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鸣梁海战》导演金汉珉

2014-12-17 09:25:24来源:时光网

《鸣梁海战》导演金汉珉接受专访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海军将领李舜臣在今天的韩国鸣梁海峡以12艘板屋船击退了凶猛来犯的日军战船130余艘。时隔400多年,韩国导演金汉珉于2014年将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搬上了大银幕,韩国顶级男演员崔岷植饰演李舜臣一角。影片最终动员超过三分之一的韩国国民观影,打破了《阿凡达》保持五年之久的韩国最高观影人次纪录。12月12日,这部名为《鸣梁海战》的韩国电影已经正式登陆中国内地银幕。

在影片上映之际,金汉珉导演接受了的专访。这位曾以《极乐岛杀人事件》初执导筒,坦言"更偏爱惊悚悬疑片"的韩国导演,在成功执导《最终兵器:弓》和《鸣梁海战》之后,俨然已成为业内人眼中的"古装动作片专业户"。

而实际上,《鸣梁海战》只不过是金导在《最终兵器:弓》登顶2009年票房冠军后的一次择机而动。拍一部关于李舜臣将军的电影,其实是他从影20多年来的梦想,如今终于“圆梦”了。

拍摄韩国影史上的首部海战电影,摆在金汉珉导演面前的问题不少。大到船型布景、小到盔甲兵器都要考究;水上特效要如何制作;"白刃战"要怎么拍……在视觉效果上,导演要追求的是如"历史物证"般的真实感。而在情感上,如何以李舜臣的领袖精神和"战胜恐惧"的母题打动观众更是影片成败的关键。

金汉珉导演和崔岷植在片场至于如何说服“国宝级”男演员崔岷植出演影片,导演笑言“耍了个小计谋”。而谈及“崔叔”的表现,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感叹道“演的太好了!”

正如当年的鸣梁一役胜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的《鸣梁海战》能创造韩国影史的票房神话,也绝非无因之果。如何才能炼就一部好看的古装海战大片,让我们跟随金汉珉导演去一探究竟。

专访金汉珉实录“除了崔岷植没有人更适合演李舜臣”

▌崔岷植需要这样一部电影?——“除了他没有人更适合演李舜臣”

崔岷植用眼神传递出李舜臣将军的无畏和坚定:您为什么想要拍摄《鸣梁》这部电影,动机源自于哪里?

金汉珉:这是我一直想做的电影,一个关于李舜臣将军的故事,而在他的故事中,我觉得鸣梁海战是最适合拍成电影的,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梦想呢?

金汉珉:从开始做电影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年前。我的故乡曾经是李舜臣将军当时任职的地方,从开始做电影、特别是开始做导演开始,就一直有这个想法。而李舜臣将军一生中最精彩的一场战役就是鸣梁海战。我原以为要等好久,但十分意外的,2011年拍摄的《最终兵器:弓》获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而拍摄《鸣梁海战》的时机也就到来了,比我预想的快了很多。而拍出来以后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我觉得很开心。

:为什么选中了崔岷植来饰演李舜臣?有想过选用别的演员吗?

金汉珉:实际上在剧本写好之前就希望由崔岷植来演这个角色,总觉得除了崔岷植没有人更适合李舜臣将军这个角色。这是角色需要一个练达老成的演员,需要演员有深度和厚重感,还有就是年龄要合适,而崔岷植的年龄和当时的李舜臣将军差不多。

:我听说您在邀请崔岷植的时候曾经对他说"您需要这样一部电影",为什么会这么说?

金汉珉:是为了说服崔岷植接下这个角色,希望引起他的好奇,让对方想要听我的解释而促成会面。事实证明,当时崔岷植对于我究竟要如何呈现这个角色十分的好奇。

:感觉崔岷植的表现如何?金汉珉:演的太好了!他的眼神演技所展现出来的内心戏,李舜臣将军在战场上无畏坚定的感觉,都表现的特别好,特别是他的表情在大银幕上持续传递出来的力量感。还有和导演的沟通层面上来看,我们是在互相的讨论中创造出了这个角色。而从结果上看,观众们也十分认可崔岷植诠释的这个李舜臣将军。

“这不是16集、20集、50集的连续剧”

▌集中表现李舜臣而忽略其他人物?

——“这不是16集、20集、50集的连续剧”

李舜臣下令烧毁兵营情节前后呼应:"鸣梁"这场战役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打赢,但李舜臣一意迎战,甚至烧了兵营,其实可以看出李舜臣将军是一位很固执和独断的人,感觉您有刻意要展现李舜臣将军并不是特别完美的一面,是这样么?

金汉珉:与其说是独断,我倒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将军,李舜臣不得不这样去做。将军绝没有想过输,反倒认为如果尽力的话,是可以打胜的。而对于认为一定会失败的那种恐惧感,将军是很反对的,他坚信努力去做是有胜算的。此外他要在恐惧中激发将士们们勇气,他需要做出表率。有这样决绝的行动,才会有后面的海战戏,而在海战过程中,大家还能怀念起这样一个片段,这些都是前后呼应的。

人物线索集中:有人会觉得影片太着重于表现李舜臣,忽略了其他人物的塑造,对此您怎么看?

金汉珉:这是为了能让观众在海上战斗过程中,有自己参与了战斗一般的真实感受。如果大家无法和李舜臣将军产生共鸣,不能跟随这个人物的话,海上战斗场面就算视效再华丽,观众也无法产生认同,恐怕根本无法坚持去欣赏一个小时的海战戏。这是一种选择性的集中吧,两个小时的时长,又不是16集、20集、50集的连续剧,所以很多角色不能塑造的很饱满。而我必须选择李舜臣,因为只有跟随李舜臣才能让观众很好的投入到之后的海上战斗戏中。

安插女性角色:对于李贞贤这个角色,虽然戏份很短,但却十分重要,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女性角色?

金汉珉:鸣梁海战的特征之一是,它不是军人自己的战斗,而是有很多百姓参与其中的战斗。所以在百姓中有个哑女,她的丈夫为了将军甚至牺牲了,有这样的百姓,更能让人感到,这场战争是要去打的,是要坚持的。而之所以是个女性角色,是为了避免电影成为一场全是男人的战斗,观众看着也会觉得累。

正邪对比呈现 由海贼王领衔的反面角色视觉上十分华丽

:柳承龙饰演的"海贼王"被击毙时,您的处理还是挺悲壮的,甚至有人说您在美化日本人,您怎么看?还有在海贼王身边的神枪手,感觉有种漫画感,很美型很华丽,而李舜臣带领的朝鲜海军这边的人物都是很写实的,在表现的手法上好像有些不同。可否谈谈?

金汉珉:英雄的敌人也一定是很强大的,像海贼王这样同样具有领袖气质的反面人物是必须的,还有在海贼王的身边的很神秘的随身武士,也是很有威慑力的设定。至于在表现方法上的对比呈现,李舜臣将军这一边很写实,甚至有些沉闷灰暗的感觉,而日本军队方面则是很华丽的,视觉上非常鲜亮,很夸张张狂的感觉,是为了让观众能很好的区分开。同时在双方产生冲突的时候,也能给予观众更多紧张感。

“海上战斗是电影的生命”▌“海战”刻画不成功就是失败?——“海上战斗是电影的生命”

影片前半部“文戏”为后半部的海战戏做铺垫:影片前一半时长都在塑造李舜臣这个人物,不担心观众会觉得闷吗?

金汉珉:我觉得必须这样做,反过来看,一旦感觉沉闷的话,在海上战斗的时候反倒感觉会更加给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叙事的节奏吧,不能自始至终没有变化,这是在影片构造上的一种需要。还有就是为了给观众更清晰的说明人物。

:而后一半时长是海战动作戏,这样前后各一半的布局是怎么考虑的?而中国上映版本(世界版)中将前一部分剪掉了20分钟,主要是什么内容?

金汉珉:这样的布局很明显是先了解人物,再跟随人物进入战斗。但绝对不是上下两部完全分开的,贯穿前后的正是李舜臣这个人物,这个人物不是在前半部分完成的,而是在海战之后才塑造完整。在中国上映剪掉的20分钟,主要是李舜臣将军的个人困惑,对他普通人一面的塑造去掉了一些。但从整体上来看,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感觉和节奏。

:您说如果海战戏没有能够打动观众的话,这部影片就是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说?

金汉珉: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就是海上战斗的部分,也是体现李舜臣将军精神的部分。他通过自我牺牲将大家的恐惧转换为勇气,海战是很关键的部分,观众要很好的投入到海战戏当中,理解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动,才能获得感动,所以战斗戏的拍摄很关键。在我看来部电影的生命就是海上战斗。

:这场战役现实中持续了八个小时,您将其浓缩在一个小时里来呈现,您是如何做出取舍的呢?

金汉珉:并没有漏掉什么。将八个小时的战役缩减到一个小时,并非勉强去做的。并且我们刻意突出了利用逆流顺流这部分的内容。但关于在历史资料中都没有记载的日本军队的心里状态,也就是双方展开"心理战"的内容,是特别加入的。

:我对影片中的白刃战印象深刻,不论是主角还是背景演员都做的特别好,一气呵成,可否谈一谈真实的拍摄过程。 有40-50人出镜的“白刃战”拍摄前经过了多次演练

金汉珉:白刃战拍摄的顺序很重要,两船靠近之后,敌方的船员到了我方的船上。在设置上,从船的围栏开始战斗,到李舜臣将军所在的二层的行动路线都是设置好的。参与的演员有40-50人,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和规定好的动作,在拍摄之前进行了很多的演练。还有其中用到多种兵器,不光是朝鲜士兵,连日本士兵也是拿着各种武器,这些都是历史记录中出现过的武器,此外我们设计了各种动作。

必须要规定好动作才会避免受伤,这个在筹拍阶段就开始进行练习了,而在真正拍摄的前一天,对动作进行了更细致的编排,然后各个部分都配合好才进行拍摄的。

:听说片场有很多受伤的情况发生?

金汉珉:很幸运的是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崔岷植昏倒过一次,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了,拍的又是大声喊"冲啊"的一场戏。

“让电影如同历史证物般留存下来”

▌矮化大明军队的作用?——“让电影如同历史证物般留存下来”

影片在塑造人物时,参考了李舜臣将军所写的《乱中日记》:导演您本人也参与了剧本创作,我听说有参考李舜臣将军所写的《乱中日记》,这本《乱中日记》最打动您的是什么呢?

金汉珉:《乱中日记》从始至终都是很寡淡的将军、武人的笔风写成的,都是很简单的纪录了每天每天都做了什么,并不是很动人的那种内容。只是将李舜臣作为一个武将最真实的一面十分直白的表现出来。我养成习惯每天去读它,就好像偷看别人的日记一样,在反复阅读之后,突然某一天就会有某一部分内容走进我心里。

:那读完了之后,李舜臣将军的形象和您想象中的有何不同吗?

金汉珉:在韩国,李舜臣将军是十分伟大的英雄,而我在《乱中日记》中看到的李舜臣将军,是一个真实直白的作为一个武将的普通人李舜臣。而我要在影片中展现的也正是这样的真实的形象。

:我听说盔甲有20-30公斤重,为什么要穿这么重的盔甲?

金汉珉:日本军将领的盔甲是最重的,那是在日本当地由日本匠人制作的,这些盔甲被运到海外拍摄电影还是第一次。因为太重了,所以日本将领们基本很少行动,基本就是老老实实的坐着,最多就是走两步,真正打斗的场面只有一次,就是柳承龙和崔岷植决一死战的那一场。而朝鲜兵的盔甲相比来讲要轻很多。日本盔甲都在30公斤以上,而朝鲜士兵的盔甲相对已经很轻了,但即便如此,因为盔甲的保温性很强,当时还是夏天,里面就会变得很烫,又不透气,比起重量,可能温度高更难承受,所以大家都挺辛苦的。

力求真实,日本将领的盔甲都在30公斤以上

因为电影的主题要传递真实,所以不论是盔甲,还是船只,武器,服饰这些,都要呈现那个时代那些人真实的效果。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那样观众才能感受到当时的战争就是这样的。

:其实无论是《最终兵器:弓》还是《鸣梁海战》,都已经达到了韩国电影史古装战争电影的最高水平,您有什么心得可以介绍一下吗?

金汉珉: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真实吧。看东洋的古装电影,有些给人感觉有些假,有夸张的成分。人可以飞起来,武术动作也是特别的华丽,相比这些,我想做那种很写实的,能带给观众很强烈真实感的电影。

还有一点就是,将一场战役很微观的呈现,如同历史证物一般留存下来。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多少这样的电影。用六十分钟的时间来刻画一场战争,这种细节感和真实感,应该也是这部电影能走进观众内心的原因之一吧。

:你最满意的一场戏是?金汉珉:都很满意。最精彩的一场戏就是在海浪的冲击中两船相撞的场面花了不少心思,还有刚才说的白刃战的长镜头。

:导演您好像比较擅长动作电影?金汉珉:是呀,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本来喜欢惊悚悬疑片来的。开始拍古装片以后突然开始拍动作电影了。甚至成为了古装动作电影的专门导演。

:您有没有很喜欢的动作电影呢?金汉珉:其实看的和做的还是不太一样的。非要说的话,诺兰的《蝙蝠侠》我很喜欢。而东洋动作电影的话是黑泽明的,相当的有力量。我在给一些日本人看《最终兵器:弓》的时候,有个日本制作人和我说这个片子让他想起了黑泽明。我觉得非常开心,毕竟是我很尊敬的导演。

黑泽明《影武者》剧照。金汉珉导演偏爱黑泽明的动作电影,写实风格颇有些相似。

:您觉得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金汉珉:应该是电脑特效这方面。海上战斗场面,一个镜头就要进行很多的计算和制作,一个镜头要有四五个图层,需要拍摄的东西很多,然后将它们合成在一起成为一个镜头,为了追求那种现实感,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而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最重要的是观众可以全心投入的剧情,从始至终维持这种吸引力,特别是在战争戏当中,这个也是很难的。

:很多中国网友会觉得韩国电影会矮化大明军队在"抗日援朝"中的作用,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呢?

金汉珉:现实中,鸣梁一战是没有明朝水军参与的,露梁津战役中有明军的参与,可能是大家对历史有些混淆,产生了误会。

“在中国上映时有些场面被剪掉了”

▌“民本思想”映射现实?——“可惜在中国上映版中剪掉了”

海上片场搭建的地方与“岁月号”沉船地相距不远:电影中,李舜臣所说的"有了百姓,才有国家,有了国家才有王"、"忠不是对王,而是对百姓",都体现了"民本思想",您有没有映射现实的意图在里面?

金汉珉:即便不去特意映射韩国的现实,我们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过去,现在也一样,也不仅仅是韩国,中国也一样。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想法,可惜的是在中国上映版中这些场面被剪掉了。

:听说海上布景的搭建地正好离"岁月号"沉船的地方不远。

金汉珉:的确,这个太偶然了。就在附近,珍岛内海就是鸣梁海战的地方,珍岛的外海再走两个小时就是岁月号沉没的地方。为此,这部电影对于韩国人来说更能成为一种力量吧我觉得。我觉得这也是电影能够大卖的原因之一吧。影片可以激发人们对于李舜臣这位领袖人物的怀念,并令人们通过这样一位领袖得到安慰和治愈。

:其实在《最终兵器:弓》里也出现了"需要直面恐惧"这样的主题,和《鸣梁海战》如出一辙,您好像很热衷于这一主题的表达,这是为什么?

《最终兵器:弓》同样出现了“直面恐惧”的主题

金汉珉:我挺想做一个"恐惧三部曲"的。对于克服恐惧这个主题的偏爱和我的人生观有关。我们从小孩到长大成人再到老去,不只是身体的成长,心也在变得强大。为了超越自己的局限,不得不去直面恐惧,克服恐惧。这不仅仅是我个人,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并且在社会层面也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的集体不能克服某种恐惧,就是后退,反之便是进步和发展。所以"克服恐惧"是我热衷表达的一个主题,我也希望我身边人都可以注意到这个问题。

:您说的"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已经在准备了?

金汉珉:在准备剧本,只能说这么多。可以透露一点是日据时期的故事。朝鲜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时期的,关于朝鲜独立军的故事。好像《最终兵器:弓》的"火枪版"。

:听说你非常希望《鸣梁》能够在日本上映,可否谈谈您的想法?

金汉珉:我非常希望电影能够在日本上映,日本人对外侵其他国家的历史并不十分了解,国家层面在回避隐瞒一些史实,也不告诉国民,这样的电影如果可以上映的话,对日本国民是一中信息的传递,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什么是不真实的历史,可以引起自身的反省,不然周围的人都说让他们反省,但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要如何去反省呢?我希望这样的电影可以成为一个途径,告知他们有这些事情发生过(未来会在日本上映吗?)正在推进中。

:除了李舜臣将军,还有没有很想搬上大银幕的历史人物?

金汉珉:人物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想拍摄的事件倒是有,就是刚才说的1920年关于武装独立军的故事。1919年发生的三一运动,非暴力独立运动遭到了日本的打压,之后就发生武装独立运动。也就是"火枪版"的《最终兵器:弓》。

:听说《鸣梁》要拍摄两部续集电影,分别是《闲山岛战役》和《露梁海战》,可否谈谈两部续集的具体情况?

金汉珉:已经有个初步的计划,《露梁海战》已经有了剧本,另一个正在写剧本。

:崔岷植已经明确表示不会继续出演续集电影了。李舜臣这个角色换演员的话,似乎也不太容易吧?

金汉珉:也有可能会演的。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