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影市印度热悄然退烧

2018-09-06 08:46:14来源:时光网

内地上映6天,印度电影《苏丹》只斩获了2880万的票房。以这种票房走势看,该片内地总票房很可能位于3000万至4000万的区间内。年初《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等印度电影亮眼的票房成绩犹在眼前,为何《苏丹》没能延续这股热度呢?

事实上,从今年内地引进的第一部印度电影《神秘巨星》开始,或者说从去年《摔跤吧!爸爸》创造票房奇迹开始,内地影市的印度电影热就处于一种缓慢而持续的退烧之中。《苏丹》票房表现平平,似乎带有某种必然性。

是哪些因素冷水一般慢慢浇熄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热情?答案可能还要到这些印度电影的内部去找。

观众评分越打越低,票房能高吗?这股在内地影市持续了一年多的印度热来得颇为偶然。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演员, 但即便是他主演的作品,能在内地拿下近13亿的票房,也是绝大多数人没有预料到的。(阿米尔·汗主演的《我的个神啊》2015年内地上映,票房1.18亿)

2017年5月5日,《摔跤吧!爸爸》内地上映,首周票房8685万,不算特别亮眼。但该片的好口碑不断发酵,后续票房走势随之不断走高,最终拿下12.97亿的票房成绩。至今,《摔跤吧!爸爸》仍是内地票房最高的印度电影,以及票房最高的进口批片。

《摔跤吧!爸爸》大卖之后,中国电影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截止到《苏丹》,今年已经有6部印度电影被引进到内地。而它们的票房成绩基本上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之中。

印度电影热起源于《摔跤吧!爸爸》的好口碑,如今热度下降,是不是也与后续影片的口碑下滑有关呢?

2018年内地引进印度电影票房及评分(截止9月5日)

据统计,今年内地上映的印度电影中,观众评分最高的为《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评分8.1分。评分最低的是《苏丹》,7.0分。观察这些电影的评分,可以发现,观众评分大致与影片的票房呈正相关的关系。其中稍微有点特殊的就是评分最高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比评分第二民的《神秘巨星》票房低不少。这其中涉及到明星效应、档期等因素,下文会有分析。

2018年内地引进印度电影票房及首周票房占比(截止9月5日)

再来看首周票房占比的变化。一般来说,大多数电影都选在周五首映(《起跑线》选在周三首映),首周票房占比越低,说明影片后劲越足。影片后劲足不足,基本上取决于口碑。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今年引进的6部电影中,首周票房占比总体呈越来越高的趋势,也就是说后劲越来越差。这一现象与几部印度电影口碑(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电影的品质)持续下滑的趋势是吻合的。

一个无奈的事实:印度的好电影也没那么多。

观众只想看与自己的生活有关的电影

说口碑可能太笼统。《摔跤吧!爸爸》等印度电影之所以受到追捧,有几点重要原因。比如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社会与中国有一些相似之处。而印度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针砭时弊上确实做得比较深入。又比如印度一些优秀的商业电影在调动观众情感方面技法纯熟,观影过程中有笑有泪,观众自然买账。

没了这些特点的印度电影,中国观众其实并不怎么热衷。比如神话题材的《巴霍巴利王2》,虽然趁着印度电影热,票房成绩超越前作。但不到8000万的票房还有有点配不上“印度最贵”电影的名头。

又例如讲述印度厕所运动的电影《厕所英雄》。中国的厕所问题显然不像印度那么严重。这样的故事想让中国观众感同深受就有些难度。

《苏丹》与《摔跤吧!爸爸》题材撞车。“摔跤”又不是《西游记》,与《摔跤吧!爸爸》品质差距较大的话,中国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印度电影热持续降温,越晚上映越吃亏

前文已经提到,《摔跤吧!爸爸》之后,评分最高的印度电影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但该片的票房却远远低于《神秘巨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档期。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印度的上映时间已经要追溯到2015年。三年时间早已让这部好口碑影片的盗版资源满天飞。在“想看的人大多都在网上看过了”的情况下,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还能在内地拿到近3亿的票房,已经非常难得了。

另外,随着印度电影热的降温,“印度电影”这个标签对印度电影的票房加持作用也越来越弱。或者换句话说,印度电影热起始于《摔跤吧!爸爸》,上映时间离《摔跤吧!爸爸》越远,它所能给予的光和热也就越少。

未来,印度电影很有可能会退回到那条旧的起跑线上,重新与其他小语种进口片并肩战斗。

号称“印度三大汗”,中国观众却只认阿米尔·汗

除了档期,明星效应对这些印度电影票房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在中国,大多数观众能叫得上名字的印度明星可能只有阿米尔·汗一个。名字写在海报上,观众看到了就愿意买票进场的印度明星,更只有阿米尔·汗。

《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都由阿米尔·汗主演(两部电影也都是阿米尔·汗开设的公司出品的作品),所以相比其他印度电影,在票房上以碾压性的优势领跑。有时,电影市场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沙鲁克·汗、阿米尔·汗、萨尔曼·汗

《苏丹》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均由“印度三大汗”之一的萨尔曼·汗主演,但大多数中国观众对萨尔曼·汗本人仍印象模糊(同样是“印度三大汗”之一的沙鲁克·汗更惨,其一人分饰两角的电影《脑残粉》2016年内地上映,票房仅153万)。《苏丹》品质远逊《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从观众评分可以看出),票房平平并不令人意外。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这股印度电影热皆由《摔跤吧!爸爸》而起,由阿米尔·汗而起。印度只有一个阿米尔·汗,阿米尔·汗短期内也无法再造一部《摔跤吧!爸爸》这样的佳作。印度电影热退烧,实属情理之中。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