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美国刺客"摆脱"少狼"标签

2017-08-19 09:40:00来源:时光网

洛杉矶讯 短短几年时间,迪伦·奥布莱恩已经成为好莱坞最有前途、最抢手的演员之一了。MTV电视台的电视剧《少狼》让他刚一出道就俘获了大批青少年影迷,后来他在电影圈也表现得越来越好,从主演《第一次》这样的独立电影开始,到《实习大叔》里当配角,一直发展到《移动迷宫》这样系列电影里担纲主角。这些电影作品充分体现出了他的演技和迷人魅力,不论是喜剧片、剧情片还是动作片,他在其中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移动迷宫》剧照

最新作品《美国刺客》是奥布莱恩从青年偶像向成熟演员迈进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他在片中饰演一个因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创伤而变得鲁莽易怒的年轻人,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导师,在导师的帮助下,他把复仇的怒火用到了正途上。 奥布莱恩在本片中与迈克尔·基顿、桑娜·莱瑟还有泰勒·克奇等人一起合作,他用自己的演技诠释了一个成熟且复杂难懂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潜力。《美国刺客》剧照

近日参加了《美国刺客》在洛杉矶举行的媒体日,并对奥布莱恩进行了采访,他说到了自己第一次出演这么成熟的角色所遇到的挑战,除了向我们讲述他饰演的Mitch Rapp的故事以外,奥布莱恩还非常直率地给我们讲述了拍摄《移动迷宫:死亡解药》时所遭遇的事故,以及修养身体的那段经历对他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Mtime:《美国刺客》中你的角色经历过可怕的创伤,所以他会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倾向,当你接到这样的角色时,你觉得最容易找到的切入点是什么?

迪伦·奥布莱恩:你对角色的描述很准确,我就是被他身上的这种特质所吸引的,我喜欢他的成长曲线。我觉得他的经历很有看头,尤其是想到当下社会中很不幸的现状,到处都弥漫着恐惧,时不时就会发生恐怖袭击。虽然这样的角色并不罕见,但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人们看多了他成熟的样子,却很少看他年轻时的故事,比如他是在什么背景下长大的,是什么经历造就了后来的他,是什么在左右他的选择?

《美国刺客》剧照一开始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些东西,我觉得很好看,而且我跟导演迈克尔·科斯塔多次讨论过剧本,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打算怎么拍。这个故事可以说处在灰色地带,并不能明确分出是非黑白。很多人都喜欢推卸责任,但我刚好相反,迈克尔跟我的想法一样,我俩对剧本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我就签下了合约,只要我们能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能正确地表达观点,我就会出演。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经历了一年的修养之后,我觉得自己跟导演特别合拍,我很难想象自己可以这么快就重新开始拍戏,我觉得自己根本没准备好。但我实在放不下这次机会,结果这个角色就成为了我了解得最深的一个,我真的理解他的做法,也知道他的经历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Mtime:他们有没有因为你的经历而去调整角色受伤的桥段?哪怕只是为了让你更容易产生情感认同?

迪伦·奥布莱恩:完全没有。Mitch在片中受的创伤很明显是另一回事,而且是非常悲惨的。他被人打中好几次,自己活了下来,女友却被杀死了。不过因为受伤的经历,所以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有更深层的意义,我不是单纯地去考虑该如何表演,或者去理解创伤会对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从演员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是更深入的。

Mtime:他的目标在电影开头不久就实现了——其实有点别人替他达成目标的感觉。在你看来,Mitch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呢?

迪伦·奥布莱恩:我看剧本时觉得他在事件发生之后就一直想着要复仇。但在他潜意识里寻找的是治愈自己,停止痛苦的方法。他心里有太多痛苦、愤怒还有恐惧,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实现目标的方法就是一面用复仇做动力支持自己前行,一面又把自己孤立起来。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经历过创伤角色的标配,他认为自己实现目标后就会痊愈。但他根本没机会完成自己的目标,从某种程度而言,别人夺走了他的机会。但我觉得这种痛苦其实没必要消失,而且它也不会消失,会一直缠着他。《美国刺客》剧照

他纾解痛苦的方式又有点偏,我觉得他从完成自己复仇目标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学着了解自己,而且当时他也没有太多选择,要么就进监狱,要么就听导师的。我觉得经历了那么多,他终于明白痛苦是甩不掉的,但他还是能做些努力,至少可以阻止这样的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所以他选择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所经历的痛苦会一直留在心里,但他可以把这种痛苦当成努力生活的动力而不是一味想着复仇,不断寻找那个永远也找不到的答案。

Mtime:Mitch身边有两位很有趣的导师,分别由迈克尔·基顿、桑娜·莱瑟扮演,你们是如何培养默契的?

迪伦·奥布莱恩:这是剧本的功劳,人物本身就塑造得很成功。Kennedy招募Mitch是因为她能看到他的特质,他的与众不同,还有他所经历的过去,他的动力很强。

Mtime:还因为他没经历过正式的军队训练。

迪伦·奥布莱恩:非常正确。但这就跟Hurley的想法有冲突了,他不想要一个易怒又很情绪化的愣头小子。他觉得Mitch就是个麻烦,这小子一定会给他捅娄子,搞不好还会害死大家。当你在实战中有队友倒下时,你不能去把他们弄回来,只能自己跑。故事中有很多像这样从道德上很难说清楚的选择,我看剧本的时候就很喜欢这样的设置,电影的立意深刻又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而且都在某种程度上不认同别人的立场。

Mtime:斯科特·阿特金斯很厉害。

迪伦·奥布莱恩:绝对的!他太牛了!

斯科特·阿特金斯Mtime:你在电影里把他打得很惨,拍摄时你会觉得压力很大吗?他在现实中的实力可是很强的。

迪伦·奥布莱恩:完全没压力。你见过他吗?我跟斯科特拍的那场打斗戏份是我在这部电影里的第一场动作戏,特技指导坚持让斯科特跟我拍第一场,当时大家还在帮我从事故的阴影里恢复,所有人对我都小心翼翼。《美国刺客》打斗片段

斯科特在现实中是一位很出色的武术家,而且他已经有很多年的动作戏经验了。所以大家觉得第一场动作戏让我跟他对戏会比较好。我是第一次拍动作戏,跟他对戏的时候我好像放下了防备心,整个人的状态很舒服,他非常老练,就算我做错了动作也不会伤到他。他人很不错,特别聪明,很好相处。斯科特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不过我见到他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哦,太好了,在电影里我要把你狠揍一顿,这太可笑了。”他说,“没事儿,能拍好的,放心。”。他人真的很好。迪伦·奥布莱恩和斯科特·阿特金斯

Mtime:导演迈克尔抓拍到你被另一个角色刺激到的时候眼睛在抽动,你是有意这样演的吗?

迪伦·奥布莱恩:不,我完全不知道,每次我看到那一幕都觉得不可思议。

Mtime:其实这也不是手到擒来的演技对吧?

迪伦·奥布莱恩:没错,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我确定那场戏只拍了一条,迈克尔立刻就说,“行了,拍下一场吧。”我还问他要不要再来一条,他说不需要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演的,我连回放都没看。我觉得当时我潜意识里跟角色融在一起了。拍那场戏的时候我觉得很不放松,很紧张,这场戏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我希望能好好完成。我觉得演员们专注在角色里,甚至陷入其中之后就会有这样的状态,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一些动作。

《美国刺客》片段:打斗场面刺激Mtime:你提到一点关于那次事故的经历,修养恢复的这段时间你有哪些领悟呢?那次经历对你在事业方面的考量有什么影响吗?比如你如何去理解角色?如何选择作品等等?

迪伦·奥布莱恩:那段恢复的时间——不能说是休息,但却是我当演员之后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不工作。我有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很多事,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阶段,事业的发展,还总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演戏。某种程度上你真的会觉得自己被打倒了,这种感觉会持续很久,而且会在心里留下伤痕——这是没法自己控制的。有段时间我简直不敢去想自己在片场拍戏的样子,这种畏缩的感觉吓到我了,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什么时候才能好转,你要做很多努力才能把自己从负面状态里救出来,但其实这个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

Mtime:听起来你的身心两个层面都需要恢复是吗?

迪伦·奥布莱恩:当然!后来我总算想通了,我意识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昂头迎接挑战,我要尽快恢复状态,回到片场拍戏。这个决定很明智,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在我已经向前看了,我的事业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以前的我总是跟“少狼”连在一起,从来没有真正的自由选择权。我不清楚未来的路,现在摆在眼前的事业道路让我觉得既兴奋又紧张,但我知道未来会很酷,很有意思。我想跟优秀的电影人合作,我知道自己想演什么样的作品。现在的我更自由了,尽管尝试新的东西会带来挑战,但我很期待——我很高兴自己的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很庆幸自己还能工作,很棒。

《美国刺客》海报:奥布莱恩演绎生涯进入新阶段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