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弗兰克·卡普拉:“美国梦”、“美国良心”的代表,卡普拉的作品洞察人性与世态,风趣、亲切、励志、不说教,并带有当代神经喜剧些许夸张的特征。他总是展现人道精神,称颂无私及勤勉的价值,对人性的光明面持乐观肯定态度。作品赏--《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好莱坞影史最辛辣最有想象力的政治喜剧,以一种小人物的轻喜剧基调,深层瓦解国会议会的本质,揭露了政治腐败,最后正义一方得胜的光明结局又带给观众希望与信心。影片将史密斯先生这个角色的正直与梦想塑造的非常丰满,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男主角詹姆斯·斯图尔特令人信服的本色式演出。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奥逊·威尔斯:从小就展露了各方面的非凡才华。毕业后前往爱尔兰旅行,参加多出舞台剧的演出。1938年以实验性和创作性极浓的广播剧《世界大战》引起巨大震动。进入影坛后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作品《公民凯恩》,被后世影迷及电影学者视为典范,成为流传影史的经典之作。作品赏--《公民凯恩》:一部里程碑电影,描写一位传媒巨头凯恩留下“玫瑰花蕾”一字去世。记者为了探究这个字的意义,遍访大亨的朋友们,从不同角度叙述了凯恩的一生。在电影技巧方面,深焦镜头的摄影影响后世最深。现在看来,仍让人觉得本片的表现手法十分新鲜,是一部从各方面看都具有不朽价值的艺术精品。本片虽然只获得一项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但在所有的世界影史佳片排行中,它总能名列前茅。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霍华德·霍克斯:好莱坞类型片大师,几乎能在所有的类型片领域游刃有余。在他活跃的年代(1930-1960)曾是被忽视的导演,一般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顶多有一定名气的制片和导演,但随着以法国《电影手册》为首的年轻影评人的发掘与推崇,霍克斯逐渐被公认为好莱坞黄金时期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作品赏--《疤面人》:30年代最受赞誉的黑帮片,以真实黑帮人物阿尔·卡彭作为蓝本,将黑道世界的残忍杀戮、背叛以丰富的角色呈现出来。霍克斯以推轨及推拉镜头等技巧拍摄暴力场景,开创了新的电影手法;导演对暴力毫无保留的写实处理,甚至因电检而延迟上映;全片充满了文学式象征与隐喻,对比明显,反差大的摄影风格,使白天的黑社会看起来虚幻,晚上则幽暗残酷。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悬疑大师,爱情与犯罪可以说是希区柯克影片的两大母题。与同类型题材的一般商业片相比,希区柯克总能将两者处理地极具匠心。他总是起用大明星,但他本人的面孔比大明星还要具有“票房影响力”。作品赏--《爱德华大夫》:经典的心理悬疑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希区柯克再度进入奇特且复杂的内心世界。故事由浪漫爱情、心理描写和谋杀悬疑组合而成,观看本片犹如经历一场紧张的角力战,看主角摆荡在正常与异常的边缘,着实叫人坐立不安。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亲自设计的梦境场景,更是本片一大特色。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恩斯特·刘别谦:德国的第一代移民导演,专长于男女之间字字珠玑的爱情喜剧,也是好莱坞电影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奠基者,对后来的比利·怀德等人的喜剧电影影响深远。作品赏--《你逃我也逃》:上映时因其对政治局势和纳粹大胆且辛辣的讽刺而引起争议,当时虽然美国对于德国肆虐欧洲的事实不满,但好莱坞也很少在电影中直接批评纳粹。刘别谦却以直接的手法,将纳粹暴行揭露。片中的许多幽默来自于机智的对白、精准的节奏和某些具有性暗示的笑话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约翰·福特:福特是西部片的领袖,一生共拍摄130多部影片,其中西部片占了一半,《关山飞渡》、《搜索者》被一致誉为西部片的里程碑作品。诡异的是,福特四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社会问题片却与西部片无关。作品赏--《关山飞渡》:通过一系列的道德碰撞,着重探讨了危机中的人性关系,同时片中堪称影史经典的西部石碑谷景观和精彩的印第安人围攻马车场面,成为西部片招牌。出色的摄影与剪辑成为后来西部片争相效仿的榜样,奥逊·威尔斯曾反复观看此片多达45次之多。影片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将饰演林戈小子的约翰·韦恩推上了西部片巨星的宝座。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查理·卓别林:20世纪最伟大的喜剧电影大师,跨越无声片、有声片两个时代。在无声片时代,卓别林便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电影大师,塑造的流浪汉形象风靡全球,几乎每个人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共鸣。他在导演、主演、制片、编剧和作曲领域都贡献卓绝。作品赏--《摩登时代》:有声片时代的经典默片,也是卓别林最后一部默片,更是对工业化的反思。片中的机器不是为人所利用,反而成为剥夺人性的工具,使人被机器制约。片中对资本家剥削劳工的情形予以暗示性地嘲讽,本片不仅是部杰出的喜剧,也是对现代文明的重要警告。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比利·怀尔德:在好莱坞的流水生产线上,比利·怀尔德是善于安排剧情,处理场面调度,组织叙事和驾驭演员表演的综合派,也是善于随机应变的巧手。正因如此,他一方面能迎合观众口味,另一方面又不乏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他的影片,尤其是喜剧,往往具有妙语连珠、趣味横生的特点。作品赏--《失去的周末》:影片为酒鬼立传,核心是沉沦与拯救,带有很强烈的批判意义。男主角怀才不遇,酗酒成瘾,影片只讲了他从短暂戒酒到旧瘾复发三天的故事,却看的人心碎,没有人可以拯救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人。雷·米兰德演活了这个“酒”迷心窍的家伙,对后来《回来吧,小希巴》、《酒与玫瑰的日子》、《远离赌城》等影片中的酒鬼表演树立了典范。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乔治·库克:黄金时代少见的擅长拍女性题材的导演,堪称好莱坞常青树。五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并于1965年凭借《窈窕淑女》获最佳导演奖。1978年美国电影协会特别为乔治·库克举办致敬会,在他以前只有5个影人受此殊荣。作品赏--《茶花女》:改编自法国文豪小仲马原著,在影坛上被拍摄过很多次。其中以1936年嘉宝主演的这版最为耀眼,原因是导演乔治·库克对女性题材的精湛处理以及嘉宝所展现的巨星风采,令观众过目难忘。年轻俊美的罗伯特·泰勒站在嘉宝身旁都只能彰显嘉宝的光芒。两人在戏里的这段爱情悲剧被诠释得栩栩如生,柔肠寸断。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导演篇--影人志--威廉·惠勒:以追求完美著称的大导演,每次都把演员指挥得团团转。他的精益求精的确“折磨”出了很多金像奖大明星,他本人也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让世人了解到“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假日》《宾虚》均出自他手)的真谛。作品赏--《黄金时代》: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返家军人,重新融入社会和面对心理创伤的考验如同又经历一场战争。一名拥有辉煌战绩的飞行员,终于觉悟这是个毫无用处的专长;一名失去双手的军人,即使获得家人支持也无法重拾对生命的信心。全片的缓慢步调与日常生活的对白,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和真诚感人的剧情,从生活、身体和心理,深刻勾勒除了战争所造成的挥之不去的梦魇。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克拉克·盖博:好莱坞只出现过一个正式的电影皇帝,他就是克拉克·盖博,这是美国的电影观众票选出的结果。盖博之所以能够称帝,主要得力于万千女影迷的厚爱。一把八字胡和迷人微笑,使盖博成为无可争议的好莱坞之王,也是黄金时代片酬最高的明星之一。作品赏--《一夜风流》:一对欢喜冤家,从有趣的唇枪舌剑变成对彼此的爱慕。剧本以男女主角的社会经济差异为基础,两人的对立变成叙事的主要主题。女主角克劳黛·考尔白露出玉腿招揽便车的画面已经成为影史经典镜头,并一直被后世模仿。《一夜风流》建立了一种新的风格—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其叙事风格与套路被后来的无数浪漫爱情喜剧所沿用。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亨弗莱·鲍嘉:以叼着香烟的酷姿态成为华纳黑帮电影的明星,在华纳的短短五年间,鲍嘉扮演的无外乎都是盗匪、流氓,这使他成为继詹姆斯·卡格尼和爱德华·罗宾逊之后的银幕强盗。而后扮演的一系列黑色侦探使他达到了一个新高峰,黑色电影成全了鲍嘉,鲍嘉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黑色电影。作品赏--《卡萨布兰卡》:鲍嘉扮演的瑞克因二战战乱与女友分离,流亡至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经营一家以自己命名的酒吧,原本不再涉足政治的他,再次与女友重逢,只是她已是反抗军首脑的妻子。鲍嘉外表冷漠无情,内心却深受煎熬,令观众为他的两难选择而痛心。他与英格丽褒曼的深情一吻,也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全片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成了隽永的嘉言。一部好莱坞黄金时期的必看之作,一段随着岁月消逝却历久弥坚的乱世恋情。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约翰·韦恩:直到约翰·福特找他出演《关山飞渡》,最伟大的西部片巨星约翰·韦恩才算真正诞生了。他开始展现出自己的全部力量,黄金年代,他成为第一位票房巨星和美国力量的体现。作品赏--《大战红河边》:西部片的集大成之作。红河象征着父子之间的洪流,儿子挑战父权的成长。脱离了约翰·福特的约翰·韦恩以扮老的姿态发挥了高水准的演出,与年轻英俊的蒙哥马利·克里夫特组合抢眼。影片的大场面控制极其漂亮,牛群横渡红河的壮观场面更是全片高潮所在,出色的摄影成为后来西部片争相效仿的标榜。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詹姆斯·斯图尔特:斯图尔特文武全才,在美国空军晋升至准将;而作为一名演员,其作品横跨各种类型题材。银幕上下的他,几乎完美地符合美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品德与形象。银幕上不论是诚恳笃实的小市民还是到智勇双全的爱国英雄,他表演起来都游刃有余。由于演出了弗兰克·卡普拉的一系列作品,被影迷形容为“美国的良心”。作品赏--《生活多美好》:本片可说是圣诞电影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是每逢圣诞节电视台必播的影片。全片所歌颂的劝人为善精神洋溢着浓郁人情味,与圣诞极为契合。故事中,做了一辈子善事的男主角,突然遭遇破产、名誉扫地的厄运,在他企图自杀时,天使现身让他看到如果没有他的所作所为,他所心爱的人与周遭人们将会过着如何悲惨的生活。重燃信心与生机的他返家后,发现所有他曾帮助过的人都自发来帮他。影片所颂扬的人性光辉,对战后的社会有着正面的鼓舞力量。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弗雷德·阿斯泰尔:有声片在1927年的来临,造就了歌舞类型的崛起。统御30年代的一对歌舞情侣,毫无疑问是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格尔·罗杰斯。他们从1933年至1939年之间,总共完成了九部作品。阿斯泰尔在之后的歌舞片中依然以老少配为主,和一批少女明星搭档演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作品赏--《礼帽》:剧情简单,无非是男女主角金弗雷德与金格尔再加上服装设计师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片中最吸引人的表演,自然是弗雷德的舞蹈,当他跳着踢踏舞、双臂展翅飞跃于整个舞台时,令人赏心悦目。不过,全片的歌舞戏并不是太多,剧情主要是因为误会而引起的冲突。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吉恩·凯利:影迷心中的一代舞王。凯利性格开朗、声音清亮、体魄健美、风流倜傥、深受观众爱戴。他的歌舞片摒弃传统的浮华风格,走出摄影棚,在实景中拍摄舞蹈场面,为故事平添真实感和日常生活气息。尤其是《雨中曲》更为他赢得了世界赞誉。作品赏--《翠凤艳曲》:吉恩·凯利的成名作,赞扬海军的雄性风范与年轻童稚的纯真,充满了怀旧感。情节虽很浮夸,但成就了凯利与弗兰克•辛纳特拉的绝佳组合。凯利的成熟、充满活力与喜趣的舞蹈,与辛纳特拉男孩般的外貌、歌声相得益彰。片中最著名的是金凯利与卡通人物“杰瑞”共舞的一场戏。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加里·格兰特:他是女人的劫数,男人的标榜。40年的银幕生涯,加里·格兰特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英俊儒雅的绅士,因此无论观众还是影评家都误认为他是在扮演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他与他银幕上的形象简直就是判若两人,他自己比任何人都想成为“加里·格兰特”。作品赏--《小报妙冤家》:神经喜剧的代表作之一。根据舞台剧改编,是一部节奏快速的疯狂喜剧,字字珠玑的对话,加上一连串的插科打诨及尖酸的嘲讽,令人目不暇接。片中对新闻工作、性别角色及政治腐败,或讥讽或批评,既有浪漫喜剧的幽默,又有激烈的两性战争,开启了40年代之后一系列以妇女面对婚姻、事业两难为主题的疯狂喜剧。本片在1974年被比利·怀德翻拍成《满城风雨》。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亨利·方达:在荧幕上经常以“好人”形象示人,是电影史上最受爱戴的演员之一。和同时代的影星詹姆斯·斯图尔特一样,他在舞台剧和喜剧领域都游刃有余,举手投足之间显露出一丝不苟的热诚和风趣幽默的趣味。作品赏--《愤怒的葡萄》:导演删除了原作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好莱坞早期经典公路片之一。影片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现实主义的揭露,堪称是对资本主义黑暗罪恶一面的有力抨击。本片演员的表演无懈可击,尤其是亨利·方达的表演堪称典范。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加里·库柏:从影三十年,共拍了近百部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形象。在黄金时代的观众心中,这个高大全的沉默英雄是最完美的美国人,他和詹姆斯斯·图尔特一样,都是“美国良心”的一种代名词。他演活了奉行自我原则,在无意识中成为英雄的平凡人。作品赏--《迪兹先生进城》:本片是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最著名的喜剧经典之一,片中他对社会及制度采取批评的态度,然而这些批评建构在一种乐观、富有理想性的背景上,以幽默的方式融入戏剧中。更重要的是它表达出对人民的信赖,使得本片在大萧条时期,受到观众的认同和欢迎。片中角色塑造极为成功,加里·库柏所饰演的迪兹先生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男演员篇--影人志--劳伦斯·奥利弗: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大师,不管是布莱希特派还是斯坦尼派的表演皆游刃有余。身兼演员、导演、编剧和制片多重工作,在好莱坞以出神入化的演技著称。作品赏--《哈姆雷特》:劳伦斯·奥利弗的这部作品是莎士比亚戏剧改编影视中最突出易懂的,虽然片长接近两个半小时,奥利弗还是删除了原著中的几个人物和事件。片中恐惧的气氛来自令人发狂的黑暗中的闪烁不安,如同大多数40年代的惊悚电影的风貌。奥利弗自编自导自演的全面发挥,也是它永垂影史的原因所在。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费雯·丽:以惊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闻名于世,连英国首相邱吉尔都称赞她是“上天的杰作”。费雯丽本人在气质上与《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奥哈拉如出一辙,那“猫笑”和“猫一样的饥渴目光”俘虏了当时所有观众的心。作品赏--《乱世佳人》:精选的演员组合,加上编导史诗般的处理风格,使得这部长达四小时的巨作,完美刻画了大时代下男女主人公的恋情发展,在影史上奠定了旷世巨作的地位。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两位明星在银幕上的完美搭配,演活了狡诈而又不失纯真可爱的郝思嘉和生性精明却对妻子爱得无可自拔的白瑞德,使他俩在影迷心中留下无可取代的深刻印象。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葛丽泰·嘉宝:好莱坞默片时代的电影皇后,在黄金年代的前十年,她也依然是好莱坞的电影皇后。1941年,她在35岁的黄金年龄选择了息影。从此离群索居,终生独身。除了在银幕上见到她之外,人们很少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嘉宝。她一直都是好莱坞的神秘话题。作品赏--《瑞典女王》:嘉宝演艺生涯最受赞誉的一部影片,虽然她饰演的是16世纪君王时代的女王角色,但演出方式却极力融合了她的真性情而激荡出无穷的银幕魅力。留在记忆里的嘉宝永远定格在结尾的那一刻,她站在风中望着远方,目光似乎空洞却又好像拥有一切,给世人留下一个惊艳却无法可解的谜团。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英格丽·褒曼:继葛丽泰·嘉宝之后在好莱坞及国际影坛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1944-1946年是英格丽褒曼的全盛时期,有评论相当中肯地说“她的表演将诗意的优美与静谧的真实结合起来”,深邃的揭示了角色的心理。作品赏--《美人计》:本片集合了侦探、爱情、动作与悬疑惊悚类型元素。在流畅的表面下,是一个交错复杂的关系网,成功融合了加里·格兰特和英格丽·褒曼间的爱情和高潮迭起的情节。本片最值得称道的是两人经典的长吻镜头,还有褒曼藏匿钥匙一幕也成为惊悚悬疑片的标杆,称得上是希区柯克40年代最好的作品之一。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凯瑟琳·赫本:美国电影学院评选出的影史百位巨星女演员第一名,四度荣获奥斯卡影后桂冠,是美国影坛唯一一个“四冠后”。她没有简单地守在明星这个符号上,而是以精湛演技艺盖群芳,明眸和面孔中流露出一种内在的坚韧与女性美。作品赏--《育婴奇谭》: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比利·怀尔德等人在30年代创造了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这个新类型电影,本片正是此类型的代表作之一。神经喜剧的特征在于具有反叛性的主角人物、常以两性互相角逐抗衡作为主题,台词对白字字珠玑,幽默谐趣。此外,凯瑟琳·赫本与加里·格兰特的精湛表演也是本片备受推崇的原因所在。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秀兰·邓波儿:邓波儿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她是“童星”这个字眼儿最活灵活现的象征。三岁初登银幕,由于在几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她获得了奥斯卡特别金像奖。此后连续六年,均当选年度十大明星之一,为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和心灵慰藉。她的魅力一直持续到她成为一名少女。作品赏--《小公主》:影片摒弃了原著小说的情节,按照秀兰·邓波儿的特点来重新组织剧情。邓波儿饰演的小公主莎拉延续了她以前电影的路数,片中她没有忘记展现她拿手的歌舞表演,她还用那种独特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使得本片在关键处总能表现得格外煽情。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玛琳·黛德丽:出生于德国的黛德丽堪称女性美的完美结合体,集性感、诱惑、色情、温柔、冷酷和玩世不恭于一身。作为20世纪30年代初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明星之一,她与传奇导演约瑟夫·冯·史登堡的七次合作亲密无间,早已传为佳话。作品赏--《蓝天使》:故事本身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而一向擅长用灯光、声音等特殊技巧的约瑟夫·冯·史登堡透过男主人公执迷于一段感情的堕落经过,间接披露了德国上流社会日趋道德沦丧的现象,并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提出质疑。戴德丽在片中能歌善舞,惟妙惟肖地勾勒了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浪荡女形象。通过在《蓝天使》这部德国电影中的惊艳表现,黛德丽踏上了成长为好莱坞巨星的道路。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葛丽亚·嘉逊:被誉为“好莱坞第一夫人”的嘉逊,充溢着一种气质典雅的美、一种过人的智慧与动听的嗓音。和许多在好莱坞开始事业的年轻女演员不同,嘉逊在拍第一部电影时已经35岁,但她的优雅气质与聪明伶俐的形象最终使她成为一代影星。作品赏--《傲慢与偏见》:如果说柯林·费斯版达西是最传神的诠释,那么最佳版本的伊丽莎白应则属于葛丽亚·嘉逊。本片忠实且完美地呈现了19世纪英国南部的城市及村庄生活,得到当年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演员演出颇为出色,称职地将奥斯汀作品中充满人性的角色呈现在银幕之上。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琼·克劳馥:眼睛大而有神的琼·克劳馥是天生的电影明星,表演朴实自然,强调与角色的内在共鸣。不过她很少出现在顶级电影中,她的电影较少被称作“杰作”,可她的一颦一笑都呈现出暗黑女王般的高雅气质。作品赏--《诙谐曲》:影片所讲述的富婆爱上艺术家的故事本身并无独特之处,没什么新意。但片中体现出对于场面的处理,以及对于演员表演的控制却令人称道,前半段的快速剪辑与通篇的蒙太奇转场十分流畅。女主角琼·克劳馥的表演才能在片中得以尽情发挥,其锋芒远远盖过了男主角约翰·加菲尔德。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贝蒂·戴维斯:以扮演火辣、任性、坚强的独立女性而闻名,好莱坞鼎盛时期的“致命女郎”,她饰演的角色形象多变,演出作品类型包括侦探剧、历史剧和喜剧等等,其中以爱情剧最为观众肯定。作品赏--《红衫泪痕》:像是另一种版本的《乱世佳人》,本片也拥有强烈戏剧性和历史跨度的情节,但故事更侧重于表现女主角对爱的认识与前后改变,对南北对立,废除死刑的争议,黑白主仆间的关系都是轻描淡写。贝蒂把前后反差强烈的敢爱敢恨的女主角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赏析女演员篇--影人志--芭芭拉·斯坦威克 :她早年扮演的“蛇蝎美女”和之后塑造的坚强母亲最深入人心,并成为这两种类型的代表。黄金时代是她事业的巅峰,主要出现在“黑色电影”中,冷艳、高贵、神秘这些代名词放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作品赏--《双重赔偿》:导演比利·怀尔德以精准的戏剧架构和深刻的人物描绘,将一个犯罪电影处理得层次分明、撼动人心。在主角倒叙自述的旁白下,观众看到一个犯罪心灵的精彩自白,那是逐渐沉沦却又无力自救的悲怆,是人性黑暗面的渐次披露而积重难返。斯坦威克在黑色电影中演绎“蛇蝎美女”形象美艳邪恶却又神秘高贵,常留影迷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