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1 19:51:09来源:时光网
4月还没结束,今年已经有5部电影在内地影市拿下了10亿甚至更高的票房。10亿票房似乎已经成为了卖座大片的一条标准线。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制造出票房10亿+的电影呢?
4月21日,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官方论坛,“凤凰网大影响”之“如何挺进十亿级票房”主题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无限自在传媒董事长朱玮杰、红色果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岳翔和演员尹昉出席了活动,影评人周黎明担任主持。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的三位嘉宾恰巧来自三部10亿+电影的三个方面:朱玮杰掌管的无限自在传媒助力了《前任3:再见前任》宣传营销;岳翔是《唐人街探案2》的制片人;演员尹昉则是《红海行动》的主演之一。现场,几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国产电影拿下10亿+票房的秘诀。
对中国电影市场,几位嘉宾都很乐观,他们不约而同地预言,几年之内就会有票房100亿+的电影出现。
票房10亿+的电影,筹备期往往很长
演员尹昉透露,他在拍摄《红海行动》时就能感受到这是一部优质的电影,“在我进组时,剧组已经筹备很长时间,我们演员是提前一周到摩洛哥进行军事训练,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我能感受到剧组的严谨高效,大家在这个氛围内都不敢懈怠,演员也如同上了战场一样。”
《唐人街探案2》是岳翔所在公司出品的第一部票房10亿+电影,“我们一开始就要算这笔账,投入就是3亿起步,10亿票房才刚平本,所以我们的筹备也会更加完善。中小成本影片不会让你筹备这么久,但高成本电影有这样的空间,如今看来,这个筹备期是非常重要的。”
票房10亿+的电影,档期要选好在《红海行动》的档期选择上,尹昉透露了一些当时的细节:最初大家都认为《红海行动》并不适合春节档合家欢的氛围,本来想在国庆档上映,但由于工期原因,林超贤导演无法赶上这个档期。在大胆定档春节后,竞争对手很多,《红海行动》起初的排片是最低的,但最终实现了逆袭。
岳翔认为,在档期方面,中国电影应该向好莱坞学习。“大部分美国片开拍之前就已经定档,起码也是提前两年,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观众预期的消耗,强片分散到一年中的各档期是一件好事。全世界可能只有我们,各个公司都把自己最强的电影放到春节档,其实我们应该取得一种默契,各公司的重要电影之间档期错开调整。”
朱玮杰表示,档期对电影的决定因素很强。“纪录片《二十二》的上映的时间就是在《战狼2》之后,当整个民族情绪调到那儿之后,对《二十二》是非常有利的。”
票房10亿+的电影,口碑传播很重要
作为制片人,岳翔认为好口碑来自好内容,当有些电影内容不足时,也就没有必要投入太多营销成本。
朱玮杰表示,营销公司能推动口碑但改变不了口碑,更重要的是做基础工作。“电影营销的成功离不开电影内容,我们尊重内容、敬重内容,只有从内容出发,用内容打动人心,营销才是有用的。”
朱玮杰进一步分析,“曾经一篇报道就能带动人们去看电影,现在我们从看新闻到看自媒体,再到看短视频,渠道变化非常快,所以在不同阶段一定要做好对渠道的认识。下一个渠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让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和转化很重要,“我们也不能说电视、报纸就不重要了,如果要做一部艺术片,平媒的深度解析和文化定位就相当重要。比如我们接下来要做的贾樟柯电影《江湖儿女》,在营销组合上与《前任3》完全不同,会更通过时代、文化的方向去做。”
对于近期漫威电影在中国宣传时受到的争议,朱玮杰认为,找流量明星和本土明星宣传确实有其作用,但需要面对一个合适和适度的问题。
票房10亿+的电影,不一定都学好莱坞
在中国电影市场,不光是好莱坞电影和国产电影打破10亿票房大关,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等这样的小语种作品也能成为爆款。
岳翔坦言,过去爆款电影只有喜剧和战争动作类型,“而如今一些小语种电影火爆,会鞭策我们看到更多好故事,我们不能总是盯着好莱坞,其实中国新闻里的故事,都是大部分编剧写不出来的,要多关注生活里发生的事。我猜测接下来这种关注现实的作品如《我不是药神》可能成为爆款。”
论坛尾声,几位嘉宾对未来中国电影实现“单片百亿”的目标都十分乐观:朱玮杰认为三四年之内可以期待,尹昉猜测的时间也是三年,岳翔则认为两年以内就会出现“单片百亿”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