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制片人谈创作中的"观众调研"

2019-09-29 14:29:02来源:时光网

近日,在“凡影沙龙”第二期的现场,微峰娱乐传媒创始人、电影

《最好的我们》制片人黄斌讲述了他如何借助观众调研,帮助自己在制片过程中做决策,更分享了他个人对于IP改编及观众调研的看法。

黄斌(右)和王义之(左)现场对谈

本次沙龙特意安排凡影创始合伙人王义之和微峰创始人黄斌以对谈的形式做交流,不仅揭秘了项目的制片和观众调研过程,也碰撞出了很多“金句”。“尊重专业,理性试错”

作为知名制片人、经纪人和导演,黄斌曾参与多部知名影片的制片和营销工作,《最好的我们》则是由他领衔的微峰娱乐传媒的一次全新尝试。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又有颇具市场热度的改编电视剧在前,这一次的“剧影联动”实际上有他更为深邃的创作和市场思考在其中。黄斌始终信奉“专业主义”,对于好莱坞的工业化流程也有较高认同,所以他从影片开发阶段就决定让凡影的观众调研介入,不仅是尊重专业,更视之为一个“理性试错”过程。“好的创作者如同‘被上帝吻过的人’”黄斌的“专业主义”信仰得到了回报,《最好的我们》是近四年国产青春校园题材类影片中票房表现最好的作品。

他说自己在面对这个IP改编时,始终带着“原创自觉”,也就是以一种原创精神来做IP改编,让“最好的我们”这五个字不仅代表一个IP,更成为一个“情感共鸣体”。于是他带着三个剧本大纲,来到被他称为“试图建立适合中国本土国情的观众研究标准”的凡影,想把这个尚在襁褓中的“情感共鸣体”先交给观众审阅。好的创作者如同“被上帝吻过的人”,黄斌认为在迎接这一吻之前,需要“先做很多准备工作来接近上帝”,包括选择从剧本开发阶段就采用观众调研方法。观众的反馈给了他很多灵感,也让他对之前的选择有了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完成了创作方向上的聚焦。

王义之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凡影为影片服务时的“神秘”报告中的一页,但他强调,观众并非是帮创作者选择了“剧本方向一”,而是给出观众对剧本大纲主要元素的反馈,供创作者选择和聚焦,最终实现整体的剧本优化。“创作者是脆弱暴露狂”到了影片制作中期,黄斌延续了对观众的“信任”,将粗剪的样片交给凡影做观众试映,在首轮试映后对影片进行调整,并进行了二次试映。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是“笨人”用“笨办法”,而服务观众的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黄斌用“脆弱暴露狂”来形容自己的商业电影创作实践。他认为商业电影的创作者要敢于面对自己的“脆弱”,甚至是用观众试映这种方式来实现“反脆弱”,只有暴露自己的脆弱,善用调研结果,结合创作本身,而后才能变刚强。就像样片首轮试映后,他明显感受到了观众对于样片时间过长表现出的不耐烦,他的脆弱之心提前受到了打击。影片调整之后,二轮试映中观众表现出的认可,终于让他长舒一口气。“专业和聚焦会得到时间的奖励”对于黄斌来说,青春题材永远不会过时,创作探索也没有止境。“我是一个青春期比较长的人”,青春爱情类型电影是他新一轮“青春”开始的地方。他希望能从《最好的我们》开始,将微峰做成一家以明星产业和内容创制“双核驱动”的青年文化公司,不断践行青年文化的“真善美”,目前“振华中学”第二部大电影《暗恋》已在筹划中。

对谈之后,凡影创始合伙人及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湛也从专业数据研究者的角度,为在场近两百位观众分享了观众洞察在影片不同阶段对创作者所能提供的帮助。

李湛分享他还据此为影视项目给出了建议:观众调研越早越好,疑难杂症早发现早治疗。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