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07:04:08来源:时光网
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最新电影《好莱坞往事》虽然暂时无缘内地大银幕,但影片已于11月26日正式上线数字版,让全球影迷有机会一睹真容。
该片是昆汀执导的第九部电影长片,在海外上映收获了不俗反响。烂番茄新鲜度85%、MTC均分83%,媒体口碑不错,还在全球揽下3.7亿美元的票房。《好莱坞往事》成为昆汀导演生涯中第二卖座的电影,仅次于《被解救的姜戈》。
在影片宣传期间,独家采访到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和三位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玛歌特·罗比,听他们聊了聊对片中人物的理解以及影片表达的主题。
《好莱坞往事》将舞台设置在1969年风云变幻的洛杉矶,讲述了陷入事业低谷的电视明星里克·道尔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和他长期合作的替身演员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 饰)力图扬名电影圈,找回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故事。
影片花费了很大功夫去还原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境,从人物的服装造型,到室内的装潢和生活用品,再到户外的街景建筑,都经得起细节的考究。在此基础之上,还展现了西部片的没落、嬉皮文化的风潮等现象。这部作品就像是昆汀致上世纪60年代好莱坞的一封情书,时时泛出一道怀旧的光晕。
昆汀有句经典名言:“我的片子里都是抄袭,根本就不是TMD致敬!”围绕影视剧展开故事的《好莱坞往事》,“抄”的作品更是前所未有的多,甚至有让莱昂纳多对《The F.B.I.》《大逃亡》等作品逐个镜头的重演再现。通过大量的互文,昆汀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骨灰级影迷,对那个年代的作品如数家珍的涵养。
(关于《好莱坞往事》中的致敬彩蛋,将会有另外一篇策划详述,敬请期待。)
小李子重演《大逃亡》段落对于中国尤其年轻一代的观众而言,影片呈现的文化语境可能相对陌生,片中出现的戏中戏和影人都离当下有些遥远,但影片仍会有能让你找到共鸣的点。
以下访谈内容涉及剧透,未看过片的朋友请斟酌。
小李皮特胜似“家人”莎朗·塔特也曾美丽地活过
新好莱坞的社会图景昆汀:本片于我就像《罗马》昆汀一直对外宣称,自己应该拍完十部电影就退休。在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中,他表示很多人说他这么多年拍的那么些部电影,感觉都像同一部、彼此之间有联系,就好像是一部大电影。而他自己认为,“我这第九部是所有电影的高潮,而最后一部第十部,则是我作品的终章。”
那么问题来了,昆汀为什么选择在他电影序列的高潮追忆“好莱坞往事”呢?
昆汀生于1963年的洛杉矶,《好莱坞往事》故事发生的1969年,还是他6、7岁的时候,但他对于那会儿却记得清清楚楚。昆汀称自己记得当时电视上放什么,本地电台会播出哪些内容,包括当时的卡通和流行歌曲。和昆汀此前执导的另一部知名度相对较低的电影《危险关系》一样,《好莱坞往事》也是在塑造昆汀记忆中的洛杉矶。昆汀还记得父亲当年开的Karmann Ghia汽车,这就是为什么片中克里夫开的也是这一车型。昆汀甚至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好莱坞就是1969年,当时他的父母带他去中国大剧院看了《虎豹小霸王》。在昆汀看来,这部电影展示了他的一部分回忆,“可以这么说,它对于我而言就像《罗马》之于阿方索·卡隆”。但是选择这样一个时期,又并非只是单纯沉湎于对过去的私人回忆。1969年的好莱坞正处于“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的时期。1967年的电影在奥斯卡颁奖礼上,《雌雄大盗》与《毕业生》的比拼就像当年新旧好莱坞的交替。1968年,旧好莱坞已经在消亡,而新好莱坞在取而代之。到了1969年,按昆汀的说法,“嬉皮士的好莱坞成为了好莱坞本身”。在昆汀看来,“1969年以前的电影,在1970年末看会显得无可救药的过时。所以我们就在讨论这个短短的窗口期,我从人类社会学的视角去看待它,而不是从怀旧的视角去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莱坞往事》这部电影很不“昆汀”,没有花里胡哨的叙事结构,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成分降到最低(除了最后半小时),血浆和情色也几乎消失不见。影片在里克、克里夫和莎朗三个人的视点之间游走,去见识当时的洛杉矶和好莱坞。这部电影甚至没有一条清晰明确的叙事主线,仅仅是带着观众一同经历他们的生活。而三位主角的设计恰好代表了好莱坞的三个不同阶层。昆汀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莎朗和罗曼·波兰斯基代表着好莱坞的高端阶层,当时没有比他们更风生水起的了,尤其是在1968年波兰斯基执导的《罗丝玛丽的婴儿》上映之后。 里克虽然一直在抱怨,但他属于混得还不错,一直有工作还赚钱买了房的那一部分人。在好莱坞工作,却住得比较破败的克里夫,则代表了一辈子在娱乐行业干活,却拿不出可以炫耀的东西的那类人。影片在展现三人不同境遇的生活时无形中作了对比,而这就是昆汀心目中的好莱坞,“巨大的成功和巨大的失败可以比邻而居”。幸而已经结婚成家、不再年轻愤怒的昆汀,让这几位处于不同阶层的角色有机会发生美妙又和谐的交集,为那个不再重来的时代留下一幅温情且值得怀念的图景。记住 你是tmd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