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策划之《雄狮》:漫漫寻家路

2017-02-23 15:05:24来源:时光网

今年第89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上,《雄狮》并不算热度最高的影片,不如《爱乐之城》提名多、影响力大,不如《月光男孩》话题性强,甚至不如《海边的曼切斯特》走蓝领阶级文艺治愈题材讨巧。而在知名度上,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雄狮》可能亦不如《降临》和《血战钢锯岭》,这两部影片虽然可能不是获奖大热,但却在商业上获得了的成功。(最新消息:影片将引进到中国内地。)

然而,即使没有被过多关注,《雄狮》还是不显山不露水地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摄影六个奖项的提名,在之前的金球奖上,也获最佳影片、最佳配乐奖的提名,演员戴夫·帕特尔和妮可·基德曼分别获最佳男、女配角的提名。值得一提的是,戴夫·帕特尔还获得了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奖,此次加入奥斯卡最佳男配的竞争中,为奖项的归属增添了一次悬念。

《雄狮》预告片影片改编自畅销书《漫漫寻家路》,讲述了作者萨罗·布莱尔利个人真实的一段经历。5岁时的萨罗在印度走失,随后几经辗转被澳大利亚一对夫妇领养,25年后,成年萨罗通过谷歌地球找到了自己的家,回到家乡与母亲相见。不同于《月光男孩》和《隐藏人物》中突出且锋利的种族、性别话题表达,《雄狮》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更迎合一般意义上保守奥斯卡的既定口味,它十分准确的传达了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移民话题,站在一个更高的视点上,以真实事件去关注印度走失儿童的现象,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并将落脚点放在普世化的亲情描述,赚人眼泪,可谓面面俱到。

作为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2016年力推的一部影片,《雄狮》的提名再一次说明了公司强大的公关能力。 近两年来,韦恩斯坦在奥斯卡上收获平平,2014年的《模仿游戏》、2015年的《八恶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方面说明奥斯卡口味近两年可能有所转变,另一方面也再次让人反思韦恩斯坦公关手腕的有效性。这次的《雄狮》在制片策略上有所变化,是否能够在奥斯卡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分一杯羹,也许影响着韦恩斯坦公司下一步的计划。

印度男孩25年的归乡之路《雄狮》最大的看点,或者说最具感染力的部分乃是对于真实事件和人物的还原,《雄狮》最大的看点,或者说最具感染力的部分乃是对于真实事件和人物的还原,影片原定采用原著名《漫漫寻家路》(A Long Way Home),上映时更名为《雄狮》。片名“雄狮”来自于萨罗对自己名字的误读,他真正的名字不是Saroo而是Sheru,后者正是“雄狮”的意思。书中,作者萨罗·布莱尔利在经历了艰难的寻找终于达到家乡时这样写到:“在一个新的家庭,用一个新的名字,在半个世界以外的地方长大,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与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再次相遇。然而现在我在这里,站在我曾经长大的地方——印度的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中贫穷地区偏僻角落的一个破败的房子前,却发现如今已经无人居住,它是空的。”这段几乎能激起所有人乡愁的话十分具有感染力,而这也成为影片成功拍摄的先决条件。影片比较真实的还原了萨罗·布莱尔利的这段经历,大致分成了两个部分来讲述其幼年时的走失和成年后对故乡的寻回,对于书中所讲到的萨罗孤儿院的经历、约翰和苏夫妇领养的另外一个印度孩子Mantosh、以及对于谷歌地球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都保留了下来。原著的作者、真实事件的当事人萨罗·布莱尔利也参与到了剧本的编写当中,相信这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布莱尔利一家不但出现在影片结尾的影像中,更是被剧组邀请参观影片在塔斯马尼亚的拍摄过程.《雄狮》导演加斯·戴维斯《雄狮》导演加斯·戴维斯此前曾参与执导BBC出品的剧集《谜湖之巅》,在这部大银幕处女作他表现出一定的执导水准。为了尽可能避免原著中过于线性的故事讲述方式,戴维斯在小演员Sunny Pawar的部分尽可能减少对白去呈现,并且在后半段使用了交叉剪辑,对照成年和孩童时代的萨罗,并且让其哥哥的影像以梦境、幻觉的形式出现,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形式。戴维斯声称从Sunny Pawar身上发现了卓别林的影子,在片中,他确实将小演员塑造的可爱灵动,虽然没有太多对白,但这依然成为影片中最为精彩闪亮的部分。

戴夫·帕特尔和妮可·基德曼有望冲奥

戴夫·帕特尔承担了《雄狮》后半部分大部分戏份,饰演成年后开始试图寻找家乡的萨罗,在片中贡献了不俗的表现,获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出生于1990年的戴夫·帕特尔2008年在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饰演男主角杰玛·马利克,获得极高的人气和关注度,迅速蹿红,接下来在青少年连续剧《皮囊》中饰演一个英国籍的巴基斯坦少年。

戴夫的父母为出生在肯尼亚的印度人,他自身的种族背景使其具备了饰演《雄狮》中成年萨罗的天然优势,然而,和他之前的角色相比,此次萨罗的形象突破了符号化的设置,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戴夫本人都尽量在片中为人物涂抹掉猎奇的元素,而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和现实生活中的萨罗更为贴近,戴夫续上了胡须,花了大量时间在健身房健身,并且练熟了一口澳大利亚口音,现在看来,最终呈现的影片中他对自己的演技做出了一定突破,表演较为突出,能否最后摘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殊荣,依然值得期待。

另一位值得注意的演员就是妮可·基德曼,她在片中饰演萨罗的养母苏·布莱尔利,同时凭借这一角色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这也是她继2011年《兔子洞》提名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后再一次上提名名单。此次出演《雄狮》对妮可·基德曼来说可谓对自己“身份”的一个找寻,一方面祖籍澳大利亚的她这次得以在故土出演电影,另一方面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出演收养孩子的养母角色,我们都知道她在现实生活中收养了两个孩子,这两个方面都促成着她对这个角色的塑造。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苏亲自挑选了妮可·基德曼来作为自己的饰演者,两位女性在交谈中发现她们都是深爱着孩子的母亲,并且对于收养的孩子都给予平等的对待。妮可在片中也有的较重的戏份和不俗的表现,尤其是面对另一个被收养的问题孩子时,她演出了女性独有的坚持和伟大。

近几年在《龙纹身的女孩》、《卡罗尔》等片中有着惊艳表现的鲁妮·玛拉也参演了本片,在片中她饰演萨罗的女朋友,在他找寻家乡的过程中给予关心和帮助。她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原型,是根据萨罗·布莱尔利的几个女朋友综合创作出来的人物,即使戏份较少,鲁妮·玛拉还是为影片提供了卡司上的筹码。事实上,接到影片邀约时她正准备度假,然而在看到剧本后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仅仅读了很小的一部分就感受到了这个剧本的强大和感人,在跟导演聊了2分钟后,我就知道自己即将和他一起工作。”接下来她还会与导演加斯·戴维斯继续合作《抹大拉的玛利亚》,影片预计2017年上映。

视听风格助攻制作水准

《雄狮》整体而言具备了韦恩斯坦公司一贯的精良制作路线,虽然在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中略显保守,但其优美且有质感的摄影和灵动的配乐为影片增色不少,体现出一定的成熟度。为影片掌镜的是格雷格·弗莱瑟,这位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摄影师不但将《雄狮》澳大利亚的拍摄部分,尤其是外景处理的恰如其分,更在印度拍摄的段落用强烈的暖色调制造出温馨的感觉,并制造出纪录片般的质感,和小演员Sunny Pawar的表演相配合,令人印象深刻。此前他曾担任简·坎皮恩《明亮的星》、凯瑟琳·毕格罗《猎杀本拉登》的摄影指导,凭借后者获第7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奖。此外,他还担任《白雪公主与猎人》、《狐狸猎手》等片的摄影,2016年在中国上映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也是由他掌镜的。格雷格·弗莱瑟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摄影风格,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驾驭多种类型的影片,这次的《雄狮》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次突破和进步,接下来他还会继续与加斯·戴维斯合作新片《抹大拉的玛利亚》。此次同格雷格·弗莱瑟一起竞争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还有《降临》、《爱乐之城》、《月光男孩》和《沉默》。此外,影片的配乐也提名奥斯卡,片中大量有着印度地域特色的配乐和歌曲让人记忆犹新。你可能不知道的《雄狮》幕后1.据制片人Pravesh Sahni称,为寻找幼年萨罗的扮演者,他们找来了4000多个印度男孩为这一角色试镜,最终选择了Sunny Pawar。2.8岁的小演员Sunny Pawar原本无法出席美国首映,因为他被签证被拒,经过制片人的安全保证之后,他和爸爸才得以来到美国。3.这部影片是Pawar的大银幕处女作,他在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并不会讲英语,通过和他剧中的养母妮可·基德曼一起玩板球而完成了初次合作。4.影片的最后一幕是戴夫自己拍摄的,这也是他第一次拍摄电影中的镜头。5.戴夫最开始的试镜持续了6小时之久,制片人担心,选择他饰演一个印度裔的主角有点太过于显眼了,本片的选角可能也耽误了戴夫其他角色的参演机会,他为此拒绝了很多影片的试镜邀约。6.戴夫在很多场戏的拍摄中感到不安,因为他饰演的成年洒落要在塔斯马尼亚的海滩游泳冲浪,而这些地方实际上是很多鲨鱼的聚集地。7.为了塑造好自己的角色,萨罗母亲的饰演者Priyanka Bose去拜见了萨罗·布莱尔利现实生活中的亲生母亲母亲,她告诉她:她已经被村民劝说了很多年要她搬家,但是她从不放弃希望,相信有一天儿子会回来。8.现实生活中的萨罗和养母苏在影片纽约映前发布会后接受了采访。9.谷歌地球不但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萨罗·布莱尔利找到了家,更帮了剧组大忙,通过对相机拍摄的场景给予技术支持,谷歌为剧组节省了大量制作视觉特效的预算。10.在印度,每年有超过8万名儿童走失,在街道上有超过1100万儿童流离失所,随着这部电影的上映,制片公司会拿出一些利润来为这1100万印度街头的孩子提供经济支持。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