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21:57:14来源:时光网
在弗洛伦萨的露天咖啡馆,管家阿尔弗雷德坐下,习惯性的向不远处看去……——这就是陪伴了人们7年的诺兰版《蝙蝠侠》系列的最后结尾,作为这部经典系列电影的收官之作,《黑暗骑士崛起》这个结尾令你满意吗?
《盗梦空间》的开放式结局真假难辨,反观《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尾,同样也引人深思。
[以上以下均有微量剧透,已观看《黑暗骑士崛起》的影迷请全选空白处反白阅读]
蝙蝠侠的回归又一次拯救高谭市于水火之中,而蝙蝠侠的最终生死也成为了一个谜题。诺兰并没有直接向观众展示蝙蝠侠布鲁斯·韦恩是生是死,而是用一种对比加隐喻的手法让观众们自行想象。蝙蝠侠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牺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布鲁斯韦恩新生命的开端。诺兰用不着痕迹地细节与暗示丢给观众一个需要“解谜”的结局,仿佛当年那个《盗梦空间》里的陀螺又一次旋转了起来。
这种既是结束又是开始、即死亡又新生的结局,不仅如《盗梦空间》的结局般真假难辨,还带着治愈而又充满正面力量的童话色彩,这一切正如诺兰本人所说的那样:“伟大的故事应该有个伟大的结局。”
每一个故事和作品的结尾经常会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诺兰的电影结局更是影迷最喜欢驻足观摩的一种,《致命魔术》结尾那个非自然的解释、《盗梦空间》里的陀螺是否旋转,这些让影片的思维余韵继续绕梁的结尾总被影迷们所喜闻乐见,而《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尾承担不仅是争议与思考,还有为一个经典系列收官的重任,从2005年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一代布鲁斯·韦恩跌落蝙蝠洞开始,诺兰用了7年的时间令他挣扎、绝望、振作、成长,到最终实现崛起,阿尔弗雷德那句:“我们为什么会摔倒,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学着站起来。”终于贯穿了三部的始终,并前后呼应,让传奇完整完结。
这部收官之作从开拍至今,简直凝聚了太过多的目光和期待,到今天国内影迷对《黑暗骑士崛起》的褒贬和争议依然在进行,关于其故事线略散、不如前作的批评声迭起,但是它依然是优秀的近完美结尾,结尾所需要的统领感、煽情化、主体性、余韵绕梁和情感诉求都在这里取得了实现……
本周,借着《黑暗骑士崛起》所带来的告别风,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影视作品中那些或惊艳、或争议、或余味、或坑爹的结尾,结尾是情感也是学问,是技巧也是调情。好莱坞一直喜欢结局式电影,所以我们看到了《七宗罪》的颠覆结尾令世界观扭转、《灵异第六感》的结尾让人恍然却又悲伤,《非常嫌疑犯》翻转的惊艳和耸动。这些结尾至今依然令人津津乐道,而《迷失》之争议十足、《盗梦空间》的陀螺是否停转、《蝴蝶效应》的多种结局成为影迷现象。
那么,什么样的结局能让你感到惊艳?颠覆逆转式的,或者谜题得解的、又或者是情感动人的呢?好莱坞系列电影的收官怎样才算完满和完美,导演的理念和剧情的精髓如何在结尾处取得惊艳升华,又如何收网一般将整个系列提炼成点?
结尾学从来都是一个巨大的学问,在故事和观看者使用了一个电影的时间相处和培养感情之后,结尾则是创作者和观摩者至关重要的情感落幕,感动?震撼?惊艳?坑爹?惊悚?逆转?哪一种影视结尾是你念念不忘的呢?
【诚挚提醒】本专题探讨结尾,因而有剧透风险,各位影迷慎重选择进入。
影视结尾学之——系列电影结局考
影视结尾学之——系列电影结局考一套系列电影的结局与电影人的整体设计和意愿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市场把控、电影公司意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才能真正做到令观众“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那结尾”的观影效果。尤其是一些经典电影系列的结尾处理更需谨慎,因它不仅仅只是电影,却是文化现象,所以收鞘更须讲究完美,于是也成了最伤脑筋的问题。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在试映会上最关注的便是观众对结局的感受,他们会准备几个结局进行测试,然后选出试映时反应最好的那一个。
将观众关心与不关心的几个节点都阐述得一清二楚,却严重破坏了故事节奏和张驰的平衡感,于是精心炮制的结尾最后都成了“蛇尾”。
这种悲情英雄式结尾令影迷们先前对于其中的哲学命题之反复研究放到了一边,转为关心起影片人性化的那一面;这正是技术派电影人流露真性情的一面,既然系列结束,那么就全盘推倒吧
影视结尾学之——结局让你惊艳但凡结尾惊艳的电影,编剧都懂得“埋梗”的道理,就像烟花开启最后一束焰火,必定得是又大又亮堂的,它甚至能照亮先前那两个小时的沉闷与晦涩。每个热爱希区柯克电影的人都深深明白“结局”的惊艳程度将决定一部作品的整体气质,就好比《精神病患者》中的精神病患者在结尾把自己幻想成了一只苍蝇,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展,或再创高潮,或全盘颠覆,或意味深长,让观众在“松一口气”的时候享受最后一次“欲仙欲死”。
1、逆转式2、解谜式韩国恐怖片《两个月亮》后来亦秉承《恐怖游轮》的循环理论,用“依样画葫芦”的办法令电影品质脱俗。
3、“豹毛续貂”式
影视结尾学之——结局就是坑爹既然有惊艳的结尾,也必定有糟糕的结尾,将原本一个不俗的故事流俗,打碎它的“晚节”,破坏整个框架与主题寓意,是坑爹式结尾的基本特征。所以像开头紧紧抓住观众,看到结尾时逼得他们大比中指的作品比比皆是。坑爹式结尾大致包括和谐式和砸锅式。
1、和谐式所谓的“和谐式”便是电影开头与过程处处彰显叛逆个性,到最后却突然脚软,来个大完满,国产爱情电影多数都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落幕桥段,停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接吻大结局”比比皆是。
2、砸锅式这个结尾在小说原著中有其深意所在,但搭配在斯皮尔伯格的风格里则显得有“早泄”之嫌,而也让影片的分数有所下降……
在这部风格冷峻的高智商犯罪电影中弄一个娘娘腔式结尾,确是有损作品气质,所幸整个犯罪过程精彩不断,冲淡了结尾赋予的阴影。
结尾的坑爹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要不得的,像《床下有人》那样结尾用一首变调的《其实我很在乎你》感动一个女疯子的恐怖片,最后只会让观众笑场。
影视结尾学之——结局引发争议事实上,一部电影的放映过程,便是电影人与观众斗智的过程,结局像是揭宝一样,看情况是否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又能让观众大呼过瘾。不过想法越多的电影创作者,越会在结局处理上匠心独俱,也因此引发诸多争议。
1、尚需探讨式2、开放式有争议的结局多数都是开放式的,它的目的有二,一是出于真实的创作需要,希望能用不是结尾的结尾阐述电影人的某些观念;二是为续集打基础,开放便意味着没有结
束,续集将来卷土重来。3、封闭式确实有不按好莱坞传统模式进行创作的反骨电影人,把结局作为一种反抗方式,给你一个不在意料之内的收尾,让你知道一个故事能有一百种完结方式,不见得有情人非得终成眷属,其实电影创作的乐趣也就在于此,甚至影迷对于电影结局的争议也能成为市场宣传手段。
影视结尾学之——彩蛋广告式我们都知道有些电影的结尾是出现在字幕完成之后的,这样的彩蛋式结局无疑又是挑逗观众的一种调情方式,像是为你能看完字幕的一种奖励,同时为下一集作出预告。这种类型的结尾在近年来的商业片、超级英雄电影中被约定俗成的频繁使用起来。
1、为续集与悬念增光添彩2、纯为趣味的片尾彩蛋电影人对彩蛋的热衷,事实上多少有些对结局把握不准的情绪在里头,所谓的“豹尾”意味着故事结局要求精悍有力,不能亢长乏味,所以有些希望能面面俱到的结局便不怎么可能实现,这也是彩蛋结局诞生的原因之一,它能在短平快加上惊喜效应的情况下,完满创作者的理想,甚至为影片制造余味,以供观众回溯咀嚼。
谁在制造蝴蝶效应影史多结局电影视频赏析
上映于1985年的电影《妙探寻凶》曾准备了三个结局,分别剪在不同胶片的末尾,走进不同的影院,观众看见的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作品里,《蝴蝶效应》有四个结局,《终结者2》有三个结局,甚至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都有两个不同的结局。多结局代表了什么?是电影制作的多维度性,还是主创们的模棱两可?是制片方谄媚大众的方式,还是故意制造噱头的手段?是编剧与原作者的理解不同,还是导演为坚持自我而保留的项目?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的机关一旦触碰,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会引发完全迥异的结果。
对于制片和发行方来说,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主导的结尾往往会顾全大局地选择光明的收场。而导演们为了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则更青睐凝重、晦涩甚至惊世骇俗的落幕。在作者电影和商业电影的碰撞中,多结局亦算是一种妥协,或是平衡,由此有了剧场版和导演剪辑版的各自为阵。当然,在这场博弈中,也屡屡出现制片方执意更改,弄得不少导演直喊坑爹的事件,就算如特瑞·吉列姆一样的坚守者,尽管在圈内引爆商业和艺术争斗的大讨论,也最终逃不过影片结局被整改的命运。
唯有观众是幸运的,有了收录各种结局的DVD,手拿遥控器就可以选择故事如何落幕,不管是皆大欢喜的阳光结尾,还是令人思考的开放式结局。以下我们挑选了一批多结局电影进行解读赏析,即使其中很多结局被正片放弃,它们仍然是让影迷们欣喜的新大陆,亦是日后研究电影的一手重要资料。
←【敬请注意】剧透有风险!请选择性进入!
注:为了减少剧透影响,以下片例中大部分未附剧场版结局视频
《蝴蝶效应》(共4结局)导演:埃里克·布雷斯 2004年
剧场版结局:伊万做了最后一次时空穿梭,改变自己的历史,最后与本来是他爱人的凯丽在茫茫人海里相遇,却只是相互一瞥,而后擦肩而过。
结局2:由剧场版派生的结局,伊万和凯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伊万请她喝咖啡。
结局3(开放式结局):同样由剧场版派生的结局,伊万和凯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返身追她而去。
导演剪辑版结局:伊万看着母亲怀着他时的家庭录像,记忆带他回到了母体重新成为胎儿,由于相信他的存在会毁灭周围的一切,他挣扎着用母亲的脐带把自己勒死了。
解读:本片导演埃里克·布雷斯原本只拍了导演剪辑版的结局,但发行方新线影业担心这个结尾太过离奇和灰暗,容易引起负面舆论,因而让导演拍摄了后续几个结尾,包括如今的剧场版结尾。几个结局中导演最不喜欢结局2,这不但是最俗套的好莱坞路子,也违背了电影的主题,即人类无法去改变过往的历史。
《1408幻影凶间》(共4结局) 导演: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 2007年
剧场版结局: 作家Mike放火烧了房子,被消防员救出,在医院中Mike在医院里告诉妻子Lily他看见过女儿,但Lily不肯相信他。后来两人重新一起生活,Mike也重新开始写小说,一次收拾东西的时候他找到了那个晚上的录音带,里面播放出他与女儿对话的片段,Lily听到十分震惊,Mike脸上则露出诡异笑容。
导演剪辑版(未分级版)结局: Mike放火烧了房子,自己也在大火中丧生。在葬礼上酒店经理Olin将Mike的遗物交给他的妻子Lily, Lily没有接受离开。Olin自己打开盒子,开录音机听到了尖叫声并看见后座上Mike被焚烧到变形的身体。电影最后在一个灵异的场景中结束,Mike的鬼魂在烧焦的1408与女儿喃喃地说着话。
结局3: 由导演剪辑版派生处的一个结局。Mike放火烧了房子,自己也在大火中丧生。出版社老板Sam在葬礼后回到办公室,发现了一个从加州邮局寄来的Mike的包裹,里面装了一叠完整的小说草稿,名字就叫《1408》,该书作者正是刚死去的Mike Enslin。
结局4: 由剧场版派生出来的一个结局,迈克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录有他和女儿对话的录音带,但他选择了不告诉妻子。
解读:本片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有两个主流结局和两个派生结局,公映的结局有很强的辩证色彩,将1408比喻为一个缩小版的无法穿越的小宇宙,是作者所处的现实世界的一种隐喻。而导演显然更喜欢毁灭的结尾,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毁灭,镜头则充当“上帝视角”来俯视众生,展示出人的一种决绝的精神力量。
《惊变28天》(3结局)导演:丹尼·鲍尔 2002年
剧场版结局:吉姆带着两个女人最终逃了出来,用布缝了一个大大的HELP,直升飞机飞来并接走了他们。
结局2:受了重伤的吉姆被送往医院,但在抵达治疗室之前死去,尸体留在了病床上(在电影中暗示了一个循环,片头他在医院里起床,但结尾死在那里)。电影的开头包含了他对导致自己住院的那场意外事件的想象。
结局3: 弗兰克感染之后被带去做进一步治疗,吉姆为了他舍弃了生命,将所有血液输给了弗兰克并令其起死回生。
解读:丹尼·鲍尔所拍摄的后两个结局都极度阴郁,他认为“真正的杀手来自于人的心里”,由于预算拮据,丹尼·鲍尔还没拍完结局3就被叫停,而这个结局也被认为太“令人不可置信”,后来又补拍了剧场版结局。结局2是在美国上映28天后推出的另类结局,长达四分半钟,丹尼·鲍尔认为主角以暴制暴,其死是罪有应得。丹尼·鲍尔本人最喜欢目前的剧场版结局,他认为“大家在观影过程中已经够难受、够紧张了,结局应该看到救赎和希望”。据传本片还有第4个结尾,但未被拍成电影,导演以旁白搭配分镜表,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人性。
《宇航员的妻子》(2结局)导演:兰德·拉维奇 1999年
剧场版结局:吉莉安将被外星物种附身的丈夫电死,外星人又附身到她的胎儿身上,电影末尾吉莉安已经再婚,她的两个外星小孩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导演剪辑版结局:斯宾塞死亡后,吉莉安没有被外星人吓坏,相反,她搬到了乡村,坐在一棵树旁仰望着天上的星星。她把收音机拨到了斯宾塞曾经收到外星人信号的频率,她的一对孩子在子宫里控制着她。
解读:结局2是一个异常写意并带有深层恐惧的结尾,但制片公司的高层认为有必要让恶魔的后代传承,并通过瞳孔来区分出他们是异种,最终采用了剧场版的结局,但很显然的是这样的策略既单薄又对故事无补。
《诸神之战》(2结局)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 2010年
剧场版结局:在打败了北海巨怪和冥王哈德斯之后,公主安德洛墨达跌落海中,珀尔修斯救起公主,公主欲挽留他却被婉拒。珀尔修斯见到了父亲宙斯,两人冰释前嫌,宙斯也令之前牺牲的半人半身的爱娥复活。
结局2:珀尔修斯从水里救起公主,两人紧紧拥吻在一起难舍难分,彼此相爱了。珀尔修斯驾着神马来到奥林匹斯山,告诉父亲宙斯他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他们之间也不会有冲突,把神剑放在神的地图上之后,珀尔修斯成为人类的一员,驾着神马回到了阿格斯。
解读:很明显,结局2要婆妈得多,最后终于遭弃用,只能成为DVD中一个可选择的结尾,导演弃用它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其不方便再接拍续集。
《疯狂店员》(2结局)导演:凯文·史密斯 1994年
剧场版结局:丹特和老朋友兰德尔怄气,兰德尔一怒之下离去。
导演剪辑版结局:打烊之后丹特仍然呆在便利店,一个顾客一言不发地走进来,枪杀了丹特并把收银台洗劫一空,片尾字幕滚过后,另一个顾客经过便利店看见空空的柜台,却没看见柜台后面躺着丹特的尸体,于是偷了几包香烟匆匆离去。
解读:这部成本只有27000美元的电影竟然成了日后不朽的经典,导演凯文·史密斯曾为之刷爆了多张信用卡,并挪用了自己的大学学费。原始剧本的结局便是如今导演剪辑版的结局,但史密斯的导师鲍勃·霍克和约翰·皮尔森对这个压抑的结尾大为不满,在两人的建议下,电影的结局改为兰德尔的离开。
《虎胆龙威3》(2结局)导演:约翰·麦克蒂尔南 1995年
剧场版结局:西蒙给麦克兰(布鲁斯·威利斯)一个指令,要他去拆除小学里的炸弹,警察全体出动,麦克兰却发现匪徒趁乱在联邦大厦金库里劫取了大量黄金,他与宙斯驾车追击匪徒,经过一连串激烈的搏斗,阻止了他们的行动,夺回了黄金。
结局2:西蒙获胜并带着黄金逃之夭夭,几个月后麦克兰才在奥地利找到他,两人玩了一个用火箭弹进行的“俄罗斯轮盘赌”游戏,以猜谜决定彼此的发射和闪躲,麦克兰最终用火箭弹干掉了西蒙,然后转身离去。
解读:本片改编自小说《Troubleshooter》,结局2基本上是小说原本的结尾,唯一的不同是原著中西蒙在麦克兰的算计下误杀了自己。然而不管如何,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都是这类警匪动作片的不二结局。结局2虽然忠于原著,但太过冗长,为了保证剧场版不超时,导演不得不将其舍弃而用了目前这个极为草率的结尾。
《疯狂躲避球》(2结局)导演:罗森·马歇尔·瑟伯 2004年
剧场版结局:比赛前一天彼得把体育馆卖给了怀特·古德曼,并用所得的十万美金全部下注,最后他们赢得了躲避球比赛,并用赢得的赌注入股古德曼的母公司,成为死对头的老板。
结局2:彼得的球队输给了怀特·古德曼,也输掉了他们的体育馆。
解读:根据DVD中文献纪录片的说法,结局2是编剧的最初意图,不过制片方坚持要做改动,因为现实的结尾——观众对这样消极结局的反应显然很冷淡。主创们最后还是改变了他们的初衷。
《致命诱惑》(2结局)导演:阿德里安·莱恩 1987年
剧场版结局:手持尖刀的爱丽克丝(格伦·克洛斯)潜入丹(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家中,企图在浴室里刺杀丹的妻子贝斯。闻声赶来的丹为了救妻与爱丽克丝扭打在一起。当爱丽克丝再次举刀刺向丹的时候,被贝斯开枪击毙。
结局2:爱丽克丝杀害贝斯未果,在家中自杀并伪装成被丹杀死的假象意欲使其坐牢。警察带走了丹,而贝斯在寻找律师电话号码的时候发现了爱丽克丝给丹的录音带,里面录有威胁和恐吓的言语。如释重负的贝斯喜极而泣,不断重复着“感谢上帝!”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穿着白裙的爱丽克丝在自己家的浴室中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解读:结局2是这部电影最初拍摄的结局,但在试映时反应平平,制片人和导演意识到观众对这个结局的不满,因而马上构思了剧场版的结局,并集合全体演员补拍。但女主角格伦·克洛斯认为结局2不符合人物性格而拒绝重拍,剧组最后用了两周时间才说服她回心转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剧场版是男性化的视角,也是商业化的视角,突出了人物的极端可怕(格伦·克洛斯饰演的爱丽克丝位列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十大银幕恶人”第七位),具备强烈的惊悚效果;结局2是女性的视角,延展了人性的深度,也赋予了人物更深的悲悯色彩。
《第一滴血》(2结局)导演:特德·科特切夫 1982年
剧场版结局:兰博在军队的围捕中受伤,被关入了监狱。
结局2:最后一个场景中,兰博将手枪交给了尊敬的上校,对他说:“我的余生不能在监狱中度过,我宁愿一死,是你创造了我,征召了我,训练了我,现在你结束我的生命吧,这是你欠我的。”上校不忍开枪,兰博却握着上校的手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兰博倒在了血泊中……
解读:DVD收录的结局2是电影的初始结局,也是忠于作家戴维·默莱尔小说原著的结局,但在试映时被观众批评“过于压抑”,因而被弃用。为迎合观众的口味,主创们给兰博留了一条生路,才有了随后众续集的应运而生。
《我是传奇》(2结局)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 2007年
剧场版结局:罗伯特·内维尔(威尔·史密斯)在最后的实验室中把自己的血液给了母子,而自己与丧尸们同归于尽,母女带着抗体血清踏上了拯救人类之路。
结局2:罗伯特·内维尔捉住女吸血鬼进行实验,但赶来的吸血鬼扑打着要闯进实验室,罗伯特·内维尔停止了实验,因为他意识到它们只是想要回女吸血鬼。当他把女吸血鬼从麻醉状态唤醒并送出实验室,吸血鬼首领带走了她,罗伯特·内维尔也终于在严峻的苦难后生存了下来。
解读: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先拍了结局2,但后来认为“不理想”才换成了目前的结局,剧场版的结局树立了完美的英雄形象,是符合大众企盼的商业化路线,结局2升华到众生平等的概念和人性的高度,悲悯的色彩却也大大减轻。对于两个结局的评价众说纷纭,很难轻易地断定孰优孰劣,甚至连导演本人都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对制片方来说,保留结局2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以之衔接来拍续集。
《冷血悍将》(2结局)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 1998年
剧场版结局:山姆让迪尔德丽驾车离开,自己和文森特去追反抗军的首领西蒙斯,千钧一发之际,山姆救了文森特一命,打死了西蒙斯,历经三十年内战的北爱尔兰,在即将签下和平协议的一刻,得以不受恐怖分子破坏,顺利达成协议。
结局2:迪尔德丽在咖啡馆外的台阶上,考虑要不要要加入山姆和文森特,思索一番决定不去,她重新走上台阶。当她到了自己的车中,被一个开货车的爱尔兰军抓住并骂作卖国贼,不久后被杀害。山姆和文森特结束会谈后离开,完全没意识到刚刚发生了什么。
解读:本片的原著作者是著名的J.D.Zeik,但大卫·马梅(《导演功课》一书的作者)加入剧组后,几乎等于改写了电影剧本,然而他对制片方把Zeik的名字排在自己之前不满,最后拒绝署名。结局2实际上是符合Zeik原著的情景,但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认为有必要制造一个更大的高潮,为此出动了2000余人重拍修改后的结尾,这个结尾也与冷战的背景联接得更加紧密,同样,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增加罗伯特·德尼罗的戏份。
《剑鱼行动》(2结局)导演:多米尼克·塞纳 2001年
结局1:金格尔在银行里被告知账户是空的,暗示斯坦利耍了他们并把钱据为己有。在这个结尾里,斯坦利驾着一辆崭新的娱乐车和他的女儿兜风。在吃晚饭的时候,斯坦利展示了他旅行前已经将几十万美金捐赠给了各种慈善机构。
结局2:斯坦利用火箭弹打中了直升机,但加布里尔从直升机旁的楼梯逃走,金格尔从账户领取了巨款,在游艇上和加布里尔相聚,影片末尾,新闻报道海上的游艇爆炸,恐怖分子领导人加布里尔死亡的讯息。
解读:两个结局,倾向于斯坦利和加布里尔彼此的胜利,在剧场版的结局中,虽然斯坦利被利用了,但最终和女儿生活在了一起,极端爱国者加布里尔逃之夭夭,算得上皆大欢喜。结局2则有点一厢情愿眷顾好人,有一点造作之嫌。
《终结者2》(3结局)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1991年
原版结局:T800在消灭了T1000之后就自毁了,而莎拉和肖恩康纳坐在车上,向遥远的公路驶去,前途像无边际的公路一样迷茫。
结局2:萨拉·康纳好好地活在2029年8月29日,她已经是一个祖母(约翰·康纳已经成为参议员,并有了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天网无法发动对人类战争的时代。他们坐在萨拉梦到核攻击的那片有孩子游戏设施的草地上,安详而快乐,享受着太平生活。
结局3:与第一个结局完全相反,尽管萨拉等人尽了力,但天网还是诞生了,并且如期发动核攻击,莎拉的努力白费了,世界陷入死亡的火海之中。
解读:詹姆斯·卡梅隆在制作完三个结局后举行了一个小的试映会,参与者都是从大街上请来的人,不分职业和男女老幼,试映结束后众人认为结局2太平凡,基调与整部电影不符;结局3太直白,没有韵味,支持第一个结局的占了大多数,而卡梅隆也遵从众愿把第一个结局定为剧场版结局,成就了一部神作的诞生。詹姆斯·卡梅隆弃用第二个结尾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琳达·汉密尔顿的老年妆不好看,这一点在一区DVD的评论音轨里有说明。
《勇闯16街区》(2结局)导演:理查德·唐纳 2006年
剧场版结局: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老探员杰克·莫斯利在狙击手的保护下躲过一劫,活着收到了蛋糕。
结局2:杰克·莫斯利最后并没有化险为夷,而是被突然冲出的枪手击毙。多年之后,另一男主角埃迪从西雅图寄给杰克一块大蛋糕,上面写着“人是可以改变的”,但只能由杰克的妹妹代收了。
解读:导演理查德·唐纳最初构思的就是第二个悲情色彩的结尾,但为照顾观众需求而改为阳光版的和谐结尾。DVD中则收录了两个版本的结局,类似新线公司“无限电影”的模式,可以由遥控器来操纵。当杰克走到左右两个电梯的情节处,用方向键控制人物的走向,即可决定这个人物最后的生死。
《第三类接触》(2结局)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77年
剧场版结局:外星人如约来到人类修建的空军基地,失踪的地球人回到了家乡,一批小外星人则来到地球和地球人做深入交流。末尾外星人和人类告别,驾驶飞碟离去。
1980特别版结局:同剧场版基本一致,增加了飞碟内部展示的壮观场面。 解读:斯皮尔伯格当年仅有250万美元制作资金,但杀青时制作费高达1940万美元,好在卖座成绩不俗,才让哥伦比亚公司免于破产。1980年斯皮尔伯格制作了电影特别版,增加了7分钟镜头都是关于飞碟内部的景观,但全片比原版短了3分钟。1998年斯皮尔伯格重新制作了导演剪辑版,第一件事情就是删掉了特别版中关于太空船内部的画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一开始就不该存在的东西。
《阳光小美女》(共5结局)导演:乔纳森·戴顿 2006年
剧场版结局:一家人在舞台上热舞过后被警察带到警局,被释放后,心情释然的一家人驾着老爷车撞过栏杆,行驶在公路上。
结局2:不甘心的一家人把“阳光小美女”的奖杯从酒店偷回了家。
其他结局:粗剪版结局等。
《妙想天开》(2结局)导演:特里·吉列姆 1985年
剧场版结局:爱能改变一切版,砍掉了一段对白和最后洗脑的段落。
导演剪辑版结局:在劳伊(乔纳森·普雷斯)最后的幻想里,到达了母亲的葬礼,从腐朽的棺木中坠下,躲开了追逐自己的警察,掉进吉尔所开的卡车里,和后者一起驾车离去。镜头拉开,劳伊在一个封闭的实验室内被两名科学家洗脑。
解读:发行方环球公司的CEO西德·辛博格看完成片后认为电影太晦涩冗长,不仅要求吉列姆砍掉那段揭示吉尔命运的犀利对白,还要求更改成“大团圆”的结局。不按常理出牌的吉列姆同样是个坚持的人,为了捍卫自己认定的结局,他不惜与公司决裂,毁协议,找律师。虽然他无休止地折腾,片商还是把本片剪成了未来派的爱情喜剧,该版本日后也被称为“Love Conquers All”版(爱能征服一切版)。2006年9月CC公司发行的DVD中则同时收录了这两个结局,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黑衣人2》(2结局)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 2002年
剧场版结局:K从小生物移到了J在总部的储物箱,J惊呼着要解放他们,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可Z一脚踢开总部的一扇门,镜头拉远,原来他们也居住在千万个储物柜之一里面。
结局2:J乘坐飞碟去度假,被送到一个满是外星人的储物箱,外星人大呼万岁,镜头拉远,K关上了储物箱的大门。
解读:电影原始剧本中的结局,是世贸大厦中飞出了成百上千的太空飞碟,整个电影的结局也发生在被炸毁的世贸大厦。但因美国电检审查的关系,涉及纽约市的电影都会被迫剪掉世贸大厦相关的镜头,本片也不能免俗,最后全部挪到纽约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物——克莱斯勒大厦,重新制作了一遍。
《灵动:鬼影实录》(3结局)导演:奥伦·佩利 2007年
09剧场版结局:和07剧场版结局前半段大致相同,凯蒂离开房间后疯狂地大叫,弥迦书跟着出去。一轮呼叫后,弥迦书的身体突然由房外飞向摄录机,摄录机和男主角倒地,看见满身血污的女主角向镜头行来,并望着镜头诡异地微笑,然后张开她的血盆大口。电影结束,画面上出现了文字,提及男主角的尸体在一日后被警察发现,但女主角却失踪了。
07DVD版结局:第21个夜晚凯蒂起床梦游,被鬼附身,在床边呆呆站了几个小时,然后慢慢走出房门,凯蒂离开房间后疯狂地大叫,弥迦书跟着出去,稍后凯蒂返回房间,身上沾满了血迹,手上拿一把刀,不理睬一直在响的电话。第二天她的姐姐来看她,看到弥迦书的尸体并尖叫起来,半小时后警察赶到,凯蒂拿着刀走出卧室,一边叫着弥迦书的名字,警察让她放下武器,她没有理会,警察遂将其击毙。
结局3:在仅有一次公开放映的一个版本中,在凯蒂和弥迦书尖叫着下楼后,凯蒂又回到了卧室,她拿着一把带血的刀,关上并锁上了卧室的门。凯蒂走过并冲摄像头微笑,紧接着撕开自己的喉咙。
解读:本片不但是“伪纪录片”类型的代表作,也是小成本博得高票房的成功商业典范。该片一开始没投入院线,而是直接发行了DVD,因和制作商没谈妥,导演奥伦·佩利干脆自己干起了发行,不久在碟市销售十分火爆。07版结局即为奥伦·佩利最初拍摄的DVD结局,后在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建议下做了修改,并在09年重新上映。
《变脸》(2结局)导演:吴宇森 1997年
剧场版结局:FBI探员西恩·亚瑟在战胜了恐怖分子凯斯特·洛伊之后,成功地换回了本来的容貌,带着死敌的儿子与全家团聚。
结局2:当观众以为一切都已结束时,西恩的妻子突然在镜子中看到丈夫的容貌又变成了凯斯特·洛伊。西恩立刻抱住了受惊的妻子,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解读:虽然仍是“双雄”模式的电影,《变脸》讨论了正义和邪恶的界限,而“变脸”的构想也丰富了人物的层次感,堪称是吴宇森导演生涯最好的作品。剧场版结局自然是典型的“Happy Ending”,不过吴宇森最开始构思的却是第二个扑朔迷离的结局,这个男人是好是坏,疑问完全丢给了观众。当年制片公司怕这样的结尾破坏观众的胃口而强烈反对,最终被删除,后收录在2007年9月发行的《变脸》双碟收藏版DVD中。在某些行家看来,结局2并不亚于目前的剧场版结局,如果吴宇森当年执意采用,《变脸》也许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无间道》(2结局)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2002年
内地版结局:天台上,陈永仁被大B打死,刘建明又杀了大B,走出电梯被警察包围,他交出警员证,并被戴上了手铐。
港版结局:天台上,陈永仁被大B打死,刘建明又杀了大B,出电梯时亮出警员身份。陈永仁死后被追认为烈士,葬礼上刘建明面对墓碑,想起他们刚从警校毕业的一刻。
解读:两版结局是为了照顾内地和香港观众而各自拍摄的,前者纯粹为了内地公映,前提就是坏人不能“逍遥法外”。而后者则是让刘建明侥幸伪装了下来,更有戏剧张力,在续集《无间道3》中,故事则继承港版结尾,刘建明继续着自己的卧底生涯。
《泰坦尼克号》(2结局)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1997年
剧场版结局:老露丝到船头把海洋之心投入海中,在床上静谧地睡去,梦中回到和杰克年轻时相逢的时光。
结局2:老露丝在讲完故事后悄悄爬到了船尾的栏杆上。布洛克和露丝的孙女发现后急忙赶过去,老露丝伸手阻止他们靠近,并从口袋中掏出了“海洋之心”,威胁再靠近的话就把项链丢进海里!接着,露丝向众人感言了一番关于人生的深刻哲理,表示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要让“海洋之心”物归原处。无奈的布洛克只好请求露丝让他握一下神秘的“海洋之心”。露丝答应了他的请求,慢慢地将“海洋之心”放在他的手上。布洛克正在陶醉之时,露丝缓缓地将“海洋之心”从他手中抽出,一扬手,扔进了大海。摸过“海洋之心”的布洛克似乎也得到了人性的升华,突然仰天大笑,露丝也露出了释怀的笑容。
解读:结局2是詹姆斯·卡梅隆为影片拍摄的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后面的部分基本一致,但之前有一段露丝和船员的交流,包括露丝说的一句重要的台词“只有生命是无价的,让每一天都活得值得”。这个蕴含了深刻意义的结局是剧本最初设计的模式,也是詹姆斯·卡梅隆最为喜爱的一个结局,只是由于情节太过高深莫测而被舍弃。
传说中的多结局电影
以下7部电影视频欠奉,或者第二结局根本就存在于传说中,一并收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死亡游戏》(3结局)导演:李小龙 1978年
剧场版结局:卢比利凭智慧和勇气闯过重重关卡,终于见到蓝博士,蓝博士仓皇之下跳窗逃走,但失足落下,横尸街头。
结局2:卢比利和兰德博士交手后,他跌下了屋顶,警察和救护车也赶到了现场,警察拘捕了卢比利,救护车则接走了兰德博士。
结局3:打败兰德博士的卢比利和安在港口和吉姆告别,下一个场景是一艘船从港口离开,浮显出一幅卢比利的照片,船离港的镜头也出现在港版结尾中。
解读:李小龙本人的原始构想有两个结局:第一个是当他塔内寻宝打到最高层后,发现所谓的宝物就是一个盒子,打开盒子后里面有一张纸条,上写: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而第二个结局则是,他打开盒子,里面只有一面镜子,镜中人正是自己,阐述出人们一生探寻宝贵的东西,殊不知最宝贵的其实是自己。但李小龙未竟猝死,只留下110分钟的素材,被后人剪辑成三个不同的版本,结尾稍有不同,但均非李小龙的初衷。
《C+侦探》(2结局)导演:彭顺 2007年
剧场版结局:双眼人阿雄被警察阿泽击毙在案发现场,亚探从垃圾场里发现双亲的残骸和遗物,他一个人看着过往的胶片,慢慢拼凑着案件线索。
结局2:亚探偷偷潜入阿泽家,推开阿泽家卧室的瞬间,他惊呆了,没有人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似乎比死亡还要恐怖的事情发生了,C+拿出了他的相机,镜头就此而止。
解读:是不是存在港版加长的问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说法,结局2为某些网友所爆料的字幕滚出后附带的一个彩蛋,但目前为止无论是DVD还是网络上流传的版本都看不到这个结局,极有可能是某些人士杜撰所为。
《七宗罪》(3结局)导演:大卫·芬奇 1995年
剧场版结局:罪犯潜入大卫(布拉德·皮特)家杀了他怀孕的妻子,并打电话给警察自首,快递车带来了装有大卫妻子头颅的纸箱,大卫发现后怒火中烧打死了罪犯,他的“七宗罪”仪式完成,大卫则被警察带走。
结局2:故事与剧场版完全相同,拍摄机位稍有差异。
结局3:当威廉(摩根·弗里曼)发现包裹中的头颅后,与大卫互相举枪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就在大卫濒临崩溃之时,威廉抢先开枪打死了罪犯,大卫问他为何要这样做?威廉答道:“反正我要退休了。”
解读:新线白金版DVD收录了本片另外两个版本的结局,不过结局3只是大卫·芬奇拍片时的一个构想而已,他设计了剧本并画出了草图,但没有拍成胶片,在DVD中这个结局也只是通过动态串连图板的方式构成。据传《七宗罪》还有一个阳光版结局,大卫忍住了仇恨,没有杀死罪犯,考虑到大卫·芬奇的一贯风格,这个说法可信度太低。
《花样年华》(2结局)导演:王家卫 2000年
剧场版结局:身处遥远异国的周慕云仍无法忘记过去与苏丽珍之间的种种。留下了那句经典对白“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末了还是免不了不辞分离,临走时周慕云对着树洞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结局2:几年之后的吴哥窟,周慕云在旅游的时候又巧遇苏丽珍,两人相视一笑。两人在古老的回廊散步,漫不经心地说着话。当苏要离开时,周叫住了他,问她是否曾经给自己打过电话。苏略显无奈的回答,自己已经不记得了。画面回到原片中,周对树洞的低语处……
解读:王家卫拍片不用剧本,拍完后的结局和原始构想甚至会截然二致,《花样年华》的第二结局是否属实,至今众说纷纭。不过王家卫接受采访时称拍前和拍后的结局没什么不同,他也更喜欢目前这个结局,因为他不相信周慕云和苏丽珍在那样的年代在一起会快乐。
《人皮客栈》(2结局)导演:伊莱·罗斯 2005年
剧场版结局:男主角在经历了一番惊险的逃亡后,在途中遇到了杀害他朋友的中年医生,复仇心切的他采用同样残忍的手段将中年医生杀害,剁下了他的手指。屠杀过后,火车缓缓开走,车窗中映出男主角平静的脸孔。
导演剪辑版结局:男主角并没有杀掉中年医生,而是把他的女儿掳上了火车。
解读:无论哪个结局,男主角都算是报了仇,前者是赤裸裸的报复,后者是内心上的打击。导演艾里·罗斯偏向于后一个结尾,但执行制片昆汀·塔伦蒂诺更喜欢血浆崩裂的恶趣味,于是最终剧场版呈现的是无限血腥的爆裂场景,残酷到让人不忍睹目。导演剪辑版的结局虽然血腥程度下降不少,但内在残酷性丝毫不减,也突出了因果报应的概念。
《科洛弗档案》(3结局)导演:马特·里夫斯 2008年
剧场版结局:摄影师阵亡,男女主角躲在公园桥底对着镜头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一声爆炸之后,两人被掩埋。录影结束,场景转到两人在游乐场时的景象。
结局2:摄影师阵亡,男女主角躲在公园桥底对着镜头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一声爆炸之后,两人被掩埋,之后插了一段地铁两人拉着手跑过的记录。录影结束,场景转到两人在游乐场时的景象。
结局3:摄影师阵亡,男女主角躲在公园桥底对着镜头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一声爆炸之后,两人被掩埋。这时影像突然停止,中间一个人在擦镜头的画面一闪而过,之后插了一段地铁两人拉着手跑过的纪录。录影结束,场景转到两人在游乐场时的景象。
解读:三个结局看似相似,但有本质的不同,结局3是想表述镜头被人捡到,男女还有生还的希望,但是这样的结局显然让我们觉得别扭甚至会产生歧义。男女主人公拉着跑的录影中有一个神秘的身影,可能和怪物有关,但导演认为这样削弱了爱情的体验和力量,后两个结局也因此被否定。
《训练日》(3结局)导演:安东尼·福奎阿 2001年
剧场版结局:杰克(伊桑·霍克)拿到了赃款并打伤黑心上司阿隆索(丹泽尔·华盛顿)后,在街头混混的保护下离开,阿隆索被俄国黑帮乱枪打死,杰克回了家。
结局2:和剧场版结局相似,但未包含杰克回家的情节。
结局3:当杰克回到家门口时,三位曾经在影片中段与阿洛佐会面的长官突然出现在杰克家的门口,并向他询问赃款的下落。
解读:影片最初的试映版里并未包含杰克回家的情节,但因为部分年长的观众希望在结尾看到杰克平安返家的镜头,所以导演安东尼·福奎阿才在公映时加入了这段情节。在结局2里,三个位高权重的长者具有相当重要的象征意义,他们的出现暗示着杰克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像阿隆索这样的街头霸王,而是整个贪腐体系。考虑到三位大佬突然出现的情节在逻辑上确实有些牵强,所以这段结局并未被采用。
附录:多结局电影不完全名单01、A Perfect Murder 超完美谋杀02、AntiTrust(Special Edition) 反托拉斯行动03、Arlington Road(Special Edition) 无懈可击04、Army of Darkness(Special Edition) 魔界英豪05、Austin Powers-International Man of Mystery(New Line Platinum Series) 王牌大贱谍06、Bandits 完美盗贼07、Barcelona 巴塞罗纳之恋08、Beach 海滩09、Best Laid Plans(Special Edition) 完美计划10、Beyond Suspicion 喋血追缉令11、Blade(Special Edition) 刀锋战士12、Boiler Room 锅炉房13、Cats &Dogs 猫狗大战14、Changing Lanes 变线人生15、Chill Factor(Special Edition) 急冻任务16、Clerks(Collector''s Edition) 疯狂店员17、Clue 逐个捉18、Dance with a Stranger 英伦孽恋花19、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 神秘约会20、Die Hard 3:With A Vengeance(Special Edition) 虎胆龙威321、Disturbing Behavior 骚扰行动22、EdTV(Collector''s Edition) 艾德私人频道23、Entrapment(Special Edition) 将计就计24、Exorcist II - The Heretic 大法师225、Fatal Attraction(Special Collector''s Edition) 致命的诱惑26、Fiend of Dope Island/Pagan Island27、Final Destination 终点28、From Hell 来自地狱29、General''s Daughter(Special Edition) 将军的女儿30、Getting There31、Hell in the Pacific 决斗太平洋32、In the Mood for Love(Criterion Collection) 花样年华33、Independence Day(Special Edition) 独立日34、The Jackal(Special Edition) 豺狼末日35、Jeepers Creepers 一级恐惧36、Joy Ride 惊心之旅37、K-PAX K星异客38、Life(Special Edition) 终身监禁39、Little Shop of Horrors 绿魔先生40、Lost Horizon 消失的地平线41、Master With Cracked Fingers42、Men Of Honor(Special Edition) 怒海潜将43、Millennium44、Monkeybone 碰碰猴45、Natural Born Killers(Special Edition) 天生杀人狂46、Next Friday 下个星期五47、Notorious(Criterion Collection) 美人计48、One Night at McCool''s 麦可库之夜49、Ronin(Special Edition) 冷血悍将50、Rugrats in Paris 淘气小兵兵51、Scream 3(Collector''s Edition) 尖声惊叫52、Session 9 第九部分53、Seven(New Line Platinum Series) 七宗罪54、Showtime 做秀时刻55、Someone Like You 似曾相识56、Stigmata 圣痕57、Suicide Kings 自杀式绑架案58、Super Troopers 超级骑警59、Supernova 超明星60、Swordfish 剑鱼行动61、Tenebre 坦妮布丽62、Terminator 2(Special Edition) 终结者263、The 4th Floor64、The Bat Whispers 蝙蝠密语65、The Boxer(Collector''s Edition) 拳击手66、The Center of the World 情欲中心67、The Fantasticks 异想天开68、The Great Silence69、Stargate (Special Edition) 星门70、The Abyss 深渊71、The Ninth Configuration72、The Rage: Carrie 2 凶灵2之邪灵再生73、The Replacement Killers (Special Edition)替身杀手74、The Tailor of Panama 巴拿马裁缝75、The Watcher in the Woods 时光倒流三十年76、Thelma &Louise(Special Edition) 末路狂花77、Titan A.E. 急冻星球78、Training Day 训练日79、Trois 三人性游戏80、What Dreams May Come(Special Edition) 美梦成真81、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 小偷遇到贼82、Zoolander 祖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