傲让他们连一个拥抱也做不出来,只能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和对方告别。在全片按捺不表的情感背景下,这一幕最终催生出爆炸性的情感,坦纳,这个放荡不羁的浪子,最终交给了自己的亲人一个温暖的回应。正如当托比问他为什么愿意参与这一切时,坦纳回答:“因为你开口了”。这样蜻蜓点水般的情感表达在影片当中成为动人心魄的高光之点。
同样的情感也在他们的“同类”马库斯那里得到印证。在一路追捕霍华德兄弟的过程中,马库斯和印第安裔搭档之间从来都是互不相让,甚至不乏以对方的种族来大开玩笑。甚至在搭档临死前一秒,他还在调侃让他拿着印第安战斧去解决坦纳。但当看到他倒在坦纳的枪下,马库斯一时间连声音都无法发出,之前所积攒的所有情感在这瞬间喷薄而出,也化成了他随后哪怕用“不道德”的方式也要杀掉坦纳的动力所在。
Alberto死后 马库斯情感爆发了在冰冷的现实当中,坦纳、托比和马库斯,都无疑代表着最纯粹的德州人,最纯粹的西部精神。而也正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这种纯粹精神,让他们成为了这个现代西部片中的异类,让他们一个丧命、一个成为罪犯、一个无奈退休。然而,影片也用他们在关键时刻所流露的温情来作为安慰,将银行家和资本家所控制的西部剖解开来,从中找到细微的人情冷暖,为这场赴汤蹈火的旅程增添一点暖意。
从整体意义上来讲,《赴汤蹈火》仍然是一部优秀的西部片,只不过如今的西部今非昔比,正如当今的牛仔也不再骑着马面对横飞的子弹,他们面对的,是比子弹军刀更加残忍的对手。或许是现代化带来的冷漠,或许是银行家的盘剥,或许是逐利的诱惑,牛仔们——如果还有的话——还在苦苦守护着象征自由和无限可能的西部世界,而这一切,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呢?影片当中托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夺回了农场。他失去了哥哥,而为的是给那两个或许根本不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孩子们留下一些东西,这一切值得吗?托比与马库斯最后挥手告别,在他们的背后,那片牛仔们曾经奔驰过的农场上,现在耸立着钢筋铁壁的石油挖掘机。或许西部,已经确确实实迎来了它的末日。
奥斯卡策划之《爱乐之城》:《爱乐之城》追梦炼成记 从不切实际的电影梦到好莱坞颁奖季大赢家
奥斯卡策划之《月光男孩》:毒品、性取向与男孩成长之路 奥斯卡热门《月光男孩》全解析
奥斯卡策划之《血战钢锯岭》:《血战钢锯岭》是抗日神片? 那是你不知道背后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