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用产品经理的思路拍明星大片

2019-05-20 16:00:34来源:时光网

陈漫,中国时尚摄影师中一个先锋般的存在,似乎她镜头下明星总能与众不同,充满陈漫式的表达。私下非常喜欢设计的她最近跨界,和《大侦探皮卡丘》开发了一系列联名产品,让人看到这位酷酷的摄影师少女心的一面。

在接受独家专访时,陈漫聊到她的视觉艺术,毫不讳言自己是用产品经理的思路拍摄明星大片,她始终强调:“我追求的不是风格,而是准确。”

【一个颜控设计师脑海中的皮卡丘长这样】

Mtime:这次是基于怎样的考虑与《大侦探皮卡丘》开发联名产品?听说你是皮卡丘的粉丝?

陈漫:皮卡丘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卡通形象,它的明黄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颜色,见到它的人不管有没有看过这个故事,都会不知不觉爱上它。

Mtime:这次开发的联名产品有相机、背包、T恤等,能先谈谈总体的创作理念吗?

陈漫:就是顺应皮卡丘本身的形象,利用它特有的明黄色、黑色,还有红红的小脸蛋,在这些方面做设计。皮卡丘原来是二维形象,这次我们的设计都是三维,让使用者有一种立体的、比原来更酷的感觉。

Mtime:这次你设计的是一款胶片相机,为什么?

陈漫:因为胶片相机是非常需要耐心的。而在皮卡丘这个闪电、可爱般的存在背后,是无数创作者用耐心、时间、等待去完成的。我们摄影也一样,需要静候等待,才能得到最终的成果。在科技发达的年代,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胶片相机,所以这种“耐心”的经历对现在的年轻人非常珍贵。

Mtime:作为一名摄影师,对胶片有特别的感情吗?

陈漫:我以前就是用胶片拍照片,这是一个专业摄影师的必经之路,因为胶片是一种化学反应,其实更加特别,它是一种投入,是时间的表达。

Mtime:你本人算颜控吗?这次的产品颜值都很高。

陈漫:我确实特别颜控,首先作为专业审美工作者,无论是拍照片还是做设计,都希望把美的力量带给大家,希望通过设计带来更多正面的交流。

Mtime:这是不是你第一次因为一个动画形象“跨界”?

陈漫:是的,以前奢侈品牌跨界比较多。我叫陈漫,首先漫是代表漫画的意思,我自己无论小时候画画,还是长大了拍照,老是有一些幽默感的东西存在,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的易烊千玺和木村光希那组照片,就是这种感觉,又美又可爱、让人向往。我以前拍郭德纲,也有很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幽默的夸大成分。这些都是我的一些特质。

【用产品经理的思路拍明星大片】

Mtime:你的拍摄对象有很多名人,怎么才能让他们在镜头下变得与众不同?

陈漫:其实在这么多年的摄影生涯中我发现,我是用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去拍照片,比如易烊千玺他当下的这张最需要什么?我会以同理心解读观众的需要、杂志的需要、品牌的需要,还有粉丝的需要、非粉丝的需要等,综合这些维度,再加上我一点点艺术的角度,综合运算出一张照片的表达。所以我一直说我追求的不是风格,而是准确。

Mtime:很少有艺术创作者这么直白地说自己是产品经理的。

陈漫:是的。别人老问我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怎么抉择?我说不用抉择,人家让我拍什么样我就拍什么样,对方喜欢什么样我就帮助他达到那种表达,因为我也是一个商业摄影师,“顺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Mtime:每个艺术家都有不同的创作阶段,外界评价你早期运用大量PS技术,把照片修的像艺术品,后来则渐入极简写实风,现阶段呢?你觉得自己的风格是什么?

陈漫:我的摄影风格首先是定制化,并不是我自己想要怎样,而是每次根据拍摄对象,综合用户、观众的需求,达到准确的表达。

Mtime:对于“中国视觉改革的先锋”这个评价,你怎么看?

陈漫:有评论、评价,无论正面、负面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证明大家对你是有反应的。至于我是不是先锋,我觉得很多存在都是先锋的,有生命的,只不过作为一个观察者,你提取的是什么?如果我的提取受到肯定,我会非常开心,毕竟每一张照片都有它所需要的观众。我是一个希望更多观众看到我作品的人,希望能给他们带来灵感启发、开心、温暖,这样我就没有白做。

Mtime:你介意争议和负面评价吗?

陈漫:微博上对我有争议,我从来不删评论,我并不过于焦虑,会观察人家为什么这样说,尤其是对我作品的评论。作品虽然是很个人的表达,但我还是那句话,我希望像产品经理那样对待每个用户发出的声音。

如果说别人对你有反应,并且重复产生这种反应,其实对方是在提醒你,而你就要反思自己,不断优化自己。当然了,优不优化都在凭主动性,其目的还是要达到一个自己舒服的状态,你自己舒服了就让别人舒服了。

Mtime:你的作品中也有非常多东西方元素的碰撞,也有人认为你是在迎合西方的审美,你怎么看?

陈漫:首先我作为一个来自北京的摄影师,从小在大栅栏长大,穿过天安门广场每天上下学,在前门广场学的自行车的人,我对东方文化非常有感情,我自己的情怀、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历史往来就是这样。就像你长大以后还爱吃小时候爱吃的东西,它不见得真的特别好吃,但你就有这样的出发点,有回味的需要。

其实我也可以以纯西方摄影师的角度拍片,但我还是更愿意把东西方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现在全球一体化,这种融合肯定会越来越强,而它也需要喜欢视觉表达的人传达给更多受众。因为视觉美好的追求,是人类原始的认知和共同的语言,我们公司的标语就是“视觉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

【陈漫镜头下的胡歌、霍建华、斯坦李如何诞生】

Mtime:你是摄影师,也操刀设计,今后有没有考虑往电影方面跨界?

陈漫:电影肯定要做的,因为电影是视觉的终极表达方式,是时间和空间的集合。我现在之所以开发了一款大片APP,也是因为我希望在训练蒙太奇语言上有非常方便的工具。

Mtime:你有特别欣赏的导演或者电影吗?

陈漫:我特别喜欢李安的作品,他好像又要上新戏。我自己也合作拍摄了很多电影的宣传大片,比如《巨齿鲨》,电影方、杂志方提前找到我,但是电影并没有上映,我也没看。但通过我的表达,会给观众不一样的期待角度。当然,有可能我拍的照片跟电影一点关系都没有,事实上很多次都是这样,不过对电影方来说是一个宣传。

陈漫为《巨齿鲨》、《刺客聂隐娘》主演拍大片Mtime:《巨齿鲨》杰森·斯坦森和李冰冰那组照片很抢眼,怎么会想到让明星穿睡衣拍摄,又是怎么跟特效大片挂钩的?

陈漫:我经常拍睡衣,前几天拍李易峰的时候也是睡衣,后面大家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睡衣,其实我应该做睡衣,不应该做(皮卡丘的)T恤(笑)。因为北京人的特色嘛,特别懒,说话就是哼哼、哼着说,这次采访我已经尽力去好好说普通话了。总之透着对懒的一种向往吧,我希望拍摄对象也有这种很放松的感觉。

Mtime:印象深的还有吴宇森、徐克那组。

陈漫:那组非常有意思,20年的好友,20年之后见面,他们怎么见?其实是穿越时空见的。一个在长城拍,一个在日本寺院拍,最后我给他们合成在一起,体现精神上的互动。

Mtime:特别受粉丝追捧的胡歌、霍建华那组也是后期合成吗?

陈漫:并不是,那是实拍的,你可太高看我了。那组片子网友大开脑洞,P成各种各样的,非常受欢迎,不到一周3.4亿浏览量,他们俩之间打雪仗、骑马、还有一起烤火都很真实,而且当时非常冷,我让他们躺雪地里拍,两个人都坚持下来,非常专业。

Mtime:你这么懂粉丝,一下就抓住了他们的心。

陈漫:粉丝是最大的受众,同理心非常重要,你对一个人的同理心,对一个物品的同理心和对一个群体的同理心,包括去均衡不同群体的同理心都非常重要。我希望自己对拍摄对象的认知,不光能走到拍摄对象心里,也更希望走到粉丝、公众、每一个人心里,我想抓住每类人心里交叉的那个点,把它精确表达出来。

Mtime:你的拍摄对象有不少流量明星,除了粉丝,公众对他们其实是有一点点抵触的,会不会希望用照片物料等对自身质感做一次提升?

陈漫:其实特别有意思,我有一次拍一个流量明星,他是第一次找我拍,之后看网友留言,我有一种自己儿子考上北大的感觉,当时印象挺深。

我跟新的明星在一起有一种热搜体质,无论是拍摄杂志还是拍摄广告,都会上热搜。对于我来说,没怎么被拍摄过的人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他的点还没有被表达充分,所以如果我能把他的点挖出来,一下抓住粉丝心目中想象中的他,那个时刻就非常有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是,已经拍过很多次的明星,如王菲、林青霞、坂本龙一,什么样的照片能达到全新的高度、表现他们当下的经典?这个是我要做的。像王菲全白大头的封面;林青霞身穿黑衣的侧脸;坂本龙一我的创意则是去拍时间,用不同的曝光去拍他时间的存在,这些设计都是我希望通过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人物的当下。其实人的一辈子有很多面,他每一面当下的表达都可以成为一个经典。

Mtime:你有特别喜欢的电影吗?

陈漫:我看电影真的是不应该的——非常之少,每次都是在飞机上看,昨天刚把《复仇者联盟4》看完,还有《绿皮书》也很好看,李安的《少年派》我非常喜欢。

Mtime:你是漫威粉吗?陈漫:我们是一家人啊,都叫漫(笑)。我还拍过斯坦·李呢。原本想象中的漫威之父,肯定非常高端,住在美国豪华大楼里,结果去到之后发现,是一个特别普通的楼中特别普通的一层,非常小的办公室。他办公室里陈列着很多照片,除了像杰克逊、美国总统这种名人政要,最多的却是他老婆。

他老婆洗车、他老婆抱狗、他老婆跟他去红毯、他老婆跟他过圣诞节等,拍斯坦·李的时候他93岁,他老婆刚去世三个月,我当时有一个认知,这个人在事业上这么成功,在生活上却这么简单、专一,这种平衡是非常好的存在。所以一直也有人问我,事业和生活怎么平衡?斯坦·李就是最佳典范,是一个偶像的参照。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