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届奥斯卡提名详解: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2011-02-25 09:00:00来源:时光网

第83届奥斯卡大幕即将于2月27日正式拉开,将于北京时间2月28日上午为您全程图文直播本届奥斯卡红毯及颁奖礼盛况。在期盼好莱坞送出这份年度总结之前,我们不妨跟随提名名单,来逐一回顾2010年的好莱坞主流电影和演员们。无论这些奖项最终花落谁家,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梳理,回想那些让你我感动的影像和瞬间,它们在这一刻被定格、被放大,再次在我们心中显现。

奥斯卡颁奖礼倒计时:距离颁奖还有3天

【第83届奥斯卡提名详解】第四期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Best Picture Best Directing

《国王的演讲》 大卫·芬奇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盗梦空间》汤姆·霍伯 《国王的演讲》

《玩具总动员3》《斗士》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大地惊雷》

《大地惊雷》《黑天鹅》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黑天鹅》

《孩子们都很好》《127小时》大卫·O·拉塞尔 《斗士》

《冬天的骨头》(点击片名、人名观看对应详解)欢迎参与投票:奥斯卡最佳影片,你看好哪部?奥斯卡最佳导演,你看好哪位?往期回顾:第一期:【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动画短片】+【最佳外语片】

第二期:【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第三期:【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详解:介绍 & 视频 & 写真 & 剧照

第83届奥斯卡专题

最佳导演 >>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提名影片:《社交网络》已获殊荣:第64届BAFTA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第68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国家评论协会最佳导演第16届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

因《七宗罪》等电影的诡异风格为人熟知的大卫·芬奇再次转了戏路,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展示了他为逐奖所作的均衡,但遭到冷遇。无心插柳的《社交网络》反而是一推出便引起了影评人极大的兴趣,这部半玩票性质的电影完全脱去了那种黑色血腥,以及前作的那种故作高深,显得飘逸灵动,放弃花招迎来迟到的赞赏,大卫·芬奇也在继《本杰明·巴顿奇事》之后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从某个角度来说,奥斯卡必须为他们亏欠大卫·芬奇的历史而赎罪,《搏击》等电影的历史欠账得一并儿还,奖杯则是最好的谢罪方式。这部《社交网络》并没有往昔精美的画面,在芬奇的电影里朴素至极,但加速推进的手法将索尔金的台词密集型剧本发挥至万马奔腾的汹涌效果。运用非线性的叙事和前后穿插的手段,把故事编织地丝丝入,是芬奇才华的绝佳体现,泰晤士河上的泛舟,调度和剪辑皆做得异常完美。

社交网络 拍摄直击

最佳导演 >>汤姆·霍伯Tom Hooper提名影片:《国王的演讲》已获殊荣: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导演

拍迷你剧出身的汤姆·霍伯并不为人熟知,却但这不妨碍他在本片之后成为好莱坞的重要一份子,《国王的演讲》展现了一个导演的良好素质:对情节的合理打磨、对摄影的扎实处理、对细节的良好把握,以及对情感的最佳拿捏。电影在一种悠扬的格调中起落,不求宏大的故事依托,而转到日常生活的谐趣段落,情节转换不温不火,布景构图细致华丽,正是靠导演沉稳有力的掌控,《国王的演讲》成为一部少有纰漏的精良制作。

汤姆·霍伯在之前的美国导演工会奖中力挫大卫·芬奇而夺得最佳导演奖,证明奥斯卡仍有力拼的可能性,口味的原则是千挑万选的问题,在适应性方面,汤姆·霍伯所展示的英伦导演的一贯隽永、圆熟的手法更具普遍性。对人物的塑造,汤姆·霍伯一样有自己的特色,把国王拉下神坛,还一幅常人的面貌,才自如地植入了英国历史片中难得的生活幽默和灵光对白,填补起时代拉出的空洞,在这一点上,霍伯算是别具匠心。

最佳导演 >>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Ethan Coen&Joel Coen

提名影片:《大地惊雷》颁奖礼上的常客了,不管是欧洲影展还是奥斯卡,科恩兄弟总能找准奖项的突破口,在商业和艺术之间优哉游哉。两人拍《大地惊雷》有很强的玩票性质,除了掐头去尾,修了修结局外,倒像是照着模子翻拍,科恩兄弟几年前的《老无所依》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本身有西部片的痕迹,却不是这一纯正的类型。《大地惊雷》或者是他们对传统西部片的一次致敬,或者是告诉世人,这一类型他哥俩也能玩得转。

除了在本片中可一窥属于老版的精彩外,科恩兄弟的控制力也展现了一贯水准,对色调和布景的处理,带有萧瑟凄冷的感觉,给影片打上悲情的基调。另一处亮点,来源于科恩兄弟对电影的提速,故事更紧凑有力,一改传统西部片慵懒的质感,风格上的沉郁,也颠覆了蓝天万丈的传统景观。对片中人物进行的些许改造,亦更符合当下人的处世性格。这也是奥斯卡选择他们的根本,只要不提“史前情结”,本片绝无遗憾。

大地惊雷 拍摄直击

最佳导演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

提名影片:《黑天鹅》《黑天鹅》展示出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大师级的手笔,在小小的框架里,一个舞者的身上,窥到了精神入口的通道。精神分裂的题材,被分解为无尽追求和无限压力的双重效果,反映在人身上,亦可以理解为追求完美的一次殉道。电影的惊悚和诡谲,看得到波兰斯基和柯南伯格的影子,不过白色的淡入淡出是阿罗诺夫斯基的特色,华丽而晕眩的蒙太奇,营造出迷离幻境的精神错觉,《黑天鹅》也因此成为精神题材的一部力作。

征服主流,是阿罗诺夫斯基正在做的事情,《摔跤王》是一次并不成功的案例,在威尼斯捧得大奖,但在奥斯卡未获最佳导演提名。《黑天鹅》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前者的姐妹篇,技术层面非常扎实且不乏灵动,节奏掌控丝丝入扣,快动作的影像表现与音响组合完整合一,阿罗诺夫斯基隐匿了以往硬朗、粗粝的表现,而代之以华丽柔美、温润雅致,这是一种融入的姿态,也是为保持自身风格并追求得奖路线的一种平衡。

黑天鹅 制作特辑之Director

最佳导演 >>大卫·O·拉塞尔David O. Russell

提名影片:《斗士》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最佳导演的提名中少了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托弗·诺兰,顶替上位的大卫·拉塞尔,曾因争抢演员裘·德洛而跟诺兰挑衅叫板。这一进一出,正是奥斯卡筛选的一贯标准:拒绝商业玩家、鼓励后进新锐。拍过《夺金三王》等电影的大卫·拉塞尔曾享誉圣丹斯电影节,而这一次执导《斗士》是首次进入奥斯卡的视线,红地毯也需要捧一些无名英雄,大卫·拉塞尔就这么幸运地搭上了最佳导演末班车。

大卫·拉塞尔对《斗士》的处理,像去年入围电影《弱点》的路数,以拳击选手的励志主线,牵扯出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在这种人际碰撞中感悟人生、得到成长。拉塞尔以近乎日常化的方式记录主角们的生活、恋爱、争吵和分分合合,平静、扎实而不做作,从而突出了演员的表演,并以此维持了故事张力。

【最佳影片】提名详解

最佳影片提名>>《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出品公司:The Weinstein Company

导演:汤姆·霍伯主演:科林·费斯 杰弗里·拉什 海伦娜·伯翰·卡特

已获殊荣:第64届BAFTA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第22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

励志是通往奖杯的康庄大道,《国王的演讲》化宏大于细微,将一首庄严的皇家颂歌改奏为常人化的谐趣小调,淡雅细致,别具匠心。国王,一个顶着神圣光环的角色,褪掉自身的尊贵,亲顾寻常百姓之家,以病人、抑或学生的身份接受教诲,在恢复信心的历程中继续成长。化繁为简,不意味着张力的消亡,反而让角力集中在科林·费斯一个人的身上,更丰富了其演出的复杂性和层次感。

《国王的演讲》是为奥斯卡量身打造的电影,每个环节精于雕琢,故事沉稳有力,于无声中激荡不已。古典气质不减,旧式的公寓,半世纪前的服装,体察着悠悠岁月,流露着英伦本色,而摄影一如电影本身的气质,端庄而隽永,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处理地细致而微妙。这样的圆润、齐整,让电影在所有方面少有瑕疵,但亦是这种求全之心,削弱了电影灵活的表现力,这样的电影,或者满载而归,或者空囊遗恨。

国王的演讲 片段之Chair

最佳影片提名>>《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导演:大卫·芬奇主演:杰西·艾森伯格 安德鲁·加菲尔德 贾斯汀·丁伯莱克

已获殊荣:第68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

第16届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

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国家评论协会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悬念从这部电影的出现而消亡,阿伦·索尔金的剧本扎实给力,简单凝练,又深藏弦外之音,台词甚多,却如机关枪扫射,绝不婆妈。最耀眼的,是电影类型的扭转,看似是传记片,却没有刻意的定调,场景的铺陈,记录化的影像,碎片化的叙述方式,像极了一次剧力澎湃的即兴演出。天才亦是混蛋,宅男打败世界,马克·扎克伯格的人生并不由电影去判断,而是趋于中立的描写,脸谱化的特征被全幅丢弃,让电影跳出了传统和平庸的笔调,不确定的迅捷性,就是时代的风向标。

大卫·芬奇搭配阿伦·索尔金,珠联璧合,剧力加倍。抛却了邪典诡异路线,看似玩票性质的人物题材,仍然有板有眼、细节充盈,一个极客狗血的发家史,集合了嫉妒、出卖和背叛的跌宕起伏,线索的来回拉锯犹如角力,满载紧张而有趣的信息。精彩绝伦的剪辑,是这部电影魅力的极端体现,既调动了兴奋度,亦将故事处理到丝丝入扣。《社交网络》是年度最受影评人推崇的制作,本次入围奥斯卡,胜在整体的丰盈和十足的灵性,讨巧亦少不了,谁让《社交网络》是这个网络时代的应景产物呢?

社交网络 片段之Deserve It

最佳影片提名>>《盗梦空间》Inception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艾伦·佩姬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赎清一次历史欠账,也补了《黑暗骑士》落选的遗憾,《盗梦空间》的入围是商业和口碑的双重压力所致,即使清高的评审们不会正眼看这部影片。诺兰的鬼斧神工换来了奇异炫目的映像,森严而宏大,徐徐拉开梦境穿行的大门,精致而雄浑,演员们的集体勃发,耀眼而生辉。完美的商业片莫过于此,艺术的角度相对薄弱,三分天下有其一,进囊的亦只是技术类奖项,否则斯皮尔伯格的往日就是无限的血账。

入围即是胜利,大概是对《盗梦空间》最好的安慰,充满追车、爆炸、枪击、谍战的特工电影,是这部电影精神秩序下的本源,正如《黑暗骑士》褪掉漫画特质只是个警匪片,难以进入各位奥斯卡判官法眼。除此之外《盗梦空间》算是拍的贼好,富于想象力的场景搭建、精致大气的摄影风格、极具轰鸣的声响效果,都是本片臻于完美的技术底牌。奖项亦只能停留于此,《黑客帝国》当年所未能得的,本片同样只能奢望。

盗梦空间 制作特辑之Special Look

最佳影片提名>>《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出品公司:迪士尼-皮克斯导演:李·昂克里奇主演:汤姆·汉克斯 蒂姆·艾伦 琼·库萨克

已获殊荣:第15届金卫星奖最佳动画/真人动画结合影片

第6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动画电影皮克斯的牌子就是通行证,再老套也会于奥斯卡畅行无阻,眼泪,是《玩具总动员3》最犀利的武器,情怀,意味着额外的加分。一部合家欢的电影,融着友谊与责任、欺辱与悔悟,在含情脉脉中引人入胜。最单纯美好的忧愁,亦是打动人心的地方,传自该系列的悠悠历史,承接《瓦力》和《飞屋》的静水流觞。最佳影片十强改制后,动画片始终能于其中占据一席之地,皮克斯若有电影出品,皆是当仁不让。

梦工厂大战皮克斯是动画界的永恒话题,《玩具总动员3》挤掉《驯龙高手》,入围最佳电影,靠得是情感的余波,技术上优势反而缩水。玩具的童话,是时光逝去的怅然,伍迪和巴斯光年的粉丝们步入成年,年幼的安迪也步入了青葱校园,旦要离别,好似摧你心扉的风烛泪。《玩具3》在剧本上亦有不错的编排,相对集中的故事线和频发的状况,促成了玩具对抗的趣味盎然,而诸多角色的个性,亦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玩具总动员3 片段之Kids

最佳影片提名>>《斗士》The Fighter出品公司:派拉蒙影业导演:大卫·O·拉塞尔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克里斯蒂安·贝尔 艾米·亚当斯

以拳击选手为主线的《斗士》,走的是一如既往的励志路线,不是一根筋的电影,而是剪成了生活化的碎片,兄弟情怀、母子情深、爱人情重,《斗士》几乎是借一条线索联络起所有的周边人群和情感纠葛,深具生活气息,对个人命运的解读、家庭世故的理解都不乏深沉之笔。略微愚钝的男主角,如一张白纸,可以任人书写,成为周遭众人灌输的对象,有单纯的利用,也有真诚的鼓励,直待他最终明了是非、理解生活。

即便这是永拍不止的电影类型,也永远对位奥斯卡的审美观,融合了励志、家庭、爱情等元素的电影,前有《百万宝贝》,后有《弱点》,从来都是青睐有加、褒扬不止。所以不管《斗士》的故事何等老套、技术层面多么缺乏想象力,这种照着菜谱烹饪的食物,都是奥斯卡宴席少不了的一盘菜。电影所映衬出的,反倒是几位演员的熠熠生辉,低调憨实的沃尔伯格和高调狂放的贝尔,演绎出一段酸甜苦辣的兄弟往事。

斗士 片段之I'm the One Who's Fighting

最佳影片提名>>《大地惊雷》True Grit出品公司:派拉蒙影业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主演:杰夫·布里吉斯 海莉·斯坦菲尔德 马特·达蒙

西部片在约翰·福特的年代受奥斯卡钟爱,奈何这种类型多年不曾进步,成为角落里的陈列品。科恩兄弟的翻拍,对原作掐头去尾,人物和情节皆保留原味,重现了60年代西部片的广袤背景和雄浑之态。《大地惊雷》有着很好的基架,原作中的精彩之笔,尽皆保存下来,山坡上的狙击、平原上的对战都焕发了新的神采,粗粝的画面和冷暗的色调赋予了艺术表现力,萧瑟的感觉,注入了电影不同于原作的某种悲情力量。

至于《大地惊雷》入围最佳影片,脱不开老版深植的精彩,老枪手与小女孩追寻仇人的故事,紧凑有力,激荡回肠。科恩兄弟对前作几乎没做改变,于观众看来,轻车熟路,并无惊喜可言,亦无弊病可挑,特色反而是对角色的诠释,更阴郁、更狠辣,深具科恩电影角色的一贯特性。不同之处是被更改的结尾,是另辟蹊径,还是狗尾续貂,只能算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这样照葫芦画瓢的翻拍方式,再度体现着西部片的停滞不前。

大地惊雷 片段之You Are Not Going

最佳影片提名>>《黑天鹅》Black Swan出品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主演:娜塔莉·波特曼 文森·卡索 米拉·库妮丝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电影很少让人失望,《黑天鹅》流畅地如一支芭蕾舞曲,节奏利落,张力浓厚。关于一个女演员的梦想之巅,不是简单的励志,而是灵魂深处的呐喊,白与黑、明与暗、拘谨与释放,自毁与涅槃。对欲望的拆解、人格的分裂,这部电影有着独具一格的理解,源头或许是关于家庭教育、工作压力、周遭攻击,甚至是这个时代中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正是有了这些存在,《黑天鹅》变得深刻而饱满。

这部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于它在内核上走的最远,如一场深沉的精神透析,把一个人过分执着而又被阴暗反噬的前因后果尽情披露,并引向为艺术献身的宏观主题。《黑天鹅》在技术上的把握细致有余,刻意的打光方式和摄影风格,也都与剧情相得益彰、臻于完美。电影的前半段也许让人憋气,但最后十余分钟的释放,如破茧般喷涌而出,尽显璀璨光华,即使接下来的就是衰亡。倘若艺术就是瞬间的华丽,那么这部电影就是最美好的演绎,在窒息中缓缓升温,然后迎来高潮时间的撼人涅槃。

黑天鹅 音乐宣传片

最佳影片提名>>《孩子们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出品公司:焦点电影导演:丽莎·查罗登科主演:朱丽安·摩尔 安妮特·贝宁 马克·鲁法洛

已获殊荣:第6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喜剧电影

对特殊家庭的社会解读,本片可谓极其细致,蕾丝边的双亲与膝下的一男一女,虽然和睦有加其乐融融,但孩子们逐渐成长的过程充满了好奇和窥探,对捐精男人的追寻,实际代表着一种父爱的缺失。风流而洒脱的男性长辈,亦是拉拉母亲们所不能替代的形象,身为同性恋者,也会无端面对异性的诱惑而时曲时直。《孩子们都很好》就是这样锐利地抓到了拉拉家庭的敏感元素,电影本身非常生活化,情感真挚而又引人深思。

奥斯卡一直钟爱非常细腻的电影,《孩子们都很好》对于家庭关系的理解、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孩子们对捐精父亲的渴望,都有着非常精准的表现力。不一样的家庭,在主流社会中总有一丝尴尬,和周遭的不同,必然导致摩擦的产生,这些解读所具备的社会意义,巧妙地迎合了奥斯卡的口味。《孩子们都很好》虽然触及了同性恋的话题,但并不立足此处,而是通过孩子们单纯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难得的五彩阳光。

预告片

最佳影片提名>>《127小时》127 Hours出品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导演:丹尼·鲍尔主演:詹姆斯·弗兰科 克蕾曼丝·波西 凯特·玛拉

如果没有丹尼·鲍尔,《127小时》就会是无人问津的鸡肋,这部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电影,很大成度上依赖“八奖先生”的光环。电影的格局很小,困囿在一个连绵山际的峡谷中间,男主角五天寸步难移,在尝试了无数手段后断臂逃离。一隅之地的场景,以90多分钟的篇幅来讲述的故事,竟然毫不枯燥,足见技术上的登峰造极,千变万化的摄影角度和花样繁复的剪辑方式,让《127小时》成为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

电影的卖点,是取材真人真事,冒险的历程、励志的演绎、频临绝境的承受力,皆属于主流化的意识,技术上的水准虽然不俗,但碍于环境限制未能得到直观化的表达。场景的集中让电影小巧而细致,围绕脱困之旅,平添了一笔悬念,造就了90分钟的不间断张力,从而让本片有幸搭上奥斯卡的末班车,当然,很多人未必会喜欢这部电影,从最水的《贫民富翁》开始,丹尼·鲍尔已经走向了一条充满投机的电影之路。

127小时 片段之Aron Falls

最佳影片提名>>《冬天的骨头》Winter's Bone出品公司:Roadside Attractions

导演:德布拉·格兰尼克主演:詹妮弗·劳伦斯 约翰·哈克斯 劳伦·斯威特赛尔

已获殊荣:第20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

圣丹斯电影节剧情片大奖恐怕这是入围片单中批判性最强的一部,辽远的冬日乡村,失去父亲的子女,在绝望的悲情中艰难度日,矛尖犀利地指向了政府、家庭和周遭环境。法律的不近人情、政策的极端苛刻,造就了一代人的悲剧,却又让下一代为之负担,于冰冷之中折射出痛彻心扉的能量。女主角的寻父求存过程,交织起悬疑的色调,丰富了文本结构。

沉沉的批判精神,是圣丹斯褒扬本片的根本,小成本的背景,却是它在奥斯卡的软肋。电影的格局不大,但紧凑有力,晦暗未明,却发人深省,很难分辨片中的角色是好是坏,也很难去分析电影中未交待的凶手,这种未知性,反给了电影情绪延展的空间。除了批判,电影还延伸出浓浓的生活热忱,父亲的手,也作为一种道具延伸出守护的意义。这些特征皆是奥斯卡钟爱小成本的元素,细腻、独特,而又发人深省。

冬天的骨头 预告片

最近更新热门电影热门剧场